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网络电视开始进入运营期。在经历前两年的“跑马圈地”之后,商业视频网站开始真正考虑如何才能实现赢利。目前,在商业视频网站上开辟页面广告和视频嵌入广告的情况已经比较普遍。商业机构开办的视频网站中,新浪宽频、悠视网、PPLive、土豆网、优酷网等网站十分活跃,均积累了大量的人气。2007年,最值得业内关注的是,海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再次对中国视频网站掀起投资狂潮。2007年初,悠视网得到2350万美元的第二轮投资;此后,爆米花网站获得上千万美元投资;3月,PPStream网站第二轮千万美元的融资完成;4月,土豆网获得1900万美元的第三轮投资;6月,我乐网完成上千万美元的首轮融资,8月再次获得不低于2000万美元的投资;11月,优酷网完成第三轮共计2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仅以上六家网站吸引的风险投资就超过1亿美元。
我国网络电视虽然取得一定进展,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整体上还处于无序发展阶段,还不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传统媒体开办视频网站和商业机构开办视频网站都存在一些问题。传统广电媒体发展网络电视的主要问题体现在:一是领导重视不够、动力不足。全国大多数电台、电视台的领导认为网络广播电视暂时还不能带来效益,不愿投入。二是体制机制不顺。绝大多数广播电视网站沿用母体的事业体制,缺乏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新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合作困难。三是政策准入受限。广播电视网站普遍不能获得广告经营、无线增值等业务的经营资质,只可以开展宣传业务,业务功能单一。因此,传统广电媒体开办的网站多数缺乏活力。商业视频网站存在的主要问题则是:无照经营现象严重,违规内容大量存在,资本构成十分复杂,造成市场秩序混乱,给政府管理和网络电视的合法经营带来严峻挑战。
在各种视听新媒体业务中,网络电视是相对比较成熟的业务,虽然还面临一些困难,但假以时日即可进入良性发展期。从赢利模式看,广告将成为网络电视的主要赢利模式,包括贴片广告、网页广告和嵌入式/个性定制式视频广告等;通过包月收费、点播内容付费也可获取部分收益。从市场结构看,主流媒体网站和少数强大的商业网站将主导市场格局。一方面,只有这些网站能够维持一个庞大的资金需求;另一方面,这些网站的公信力相对较强,能够凝聚大量的用户、广告商等,而大量的视频网站都将自行淘汰。
四、网络广播
网络广播是指采用IP协议、通过互联网、以计算机为终端的音频传播业务。业界已经习惯于将提供网络广播业务的音频网站叫做网络电台。网络电台(或称网络广播)指在网上提供音频服务的广播业务提供商,向听众提供包括在线收听、下载以及播客上传与RSS聚合等多样服务的一种新型广播形态。网络广播由于占用带宽资源少、开办门槛较低,近年来发展很快。
与传统广播的网络版不同,网络广播有自己原创的节目及独有的互动方式,RSS及播客技术的应用使得其发展天空间空前扩大。目前中国国内的网络电台主要分为三种类型,一为政府网络电台、二为商业网络电台、三为个人网络电台。国内有代表性的个人网络电台主要有“萤火虫网络电台”“天网网络电台”。个人网络电台主要着重于个人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它的繁荣一方面得益于科技发展带来的广播技术门槛降低,一方面它是社会宽容与民间思想活跃的产物。商业网络电台大多依托于其强大的商业网站,是由原有商业网站的音频服务发展而来的,后来独立出来成为现在的商业网络电台,比如21CN网络电台、QQ网络电台与猫扑电台、新浪电台等。网络电台的发展正是这三类电台平衡与合作的结果,它的未来发展有两种模式:一为“兼容”模式,主要是指政府网络电台能够起到容纳与联合个人网络电台的作用,从而实现了“精英平台”与“大众平台”的完美融合。二为“联合”模式,主要是指政府网络电台与商业网络电台的联合策略,从而实现“公共服务”与“商业服务”的有机结合。
网络广播的开办主体分为传统媒体和商业公司两大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主办的“中国广播网”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音频网站。其网站音频数据总量超过2TB,内容包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9套节目的网上直播、270多个重点栏目的在线点播。由该网开办的主要为青少年服务的“银河网络电台”已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网络电台之一。截至2006年11月,银河网络电台的日均浏览量达到1841600人次,同时在线独立IP达到19190个,常规互动人群达到1900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的“国际在线”已在线播出43种语言的广播节目,同时开播了9种语言的环球网络电台。在地方电台中,目前除西藏、甘肃外,全国有29个省级广播电台、总台开办了网络广播业务,共有167套广播频率实现了网上直播。全国有123个地市级广播电台开办了广播网站,已有158套广播频率实现网上直播。另外,北京广播网与北京团市委合作开办了纯公益性的“青檬网络电台”,以首都高校在校大学生为目标受众群体,目前在高校学生中已经形成一定的影响。由北京“听盟”与团中央合作开办的“中国青少年广播网”已整合100多所高校网络电台的上传节目内容。在商业音频网站中,有少数较为活跃、基于即时聊天工具和论坛的音频网站竞争力较强,如猫扑电台、QQ网络电台等。
网络广播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是缺乏赢利模式。广告是互联网的主要赢利模式,但网络广播还没有插播广告的成功案例;对于互联网的另一大赢利模式——手机短信互动,有调查显示,用户在收听网络广播时,一般不太愿意发送短信参与某个节目。第二是受终端制约。调查显示,近年来收听广播的人数在逐年减少,特别是青少年群体,而且用户更习惯于在移动时收听广播,而网络广播必须通过电脑固定终端接收,因此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用户的发展。第三是商业网站的节目资源缺乏。虽然网络电台的进入门槛较低,但商业网站普遍缺乏制作广播节目的专业人才,很难生产出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由于网络电台很少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商业网站在购买广播节目时,也非常慎重。
从发展趋势看,传统广播媒体开办的音频网站将继续占据主导地位。因为传统广播媒体拥有丰富的节目资源,而且拥有专门的广播节目制作队伍,公信力强。特别是随着媒体体制、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网络广播传播理念和节目形态的不断创新,传统广播与网络广播通过联动来提升双方的价值将变得越来越普遍,传统广播媒体在运营网络广播方面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五、网络报刊
网络报刊,即通过互联网发行和传播的报刊,将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应用到报刊出版、发行、利用的全过程。网络报刊有网络报纸和网络杂志。
在因特网上建立网站发布网络版报纸的实践起始于1994年,1994年底,共有78家报纸发行了网络版。至1997年,网络报纸已发展到1900多家。1998年10月初,《美国新闻评论》杂志网站公布的数据表明,全世界的网络报纸报纸已增长至4295家,1998年底增至4925家,而如今网络报纸的发展更是突飞猛进。
网络报纸的发展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1)电子版阶段,即网上所有内容都是纸质报纸的翻版。(2)超链接阶段,即通过网面上具有特定颜色的超链接,使读者随时通过链接从这一网站跳到另一网站,以寻求所需信息。同时,在各网络报纸的网站上还开辟BBS、邮件列表等服务,供受众在网上发布信息。(3)多媒体阶段,即多媒体互动报纸。
在我国,1993年12月6日,《杭州日报·下午版》通过杭州市的联机服务网络进行传输,揭开了我国报纸网络化的序幕。1995年1月,由国家教委主办的《神州学人》通过互联网发行它的《神州学人周刊》电子版,成为我国第一家走上互联网的媒体。从1995年至1999年下半年,是报纸的网络版(或称电子版)阶段,这一时期是直接把报纸内容按版面或是类别搬到网上,供网民浏览。2000年以后,报纸网络版逐渐从Web1.0向Web2.0发展,出现了以新闻为主的综合性网站,网站逐渐成为报业的数字化整合平台。以网站为平台的有声报、多媒体互动数字报也开始出现。2006年2月20日,《浙江日报》在浙江在线上推出了不同于以往简单的PDF版的全国首家数字报纸;8月1日,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推出了中国第一份多媒体互动数字报《播报2.0》。报纸的移动化也在不断发展,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率先开通手机报。2006年4月,《解放日报》推出我国第一张基于电子阅读器的电子报纸。2008年2月,天津日报报业集团《城市快报》与津报网联手打造了《城市社区电子报》。2008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新华网推出《两会网报》。与其他的网络报纸不同的是,《两会网报》没有纸报纸作为母报。如今,报业的数字化已全面展开,正向纵深发展。
按报纸上网模式(即电子报纸对应其印刷版报纸的关系)可以将网络报纸划分可分为4种:
(1)在因特网上建立一个独立的网站,将纸质报刊的内容原封不动搬上网络,不提供其他的新闻和信息服务。最具代表性的是以前美国《纽约时报》的网络版,目前《纽约时报》的网络版不仅免费提供印刷版的所有内容,而且还提供特别的科技和新媒体专栏的内容。
(2)在因特网上建立一独立的网站,上网报纸在提供原有内容的同时,根据报刊的侧重点提供相应的新闻、信息和其他一些服务。此类模式非常强调自己的特色,在提供报纸网络版的内容时,也不是原样照搬,而是经过二次筛选、编辑,挑选精品文章上网,典型的例子如美国的《华尔街日报》,我国的《广州日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等。
(3)在因特网上建立一个独立的网站,报纸印刷版的内容在该网站中只是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所占空间比例不高,更多的是提供包罗万象的信息服务,目标在于建成综合性的信息平台,如美国的《华盛顿邮报》,我国的《人民日报》《电脑报》《华声报》和我国台湾地区的《中时电子报》等。
(4)多家报纸联合建立大型的新闻网站,如美国的“新世纪网络”(New Century Network),它由美国九大传媒集团与其下属报纸、200多家出版社在1997年6月建立,各报内容相对独立。它曾经是美国最大的网上报纸的枢纽站。再如我国的“中国体育信息网”“四川省新闻信息中心”“福建新闻中心”等都属于这种模式。
网络杂志又称电子杂志、互动杂志,通常指的是完全以计算机技术、电子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而编辑、出版和发行的杂志,以Flash为主要载体独立于网站存在。电子杂志兼具平面与互联网的特点,融入了图像、文字、声音、视频、游戏等相互动态结合来呈现给读者,此外,还有超链接、即时互动等网络元素。电子杂志延展性强,未来可移植到PDA、OBILE、MP4、PSP及TV(数字电视、机顶盒)等多种个人终端进行阅读。
目前,电子杂志的主体是“杂志的电子版”,也就是已发行印刷版的杂志,因为看好电子版面和电子发行手段的优势,又补充发行的电子版。其电子版和印刷版的主要内容基本相同,只是版面和发行的手段有异。发行了“杂志的电子版”的杂志,其印刷版往往已有相当大而稳定的读者群。发行电子版是一个适应时代技术发展的尝试。“杂志的电子版”,往往被界定为印刷版的附加物。但是由于杂志已有的基础及实力以及出版商相对丰富的出版发行经验,这类“杂志的电子版”现在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国内引进的美国《科学》杂志电子版,就是这种模式的一个很好的范例。就概念而言,“电子杂志”和“杂志的电子版”之间的差异往往为人所忽略。当人们提到“电子杂志”(E-journal)时,指的往往就是所谓的“杂志的电子版”(Magazine On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