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足道养生
48641300000004

第4章 足部传统穴位(2)

3.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眼内角的睛明穴,向上到头顶,从枕、项部往下行,分成两支,从背部下到腘,合成一支,直至小趾端外侧,共有67穴。足疗常用承山、飞扬、昆仑、申脉、至阴、京骨等。《素问.灵兰秘典论》说:“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州即洲,都即渚。洲渚是指水液承扶可居之处,津液则指尿液而言。人体水液在代谢过程中,殷门通过胃、小肠、脾、肺、三焦诸脏腑的作用,将津液运送全承筋身濡养机体,其浊液下输于飞扬肾,通过肾将部分浊液变成尿申脉液渗入膀胱并潴留,当尿液达至阴到一定容量时,再通过膀胱由尿道排出体外。故膀胱具有贮存和排泄尿液的功能。

膀胱受肾的功能控制和调节。其功能是接受、贮藏和排出尿液。尿生成于肾,肾与膀胱相表里,若肾的功能失常,影响到膀胱,膀胱约束失常,就会出现遗尿或淋漓不禁等。膀胱有热又会出现尿闭或小便赤涩淋痛,甚则尿血等症。肾中精气充足,则膀胱开合有度,固摄有权,人体水液代谢正常。若膀胱湿热蕴结,也可出现排尿异常,如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尿有砂石等。

承山部位:腓肠肌分肉间凹陷中。取穴:俯卧,下肢伸直,足掌挺而向上,腓肠部出现“人”字纹,从其尖下凹陷中取之。主治:腿肌痉挛,痔疾,便秘,腹痛,腰背痛,食欲不振,腿脚疲劳。

飞扬部位:外踝上七寸。取穴:正坐垂足,从外踝直上七寸,离承山外斜下委中一寸取之。主治:腰痛,脚痛,头痛,痔疮,目眩。

昆仑承山部位:足外踝后,跟骨上凹陷中。飞扬取穴:正坐垂足,从外踝骨后五分取之。或外踝后方,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主治:腰痛不能俯仰,脚痛不能履地,胞衣不下,头痛,高血压,眼痛,怕冷,腹气上逆,结石,下痢。昆仑是足太阳经要穴。孕妇禁用。

申脉部位:在足外踝下五分凹陷中。取穴:外踝直下五分,前后有筋,其穴在中间。主治:头痛,眩晕,腰脚酸痛,怕冷。

京骨部位:足外侧,第五跖骨粗隆下,赤白肉际凹陷中。取穴:俯卧,按取足部的外侧跖骨之凸起部,在其下方,赤白肉际凹陷中。主治:癫痫,头痛,项强,目翳,鼻出血,腰背痛,膝痛,善惊。

束骨部位:足外侧,足小趾外侧第五跖趾关节后,赤白肉际凹陷中。取穴:按小趾外侧本节后凹陷中取之。主治:项强,腰扭伤,头痛,目眩,腰腿痛。

通谷部位:足外侧,足小趾第五跖趾关节前方。取穴:小趾外侧第五跖趾关节前凹陷中,横纹端凹陷中取之。主治:关节风湿痛,头痛,项强,目眩,鼻衄。至阴部位:在足小趾末节外侧,去爪甲角约一分。取穴:从足小趾外侧,去爪甲角一韭菜叶取之。主治:小便不利,风寒头痛,鼻塞,目痛、胎位不正。

4.足少阴肾经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心,循内踝之后向上,经腹部至颈下,共27穴。足疗常用的穴位有涌泉、然谷、照海、水泉、大钟、太溪、复溜、筑宾、阴谷等。肾藏精,主作强。肾对于人的精力是否充沛起着积极作用。肾虚则脑晕,耳鸣,目昏,腰痛,懈怠。肾是男子的先天之本,故性欲衰退,肾精早泄等与肾有关。中医认为,肾有两个,左者为肾,右者为命门,肾主阴,命门主阳。

在生理功能上,肾主水,能调节体液平衡。正常肾的阴阳是平衡的,尿液排泄正常。如果阴虚阳盛,则尿量增多,反之则尿量减少。

肾主骨,生髓,通脑。肾气不足,则智力迟钝,骨软无力,腰酸屈背,牙齿不固。因为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气阴谷亏则齿不坚。

筑宾肾其华在发,发的生长荣润与枯槁,与肾气盈亏有关。太溪照海肾开窍于耳及二阴,肾亏的人常常出现耳鸣、耳聋的症状。然谷二阴指前阴和后阴,前阴指肛门,肾阴虚,大便秘结,肾气不固则久滞。

太溪大钟涌泉部位:足心凹陷中。取穴:足底去跟,在足掌之中央凹陷处。主治:此穴泻热,降火,开窍,苏厥。主治眩晕、焦躁、糖尿病、鼻炎、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妇科诸症、失眠、多眠、高血压、更年期综合征、怕冷、脑出血后遗症、膀胱炎、黄疸、头痛、小儿抽搐。

然谷部位:脚内侧缘,皮肤颜色深浅交界处。取穴:在内踝之前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处,公孙穴后一寸。主治:此穴泻热,消胀,宁神。主治扁桃体炎、咽喉炎、膀胱炎、糖尿病、功能性子宫出血、遗精、不孕、足跗肿、不能履地。

太溪部位:足内踝后,跟骨上凹陷中。取穴:足内侧,从足内踝后方与跟骨筋腱之间凹陷中取之。主治:此穴益肾,降火。主治支气管炎、手脚冰凉、月经不调、关节炎、精力衰退、手脚无力、风湿痛、脱发、咽喉炎、腮腺炎、肾虚诸症、阳痿、牙龈痛。此穴为足少阴经上的要穴。

照海部位:足内踝下四分。取穴:当内踝直下骨尽处凹陷中。主治:此穴养阴,宁神,利咽。主治月经不调、肾炎、前列腺炎、高血压、失眠、足跟痛、咽干、咽痛、大便秘结。

复溜部位:足内踝上二寸。取穴:小腿内侧,内踝中央上二寸取之。主治:此穴理肠,益肾,利水,止汗。主治神经衰弱、精力衰退、记忆力减退、手脚冰凉、肾炎、泌尿系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足跟痛、水肿、腰背痛、盗汗、肾虚诸症。

阴谷部位:膝内侧大筋下小筋上。取穴:从腘横纹内侧端取之,小筋与大筋之间凹陷中。主治:此穴理下焦,除胀满。主治出汗多汗、妇女月经过多、带下、小便黄、阳痿、阴囊湿疹、胃痉挛、膀胱炎、阴道炎、膝股内侧痛。

5.足少阳胆经

足少阳胆经起于外眼角,上抵头角,下至耳后,循颈行至肩上,下行,至腋下、季胁,至臂,从腿侧直下脚外踝,止于第四趾外侧,共44穴。足疗常用阳陵泉、阳交、光明、悬钟、丘墟、足临泣、地五会、足窍阴等。

中医认为,胆为清净之腑,主决断。胆与肝为表里,就是我们常说的“肝胆相济”。肝主谋虑,胆主决断。如果谋虑过重,不能决断,则会在忧虑、恐惧、犹豫中挣扎,身心难以条达。

胆火偏亢,则出现急躁易怒、头胀、胸闷、胁痛、口苦、呕吐苦水等。此外,胆还有调节精神情志的功能。如胆怯、善恐、易惊、睡卧不宁等。出现这些症状,按摩胆经,多可祛病。特别是阳陵泉、足临泣这些穴位。

阳陵泉部位:腓骨小头之前下方凹陷中。取穴:正坐屈膝垂足,从膝关节外边向下能摸到一个小圆的骨突起,叫腓骨小头,本穴在腓骨小头的前面稍下一点的凹窝处。主治:此穴疏泄肝胆、清理湿热、舒筋健膝。主治抽筋、腰酸、胃溃疡、坐骨神经痛、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遗尿、慢性胃炎、肝炎、便秘、落枕、肋间神经痛、耳鸣、耳聋、半身不遂、腿痛、膝痛、麻痹。

光明部位:足外踝上五寸。取穴:小腿外侧,从外踝尖直上五寸,近腓骨前缘处。主治:此穴通络,明目。主治眼目昏花、视物不清、畏光、偏头痛、乳房胀痛、足冷、视神经萎缩、目赤、膝痛。

悬钟部位:靠腓骨后缘。取穴:小腿外侧,从外踝尖直上四横指。主治:此穴泻胆火,清髓热,舒筋脉。主治腹满、胃热、热病汗不出、喉症、颈项强、落枕、偏头痛。

丘墟部位:足背外踝前下方。取穴:在外踝前缘直下线与下缘平齐横线的交叉点上,正当中一个凹窝中。主治:此穴舒筋,利胸胁,明目,清热。主治目痛、目视不明、目疾、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胸胁痛、膝酸、麻痹,按摩此穴可使头脑清晰,情绪稳定,缓解心烦意乱。

6.足阙阴肝经

足阙阴肝经起于拇趾,从脚背向上,沿腿内侧,转而至腰,至于肋。共14穴。足疗常用大敦、行间、太冲、中封、曲泉。

中医认为,肝藏血,主谋虑。肝性刚强,故又有“将军”之称,当人受到精神刺激、郁闷时,往往影响肝的正常功能而发生胁痛、血压升高、头胀等症状。因此,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开窍于目,眼病多与肝有关。中医治眼病,多从治肝入手。肝主筋,其华在爪。爪包括指甲和趾甲,爪为筋之余,肝血的盛衰,常反应于爪甲,肝血充足,爪甲坚韧,光泽而红润,肝血不足,爪甲苍白,软薄,变形,脆裂。

肝多数是“火气旺盛”,但也有肝气不足的时候,“肝藏魂”,当肝气虚弱时,人的情志活动随之变化,出现惊恐怕事、情绪消沉、精神恍惚等证候。

肝是女子的先天之本,故调经、孕育必须重视肝的调理。女子心情抑郁,生闷气,会伤肝,出现月经不调、错前错后、闭经、经血发暗等。肝经中常用的是行间和太冲,肝气郁结,胁肋胀痛,心志不舒,按摩行间和太冲,常揉会有效。

大敦部位:拇趾端,距爪甲一分。取穴:拇趾外侧,趾背上。主治:此穴疏肝,理血,清神。主治目眩、腹痛、季肋痛、怕冷、缓解焦虑、血尿、腹胀、遗尿、遗精、月经过多、便秘、小儿惊风、睾丸炎、睾丸偏坠,疝气痛。

行间部位:在足背侧,拇趾与二趾之间。取穴:在拇趾与第二趾的趾缝后约五分的地方,第一二跖趾关节,稍微靠拇趾的地方。主治:此穴清肝明目,熄风镇惊。主治宿醉不适、眼痛、腿抽筋、夜尿、肝病、肋间神经痛、月经过多、小儿近视、高血压、功能性子宫出血、睾丸炎、乳腺增生、茎中痛,胁痛,失眠。

太冲部位:在足背,行间后二寸。取穴:在行间上一寸五分处,当第一二跖趾关节的连接部。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倒感觉动脉搏动,即是。主治:头项痛、呕吐、肝区痛、阳痿、早泄、白带淋浊、疝气痛、风湿痹症、小儿受凉、眼疾、牙疾,按摩此穴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

中封部位:足背侧,足内踝前一寸凹陷中。取穴:与内踝尖平齐的内踝前缘处,与脚弯前面靠内踝侧一条大筋的中间。主治:此穴清泄肝胆,通利下焦,舒筋通络。主治遗精、阳痿、腰痛、尿闭、腹胀、足冷。

7.经外奇穴在经外奇穴中,与足疗有关的穴位有:

足太阴取穴:足内踝下缘后,约一寸凹陷中,太溪穴下方微前。主治:糖尿病。

足阙阴取穴:脚掌上足拇趾侧正中线,跖趾关节处。主治:糖尿病。

八风取穴:本穴在足背五个足趾缝间,一足四穴,两足共八穴。主治:头痛、足背肿痛、脚软无力、月经不调。

失眠取穴:位于足后跟部正中点。主治:失眠、脚底痛、神经衰弱。

脑清取穴:小腿侧远端,胫骨前外嵴外缘,踝关节前横纹中点直上二寸,解溪穴直上二寸。主治:头晕、健忘、失眠、神经衰弱。

降压取穴:足背部,拇趾腓侧爪甲角一分处,大敦穴与太冲穴连线中点。主治:高血压、头晕、头胀。

前后隐珠取穴:足跖部,涌泉穴前后各五分处。主治:心悸、高血压。

华佗取穴:拇趾胫侧缘与爪甲根相平,距爪甲五分处,隐白穴下四分。主治:鼻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