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自然辩证法新编
48632100000051

第51章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2)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体结构的变革

世界整体化、节奏加速度化、社会智能化、发展多样化等都是科技革命影响下当代社会的“显性”特征,而从更深层次的后果看,科技革命对当代社会的主体结构和主体素质的变化也发生了重大作用。

中国在当代的主要实践就是实现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无论是作为一次深刻的革命,还是作为一项规模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都需要人——现代化主体来进行。对于现代化的主体来说,他们既承担着实现现代化的历史使命,同时,也把实现自身现代化作为一项根本性的任务。

社会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是在现代化历史进程中同时完成的,而人的现代化是这一历史过程的最核心的目标和产物。要理解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实践,就不能不研究其主体结构与特征。

具体地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它是人民群众的事业。首先,它是由人民群众选择并积极参加的事业,没有人民群众的觉悟和广泛的积极的参加,社会主义不会成功,即使成功也不会保持下去。其次,它最能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最能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动性和首创性。最后,它是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的事业。国家管理者、决策者和实际执行者的社会分工并没有否认和排斥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作用,决策者只有倾听人民群众呼声、总结人民群众实践经验、汲取人民群众创造性见解,才能顺应历史潮流,判定出符合实际的方针和政策来。

当然,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主体的“人民群众”不是一个抽象、空洞、完全感情化的字眼,而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人类的一定集合体。毛泽东根据“历史进步原则”和“绝大多数原则”把站在历史前进方向一边,对完成历史任务起推动作用(质的标准)、占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由多种不同阶层构成的一个最大复合体(量的标准)划归到“人民”的范围。这无疑是正确的。然而,由于他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历史任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判定出现了偏差,因而这种划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充分贯彻。

邓小平依据当代中国所处的阶段和世界现代化的趋向,重新恢复、落实和深化了“人民主体论”的思想。在确认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状况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因而经济建设是当前各项任务的中心的基础上,同样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段、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在邓小平这里却获得了比毛泽东当时更为新的具体的含义。“人民”的含义和标准不再仅仅属于政治和阶级斗争的领域,而是走向了更广阔的社会实践领域,把经济和文化的含义和标准也包括在内。例如,随着对科学、技术、知识在形成和促进生产力发展方面根本作用的理解,知识分子不再被看做一个游离的阶层,而被承认是人民中一个中坚的、先进的部分。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整个社会的变动和发展,特别是近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人民群众这个主体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革,至少分化出以下几个阶层。

(1)产业工人阶层

如果把生产、运输、商业、服务、邮电人员以及办事人员等都称为产业工人,那么产业工人阶级总数2000年约1.65亿,占就业人口的30.6%,到2004年达到2.58亿,占就业人口的39%。如果按所有制分组,2000年统计全民所有制职工占39.5%,城镇集体所有制职工占53.5%,合营和其他经济成分职工占6%。

如果按产业来分组,产业工人阶层中从事第一产业(农业)的占6.8%,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占53.3%,第三产业占39.9%(在社会劳动人数中,第三产业占16.4%)。这些数字表明这是一个处在工业革命过程中的产业工人阶段。

(2)领导阶层

1982年人口普查中已将“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单独列栏统计。当时为813万,占就业人口的1.6%,现据2000年统计,领导阶层总共1600万人,其占就业人口2.8%。他们作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设计者、决策者,对后发展国家来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这一阶层也出现不少问题,最为突出的是腐败现象,而且在社会转型期有某种程度上加重的趋势。据统计2003年1月至12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结案162860件,比上年同期增长14.8%,处分165906人,比上年同期增长12.76%。显然,这个阶层能否遏制乃至铲除腐败,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至为关键。

(3)企业家阶层

这个阶层的产生与扩大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出现的历史性变化。

在传统的计划管理体制下,企业干部是国家委派的工作人员,按国家指令办事,较少有实质上的决策权,因而还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

改革使得企业成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独立的商品生产者,随之企业干部也成了国家资产的“经营者”,因而具有了企业家的职能:法定责任、决策权、管理权,成为名副其实的企业家。私营企业由于一开始就面对市场、机制灵活,企业管理者都是中青年人,意识更新、束缚更少,当然,他们当中出现了大量的家族型企业管理者,这是值得注意并加以规范引导的。总之,企业家阶层的出现是当代社会主体结构中引人注目的新现象。

(4)处于历史性变革中的农民阶层

中国的农民是世界上最庞大和最古老的农民集团。据2010年11月1日开始的第六次人口普查发表的《2010年中国人口结构统计报告》显示,全国总人口约为13.7亿人,其中居住在大陆31个省市直辖市的总人口约为13.4亿人。其中城镇居民约为6.6亿人,农村人口约为6.7亿人。如果说1979年以前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人民公社集体所有制把农民限制于保守狭隘的思想意识与原始落后的生产方式之中的话,那么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形式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则逐渐造就了一批新型的农民队伍。在这支队伍中一些人从事现代农业生产,过剩的人口又形成了一个亦工亦农的群体,或流向城市,从事个体经营,家庭服务、雇工经济等行业,更多的是“离土不离乡”,发展乡镇企业、走农村城镇化的道路。事实上,有一部分农民已经开始跨入产业工人阶层、企业家阶层了。

(5)知识分子阶层

在新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变化比农民更深远。这种变化表现为:

①正确解决了阶级归属问题,不再被归入小资产阶级乃至资产阶级之中,而被肯定为工人阶级的一部分;②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显着提高,在国民经济关键部门中,知识分子比例更高;③在社会整体转换中知识分子起到了文化传承、引导与弘扬的作用。

在知识分子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的同时,作为一个阶层,知识分子的自身结构也在发生种种变化。这主要体现在具有中、高学历和中高级职称的人数增加、成员年轻化、从事应用技术学科和经济管理、法律等工作的比重增加,同其他社会阶层之间的渗透经常化,独立意识、参与意识增强等方面。知识分子成为一支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力量。

阶层细化、结构复杂化,是当代中国主体形态的特征。

第三节 科学技术与新的实践观念的变革

新的科技革命所带动的当代社会整体实践格局的深刻变革,必然引起实践观念如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相应变化。实践观念是对实践本身以及如何进行实践的认识,当代实践的特征必然在实践观念中反映出来,而新型的实践观念又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实践精神。

新型的实践观念是包容着体现时代特征的一系列观念的整体系统。

一、科学观念

20世纪进入科学知识不断膨胀的时代,证实了恩格斯一百多年前的预言:“科学的发展同前一代人留下来的知识量成比例”,而且“可以说是与其从出发点起的时间的距离的平方成正比的”。邓小平正是以富有战略性的眼光注视到“世界形势日新月异,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很快”的趋势,借知识的激增和科技的作用,适时引导全民族实现观念上的跃进,形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给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注入了富有时代特征的新血液。这体现在:

其一,突破以往发展生产力的思维习惯,推翻了“左”的思想占上风的年代试图通过“人民公社化”、搞“大跃进”等先改变生产关系,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思路,主张通过发展科技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以发展了的生产力去作用于生产关系,使之发生变革,再让变革了的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使其发展;其二,在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上,强调“基础在教育”的思想,认为后发展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必须从科学和教育入手,主张抓科学技术必须同时抓教育,强调各行各业都要支持教育,同时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等要加速实现现代化,打破常规去发现、选拔和培养人才;其三,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上,指明了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方向。邓小平准确地指出:“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高科技领域,中国也要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其四,在科技发展的运行机制上,提出改革科技体制的方针,研究和掌握科学技术工作的规律,解决好科技人员的管理、使用问题,把力量合理地统一、组织起来,建立有利于科技进步、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机制。

二、信息观念

信息是现时代运用最广泛的概念之一,它与材料、能源并称为现代科学技术的三大支柱。正确利用、分配和创造信息,成为当代社会极其重要的方面。信息之所以在现代社会上升为重要因素,与信息本身的特点和当代实践活动的需要分不开。信息的最根本的特点在于它能够提供各方面的动态情况,能消除实践活动的盲目性和自在性,虽然信息本身既不提供坚固的材料,也不提供丰富的能源,但它能把各方面的状况随时随地反馈回来,使人们能够根据信息的变化来加强社会、经济、生活和生产等各部门的自我调节,使各个部门、各个要素形成一个有序的动态整体。当代社会实践的复杂化,要求把对信息的认识扩大到人类的整个活动系统、操作系统上,从系统与环境的信息交流过程考察社会的一切系统。有人认为迄今为止人类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的革命,即象形文字的发明、纸的发明、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的发明和现在的第五次信息革命——电脑和卫星技术的综合发明,比较起来,第五次信息革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信息技术智能化、国际化和社会化,这将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突出信息观念,认识信息的意义,利用和创造信息,就成为现代极为重要的问题之一。

三、系统有序观念

20世纪以来,由于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使得社会、经济与技术的管理日益复杂,各种相关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情况日益明显,这就迫使人们必须从整体上或系统上去认识和处理问题,即把社会作为一个由各个子系统、层次、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有机运动体,考察其要素与要素、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实际操作使之协调地、合理地运作,展示一种综合前进的态势。邓小平要求把中国现代化建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恰到好处地处理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内容与形式、本质与手段、统一性与多样性、规律性与曲折性、变与不变以及小民主与大民主、体制与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大国与小国等的辩证关系,就是基于这种辩证系统的观念。

四、时效观念

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活动的对象是自然界,整个活动则是以自然节奏的变化为参照系数的。这种自给自足的封闭性的经济生活,没有竞争,因而也就不需要严格的时间、效率观念。但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生产者必须高度注意劳动时间的节约,只有以最少的时间生产出最多的适应市场需求的商品,才能在竞争中取胜。同时,竞争使社会生活处于经常不断的变动之中,生活和工作的节奏空前加快,更要求人们增强时间观念。而对时间的紧迫感必然导向追求工作效率,随着时间观念的加强,效率原则也成为一项社会选择原则。竞争使每个企业和个人都时刻处于因缺少效率和效益不高而被淘汰的威胁中,因而也必须经常考虑和采取措施以提高效率、增加效益。总之,时间和效率观念,是市场经济的要求,也是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特征。注重时效应成为整个社会的普遍观念。

实践框架、实践观念的变革最终必将表现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活动方式的形成,一种时代精神的产生。在当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新型实践框架和实践观念,也必然呼唤一种新的实践精神、一种在当代实践中应该具有的主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