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仲呈祥:《关于文学作品尤其是名著的改编》,《中国电视》,2002年,第2期,第9页。
[31]〔苏联〕M.罗姆:《艺术中的现代性》,《世界电影》,1985年,第1期,第61页。
[32]参见刘一兵:《作为情感媒介的电影艺术》,《电影文学》,1999年,第9期,第38页。
[33]〔美〕康斯坦斯·纳德:《电视剧编剧基础知识》,《电视艺术》,1986年,第1期,第18页。
[34]〔苏联〕谢·爱森斯坦:《在单镜头画面之外》,《世界电影》,1987年,第4期,第234、235页。
[35]〔法〕克·麦茨:《现代电影与叙事性》,《世界电影》,1986年,第2期,第14页。
[36]参见〔美〕史蒂文·N.里普金:《情节剧》,《当代电影》,1991年,第5期,第46页。
[37]尹鸿:《世纪转折时期的中国影视文化》,北京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38]〔美〕弗·詹姆逊:《处于跨国资本主义时代中的第三世界文学》,见张京媛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3页。
[39]杜维明:《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0页。
[40]王一川:《主旋律影片的儒学化转向》,《当代电影》,2008年,第1期,第17页。
[41]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见《鲁迅全集》,第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2页。
[42]〔波〕K.扎努西:《我心目中的百周年》,《世界电影》,1997年,第2期,第44页。
[43]〔美〕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51、458页。
[44]〔俄〕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新文艺出版社,1958年版,第14页。
[45]尹鸿:《冲突与共谋——论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策略》,《文艺研究》,2001年,第6期,第25页。
[46]王逢振主编:《最新西方文论选》,漓江出版社,1991年版,第476、479页。
[47]参见陶东风:《欲望与沉沦——当代大众文化批判》,《文艺争鸣》,1993年,第6期);尹鸿:《为人文精神守望:当代中国大众文化批评导论》,《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金元浦:《试论当代的文化工业》,《文艺理论研究》,1994年,第2期;张汝伦:《论大众文化》,《复旦学报》,1994年,第3期;陶东风:《研究大众文化与消费主义的三种范式及其西方资源》,《河北学刊》,2004年,第9期。
[48]陶东风:《超越历史主义与道德主义的二元对立:论对于大众的第三种立场》,《上海文化》,1996年,第3期,第16页。
[49]黄会林主编:《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1页。
[50]王一川:《走向文化的多元化生》,《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第116、118页。
[51]宗白华:《艺境》,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67页。
[52]参见金元浦等:《文化研究:西方与中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6期,第142-143页。
[53]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54]桂青山:《“世俗展示”与“世俗审视”应当融合》,《当代电视》,2000年,第4期,第18页。
[55]李陀:《“文化研究”研究谁?》,《读书》,1997年,第2期,第16页。
[56]倪震主编:《改革与中国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23页。
[57]庄礼伟:《〈新星〉的〈夜与昼〉》,《南风窗》,2007年,第7期,第84页。
[58]吴秉杰:《〈新星〉对话》,《文艺争鸣》,1989年,第3期,第51页。
[59]李洁非:《小说文体意识的前觉醒期(1979-1982)》,《当代作家评论》,1995年,第1期,第39、43页。
[60]〔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61页。
[61]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6页。
[62]参见〔美〕M.L.德弗勒等:《大众传播通论》,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163页。
[63]转引自〔英〕齐格蒙·鲍曼:《立法者与阐释者》,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77页。
[64]〔美〕阿列克斯·英克尔斯等:《从传统人到现代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20页。
[65]〔美〕李普曼:《舆论学》,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89页。
[66]〔美〕威尔伯·施拉姆等:《传播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84年版,第18页。
[67]〔德〕瓦尔特·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见《电影理论文选》,中国电影出版社,1990年版,第60-61页。
[68]〔法〕路易·多洛:《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3页。
[69]参见李磊明:《对叙事媒体转换的理论探讨》,《现代传播》,2003年,第4期,第71-73页。
[70]〔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年版,第1-2页。
[71]〔匈牙利〕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版,第277页。
[72]〔法〕马尔赛·马尔丹:《电影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200年版,第170页。
[73]参见张亚斌:《结构与主题:电视剧的艺术叙事话语》,《电视剧》,1996年,第5期,第43-44页。
[74]参见苗棣:《美国电视剧》,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27-32页。
[75]〔美〕华莱士·马丁:《当代叙事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58-159页。
[76]黄蜀芹:《镜头就是视角》,《电视·电影·文学》,1998年,第4期,第18页。
[77]陶东风:《文体演变及其文化意味》,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04页。
[78]〔荷〕米克·巴尔:《叙事学:叙事理论导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4页。
[79]杨义:《中国叙事学》,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91页。
[80]参见〔法〕兹维坦·托多罗夫:《叙事作为话语》,见张寅德编《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第298-299页。
[81]〔美〕尼克·布朗:《本文中的观众:〈关山飞渡〉的修辞法》,《当代电影》,1989年,第3期,第7页。
[82]〔以〕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171页。
[83]〔美〕布·摩里塞特:《视点论》,《世界电影》,1991年,第2期,第49页。
[84]〔法〕克里斯丁·麦茨:《历史和话语:两种窥视癖论》,见《电影与方法:符号学文选》,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247页。
[85]〔美〕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66页。
[86]参见〔苏联〕波斯彼洛夫:《文学原理》,三联书店,1985年版,第103-109页。
[87]史启发:《民族的希望在哪里》,见辛述威编《电视剧的实践之路》,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88页。
[88]刘扬体、雷达等:《电视连续剧〈泥腿子大亨〉研讨会》,《中国电视》,1994年,第5期,第52页。
[89]雷达:《在剧变中探究乡土之魂》,《中国电视》,1994年,第3期,第15页。
[90]潘小杨:《〈人间正道〉导演随想录》,《中国电视》,1998年,第2期,第22、23页。
[91]张暖忻、李陀:《谈电影语言的现代化》,《电影艺术》,1979年,第3期,第44页。
[92]潘小杨:《〈人间正道〉导演随想录》,《中国电视》,1998年,第2期,第23页。
[93]〔英〕爱·摩·福斯特:《小说面面观》,花城出版社,1984年版,第21页。
[94]〔法〕兹维坦·托多罗夫:《叙事作为话语》,见张寅德主编《叙述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29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