国内通常按肛瘘位置的高低、管道数目的多少进行分类(1975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的分类标准):①低位单纯性肛瘘:只有一个内外口和管道,并通过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内口在肛窦附近。②低位复杂性肛瘘:外口和瘘管有两个以上,瘘管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下,内口在肛窦部(包括多发性肛瘘)。③高位单纯性肛瘘:仅有一个瘘管,行进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上,内口多位于肛窦部。④高位复杂性肛瘘:有两个以上外口及瘘管分支,其主管道通过外括约肌深层以上,有一个或两个以上内口。以上是临床分类,若按内外口分,有盲瘘(包括外盲瘘、内盲瘘)、全瘘;按瘘管形状分,有直瘘、弯瘘、蹄铁瘘;按瘘管位置分,有皮下瘘、坐骨直肠窝瘘、骨盆直肠窝瘘、黏膜下瘘;按病理分,又有化脓性瘘、结核性瘘等。
肛瘘以肛周流脓水、肿痛、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继发感染时,可出现恶寒发热,口渴便秘等全身症状;肛周局部常可见有一个或多个溃口,并可触及索状或大片硬结组织。本病治疗以手术为主,食疗等自我治疗方法对肛瘘有辅助治疗作用,可改善流脓水、肿痛、瘙痒临床症状及协助控制肛瘘继发感染。
什么是肛窦炎、肛乳头炎
肛窦炎是指肛窦和肛瓣感染引起的急慢性炎症及肛门齿状线部位的肛隐窝炎症性病变,所以肛窦炎又称肛窝炎。易引起肛周脓肿。本病多见于成年人,有食辛辣、饮酒、长期便秘或腹泻史。肛门疼痛为其主要症状,为炎症刺激肛门括约肌反射性痉挛所引起。急性肛窦炎,多为刺痛或灼痛;慢性肛窦炎多为钝痛伴肛门坠胀。大便时肛内疼痛加重,可放射性引起会阴及骶尾不适。如出现肛内持续性胀痛,提示已化脓。肛乳头炎是指肛乳头水肿、肥大发炎,又称肥大性肛乳头,系正常肛乳头因慢性炎症刺激所致的纤维化增生。比较严重的肛乳头肥大增生称为“肛乳头纤维瘤”。肛乳头炎的主要症状有肛门潮湿、瘙痒、大便时可有肿物脱出,有坠胀不适感。肛内指诊可触及齿状线部突出性硬结,小如米粒,大如杏仁,带蒂者可以手指钩出肛外。肛窦炎及肛乳头炎均为常见的肛门疾病,往往同时发生,互为因果,所以可视为一种疾病,并与大部分肛肠疾病的发生有关,如痔、肛门脓肿、肛裂等。肛窦为肛门疾病的“发源地”,常为细菌侵入肛门直肠的门户,据有关统计,约有85%的肛门直肠疾病是由肛窦炎引起的。因此,对于肛窦炎、肛乳头炎的早期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肛窦炎及肛乳头炎临床上往往同时存在。只是发病先后及症状轻重程度不同而已。一般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1)急性期:病程短,肛内刺痛、灼热及下坠感,自感排便不尽,并有少量黏液及少量血性分泌物排出,便后由于肛门疼痛,可引起括约肌痉挛。指诊肛窦部有明显压痛,并在窦旁可摸到突起的硬结。肛镜检查,可看到发炎的肛窦及肛瓣充血、水肿,旁侧有肿大的肛乳头。
(2)慢性期:病程长,肛内有异物感,肛门坠胀,有时排便后,肛门有阵发性隐痛,并向会阴、尾骶部放射。排便时肿大的肛乳头可脱出肛外,若不及时还纳,可引起肛门水肿。肛乳头肿大,刺激肛窦,使肛腺分泌增加,引起肛门潮湿、瘙痒。指诊在肛窦部可触及硬结及凹陷点,按压时窦内可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溢出。中医认为,此病大都由“大肠热结”、“湿热下注”所致,食疗等自我治疗方法可改善肛门疼痛、坠胀瘙痒、排便不尽感、肛乳头发炎水肿等自觉症状及体征,起辅助治疗作用。
什么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
肛门、直肠周围间隙发生急、慢性化脓性感染并形成脓肿者称为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为“肛周脓肿”。中医称为“肛痈”、“脏毒”。本病是一种常见的较为复杂的外科感染性疾病,多见于20~40岁青壮年,儿童和老年人少见,婴幼儿也有发生,男性明显多于女性。肛窦炎、隐窝炎、肛腺感染为本病主要致病因素。多数起病急骤,肛周疼痛剧烈,呈搏动性,排便、行走、咳嗽时疼痛加重;脓肿局部出现红肿、坚硬灼热,可触及包块,到后期包块中心变软;大便次数增多,排便困难,有下坠感,有时伴有恶寒发热,行走不便,坐卧不宁;化验检查,常常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白细胞数明显增多,需及时积极治疗,否则,脓肿蔓延溃破后易形成肛瘘,甚则形成复杂性肛瘘。
(1)肛周脓肿的病因:简单地说肛周脓肿是因为细菌感染后化脓引起的。肛周发生感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肛门腺感染:肛门腺开口于肛管直肠交界处的肛窦内,肛窦呈漏斗状向上开口,易受损伤及细菌的侵入而引发感染。肛窦一旦感染后,会引起肛门腺感染化脓,炎症向肛周的间隙内扩散。因为肛周间隙抵御感染的能力差,感染易于在这些间隙中扩散。②全身抵抗力减弱:如糖尿病、年老体弱、过度疲劳以及结核患者和艾滋病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肛周脓肿,直肠癌患者也可发生肛周脓肿。③肛门刺激和损伤:如某些刺激性饮食会导致肛管直肠局部充血,局部抵抗力降低而易发感染。另外,干硬的粪便擦伤肛管皮肤黏膜,腹泻患者的稀粪落在肛窦内导致肛门腺管阻塞,以及肛门直肠外伤,或被随饮食吞咽下的鸡、鸭、鱼骨刺伤肛管直肠等,均可导致肛门直肠周围发生感染而发展成肛周脓肿。
(2)肛周脓肿易于夏季发生:夏季气温较高,休息时间相对减少,身体易于疲劳,食欲也相对不好,身体抵抗力减弱,为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夏季出汗较多,大肠对水分的吸收代偿性增强,粪便易干结,导致排便困难,有时会擦伤肛管皮肤黏膜,特别是肛窦,导致感染化脓;夏季食物变质快,人误食变质食物后易发生急性菌痢、胃肠炎等疾病,导致肛窦感染,引起肛门直肠周围脓肿;夏季出汗多,肛门部位较潮湿,也是肛周感染增多的一个原因。
(3)婴幼儿也会发生肛周脓肿:关于婴幼儿易发生肛周脓肿的问题,目前有两种观点。其中一种认为与尿布等擦伤肛周皮肤有关。婴幼儿的皮肤娇嫩,又易于腹泻和便秘,如肛周皮肤被尿布或硬便擦伤,或腹泻时细菌进入肛窦,就容易导致肛周感染,发生肛周脓肿。通过指导新生儿母亲换用软的尿布,不用硬纸擦便后,婴幼儿肛周脓肿的发生率大为减少。另外,婴幼儿肛周脓肿多在两侧,不与肛门相通,而成人肛周脓肿多发生于后侧,与肛门相通。另一种观点认为与性激素,特别是雄性激素有关。发生肛周脓肿或肛瘘的婴幼儿多并发身体其他部位的痤疮。皮脂腺和肛门腺都受到来自性激素,特别是雄性激素作用的影响。当性激素水平高时,皮脂腺和肛门腺分泌也旺盛,易于被细菌感染。而皮脂腺和肛门腺受雄性激素的影响更大,故男婴更易发生肛周感染。
(4)肛瘘是肛周脓肿发展的结果:肛瘘是肛周脓肿发展的结果,其病因、病理与肛周脓肿基本相同。肛周脓肿经肛门皮肤或肛管直肠黏膜溃破或切开,脓液经充分引流后,脓腔随之逐渐缩小,脓腔壁结缔组织增生,使脓腔缩窄,形成或直或弯的管道,即成为肛瘘。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通常分为两类。①低位脓肿:脓肿位于肛提肌以下,以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轻或无,脓肿者局部有波动感,包括坐骨直肠间隙脓肿、肛周皮下脓肿、括约肌间脓肿。②高位脓肿:脓肿位于肛提肌以上间隙,以寒战、高热、乏力、脉数等全身症状为主,血白细胞总数及分类中性粒细胞增高,局部症状相对较轻,脓肿者局部穿刺可抽出脓液,包括骨盆直肠间隙脓肿、直肠后间隙脓肿、直肠黏膜下脓肿。食疗对早期肛门周围脓肿及脓肿溃后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若能配合手术及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什么是肛门湿疹
肛门湿疹是一种常见的非传染性肛门皮肤病,又称“肛门湿疡”。本病多局限于肛门周围皮肤,以肛周瘙痒、皮疹、渗出为主要特点,病因较复杂。目前多认为系过敏性疾病,属Ⅱ型变态反应。过敏原可来自外界,也可来自机体内部。
本病常因饮食失节,酗酒或过食辛辣动风之品,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使湿热内蕴,又外感风湿热邪,内外两邪相搏,充于腠理,浸淫肌肤,发为本病;或因身体虚弱,脾为湿困,肌肤失养;或因湿热久留,耗伤阴血,化燥生风,而致肌肤粗糙。本病可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种湿疹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