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生动面孔——眼、耳、口、鼻、舌
一般来说,人体的五官指的就是“眼、耳、鼻、口、舌”等五种人体器官。
眼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也是最能让人感受到其不适或病变的感觉器官。
人眼视觉器官包括眼球、视路和附属器。
人眼的外形接近球形,称为眼球。
眼球是眼的主要结构,略呈圆球形,长在眼眶里。
眼球壁是包围眼球的一层组织,由巩膜、脉络膜和网膜组成。眼球壁由外向内可分为三层:纤维膜、色素膜、视网膜。
纤维膜由纤维组织构成,较硬,坚韧而有弹性,对眼球有保护作用,并能维持眼球的形状,似鸡蛋壳一样。纤维膜又可分为角膜、巩膜、角巩膜缘。
根据科学家估计,人获得的信息,大约有80%是从眼睛得来的。它能同时处理150万个信息。因为有了一双眼睛,大量的客观食物才能反映到人的头脑里,促使人去思考,在不断受到刺激和锻炼的过程中,促进了大脑重量的逐渐增加和质量的不断提高。而大脑的发达,对人类的进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的眉毛有很大作用。眉毛在眼睛上边形成眼睛的第一道防线,它不仅可以阻挡空中落下的灰尘和别的东西对眼睛的伤害;它还能挡住雨水和汗珠,不让其流进眼睛里。眉毛还能增加面部的美观。
耳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听觉感受器和位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因此耳又叫位听器。也有人将外耳和中耳列为位听器的附属器。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两部分。另有一种分法,外耳还包括鼓膜。
口即口腔,俗称为嘴,指整个口腔,包括口唇、舌、齿、腭等,下连气管、食道。口是使食物摄入的门户,是肝脾的外窍;口唇、舌与喉咙、会厌等协调动作而发出声音。口也是气体出入的门户之一,也有辅助肺进行呼吸的作用。
鼻是嗅觉器官,也是呼吸的孔道,属于高度分化的感受化学刺激的器官,对于动物接受外界化学信息、识别环境、辨认敌我、归巢、捕猎、避敌、寻偶和觅食有重要作用。
第二节智慧中枢——脑
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位于颅腔内。低等脊椎动物的脑较简单。人和哺乳动物的脑特别发达,可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
大脑包括端脑、间脑、中脑、桥脑和延髓,分布着很多由神经细胞集中而成的神经核或神经中枢,并有大量上、下行的神经纤维束通过,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在形态和机能上把中枢神经各部分联系为一个整体。脑各部内的腔隙称脑室,充满脑脊液。
端脑包括左右大脑半球以及埋藏在大脑皮质内的基底核。
大脑为神经系统最高级部分,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组成,两半球间有横行的神经纤维相联系。每个半球包括:
大脑皮层(大脑皮质):是表面的一层灰质(神经细胞的细胞体集中部分)。人的大脑表面有很多往下凹的沟(裂),沟(裂)之间有隆起的回,因而大大增加了大脑皮层的面积。人的大脑皮层最为发达,是思维的器官,主导机体内一切活动过程,并调节机体与周围环境的平衡,所以大脑皮层是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基础。
髓质,又称“白质”,位于大脑皮层内部,由神经纤维所组成。
基底核属基底神经节,在半球底部的白质中,由神经细胞集中而成。
丘脑是间脑中最大的卵圆形灰质核团,位于第三脑室的两侧,左、右丘脑借灰质团块(称中间块)相连。丘脑是产生意识的核心器官,丘脑中先天遗传有一种十分特殊的结构——丘觉,丘觉是自身蕴涵意思并能发放意思,当丘觉发放意思时也就产生了意识。
小脑在大脑的后下方,分为中间的蚓部和两侧膨大的小脑半球,表层的灰质即小脑皮层,被许多横行的沟分成许多小叶。
小脑的内部由白质和灰色的神经核所组成,白质称髓质,内含有与大脑和脊髓相联系的神经纤维。小脑主要的功能是协调骨胳肌的运动,维持和调节肌肉的紧张,保持身体的平衡。
脑干是人脑的一部分,包括中脑、桥脑和延髓。上接间脑,下连脊髓,背面与小脑连接,并同位于颅后窝中。
脑干的背侧与小脑之间有一空腔,为脊髓中央管的延伸,称第四脑室。脑干也由灰质和白质构成。脑干的灰质仅延髓下半部与脊髓相似,其他部位不形成连续的细胞柱,而是由机能相同的神经细胞集合成团块或短柱形神经核。
脑干中有许多重要的神经中枢,如心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吞咽中枢,以及视、听和平衡等反射中枢。
脑的重量占人体体重的2%~3%,但它所需要的血流量则占心输出量的15%~20%。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组织,接收和处理来自体内、外环境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通过调控保持内环境的稳定,指导自身行动,达到适应环境和作出有利于机体自下而上的反应。
信息处理是脑的主要功能。人脑为了有效地处理信息,把加工任务集中到大脑皮层等,把不同类信息作综合处理。皮层化使人脑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脑的整体结构就是为有效收集信息并作精巧的综合处理。各种感官,成为专门收集各类信息的机构,由剐受器将反映不同类型环境信息的物理或化学信号,都转换成神经电脉冲信号。这种统一的电信号传入中枢,为进行信息的综合处理准备了条件。
因此,人脑是一个特殊的信息处理机器,它能在使用中不断提高其处理能力,并在部分受损坏时,用小的改动保持一定的工作能力。
第三节四大主力——人体组织
人体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是细胞。人体细胞有很多不同的形态,类似或技能相同的细胞群在一起构成了组织。而每种组织都完成一定的技能,通常人体组织归纳起来分为四大类基本组织,分别是: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1.上皮组织
上皮组织是衬贴或覆盖在其他组织上的一种重要结构,它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细胞间质构成。结构特点是细胞结合紧密,细胞间质少。
上皮组织通常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的功能。上皮组织可分成被覆上皮和腺上皮两大类。
上皮组织是人体最大的组织。
被覆上皮分布在身体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壁的表面,它可分成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具有保护、吸收、分泌、排泄作用,可以防止外物的损伤和病菌的侵入。
单层上皮组织由单层细胞组成,常见于物质容易通过的地方。
眼睛视网膜的色素层是单层立方上皮,分布在鼻腔、喉、气管、支气管等内腔表面的是假复层上皮。
它看起来像复层,实际是由不同高度的单层细胞所组成,较低的是杯状细胞,它可以分泌黏液;较高的是纤毛细胞,它可以扫除被黏液层黏附吸入的尘粒。
腺上皮更具有分泌功能。以腺上皮为主要组成成分的器官为腺体。腺体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
外分泌腺有胃腺、肠腺、汗腺等。它们是由腺上皮围成的腺泡,分泌物流入其中央腔内,再由导管排到管腔或体表。
内分泌腺有肾上腺、垂体、甲状腺、性腺等。腺细胞常排列成团状、索状或泡状,没有导管,激素分泌后立即进入毛细血管和淋巴管。
上皮组织再生能力很强,复层上皮的表浅细胞不时脱落,深部细胞不断分裂增生,使上皮保持动态平衡。
2.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是由细胞和大量细胞间质构成,细胞散居于细胞间质内,种类很多。结缔组织在人体内广泛分布,它们的组成成分中除细胞外,还有大量非细胞物质(无定形基质和纤维),具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多种功能。
结缔组织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间充质由间充质细胞和大量稀薄的无定形基质构成。间充质细胞呈星状,细胞间以突起相互连接成网,核大,核仁明显,胞质弱嗜碱性。间充质细胞分化程度低,在胚胎时期能分化成各种结缔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等。成体结缔组织内仍保留有少量未分化的间质细胞。
3.肌肉组织
肌肉组织主要是由特殊分化的、收缩性强的肌细胞构成。肌细胞间有少量结缔组织,并有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等。肌细胞一般外形细长,呈纤维状,又称“肌纤维”。肌细胞的细胞膜叫做“肌膜”,它的细胞质叫做“肌浆”。肌浆中含有肌丝,它是肌细胞收缩的物质基础。
根据肌细胞的形态与分布的不同,可将肌肉组织分为3类:即骨骼肌、心肌与平滑肌。骨骼肌一般通过腱附于骨骼上,但也有例外,如食管上部的肌层及面部表情肌并不附于骨骼上;心肌分布于心脏,构成心房、心室壁上的心肌层,也见于靠近心脏的大血管壁上;平滑肌分布于内脏和血管壁,除具有收缩功能外,还有产生细胞间质的功能。骨骼肌与心肌的肌纤维均有横纹,又称横纹肌。平滑肌纤维无横纹。
肌肉组织具有收缩特性,是躯体和四肢运动,以及体内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等生理过程的动力来源。骨骼肌的收缩受意志支配,属于随意肌。心肌与平滑肌受自主性神经支配,属于不随意肌。
心肌纤维呈圆柱形,直径为15~20微米。心肌纤维有分支,互相连接成网,因此心肌可同时收缩,心肌的生理特点是能够自动地有节律地收缩。
4.神经组织
神经组织是人和高等动物的基本组织之一,它是由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所组成。
神经元是神经组织中的主要成分,具有高度发达的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也是神经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神经胶质细胞还没有传导兴奋的能力,它在神经组织中只起着支持、保护和营养的作用。
第四节相辅相成——人体系统
人体不同的组织可以形成人体不同的器官,而不同器官的机能在人体中发挥的作用又不相同。
人体器官就是由几种不同类型的组织联合形成的,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一定生理机能的人体结构。
一些在机能上有密切联系的器官,联合起来完成一定的生理机能所形成的人体结构是人体系统。按照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人体系统分为九大系统: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
1.动感地带——人体运动系统
人的很大一部分能量是从事运动和劳动所消耗掉的。人体运动系统的第一个功能就是运动。
人的运动是很复杂的,包括简单的移位和高级活动,都是以在神经系统支配下,肌肉收缩而实现的。即使一个简单的运动往往也有多数肌肉参加,一些肌肉收缩,承担完成运动预期目的角色,而另一些肌肉则予以协同配合,或者有些处于对抗地位的肌肉此时则适度放松并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以使动作平滑、准确,起着相反相成的作用。
人体运动系统的第二个功能是支持,包括构成人体体形、支撑体重和内部器官以及维持体姿。人体姿势的维持除了骨和骨连接的支架作用外,主要靠肌肉的紧张度来维持。
骨骼肌经常处于不随意的紧张状态中,即通过神经系统反射性地维持一定的紧张度。在静止姿态,则需要互相对抗的肌群各自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所取得的动态平衡。
人体运动系统的第三个功能是保护。
人的躯干形成了几个体腔、颅腔保护和支持着脑髓和感觉器官;胸腔保护支持着心、大血管、肺等重要脏器;腹腔和盆腔保护和支持着消化、泌尿、生殖系统的众多脏器。这些体腔由骨和骨连接构成完整的壁或大部分骨性壁;肌肉也构成某些体腔壁的一部分,如腹前、外侧壁,胸廓的肋间隙等,或围在骨性体腔壁的周围,形成颇具弹性和韧度的保护层。当受外力冲击时,肌肉反射性地收缩,起着缓冲打击和震荡的重要作用。
人体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骨连接和骨骼肌三种器官所组成。它们占人体体重的大部分,并构成了人体的轮廓。人体共有206块骨头。其中,有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股骨126块。骨与骨借助关节、韧带、软骨连接其中。骨以不同形式(不动、微动或可动)的骨连接在一起,构成骨骼,形成了人体体形的基础,并为肌肉提供了广阔的附着点。肌肉是运动系统的主动动力装置,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接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
人体各骨连接基本上分为直接连接和间接连接。直接连接包括颅顶各骨之间的膜性连接(缝);椎体间的软骨连接;骶椎间的骨性连接。这是三种直接连接的方式。间接连接又称关节,它的基本结构有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各骨相互接触处的光滑面叫关节面。关节面为一层软骨覆盖称关节软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组成,它附着于关节面周围的央面上。关节腔就是关节软骨和关节囊间所密闭的窄隙。
人体运动系统的运动是通过肌肉的收缩来完成的。运动系统的肌肉属于横纹肌,由于绝大部分肌肉附着在骨头上,因而也叫骨骼肌。每块肌肉都是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器官,有丰富的血管、淋巴分布,在躯干神经支配下进行收缩或舒张,随意运动。
锥体外系统是人体运动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锥体系统以外的运动神经核和运动传导束,由基底神经节(新纹状体——尾状核、壳核,旧绞状体——苍白球、黑质)和丘脑底核、红核、网状结构等组成,主要调节肌张力、肌肉的调节运动和平衡。
锥体外系统损害,可出现肌张力的改变,不自主多动,如帕金森氏综合征、舞蹈症、舞蹈样手足抽动症和扭转性痉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