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题分析
(一)训练意图
1.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学习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2.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应对学习困难的方法和策略,最终克服学习困难,增强学习能力。
(二)训练目标
1.帮助学生正视而非逃避学习困难,明确信心在战胜学习困难中的作用。
2.回顾自己曾遇到过的学习困难,体验遇到学习困难时的心情,及克服学习困难时的心情。
3.对学习困难进行正确分析,依据学习困难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和策略,有助于学生形成不怕学习困难和善于克服学习困难的品质。
(三)重点、难点
1.重点
引导学生体验遇到学习困难和克服学习困难时不同的心理感受。
2.难点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应对学习困难的方法和策略,并引导他们将所学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板块剖析
(一)诊断评价
1.目标
(1)使学生意识到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或大或小的困难。
(2)从图中学生对待学习困难的态度,让学生联想到自己遇到学习困难时的态度和处理方法。
2.操作程序
(1)导入新课。在引入本课上,可以引用名人故事(海伦凯勒、张海迪等)来导入主题;也可以引用教师较熟悉的发生在学生身上的案例,这些典型而又生动的案例易于学生理解并引发其思考;也可以开门见山,直接问学生是否知道什么是学习困难,在学习上是否遇到过学习困难,以及自己是如何处理的等问题。
(2)“想一想”。本块内容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从情景故事中人物遇到的学习困难联想到自身,大家分享自己所遇到的类似难题,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学习困难是很普遍的,每个人都会遇到,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是可以面对并能通过自身努力克服的。
(二)观点意识
1.目标
(1)使学生明白学习困难的难易程度是相对的,困难往往是逐渐积累起来的,而困难的克服也是一步一步地从容易的或者小的地方开始的。
(2)帮助学生了解解决难题的流程,既不能畏缩不前,也不会一步到位,而是要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与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并最终获得成功。
2.操作程序
(1)名人名言。首先询问学生是否理解彭端淑这段话的意思,教师对该段话的含义进行阐述并请学生谈谈对这段话的感想。
(2)对解决问题的流程图进行解释,可以举“乌鸦喝水”这个学生耳熟能详的案例。让学生明白学习困难并不可怕,但也不是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迎刃而解的,而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敢于应对、树立信心。一种良好的态度是克服学习困难的第一步。
“乌鸦喝水”的故事: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乌鸦看见一个瓶子,瓶子里有水。可是瓶子里水不多,瓶口又小,乌鸦喝不着水,怎么办呢?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地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渐渐升高,乌鸦就喝着水了。
乌鸦喝水这个问题解决的流程:
(1)遇到问题:口渴,急需喝水,有半瓶水。
(2)障碍:虽然瓶中有水,但喝不着。
(3)条件:瓶子旁边有一些碎石子。
(4)问题解决:把石子衔入瓶中,水平面上升,最终喝到水,成功解决困难。
(三)策略训练
1.目标
掌握一些能够有效解决学习困难的策略。
2.操作程序
(1)策略一:回想成功事件,告诉自己“我不怕”。本策略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回忆以往成功事件,面对学习困难时树立信心,告诉自己“我不怕”,告诉自己“我能行”。在“心情的颜色”这个活动中,关键在于,先让学生平静下来,创设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学生闭上眼睛自主地回想以前曾经遇到的困难、那时的心情以及心情的颜色。第二个活动是“分享你我的成功”,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然后学生在小组内谈论自己最成功的事情和成功后的感受,接着在班级范围内分享。一般来说不同的颜色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一个人不同的心境,黑色灰色系往往意味着黯淡压抑,而红色和黄色等暖色往往意味着激动愉悦,蓝色和绿色等往往意味着平静淡定。
另外也需要注意特别提示的内容:很多事情不是因为困难,我们才害怕、才失去了信心;而是因为我们害怕、失去了信心,很多事情才会变得困难!这告诫我们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不能害怕退缩,而是应该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克服学习困难,最终取得成功,体验成功带给我们的喜悦。
(2)策略二:积极行动起来——运用已有的知识,努力寻求解决方法。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曹冲称象》这个故事并思考:他遇到的困难是什么?他采用了什么方法解决了困扰众人的难题?
他被称为神童是否是实至名归?
将《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同学们克服学习困难的情景,思考如何运用已有的知识,寻求克服学习困难的方法,甚至突破常规思维的局限想出创造性的方法来克服学习困难。
(3)策略三:在自己力所不能及时,可以主动寻求父母、老师或同学的帮助。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果某同学面对困难时很有信心,而且他已经很努力地运用所学知识来克服学习困难,但仍然没有成功,他很苦恼。这时如果你是该同学,你会怎么做?引导学生思考该问题,他们的答案可能各式各样,不尽相同。引导学生阅读小彦和小双的对话,然后谈谈自身的看法:你是否像小彦一样有过同样的担忧?担忧自己会受到老师的批评,担忧老师会说自己笨?小双的回答是否让你打消了那个念头?
(四)反思内化
1.目标
(1)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学习困难?
(2)通过本课学习到了哪些克服学习困难的方法和策略?
(3)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方法和策略运用到实际学习和现实生活中。
2.操作程序
(1)活动一是问学生对“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的看法。这是一个非常生动形象的比喻,教师甚至可以在课堂上拿一个弹簧进行现场实验,来让同学们有更为真切的观感。将全班分为若干小组对该句话进行讨论,最后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所想所感以对话的形式,即我想对陈刚或颜薇(诊断评价中的人物)说,这样的形式写下来。
(2)《为学》的小故事。该故事通俗易懂,生动形象,通过对贫富两和尚所拥有的条件和最终截然相反的结果,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战胜困难,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而在于我们做了什么,我们能否坚持下去。富和尚拥有便利的条件却终不能圆梦,这告诉我们即使掌握了各种克服学习困难的方法和策略,如果不去执行,不能坚持下去,没有坚定的意志,面对学习困难可能也是无可奈何。所以不仅要树立信心,掌握克服学习困难的方法和策略,同时也要有执行的行动,坚持到底的决心和毅力,只有这样才能克服学习困难,最终到达成功的彼岸。
(3)本段内容是让学生将本课所学的内容写下来,写下以后面对学习困难时自己会怎么办?并将自己所写内容与组内同学进行分享。这有助于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重复强化和留下深刻记忆。
三、策略操作
(一)“回想成功事件,告诉自己‘我不怕’”策略教学建议。
1.在“心情的颜色”这个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创设安静的环境,让学生平静下来回想自己以前所遇到的学习困难;2.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当时你的心情是怎样的?是有一点担心,不想面对?引导学生给当时的心情选择一种颜色。让学生解释为何选择该颜色代表自己的心情。
3.在“分享你我的成功”这个活动中,教师要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学生针对自己做过最成功的事情及成功后的体验这个主题进行讨论,然后在班级内分享。该活动要把握好时间,应在8~10分钟。
(二)“积极行动起来”策略教学建议。
一般来说,学生遇到的学习困难的难度并不算大,往往是在之前所学内容基础上的进一步提高,通过运用已有的知识,勤于动脑、认真思考,是可以找到克服学习困难的方法,甚至可以突破常规思维的局限,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策略二的神童曹冲,即是运用已有知识,突破常规思维局限,创造性地解决了困扰很多人的难题。同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譬如阿基米德发现王冠的纯度等。
(三)“寻求父母、老师或同学的帮助”策略教学建议。
策略三应该是其中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通常,家长和老师在知识的数量和质量上更具优势,寻求他们的帮助是非常奏效的,而且他们也会很乐意、很有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指导。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另外,同学之间尽管在知识水平间的差异不大,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路和见解,对于克服学习困难很有启发性。正如俗语所言: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孔子也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值得注意的是,常言道:过犹不及。无论是教师还是父母,甚至同学,尽管可以给学生提供帮助,但他们起的主要是辅助作用,在克服学习困难中,真正起主导作用的应该是学生本人。有些同学不经过努力思考便向他人寻求帮助,更有甚者直接照搬他人,这是没有正确理解策略三真正的含义。
四、活动设计建议
1.本课主要以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为主。每次小组讨论都应该紧紧围绕某个主题,教师应适当地加以引导。同时教师应把握好讨论和分享的时间,引导学生对小组讨论的内容进行认真思考并加以总结,以对学生自身提高有所裨益。
2.教师应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讨论中。如在策略训练一中,需要学生在安静的环境和平静的心境下进行认真回想。这要求活动应该触碰学生心灵,引发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通过回想成功事件让学生告诉自己“我不怕”,体验到过去成功带给自己的愉悦,从而树立克服学习困难的自信心。其他活动中也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讨论中,这样才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五、参考资料和问题思考
(一)参考资料
过河问题
一个猎人带了三只狼和三只羊要过河,河上有一条船,船最多能容纳猎人和两只动物,当猎人不在时,如果狼的数量多于羊的数量,狼就会吃羊。如果你是那个猎人,如何才能安全地过河呢?
问题解决流程:
(1)遇到问题:如何带狼和羊安全过河?
(2)障碍:每次只能带两只动物过河,狼有可能吃羊。
(3)解决方法:第一步,猎人带一只狼过河并将其留下,猎人返回;第二步,猎人带一只羊和一只狼过河,将对岸的两只狼带回;第三步,猎人带两只羊过河,并将其留下,然后返回;第四步,猎人带两只狼过河并将其留下,然后返回;第五步,猎人带剩下的一只狼过河。
(4)问题解决:成功地安全过河。
这个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法,请学生思考另外的解决方法,以及解决该题的关键。
教育心理学关于学习困难的研究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小学生遇到学习困难并非因为他们的智力因素,而是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所致,尽管这些特殊原因可能是多种多样的,但可以归为三个方面:一是心理原因,如认知能力差,思维发展水平受到限制,所学知识有很多漏洞,积极情感和优良意志的缺失,没有形成积极而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不端正,不遵守纪律,学习方法不当等;二是生理原因,如体质虚弱、神经类型上的缺陷,视、听、发音器官不全,其他生理疾病等;三是外因,如缺乏教师的个别指导,家长和教师爱护关心不够,不具备学习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等。
苏联心理学家卡尔梅科娃把学习困难分为五种基本类型:(1)一般性学习落后;(2)语言表达能力差;(3)不遵守纪律;(4)数学成绩极差;(5)学习活动偏离本人最佳点。其中,每一种类型均有不同的具体表现。
(摘自:《学生心理文库》,邓日昌,山东教育出版社)
海伦·凯勒的故事
海伦·凯勒是美国教育家、作家。1880年6月27日她出生于亚拉巴马州北部的一个小镇,19个月时因发高烧,留下后遗症,从此失去视力和听力。在无边的黑暗和寂寞里,她自强不息,没有放弃。她在导师沙利文女士的指导下,以其坚强的毅力学习了许多知识,学会与人沟通,最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着名的哈佛大学,掌握了英、法、德、拉丁语和希腊语等五种语言。她走遍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获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她写下了《我的生活》等许多不朽的着作,其中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更是被选入我国中学语文课本。她奏响了一曲不朽的生命赞歌,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人类十大偶像”之一,被授予“总统自由奖章”。马克·吐温由衷地赞叹道:19世纪出现了两个伟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拿破仑几乎用武力征服世界,却最终失败;海伦·凯勒却在如此困境之中,凭借其惊人的毅力与坚持,与生命磨难作斗争,最终成为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人的学习榜样。
推荐教师阅读资料
1.《小学生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及教学对策》,陈祥彬,课程教材教法,2007年第1期2.《小学生学习困难的困惑和与策略探究》,黄光,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第2期
(二)问题思考
1.如何将本课所学的克服学习困难的方法和策略与具体学科相结合,帮助学生解决具体学科的学习困难?
2.如何将本课所学内容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