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枫叶渐红
48643300000033

第33章 秋的呼唤(6)

愿每一个国家和谐发展。有人说人类是上帝创造的,那么,上帝在创造人类的同时,也一定赋予了人类某种特殊的智力来管理自己。也许,正是因了这份智慧,一种以共同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按照一定的行为规范相互联系而结成的有机总体的人类社会终于形成。当然,因自然环境、人口与文化的基本要素的差异,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甚至相同的民族、相同的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一定会有不同的体制来规范行为、从事活动,使人类社会借以正常运转和延续发展,应该说这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然而,在人类共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总有人以强凌弱、以大欺小,演绎出一幕幕弱肉强食的悲剧:人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制造了无数的军事武器,而所有的武器最终针对的却都是人类自己。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霍金曾预言:地球将在千年内毁灭,不是自然的原因,而是人类制造的核武器。回望历史,有多少刀枪刺破肌肤血脉,有多少炮弹摧毁高楼大厦,有多少硝烟笼罩明净天空,有多少核变使大地寸草不生……无序竞争,造成资源浪费;盲目发展,导致生态失衡;唯利是图,形成人际冷淡;尔虞我诈,助推世态狰狞……想起这些,我就会为人类的自私、冷酷、虚伪和凶残而深感遗憾。国家有大小,基础有厚薄,国力有强弱,发展有快慢,民族有区别,习俗有不同,文化有差异——正是因为有了这许许多多的不同,世界才有了异彩纷呈,气象万千,才有了你追我赶、百舸争流,才有了包罗万象,丰富多彩的生动局面。为了人类的和平与相容,我以理智持久告诫:既然上帝在创造人类的同时,没有割除依附于我们身上的许多劣根,那么,我们只有依靠自己,渐渐调整好相同的心向,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求同存异,互利互惠,共存共荣,和谐发展。

愿大同的世界梦想成真。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为我们描绘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美好蓝图。台湾歌手郑智化的《大同世界》唱得好:大同世界到底同不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金发碧眼和黄皮肤会不会相同,如果懂得博爱的道理就会相同;大同世界到底同不同,科技之行也天下为公;鞭炮炸药和原子弹会不会相同,如果懂得和平的道理就会相同;大同世界到底同不同,经济之行也天下为公;算盘秤锤和计算机会不会相同,如果懂得良心的道理就会相同;大同世界到底同不同,文化之行也天下为公;歌仔戏国剧摇滚乐会不会相同,如果懂得包容的道理就会相同;大同世界到底同不同,天下之行也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会不会相同,如果懂得轮转的道理就会相同。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多学点博爱、包容,多讲点良心、责任,多悟点更替、轮回,新千年的世界就一定会少些战争、饥饿、恐怖、罪恶、自私、偏见、隔阂——少些空气污染、环境恶化,天是蓝的、水是清的、山是绿的、人是笑的,江山俊美、物产富有、子孙幸福。

大同世界的光芒将永远温暖每一个生存者的心房。

迈进21世纪敞开的门扉,迎着初升的太阳,让所有的祈盼交汇在这一刻,让所有的愿景化作千年最深切的呼唤:人类应该迈出矫健的步伐,共同走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态文明型、社会和谐型的美好明天。

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祈盼?是我、是你、是我们,是今天都必须担当起能让世界永续发展的责任的人们。

美丽的孤独

害怕孤独,大概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从北京周口店山顶祖先生息的洞穴,转移到山脚密布的村落,再发展到平原城市的高楼大厦的择居演变过程,就是一部人类驱逐孤独、追求文明进步的漫长而凝重的历史。

那么,什么是孤独呢?有人说孤独是人类个体与群体在既融合又独立的过程中相对独立时的一种感觉;也有人说孤独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在选择相互适应中的一种短暂的不适体验;还有人说孤独是一种永远的牵挂与思念——所有的说法都不会有错,角度不同而已。也许孤独就像爱情一样,是人类在存续期间的一个永恒的话题。自然,不同的人对孤独的字义肯定会有不同的理解与表述。尽管人生有不同的际遇与经历,但就如同人人都在经历春夏秋冬一样,多少都会有其相似之处:诸如少年时失去父母的关爱,青年时被钟情的恋人抛弃,中年时困苦不堪百病缠身,老年时天灾人祸举目无亲;抑或矢志横决江河却终究未能如愿,长年辛勤耕耘却最终一无所获,一生崇善积德却换来恩将仇报——如此不幸的遭遇,无论发生在谁的身上都会产生莫名的孤独,程度不同罢了。即便没有遇上这般残酷的现实,但又有谁能保证自己的一生善始善终?这就如法国作家大仲马说的一样:“人生就是由无数的烦恼串成的念珠,达观的人微笑着把它念完。运气再好的人,即便少有苦痛,烦恼肯定相随。”我们不妨学做一个达观的人,面对物欲横流、心急气浮、祸福难测、从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现实生活,有时还真的需要用孤独来支撑自己稍纵即逝的人生。

既然人类的历史是一部驱逐孤独、追求文明进步的历史,又为何要选择孤独、执手孤独、赞颂孤独呢?因为孤独,让人学会思考。古人云:“居不幽者思不远,形不愁者思不广。”意思是说,居所不幽静的人想问题就没那么深远,形神没忧愁的人思路就没那么博大。作为高等动物的人类,是一个善于思考而又能不断改变生存环境的物竞天择的自然之子,所以,要想博大精深地思考问题,以及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就注定要与孤独相伴。当然,孤独并不会只是一个挂在口头上的美丽词汇,而是一个永远让人深感痛苦的历练。因为人要有深邃的思考就必然要与孤独相伴,而孤独的思考是必须抛却内心所有的欲望与贪念,必须与世俗进行一次次的决裂,需要对人生、对社会进行理性的剖析,必须对真理有着不懈的追求。只有当身心时时处处都处在形单影孤、无所偎依甚至悲切到似乎举目无亲的程度,才会真正静下心来对某个问题进行专注而深入的探究与思索。也只有这样的思索与探究,才会有广度和深度,才能触探到事物的本源,寻找和掌握到事态变化发展的普遍规律,从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所以,古今中外一切文明的产生与社会的进步,可以说都是孤独与思考相随相生的智慧结晶。如果说孤独如烟、如酒、如诗、如禅,那么,思考就如一杯自斟自饮的生命烈酒,饮下了自有一番别样的酩酊惊喜。司马迁选择了这样的思考,米兰.昆德拉选择了这样的思考,陀思妥耶夫斯基选择了这样的思考,布鲁诺也选择了这样的思考——一切创造了人生奇迹的人都选择了这样的思考。正如哲学家叔本华所说:“孤独是所有杰出人物的命运!”正是因为他们牵手了这样的命运,才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与卓绝天地的业绩,在人类历史的丰碑上深深地刻下了一个个大写的“人”。

因为孤独,让人奋发向上。人常因孤独而锤炼出理性,而有理性的人与常人相比往往目光高远,思虑缜密,不会因眼前遇上的不可预测的困扰与失利而乱了方寸,总能朝着自己选择的方向义无反顾、矢志不渝、不遗余力地走下去,直至目标的实现。纵观古今,不难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先知先觉者,总是在大众对周围将要发生的事情还没有产生意识的时候就先醒悟了,于是迈出坚定的脚步奋然前行,在荆棘丛生中为后人踏出一条路径,甚至用生命燃成火炬,引导民众向光明前行;后知后觉者,看到了前方的光亮,于是在摸索中振作起来,理性地沿着先贤开辟的道路坚实地向前迈进,实现了发展、创新和超越;不知不觉者,在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同时,渐渐感到不能坐吃山空,未来还需自己创造,于是理性地务实求真,与时俱进,推动了社会的不断前进。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就是在这种理性的支配和智慧的更迭中不断走向新的高度与辉煌。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人因孤独而更为理性。而理性不仅是前行中无形的标杆,是横空出世的山峰,更是黒夜里不灭的灯塔,是宇宙间永恒的日出。“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何也?因为“世人皆醉我独醒”;因为生命不息,奋发不止;因为心灵的翱翔,灵魂的慰藉。

因为孤独,让人成就伟业。高尔基说:“一个人越是不同凡俗就越伟大,也越孤独。”如此说来,越是孤独,成功的可能性越大,伟业的造就也就越近了。古今中外莫不如是。在孤独中,马克思的《资本论》诞生了;在孤独中,梵.高的一幅幅印象派油画画就了;在孤独中,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产生了;在孤独中,居里夫人的镭元素提取了;在孤独中,牛顿的“牛顿定律”堕地了;在孤独中,屈原喊出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誓言,于是《天问》、《离骚》声震寰宇;在孤独中,曹雪芹发出了“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浩叹,用泪水浸泡出了映照中华文化天空的百科全书《红楼梦》;在孤独中,鲁迅发出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呐喊,一篇篇如匕首似投枪的战斗檄文射向了黑暗的社会……无论是科学家,文学家,还是其他领域的天才学者,除了他们超人的智慧与天赋外,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把孤独当做了一种机遇、一种需要与渴求,当做挖掘潜能的铁锨,迸发才华的燃剂,寻求真理的动力,才造就了人世间一个个神话,也正应着了罗曼.罗兰的“力量,在孤独中默默生长、成熟”的哲语。可以这么说,一代又一代的伟人,在孤独赐给他们痛苦折磨的同时,也筑就了他们超凡脱俗的人生,同时也推动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因为孤独,让人心境平淡。俗话说得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任何人当辉煌不再,面容洗尽铅华,都会或多或少地追求一种平淡的心境。这心境,似闲云野鹤,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如轻风飞絮,随蓝空云卷云舒。这心境,能让人进入一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天人合一的境地之中。有了这种心境,孤独反倒会变成一种享受:有时像小桥流水,恬淡隽永,给人吟唱绵延不绝的童年歌谣;有时又像一种散荡雾岚,飘移不定,给人一种销魂夺魄,浑然物外的柔美;有时又会像一道哲学命题,常常会让人在沉思中明白人生舍得的道理。比如,当我们在获得什么的同时,也一定在失去什么。就像我们赤身裸体呱呱坠地的时候,什么也不拥有,但此时却拥有着无限的空间;而当穿上第一件肚兜的那刻起,就决定了我们第一次只能穿它而不是其他任何的衣物,也就预示着失去“其他”无限的第一次机会。所以,孤独一旦换取了平淡的心境,人生就会如一杯醉人的美酒,一首动人的小诗,一道靓丽的景致。而这酒、这诗、这景,也就会幻化成野渡无人时的一叶扁舟,漫漫长夜里的一盏孤灯,深深幽篁中的一阵琴声,花间月下的一帧倩影,黄昏夕阳中的一抹写意——孤独不是心情的落寞,它是情绪的巅峰,是欢快的歌者,是快乐的舞者。如果把寂寞比做是“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伤怀,那么,孤独就是“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欢欣与快乐。

“情到深处人孤独”。孤独让人学会独立的思考,不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孤独让人走出狭隘,放眼高远;孤独让人情绪高涨,奋发图强;孤独让人独善其身,成就伟业;孤独让人放牧心灵,回归自然——孤独不是迷茫,不是无奈,而是心灵的感悟,是灵魂的升华,是夕阳下抚琴悲歌,是月光里把酒问天,是黎明中拥抱自我。忍受孤独,享受孤独,欣赏孤独,品味孤独,在孤独这片智慧的沃土中,去朝拜心灵的圣殿,去理解生命的真谛。愿天下所有智慧的人生都拥有一个美丽的孤独。

理解

2002年9月,在浙江温州曾发生一起这样的事情:一艘在瓯江上捕虾的小船被风掀翻,船上的一对夫妻和他们3岁的孩子同时落水。丈夫趴在一只油桶上,一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拽着妻子,奋力向前游出200多米后没力气了。一边是儿子,一边是老婆,而在这生死关头他只能救一个,他该怎样选择?丈夫喊了声:“先保儿子!”然后便欲放开妻子的手。妻子听到后,自动松开原本紧拽着丈夫的手,被江水冲走了。丈夫和孩子在江上漂了500多米后,被一艘轮渡救起。更幸运的是,被冲到江心的妻子被纳凉的旅客发现并救上了岸,一场悲剧最终演变成喜剧。事后记者采访了这个丈夫,问他当时为何作出那样的选择。他的理由很简单:孩子是没有任何能力的,一放手就沉下去了。可妻子毕竟会一点游泳,一切听天由命,看她自己的造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