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世界上流行的养殖狐主要有以下四个品种:
1.蓝狐,又称北极狐,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北部的高纬度地区。蓝狐吻部短,四肢短小,体圆而粗,被毛丰厚,耳宽而圆。蓝狐体长60~70厘米。尾长25~30厘米,有两种基本毛色,一种冬季呈白色,其他季节毛色加深;另一种常呈浅蓝色,但毛色变异较大,从浅黄至深褐。
2.银黑狐,又称银狐。原产于北美和西伯利亚,是野生状态狐的一种毛色突变种。银狐体型稍大于蓝狐,吻部、双耳背部和四肢毛色为黑渴色。银狐针毛颜色有全白、全黑和白黑色3种,体长60~75厘米,体重5~8千克。
3.赤狐,又名火狐狸,是狐属动物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体重5~8千克,体长60~90厘米,体高40~50厘米,尾长40~60厘米。赤狐体形纤长,脸颊长,四肢短小,嘴尖,耳直立,尾较长。赤狐的毛色变异幅度很大,标准者头、躯、尾呈红棕色,腹部毛色较淡呈黄白色,四肢毛呈淡褐色或棕色,尾尖呈白色。
4.彩狐,是银黑狐、赤狐和蓝狐在野生状态下或人工饲养条件下的毛色变种。
第四节我国体型最小的原猴类——倭蜂猴
猴世界可谓是个花花世界,倭蜂猴与蜂猴十分相似但体型更小,只有蜂猴的一半大,其身长21~22.5厘米,尾长1.2厘米,体重0.325~0.425千克。头圆,眼圆而大,无颊囊,口、鼻、唇白色。体毛细绒状,多为橙色至赤褐色。从背部中央至头顶有一深色纹,腹部、四肢有银灰色光泽。
倭蜂猴为我国体型最小的一种原猴类,它的栖息环境、食性与蜂猴相似。
倭蜂猴在中国分布的科学记录是1986年,当时从云南获得的几只活体曾被认为是蜂猴幼体,但其中一只雌猴却产下1仔。倭蜂猴属于极为稀有而尚未深入进行研究的低等猴类,其分布范围十分狭窄,受人为活动干扰相当严重,亟待加强保护。
倭蜂猴也是亚洲灵长类中分布狭窄、高度受危而在分类上为少种属中的一个种,如果不加强保护,不久将会成为濒危物种。在我国的分布,是本种分布区的北缘,仅见于云南东南缘的几个县。自1985年以来,仅在这一地区获得过2~3个标本。由于这一地区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几乎已被破坏殆尽,其资源量极其稀少。
栖息地的破坏,尤其是印度支那地区热带雨林和季雨林的被砍伐和破坏,造成了栖居环境的缩小和恶化,再加上种群增长率的不高都成了本种致危的主要因素。倭蜂猴已被列为我国国家级I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云南东南部目前有倭蜂猴分布的自然保护区有马关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屏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和金平分水岭自然保护区。
第五节动物界的“学者”——眼镜猴
眼镜猴分布在菲律宾的萨马岛、莱特岛、迪纳加特岛、锡亚高岛、薄荷岛和棉兰老岛等岛屿。眼镜猴数量稀少,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小的猴种。它体长如家鼠,身长85~160毫米,尾长130~270毫米,体重0.080~0.165千克,是体形极小的一种灵长类动物。背毛质地柔软,为带有银色光泽的灰毛,腹毛浅灰色。头圆,吻及颈短,耳壳薄而无毛,前肢短、后肢长,趾尖有圆形吸盘,可以在许多光滑的物体表面停留。
头大,脸盘向前,眶间隔薄。除第二趾和第三趾有爪外,其余各指、趾均具有扁甲、胚骨和腓骨溶合,而附骨特长,因而有附猴之称。
尾细长,尾端多毛。
眼镜猴最奇特之处在于眼睛。在小小的脸庞上,长着两只圆溜溜的特别大的眼睛,眼珠的直径可以超过1厘米,和它的小身体很不相称,好像戴着一副特大的旧式老花眼镜。所以,人们给它起了一个十分形象的名字:眼镜猴。实际上,它的每一只眼睛重达3克,比它的脑子还重。它们对危险非常敏感,甚至在休息时,也会睁着一只眼。眼镜猴的大眼睛,非常适于夜间捕食。它们吃昆虫、青蛙、蜥蜴及鸟类。有一种眼镜猴还能够捕食不比它们自身小的鸟与毒蛇。
眼镜猴喜欢生活在茂密的次生林和灌丛中,原始林中也有分布。
它们白天睡觉,夜间活动,能在树枝间跳动,距离可达几米。眼镜猴从不下到地面上活动。其听觉敏锐,寿命在15~20年,这种猴极其恋乡,离开了这块土地就会死去。菲律宾人们曾试图带到其他地方喂养,均以失败告终。野生环境中的眼镜猴非常害羞,它们当然不习惯与人打交道。只有在人工饲养环境里长大的少数眼镜猴,才不介意这种轻柔友好的接触。除了睡觉和抱着树枝发呆,眼镜猴最关心的就只有吃虫子了。
眼镜猴能身体不动而让头几乎整整转动一圈,这有助于它发现猎物和避开像猫头鹰与小猫等敌人。它们有高度适应树上跳跃的能力,能在树间十分准确地跳跃3米多远的距离,可以用四肢行走,靠后肢在地面上跳跃或奔跑,还能爬树,也能从树干下滑,圆盘状的指垫多少有吸盘的作用,利于攀缘。
眼镜猴的繁殖习性是,小眼镜猴生下来时就已发育得很好。它们有厚实的毛皮,眼睛也是睁开的,一生下来就能爬,能抓往母亲的毛。如果母猴要走比较长的路,它会将幼仔衔在口中带着走。由于眼镜猴是东南亚热带树栖动物,近年来,由于菲律宾的森林越来越少,使眼镜猴失去适合栖息的环境,因而面临绝种的边缘。眼镜猴太太们一年只能产下一只宝宝,由于数量已经很少,越发显得娇贵了。它们目前已经成为濒危动物。
第六节可远观而不可亵玩——刺猬
刺猬,顾名思义,是一种带刺的动物,又名刺球。刺猬的体背和体侧满布棘刺,头、尾和腹面被毛;吻尖而长,尾短;前后足均具有5趾,跖行,少数种类前足4趾;齿36~44枚,均具有尖锐齿尖,适于食虫;受惊时,全身棘刺竖立,卷成如刺球状,头和4足均不可见。刺猬分布在亚洲、欧洲、非洲的森林、草原和荒漠地带。
中国有2属4种。普通刺猬栖息在山地森林、草原、农田、灌丛等,昼伏夜出,冬眠。
刺猬是杂食性动物,在野外主要靠捕食各种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以及草根、果、瓜等植物为生,有时危害瓜果。家庭饲养可以自配饲料,以肉类下脚、粮食及副产品、青菜等按比例配合饲养。
另外,毛毛虫、甲虫、蜗牛、蚯蚓等小动物和水果也可喂养。
刺猬年产仔1~2胎,每胎3~6仔。刺猬适应能力强,疾病较少,没有传染性疾病,只要饲养管理和卫生措施得当,刺猬是很少得病的,主要疾病是肠炎、皮癣、寄生虫等,一般用人类相应的药物就可治疗。
由于刺猬性格温顺,不会随意咬人,动作举止憨厚可爱,深得少年儿童的宠爱,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家庭宠物。
刺猬全身是宝,刺猬皮是一味名贵的中药,具有降气镇痛、反胃吐食、止血祛漏等功效。刺猬的脑、心、肝、胆、肾及脂肪皆可入药。
刺猬肉是蛋白含量高而胆固醇含量低的上等野味佳肴,滋补功能强,吃法很多。
第七节鳞甲战士——穿山甲
穿山甲大家可能不太熟悉,它是一种地栖性哺乳动物,体形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成体身长0.50~1米,尾长0.1~0.3米,体重1.5~3千克。不同个体的体重和身长差异极大。
穿山甲头呈圆锥状,眼小,吻尖,舌长,无齿。耳不发达。足具5趾,并有强爪;前足爪长,尤以中间第3爪特长,后足爪较短小。全身鳞甲如瓦状,自额顶部至背、四肢外侧、尾背腹面都有。鳞甲从背脊中央向两侧排列,呈纵列状。鳞片呈黑褐色。鳞有三种形状:背鳞成阔的菱形,鳞基有纵纹,边缘光滑。纵纹条数不一,随鳞片大小而定。腹侧、前肢近腹部内侧和后肢鳞片成盾状,中央有龙骨状突起,鳞基也有纵纹。尾侧鳞成折合状。鳞片之间杂有硬毛。两颊、眼、耳以及颈腹部、四肢外侧、尾基都生有长的白色和棕黄色稀疏的硬毛。
绒毛极少。成体两相邻鳞片基部毛相合,似成束状。雌体有乳头2对。
穿山甲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挖穴而居,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它的舌细长,能伸缩,带有黏性唾液,觅食时,以灵敏的嗅觉寻找蚊穴,用强健的前肢爪掘开蚁洞,将鼻吻深入洞里,用长舌舐食之。外出时,幼兽伏在母兽背尾部。穿山甲以蚂蚁和白蚁为食,也食昆虫的幼虫等。
穿山甲的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吃500克白蚁。据科学家观察,在250亩林地中,只要有一只成年穿山甲,白蚁就不会对森林造成危害,可见穿山甲在保护森林、堤坝,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穿山甲平时奉行独身主义,只有繁殖期才同居一下。发情期为4~5月,12月至翌年的1月产仔,每年1胎,每胎1~2仔。与洞穴生活相适应,穿山甲有爱清洁的习性,每次大便前,先在洞口的外边1~2米的地方用前爪挖一个5~10厘米深的坑,将粪便排入坑中以后,再用松土覆盖。洞穴的结构也很有讲究,常常随着季节和食物的变化而不同,一般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夏天住的,叫做夏洞,建在通风凉爽,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以免灌进雨水,洞内隧道较短,大约为30厘米,里面结构比较简单;另一种是冬天住的,叫做冬洞,筑在背风向阳,地势较低的地方,距地面垂直高度有4米多,洞内结构比较复杂,隧道弯弯曲曲,形似葫芦,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道用土堆起的土墙,长度可达10余米,还经过二三个白蚁的巢,成为其冬季的“粮仓”,洞的尽头有一个较为宽敞的凹穴,里面铺垫着细软的杂草,用以保暖,是其越冬期的“卧室”,也用作“育婴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