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寻访莆仙红砖厝文字
48642500000026

第26章 隔壁村:深山中的黄氏古村落

隔壁村位于凤山与石苍交界的盆地中,黄氏古民居群就坐落在九仙溪畔。

前后两座三层楼高的土黄色炮楼矗立在村落的两边,在群山绿树的衬托下显得特别醒目,像两个巨人呵护这片古民居。在建筑群的中心位置,就是黄氏族群的开族厝,它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依山而建前低后高阶梯式的两座双层楼大厝。前后大厝连接的中心部位空出一个高大的天井。天井的前厅开辟大门,后厅供奉祖先灵位。两边护厝突出前座大厝形成大埕。整座大厝错落有致,表现出山里古民居的一大特点,后代发迹分支的建筑就建在开族厝的背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黄氏古村落。

在黄氏族群中,年龄最大的要数黄远清老人,今年86岁。据老人回忆介绍,黄家的开族人为景民公。他原来是给财主做工,有了积蓄就从书峰东湖村迁到石苍隔壁村安家落户,主要从事竹编手工业和经营山货维持生计,日子还过得去。清末民初,社会治安急剧恶化,当地土匪活动猖獗,为了族人安全,黄氏家人便在村的两头和背后的制高点各建一座贼楼,三座贼楼可容纳近百位族人,青壮年还自备枪支随时准备抗击土匪。由于黄氏在当地算大家族,村落地处交通要道,自从建了三座贼楼,土匪见了也畏惧三分,每次经过都要和黄氏族人商量,借道过境。

时至今日黄氏族群已传了14代,800多人口,改革开放以来,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就剩老人和小孩。黄远清老人的子孙后代有近40人,大儿子在家照顾二老和他的孙子,长孙在广东开小吃店,二儿子在福州经营鞋材商标,房子也买在福州,其他几个有的在县城读书,有的在广东开小吃店,有的在泉州做鞋。平时家里冷冷清清,远一点的农田也荒废了,只有过年,老房子才会洋溢出祥和的节日喜气,全家人才有机会聚在一起,共享天伦之乐。为了让年轻一代早点出去工作,传统上正月二十至二十三元宵期间的各项祭祖活动也改在正月初四和初五举行。元宵过后,这里又恢复往日的宁静。

黄氏后裔大部分涌入沿海城市,许多人已在创业地安家落户,他们的子女已经适应城市的生活环境,对山区老家印象也越来越陌生。当留守在家乡的老一辈不在了,这种维系情感的脉络就会逐渐弱化,维系族群的老房子也会更显得冷清,但黄氏家族曾经的昌盛与辉煌会永远印记在老房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