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双料冠军
有一种巨型竹节虫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森林里,体长达33厘米,在昆虫王国100万种成员中独占鳌头,“世界上最长昆虫”的桂冠非竹节虫莫属。
竹节虫是最善于伪装的昆虫,具有高超的隐身术。当它趴在植物上时,装扮成被模仿的植物,或枝或叶,以自身的体形与植物形状相吻合,惟妙惟肖,如不仔细端详,很难发现它的存在;同时,它还能让自身完全融入周围的环境中,根据光线、湿度、温度的差异改变体色,使鸟类、蜥蜴、蜘蛛等天敌很难发现它的存在而安然无恙。竹节虫奇特的隐身生存行为,又比其他擅于拟态的昆虫技高一筹。此项隐身术的桂冠当然亦为竹节虫所拥有。这样一来,“双料冠军”非竹节虫莫属了。
(4)“五项全能冠军”
在昆虫中,像蝼蛄一样能够把游泳、疾走、飞行、挖洞和鸣叫集于一身的昆虫,可以说是绝无仅有,虽说它样样不精,难以获得单项冠军,但还称得上是“五项全能”的好手。
①海陆空“全能”
凡是在农村生活过的人,蝼蛄对他们来说并不陌生。每逢插秧季节,当大田灌满水后,常把蝼蛄的家园冲毁,于是它们纷纷从地洞中出来逃命。有的在水面上游泳,有的在田埂上疾走,一到晚上,它们纷纷向灯光处飞去,真是会游、善跑、能飞的“海陆空”全能型健将。
②高效的“挖洞机”
关于蝼蛄惊人的挖洞本领有个传说:很早以前,有个横征暴敛、欺压百姓的皇帝,百姓被他压榨得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了,便联合起来造反。他们拿起锄头扁担冲进皇宫,皇帝闻信从后门惊慌地逃跑了。
追赶的人群喊声震天,皇帝惊慌失措,正在无处躲藏的时候,看见路旁有个蝼蛄挖的土洞,就一头钻了进去,躲过了这场“灭顶之灾”。
后来皇帝为报答救命之恩,赐给蝼蛄一块地,让它随意吃地上的禾苗。
故事虽为虚构,蝼蛄挖洞能力的强大可是千真万确的。
蝼蛄挖洞的特殊本领,主要依靠它胸部生长着的那对又粗又大的前足,上面有一排大钉齿,很像是专门用来挖洞的钉耙。
蝼蛄挖洞时,先用前足把土掘松,然后便靠着中足和后足的推力,尖尖的头用劲往里钻,坚硬宽大的前胸,一起一伏地把挖松的土挤压向四周。就这样挖呀、钻呀、压呀,一条条隧道便形成了,真可谓“工夫不负有心人”。
蝼蛄在地下挖的隧道,深的可达150厘米,浅的也有六七厘米,而且一夜之间竟然能挖掘出200~300厘米长。往往从地面的一端到达另一端,构成一条纵横交错的地下交通网,洞中套洞,洞洞相连,像是地道网。在通道中途,其貌不扬的蝼蛄还筑有产卵房、育婴室、储粮仓。有了地下这样温暖湿润的“家”,它们便可以舒舒服服地过上一个快乐而漫长的冬天了。
③并不高明的“歌唱家”
你知道吗,蝼蛄还会鸣叫呢!不过,它学着蟋蟀和螽斯那样“摩翅而歌”,在地下传出沉闷的“咕咕”之声,然而结果却难登大雅之堂。
听到这不雅之声,有人误以为是蚯蚓在叫呢,其实蚯蚓是根本没有发声功能的。蝼蛄之所以鸣叫,纯粹是引诱雌虫前来相会,是雄虫的求爱信号。
④蝼蛄的危害
除了掘土打洞,造成水土流失外,蝼蛄最大的危害是破坏植物生长。由于它的食性很杂,凡庄稼地里植物的根、茎它都爱吃,如大豆、麦类、玉米、高粱、棉花、烟草、粟子、蔬菜等,所以是农业上的大害虫,属地下害虫之列。
蝼蛄属直翅目,蝼蛄科,俗称“拉拉蛄”、“土狗”。通常一年一代,雌虫一次产卵约85粒,年产卵200粒左右。产卵后雌虫不再离开,担负起护卵和哺育若虫的职责,直到它的子女们独立生活。
蝼蛄终年生活于地下,只有在傍晚和凌晨才爬到地面上活动,当太阳升起后,它们又转入地下。
3.昆虫里的“气象兵”
人们每天都要关注天气预报来适时地增减衣物、安排自己的生活、躲避自然灾害。对于昆虫来说,气象预报同样重要。你听说过昆虫中有“气象哨兵”,能对气候的变化进行预报的事情吗?见于记载的昆虫预报气象可比气象台早得多。我国古代的一些诗书可以为证。殷代甲骨文的“夏”字,就是一个以蝉的形象为依据的象形字。
蝉开始鸣叫就是表示天气要变热了,可见人们早就把蝉和夏季联系在一起。我们的祖先在农历中把全年分为二十四个节气,其中“惊蛰”是在农历二月间。古人经过对昆虫的长期观测,知道到了“惊蛰”这个时候,一切越冬昆虫就要苏醒,开始活动了。
我们的祖先总结出以昆虫记时的规律,把昆虫的活动与季节和月份联系起来,从而记入书籍中。如《诗经·七月》篇中有“五月螽斯动股,六月沙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之句。意思是说:五月螽斯开始用腿行走;六月“沙鸡”(纺织娘)的两翅摩擦发出鸣声,同时也可飞行;八月到了住户的屋檐之下;九月即进到屋里了;十月蟋蟀就得钻到热炕下了。
根据某些昆虫的活动情况或鸣声,有经验的人能预测短期内的天气变化。例如,众多蜻蜓低飞捕食,预示着几小时后将有大雨或暴雨降临。其原因是降雨之前气压低,一些小虫子飞得也低,蜻蜓为了捕食小虫,飞得也低。蚂蚁能预感到未来几天内的天气变化,对气候的变化也特别敏感。据说气象部门根据各种不同蚂蚁的活动情况,将天气分为晴天型、阴天型、干旱型、大雨型、冷空气型等几种不同类型,用来预测未来几天内的天气情况。
(1)晴天型
小黑蚂蚁外出觅食,巢门不封口,预示24小时之内天气睛好。
(2)阴天型(4~6月份)
各种蚂蚁下午17时仍不回巢,黄蚂蚁衔土筑坝,围着巢门口,估计四五天后有连续4天以上的阴雨。
(3)冷空气型
出现大黑蚂蚁筑坝、迁居、封巢等现象;小黑蚂蚁连续4天筑坝,预示未来将有一次冷空气到来。
(4)大雨、暴雨型(4~9月份)
出现大黑蚂蚁间断性筑坝3天以上,并有爬树、爬竹现象;黄蚂蚁衔土筑坝,气象预报有升温、升湿、降压等现象,未来48小时有一次大雨或暴雨。
(5)干旱型
大黑蚂蚁从树上搬迁到阴湿地方,并将未孵化的卵一起搬走,预示未来有较长时间干旱。当然,用蚂蚁预测天气,仍需参考当地气象资料,以保证预报的准确性。
4.昆虫王国的“飞行之王”
在昆虫这个盛产飞虫的大家族里面,蜻蜓的飞行技术也是首屈一指的。在夏秋的雨前雨后,大队的蜻蜓如同精心编排过的战斗机群一样飞来飞去。
蜻蜓的腹部细长,两对翅膀又薄又透明,纤细的头颈更显得轻盈灵巧,因此蜻蜓的身体结构非常适合飞行。在飞行中,它的两对宽大的翅膀保持平衡伸展,前翅拍打翻腾空气,在空气中产生快速旋转的小旋涡,而后翅则从这种涡流的自旋中获得能量,形成了较大的升力。蜻蜓翅膀每秒振动达20~40次,每小时能飞150千米。
它飞行的速度和奔驰的火车差不多,能和世界女子100米短跑冠军的速度相媲美,让人叹为观止。蜻蜓还是出色的“特级飞行员”,动作干净利落,姿态优美华丽。它时而盘旋,时而垂直,时而疾飞,时而滑翔。
在昆虫行列里,蜻蜓飞行的速度名列前茅,远程飞行更是惊人。
它在海上长途飞行时,如果半路上没有地方着陆休息,就必须忍受疲劳和饥渴一直向前飞行,否则就毫无生路而葬身鱼腹。因此,有些蜻蜓居然能飞行1000千米。在昆虫世界里,蜻蜓飞行速度和耐力确实首屈一指,所以,蜻蜓是当然的“飞行之王”了。
(1)为何蜻蜓总是停留在枝头或叶顶?
蜻蜓的飞行速度极快,就像是一架轻巧灵活的小飞机,速度可达每小时150千米左右。蜻蜓的飞行本领虽然很高,但是到了地面上,速度几乎连走路都不会。因为它的6只脚实在太纤细了,不能支撑身体走路,它停下来休息时想改变一下身体的位置,必须要重新起飞一次才能做到。在休息时翅膀仍旧外伸,即不能折叠翅膀,所以它们停留的地方要有相当的空间,多半是在枝头或叶顶。
蜻蜓可以分为蜻蜓类的差翅亚目和豆娘类的束翅亚目,另有将日本大绿和在印度发现的一种蜻蜓等两种划为间翅亚目。蜻蜓是有翅亚纲里面最原始的昆虫,也是大型昆虫。世界上约有5000种,我国约有300种,最常见的蜻蜓有碧伟蜓、黄蜓和豆娘三种,这三种蜻蜓基本上代表了蜻蜓目的各个科,即代表了大型、中型和小型蜻蜓。
(2)蜻蜓和飞机
人类早期的飞机,机翼在飞行时常常发生震颤,甚至导致折翼。
人们在研究蜻蜓飞行平稳的原因时发现,蜻蜓的翅痣部位有两块对称型板,能有效消除翼板在气流中的震颤。人们在取得蜻蜓翼型的空气动力学数据后,模拟蜻蜓的翅膀,在飞机的相应部位也安置了两块翼板,从而解决了飞行时机翼的震颤问题。
(3)“蜻蜓点水”是在做什么?
夏秋季节,人们在公园里的水塘附近经常可以看见蜻蜓在水面上飞来飞去,常常还会把尾巴伸进水里插来插去,老人常说这叫“蜻蜓点水”。那么,“蜻蜓点水”是在做什么呢?这就要从蜻蜓的生育特性说起了。蜻蜓是不全变态昆虫,一生要经过卵、幼虫(稚虫)、成虫三个阶段。蜻蜓的卵是产在水里的,稚虫也是在水里生活的。池塘中的蜉蝣或蚊子的幼虫是蜻蜓稚虫的食物。所以蜻蜓产卵时要把尾巴探进水里,每点一次就产下一些卵。不知道的人以为它们是在戏水,其实它们是在为繁衍下一代而忙碌呢。
5.凶狠好斗的“侠客”
螳螂专吃害虫,是一种凶狠好斗的昆虫,是昆虫中的“侠客”,又称刀螂。螳螂是大型的昆虫,体长一般在6厘米左右,头部成三角形,上面有一对大复眼和三个小单眼,看上去凶光毕露。头上有一堆细细的触角,胸部有二对翅膀。螳螂有三对足,最酷的是它的前足粗大呈镰刀状。螳螂是有名的昆虫突击手,经常埋伏在草丛中伺机捕食其他昆虫。
螳螂的卵像小石子一样,别具一格。雌螳螂将卵产在树枝表面,既不把卵产在地下,也不产在植物茎中。在交尾后第二天,雌性一般头朝下,从腹部先排出泡沫状物质,然后在上面顺次产卵,这种泡沫状物质很快凝固,形成坚硬的卵鞘,这种卵鞘既防震又防水。
卵鞘可入药称“桑螵蛸”或“螵蛸”。第二年的夏天一到,从卵鞘中就会孵化出数百只若虫。若虫蜕皮数次,发育为成虫,为不完全变态。
在很多的文学作品中都会提到雌螳螂在交配时会吃掉自己的“丈夫”,这究竟是不是事实呢?经过科学家的研究,事实可能没有人们所想象得那么离奇。
早在1984年,两名科学家里斯克和戴维斯虽然同样在实验室里观察大刀螳螂交尾,结果出乎意料,在30场交配中,没有一场出现“吃夫”。但是与以前相比,对实验进行了一些改进,他们事先把螳螂喂饱吃足,把灯光调暗,而且让螳螂自得其乐。人不在一边观看,而改用摄像机记录。他们首次记录了螳螂复杂的求偶仪式:雌雄双方翩翩起舞,整个过程短的有10分钟,长的达两个小时。里斯克和戴维斯认为,以前人们之所以频频在实验室观察到螳螂“吃夫”,原因之一是因为在直接观察的条件下,失去“隐私”的螳螂没有机会举行求偶仪式,来消除雌螳螂的恶意,而这个仪式是雄螳螂能成功地交配所必须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在实验室喂养的螳螂经常处于饥饿状态,雌螳螂饥不择食,把“丈夫”当美味。
为了证明这个原因,里斯克和戴维斯在1987年又做了一系列实验。
他们发现,那些处于高度饥饿状态(已被饿了5~11天)的雌螳螂根本无心交媾,一见雄螳螂就扑上去抓来吃。处于中度饥饿状态(饿了3~5天)的雌螳螂会进行交媾,但在交媾过程中或在交媾之后,会试图吃掉配偶。而那些没有饿着肚子的雌螳螂则并不想吃配偶。
可见雌螳螂“吃夫”的主要动机是因为肚子饿。但是在野外,“吃夫”还是可能发生的,因为雌螳螂并不是都能吃饱肚子的。在1992年,劳伦斯在葡萄牙对欧洲螳螂的交配行为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野外研究。在他观察到的螳螂交尾现象中,大约31%发生了“吃夫”行为。
在野外,雌螳螂大概处于中度饥饿,吃掉雄螳螂,对螳螂后代也的确有益,1988年的一项研究已表明,那些吃掉了配偶的雌螳螂和没有吃掉配偶的雌螳螂相比,它们的后代数目要多20%。里斯克和戴维斯也承认,欧洲螳螂发生的“吃夫”现象可能比其他地方的螳螂更为普遍,是它们给螳螂带来恶名。但是,雄螳螂很显然不是心甘情愿地被吃的。
事实上,在世界上1500多种螳螂中,只有屈指可数的几种会有“吃夫”的现象发生。而在交配完成以后,雌螳螂也会在产完卵的不久就会死去。可以说“夫妻二人”都是为繁殖下一代而付出了生命。
6.盔甲武士——甲虫
(1)萤火虫发光的秘密是什么
在夏天的夜里,萤火虫闪着绿色的幽光飞来飞去,让人产生丰富的想象,这让它成为文人骚客笔下的宠儿,在中国的诗词中留下了很多关于萤火虫的名篇。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化成的。晚唐诗人杜牧就曾有“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的诗句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