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涤子题画诗跋》卷一
[注释]
画有南北宗——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在绘画上提出“南北宗”说。他认为“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为…以至马、夏辈。南宗则王摩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为……以至元之四大家”。
二王——指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父子。
张融(444-497)——南朝齐文学家。字思光。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其代表作为《海赋》。有《张融集》、《玉海集》等,均佚。明代张浦辑有《张长史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臣——这里表示谦卑的自称。
书画非小道,世人形似耳。出笔混沌开,入拙聪明死。理尽法无尽,法尽理生矣。理法本无传,古人不得已。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江花随我开,江水随我起。把卷望江楼,高呼曰子美。一笑水云低,开图幻神髓。
——《大涤子题画诗跋》卷一
[注释]
混沌——古人想象中的世界开辟前的状态。亦可作无知无识貌解。
子美——即杜甫,字子美。
天地浑熔一气,再分风雨四时。明暗高低远近,不似之似似之。
——《大涤子题画诗跋》卷一
诗中画,性情中来者也。则画不是可拟张拟李而后作诗;画中诗乃境趣时生者也,则诗不是便生吞生剥而后成画。真识相触,如镜写影,初何容心?今人不免唐突诗画矣。
——《大涤子题画诗跋》卷一
[注释]
便——简便。这里作随便;随意解。
初何容心——犹怎样从开始就能包容人的思想境界。心:心藏神,“神”指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山水真趣,须是入野看山时,见他或真或幻,皆是我笔头灵气。下手时,他人寻起止不可得,此真大家也,不必论古今矣。
——《大涤子题画诗跋》卷一
古人未立法之前,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千百年来,遂使今之人不能一出头地也。师古人之迹而不师古人之心,宜其不能一出头地也,冤哉!(《跋画》)
——《大涤子题画诗跋》卷一
[注释]
出——超出。
宜——通“殆”,大概。
黄山是我师,我是黄山友。心期万类中,黄峰无不有。事实不可传,言亦难住口。何山不草木,根非土长而能寿。何水不高源,峰峰如线雷琴吼。知奇未是奇,能奇奇足首……一声大喝精旗走,夺得些而松石还,字经三写乌焉叟。
——《大涤子题画诗跋》卷二
[注释]
能奇奇足首——能够神奇就可堪称第一。
精旗走——精神之标记驰骋。旗:表识,这里作标记解。走:驰骋。
乌焉叟——疑为“乌焉马”。《石涛题画集》(俞剑华辑)有:“画家不能高古……字经三写,乌焉成马”一句。
是竹是兰皆是道,乱涂大叶君莫笑。香风满纸忽然来,清湘倾出西厢调。
——《大涤子题画诗跋》卷二
老友以此索画奇山奇木,余何敢异乎古人?以形作画,以画写形,理在画中。以形写画,情在形外。至于情在形外,则无乎非情也。无乎非情也,无乎非法也。
——俞剑华辑,《石涛题画选录》
[注释]
无乎——不是。
清·唐岱
唐岱(1673-1752)——字毓东、静岩,号爱庐,满州人。工山水,出自王原祁之门。清圣祖曾御赐以画状元称号。着有《绘事发微》,有诗载《乐善堂集》。
画山水贵乎气韵,气韵者非云烟雾霭也,是天地间之真气。凡物无气不生,山气从石内发出,以晴明时望山,其苍茫润泽之气,腾腾欲动,故画山水以气韵为先也。谢赫所云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模写。”六法中原以气韵为先,然有气则有韵,无气则板呆矣。气韵由笔墨而生,或取圆浑而雄壮者,或取顺快而流畅者。用笔不痴不弱是得笔之气也。用墨要浓淡相宜,干湿得当,不滞不枯,使石上苍润之气欲吐,是得墨之气也。不知此法,淡雅则枯涩,老健则重浊,细巧则怯弱矣,此皆不得气韵之病也。气韵与格法相合,格法熟则气韵全,古人作画岂易哉!(《气韵》)
——《绘事发微》
[注释]
真气——绘画作品中透露出四时自然之元气。
清·张庚
张庚(1685-1760)——清画家。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字浦山。擅画山水。着有《浦山论画》、《国朝画征录》等。
气韵有发于墨者,有发于笔者,有发于意者,有发于无意者。发于无意者为上,发于意者次之,发于笔者又次之,发于墨者下矣。何谓发于墨者?既就轮廓以墨点染渲晕而成者是也。何谓发于笔者?干笔皴擦力透而先自浮者是也。何谓发于意者?走笔运墨我欲如是而得如是,若疏密多寡浓淡干润,各得其当是也。何谓发于无意者,当其凝神注想,流盼运腕,初不意如是而忽然如是是也。谓之为足则实未足,谓之未足则又无可增加,独得于笔情墨趣之外,盖天机之勃露也。然惟静者能先知之,稍迟未有不汩于意而没于笔墨者。
——《浦山论画》
[注释]
汩——扰乱。
清·邹一桂
邹一桂(1686-1772)——清画家。号小山,江苏无锡人,雍正进士。任大理寺少卿,官至礼部侍郎。擅长绘画,尤善花卉,间作山水。着有《小山画谱》、《小山诗钞》等。昔人论画,详山水而略花卉,非轩彼而轾此也。花卉盛于北宋,而徐、黄未能立说,故其法不传。要之,画以象形,取之造物,不假师传,自临摹家专事粉本而生气索然矣。今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则韵致丰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矣。譬如画人,耳、目、口、鼻、须、眉一一俱肖,则神气自出,未有形缺而神全者也。今之画花卉者,苞、蒂不全,奇、偶不分,萌、蘖不备,是何异山无来龙,水无脉络,转折向背、远近高下之不分,而曰笔法高古,岂理也哉?是编以生理为上,而运笔次之,调脂匀粉诸法附于后,以补前人所未及,而为后学之津梁。览者识其意而善用之,则艺也进于道矣。
——《小山画谱》
[注释]
非轩彼而轾此——车子前高后低叫轩,前低后高叫轾。引申为高低、轻重。这里指不能重彼而轻此。
徐、黄——指五代南唐花鸟画家徐熙及西蜀花鸟画家黄筌。
谛视——仔细看。
萌、蘖——萌:植物的芽。蘖:树木的嫩芽。亦指树木被砍伐后所生的新芽。
编——这里指排列的顺序。
生理——指草木生长之道理、规律。
津梁——即桥梁。《左传·昭公八年》:“今在析木之津。”孔顺达疏:“隔河须津梁以渡。”亦比喻能起到桥梁作用的事物。
艺也进于道矣——这里邹一桂借“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的说法,反其道而言之,更为强调技艺。
画有八法、四知。八法之说,前人不同,今折其衷,以论花卉:一曰章法……二曰笔法……三曰墨法……四曰设色法……五曰点染法……六曰烘晕法……七曰树石法……八曰苔衬法。四知之说,前人未发,今特标之:一曰知天……二曰知地……三曰知人……四曰知物。
——《小山画谱》
清·郑燮
郑燮(1693-1765)——清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曾任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擅写兰竹石,体貌疏朗,风格劲峭。书法使隶、行、楷相参,自称“六分半书”。为“扬州八怪”之一。着有《郑板桥集》。
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板桥题画·竹》)
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浓淡疏密,短长肥瘦,随手写法,自尔成局,其神理具足也。藐兹后学,何敢妄拟前贤。然有成竹无成竹,其实只是一个道理。(《板桥题画·竹》)
徐文长先生画雪竹,纯以瘦笔、破笔、燥笔、断笔为之,绝不类竹;然后以淡墨水钩染而出,枝间叶上,罔非雪积,竹之全体,在隐跃间矣。今人画浓枝大叶,略无破阙处,再加渲染,则雪与竹两不相入,成何画法?此亦小小匠心,尚不肯刻苦,安望其穷微索渺乎,问其故,则曰:吾辈写意,原不拘拘于此。殊不知“写意”二字,误多少事,欺人瞒自己,再不求进,皆坐此病。必极工而后能写意,非不工而遂能写意。(《板桥题画·竹》)
画大幅竹,人以为难,吾以为易,每日只画一竿,至完至足,须五七日画五七竿,皆离立完好。然后以淡竹、小竹、碎竹经纬其间。或疏或密,或浓或淡,或长或短,或肥或瘦,随意缓急,便构成大局矣。昔萧相国何造未央宫,先立东阙、北阙、前殿、武库、太仓,然后以别殿、内殿、寝殿、宫室、左右廊庑、东西永巷经纬之,便尔千门万户。总是先立其大,则其小者易易耳。一丘一壑之经营,小草小花之渲染,亦有难处;大起造、大挥写,亦有易处,要在人之意境何如耳。(《补遗·题画·竹》)
十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彼千金万金造园亭,或游宦四方,终其身不能归享。而吾辈欲游名山大川,又一时不得即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味,历久弥新乎!对此画,构此境,何难敛之则退藏于密,亦复放之可弥六合也。(《题画·竹石》)
昔东坡居士作枯木竹石,使有枯木石而无竹,则黯然无色矣。余作竹作石,固无取于枯木也。意在画竹,则竹为主,以石辅之。今石反大于竹,多于竹,又出于格外也。不泥古法,不执己见,惟在活而已矣。(《补遗·题画·竹石》)
画竹之法,不贵拘泥成局,要在会心深神,所以梅道人能超最上乘也。盖竹之体,瘦劲孤高,枝枝傲雪,节节干霄,有似乎士君子豪气凌云,不为俗屈。故板桥画竹,不特为竹写神,亦为竹写生。瘦劲孤高,是其神也;豪迈凌云,是(其)生也;依于石而不囿于石,是其节也;落于色相而不滞于梗概,是其品也。(《补遗·题画·竹石》)
石涛和尚客吾扬州数十年,见其兰幅极多亦极妙。学一半撇一半,未尝全学。非不欲全,实不能全,亦不必全也。诗曰: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苗各自探。当面石涛还不学,何能万里学云南?(《题画·兰》)
文与可,梅道人画竹,未画兰也。兰竹之妙,始于所南翁,继以古白先生。郑则元品,陈则明笔。近代白丁,清湘,或浑成,或奇纵,皆脱古维新特立。近日禹鸿胪画竹,颇能乱,甚妙。乱之一字,甚当体任,甚当体任!(《补遗·题画·兰竹》)
古之善画者,大都以造物为师。天之所生,即吾之所画,总需一块元气团结而成。此幅虽属小景,要是山脚下洞穴旁之兰,不是盆中磊石凑栽之兰,谓其气整故尔。聊作二十八字以系于后;敢云我画竞无师,亦有开蒙上学时。画到天机流露处,无今无古寸心知。(《补遗·题画·兰石》)
掀天揭地之文,震电惊雷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原不在寻常眼孔中也。未画以前,不立一格,既画以后,不留一格。(《题画·乱兰乱竹乱石与汪希林》)
郑所南、陈古白两先生善画兰竹,燮未尝学之;徐文长、高且园两先生不甚画兰竹,而燮时时学之弗辍,盖师其意不在迹象间也。文长、且园才横而笔豪,而燮亦有倔强不驯之气,所以不谋而合。彼陈、郑二公,仙肌仙骨,藐姑冰雪,燮何足以学之哉!昔人学草书入神,或观蛇斗,或观夏云,得个入处,或观公主与担夫争道,或观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夫岂取草书成格而规规效法者!精神专一,奋苦数十年,神将相之,鬼将告之,人将启之,物将发之。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
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为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题画·靳秋田索画》)
写字作画是雅事,亦是俗事。大丈夫不能立功天地,字养生民,而以区区笔墨供人玩好,非俗事而何?东坡居士刻刻以天地万物为心,以其余闲作为枯木竹石,不害也。若王摩诘、赵子昂辈,不过唐、宋间两画师耳!试看其平生诗文,可曾一句道着民间痛痒?(《家书·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
——《郑板桥集》
[注释]
倏——原义为犬急行。引申为疾速。
变相——变:变化;变通;不墨守陈规旧制。唐人对佛教故事通称为“变”,画出的故事叫“变相”,叙写的故事叫“变文”。
定则——指规律的一般性。
化机——指妙不可测的变化。
文与可——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
藐——小,弱小。
徐文长——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徐渭,字文长。
阙——缺。
坐——因为。亦可作“犯”解。
离立——陈列设置。
易易——容易更改。
十笏茅斋——形容斗室。《隋唐嘉话》:“显庆中,王玄策使西域,有维摩居士石室,以手板纵横量之,得十笏。”笏:即“朝笏”,亦叫“手板”。
六合——天地四方。
梅道人——即元画家吴镇,号梅花道人。
所南——即南宋元初诗人、画家郑思肖,自号所南。
古白——即明画家陈元素,字古白。
白丁——即清画家僧人过峰。
禹鸿胪——即清画家禹之鼎,康熙中任鸿胪寺序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