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传统哲学导引
48578400000037

第37章 中国近代哲学(4)

二、“群体变用”的哲学思想

“群体变用”是梁启超对康有为思想的继承和阐发,是梁启超总的哲学思想的体现。他少年时博览群书,对于训诂词章,颇有所知。但当听到康有为关于数百年旧学毫无用处的观点时,他感觉如当头一棒,从中惊醒,于是决然舍去旧学,拜在康有为门下。据《康南海自编年谱》记载,当梁启超、陈千秋第一次拜见康有为请求为学方针时,康有为“告之以孔子改制之意,仁道合群之原”。后来,梁启超在《说群序》中,说明了康有为“群体变用”的主张。

启超问治天下之道于南海先生,先生曰:“以群为体,以变为用”,斯二义立,虽治千万年之天下可已。

可见,梁启超对于变法与合群之类的思想,来自于康有为的启发和点拨。此后他将这一思想加以深刻领悟和阐发,写了着名的《变法通议》,对变法救亡论证解释得极为透彻。在了解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和谭嗣同的《仁学》后,梁启超大受启发,他“内演师说,外依两书,发以浅言,证以事实”,发原着作《说群》十篇。虽然只留下《说群序》、《群理》、《新民说·论合群》三篇,但可看出梁启超对群变理论的创造性发挥。

梁启超认为天下的公理、宇宙、自然、人身体的各种现象,无一不是“群”。他说:群者,天下之公理也。

就广袤的宇宙而言,“地与诸行星群,日与诸恒星群,相吸相摄,用不散坠”;就微观的原子而言,“六十四原质相和相杂,配剂之多寡,排列之异同,千变万化,乃生庶物”,宇宙万物都是由于原子群聚成的,如果原子间相离而不相群,则只有六十四种原子;世界也就“靡自而立矣”;就植物而言,根、茎、叶每个部分都有一定的功能,彼此相应,共同构成一物,叫做“物之群”;就人体而言,各个器官“各储其能,各效其力”,共同维持人的生存,这是“人之群”。因此,梁启超得出结论,说:是故横尽虑空,竖尽劫劫,大至莫载,小至莫破,苟属有体积有觉运之物,其所以生而不灭存而不毁者,则咸恃合群为第一义。

由此可见,他把“群”当成宇宙万物生存、联系的共同属性,反映出浓厚的唯物色彩。

梁启超还论述了“变”的作用。他说: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

万事万物均在变化之中,无论自然现象还是人类生衍,以至社会历史变迁都是更替变化的。

梁启超认为“变”有自然之变和人为之变,他分别称之为“天道”、“人道”。二者的区别在于:“天道”的结果或善或敝,“人道”则因“智者之所审”,可以使变化趋向于善。

群变论是梁启超提倡维新变法、救亡图存的哲学理论基础。

梁启超从他的群变论观点出发,提出了变法、保国、保种、保教的思想;而合群是变法的是主要手段,开民智、新民德是保国、保种、保教的主要内容。

梁启超接受了严复在《天演论》中的观点:“天演之事,将使能群者存,不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者灭。”他将优胜劣败的生物进化规律引进“群”论,提出“群竞”观点,认为“势相逼而率相近者,则其相竞也尤甚”。这就是说,势均力敌的群落相互竞争,越是彼此接近,则竞争的激烈程度就越甚。所以,与他群相逼互竞之群如要自存于世,必须具备与之不相上下的群力。他说:道莫善于群,莫不善于独。独故塞,塞故愚,愚故弱。群故通,通故智,智故强。

能够合群,则群中的个体可以彼此交流,增长才智,由智而强,该群也才能存在于竞争之世。

所以,正是从“群”的观点出发,梁启超认为对于饱受列强践踏瓜分之苦的中华民族来说,要摆脱这种状况,就要使广大民众之“智”与“德”获得提高,这就要“新民”。他说: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

苟有新民,何虑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今日欲抵挡列强之民族帝国主义,以挽浩劫而拯生灵,惟有我行我民族主义之一策,而欲实行民族主义于中国,舍新民未由。

从相善其群者谓之公德。

公德者诚人类生存之基本哉。

就“新民德”而言,梁启超在区分公德与私德的基础上,非常强调民众的公德。他在《新民说·合群》中分析中国人不能合群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缺少公共道德,即“合群之德”。

合群之德,以一身对于一群,常肯绌身而就群;以小群对于大群,常肯绌小群而就大群。夫然后能合内部固有之群,以敌外部来侵之群。

只有内部结成坚固的群体,才有足够的群力抵挡外来之群。

梁启超还就人的自由和服从爱群与爱国、权利与义务、利己爱他等方面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反映了他的“群”的思想。

梁启超的思想,代表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立场。他对中国思想界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正如有学者指出,梁启超“在中国思想史的贡献,不如在学术史贡献之大,在思想史上的贡献,创设不如康有为,破坏不如谭嗣同,然其影响甚大,则因其文笔生动,宣传力大”。这种评价是比较中肯的。

第六节 章炳麟的哲学思想

一、生平简介

章炳麟(1869-1936年),字枚叔,号太炎,后更名为炳麟,浙江余姚人。他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文化思想战线上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我国近代着名学者、散文家。

章炳麟1890年拜在国学大师俞樾门下,潜心“稽古之学”,深受古文经学的熏陶。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他震惊于民族危机,走出书斋,参加戊戌维新运动,曾加入康有为组织的“强学会”,在《时务报》上撰写文章宣传改良主义。戊戌变法失败后,他逃亡日本,同孙中山建立了联系,逐步走上反清道路。1901年发表了《訄书》,宣传反清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1902年章炳麟第二次流亡日本,与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家交往加深,共议“开国的典章制度”,设计了改革土地制度的均田法,完成《訄书》的修订。1903年因给邹容的《革命军》作序,同邹容一起被捕,囚禁3年。1904年章炳麟与蔡元培、陶成章等组织“光复会”,后又促进其与“兴中会”和“华兴会”的联合,成立了“中国同盟会”。1906年出狱后东渡日本,任同盟会相关刊物《民报》的主笔,宣传同盟会的民主革命纲领,继续对保皇党进行理论批判。辛亥革命失败后,章炳麟回国,因反对袁世凯复辟,被幽禁在北京。

1917年,他参加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同复辟势力进行了斗争。但晚年其思想逐渐丧失了早期青春的革命气概,提出“革命军起,革命党消”的口号。在学术思想上,否定过去的自我,提出“读经有千利而无一弊”,成为政治上和文化上的保守人物。

章炳麟在哲学上,早期是一位唯物主义者,在《訄书》中不仅宣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而且对维护封建统治的唯心主义神权论进行了激烈的批判。后来由于狱中接触佛教书籍,受到唯识论的影响,在思想体系上走向了主观唯心主义。他的主要着作有《訄书》、《驳康有为论革命书》、《诸子学略说》、《无神论》、《建立宗教论》、《俱分进化论》、《四惑论》、《汉微言》等。

二、主要哲学思想

章炳麟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派,他的思想主要是在与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论战中体现出来的。在政治上坚持资产阶级的革命立场,批判了康有为、梁启超宣扬的“中国只可立宪,不能革命”的改良主义论调,认为不经过武装革命,封建统治者不会自动放弃统治权。他指出民主共和观念是在革命中形成的,人民群众通过自己的实际斗争,增长了智慧,锻炼了打击敌人和整顿内治的能力,“事成之后,必为民主”,从而建成民主共和的新国家。

在文化上,章炳麟在对封建势力和保皇党的斗争中,批判了孔子和儒家学说。他针对康有为用今文经学来尊孔、神化孔子的做法,运用古文经学这面旗帜,同康有为的今文经学展开了斗争,反对将孔子偶像化、神化,他提出“儒家之病,在以富贵利禄为心”,儒家的“中庸之道”,实则教人做两面派的伪君子,“用儒家之道德,故艰苦卓厉者绝无,而冒没奔竞者皆是”,“淆乱人之思想”,所以孔教是不可用的。章炳麟认为孔子历史上的地位,并不是“神”的化身,顶多不过是历史学家和教育家。

在哲学世界观方面,章炳麟继承了中国古代无神论传统,结合西文的生物进化论和人种学,反对宗教迷信和神权论。他说:唯物之说,犹近平等;惟神之说,崇奉一尊,则与平等绝远也。欲使众生平等,不得不先破神教。

章炳麟在《无神论》、《天论》、《儒术真论》、《菌说》等着作中,批判了灵魂不死、上帝造万物的基督教神学理论,推崇中国古代的“知鬼神无为”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他还分析了宗教迷信产生的根源是人品愚昧无知。这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由于人的“所知障”,即对自然现象的规律不理解;二是由于人的“烦恼障”,即为饥寒苦疾所迫,感到死亡无日,以为有一种神秘超然之物支配自己的命运。他提出建立“无神教”,而佛教在他看来就是“无神教”。佛教讲求“一切众生平等”,“舍己救人”,提倡“依自不依他”,只有佛教才能使人们去掉“畏死心”、“拜金心”和“奴隶心”,因而“继起了宗教,必释教无疑”。

章炳麟和其他思想家一样,接受了西方进化论的影响,但他从社会现实中发现,最先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国家对待异族的残酷和暴虐,痛感科学技术进步带给人类的不止是福音,同时还有犯罪邪恶手段的巧妙多端,所以这使他全面反思他所深深推崇的进化论,并在此基础上,于1906年9月5日发表《俱分进化论》一文,提出了“俱分进化论”观点。

他说:进化之所以为进化者,非由一方直进,而必由双方并进。专举一方,惟言智识进化可尔。若从道德言,则善亦进化,恶亦进化;若以生计言,则乐亦进化,若亦进化。双方并进,如影之随形,如罔两之逐景。非有他也,智识愈高,虽欲举一废一,而不可得。

这就是说,社会进化不只是简单的积极方面的进化,消极的恶的一面也同时在进化,这对立的两方面如影随形,都在不断进化增长。他认为人类之所以会出现善恶、苦乐、智愚并进,其原因之一就在于在人的八识之中。作为第六识的“意”,由于其有善有恶,常常会熏染第八识——阿赖耶识。这样无善厌恶的种子就变成了善恶兼备的“起始种子”,从而人也就有了善恶等区别。这一原因叫做“熏习性”。其原因之二是“我慢心”。“我慢心”是指由末那识执阿赖耶识以为自我而念生出好真、好善、好美、好胜四心。其中,好善是全善,好美无善无恶,好真半善半恶,好胜由执我而起,故全恶,是“我慢心”之最。

章炳麟的俱分进化论观点看到了在社会发展中,积极和消极的因素可能相互依赖,看到了“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不可避免性;但他不能正确地分析社会文明进步对“恶的因素的化解、遏制作用,从而落入了倒退、悲观的历史观之中。此外,章炳麟把社会发展的根源归结为佛教所说的“我慢心”、“熏习性”等主观意识因素,陷入了唯心主义。总体而言,他的“俱分进化论”虽然有许多闪光之处,但在根本理论上是错误的。

第七节 孙中山的哲学思想

一、生平简介

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他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的领袖,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和哲学启蒙运动的伟大革命家和思想家,是中国国民党的创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