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媒介舆论学:通向和谐社会的舆论传播研究
48718400000030

第30章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舆论传播研究的状况(9)

2.对舆论监督范围和效果的研究

研究者们对舆论监督如何取得良好的效果进行了关注。当前从研究论文中反映出来的观点认为,舆论的社会调节功能即是舆论监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维护和加强固有社会规范,向一切违规现象作斗争,使社会保持良好的运行秩序;(2)适应已发生变化的社会关系,建立新的价值标准和社会规范,使社会不断进步;(3)反映民意,促使政府的决策和政策的执行不断完善。而舆论监督的重点是权力组织和决策人物。对权力组织的监督包括对决策过程的监督和对决策效果的监督。对决策人物的监督包括对决策人物产生的监督和对决策人物行为的监督。研究者强调,舆论监督必须作出两点限定:一是把舆论监督排除出公民隐私的范围,集中在公共事务上;二是权力组织应公开一切同公众有关的决策过程。

正确开展舆论监督,使之有利于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进团结,维护和促进社会稳定,为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创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因而,要取得良好的舆论监督效果,必须做到:

(1)要以“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评判标准,把握好“度”和时机,处理好各种关系。既要处理好准确度、力度和密度的关系,要深入调查研究,用全面、联系、发展的观点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注意防止一种倾向掩盖另一种倾向,避免讲一个方面而忽视另一个方面;又要处理好舆论监督与舆论引导、舆论监督与社会效果、监督权利的主体与监督权利的代言人的关系。这是搞好新闻舆论监督的前提。新闻舆论监督必须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新闻舆论监督的目的是使事物发生转化,即从坏的方面向好的方面转化,不仅使被监督对象受到教育和警诫(警诫也是一种教育),对社会进步也有益处。新闻舆论监督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人民群众的监督,监督权利的主体是人民群众。舆论监督不仅要依靠人民群众支持,还要吸引人民群众参加。另外,还要必须注意把握好舆论监督的出发点、舆论监督的方法。我们要站在党和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站在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进行舆论监督,力求在得当的基础上大胆开展批评和监督。批评报道要适度,不可太集中;要掌握时机,力求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时要注意反馈,根据反馈,总结经验,不断改进;要有头有尾,给百姓一个结果。应当承认,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但这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现实生活的主要方面,不宜过分报道,以免使人们产生悲观情绪,失去凝聚力。

(2)要加强预测性舆论监督。预测性舆论监督能够提高舆论监督的效果。新闻媒介应该密切监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对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某些尚未形成气候、却反映事物发展趋势或苗头的问题,作预测性监督,引起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从而避免重大损失。舆论的预测性监督不仅局限于经济,还应包括政治、科技、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全面监控。预测性舆论监督,可以使社会经济发展少犯错误,少走弯路,少受损失。我们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培养敏锐的观察力、较高的思维能力以及准确的判断力,加强超前监督意识,提高准确性和科学性。当然,预测性监督必须建立在对现实的充分了解和把握上。我们要强调超前意识,将预测性监督和进行式监督辩证地结合起来,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生活的有序进行。预测性监督中宏观与微观监督的辩证统一,需要选择恰当的“切入点”,从极为平凡的日常事件中挖掘内在的深远意蕴,将大与小、长远与短暂、事件与趋势相统一,既引发读者兴趣,又促其深思。另外,记者应在监督过程中把握好理智与情感的互动,在理智与情感的互动中,通过事实给人以启示,通过分析把人引向理性认识的高度。

(3)舆论监督要加强法制。要制定相关法规,使新闻舆论监督的主客体之间有一个良好的法制氛围,有一个行为准则,使批评者被批评者协调一致,避免出现“一批就叫,一批就跳,一批就告”情况的出现;并改革对新闻舆论媒介的管理体制,减少行政控制,使新闻舆论组织及其人员有权有责,权责相应,增强其独立性,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第四种权力”的作用。

可见,舆论监督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须坚持这样几条:

第一, 要有对党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向。要通过舆论监督,把人们的认识统一到中央的方针政策上,维护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二, 要立足于团结鼓劲,着眼于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进团结,维护稳定。毛泽东1957年同新闻出版界代表谈话时就讲过:“在报纸上开展批评的时候要为人家准备楼梯,否则群众包围起来,他就下不了楼。”

第三, 要有头有尾,善始善终。邓小平讲过:“报纸搞批评,要抓住典型,有头有尾,向积极方面诱导。”我们搞批评报道,要帮助有关部门采取积极措施解决问题,变被动为主动,化坏事为好事,使报道得出一个积极的、有教育意义和震慑作用的良好结果。我们要“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联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更好地发挥新闻舆论扶正祛邪、扬善抑恶的积极作用。

第五节新世纪舆论传播研究的文化景观

进入新世纪,中国舆论传播研究逐步脱离早期的稚嫩,蓬勃发展。新闻传播学界和业界对舆论传播研究予以持久关注,对网络舆论等新兴问题做了深入探索,在舆论学基础理论、舆论监督、舆论引导等难点热点问题上继续迈进,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化景观。

一、网络舆论

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网络传播逐渐在中国普及,随之网络舆论也开始进入学界的研究视野,逐渐成为这一时期舆论研究的热点。林燕的《国际互联网:信息控制与舆论引导》(《现代传播》1998年第3期)是较早的研究互联网舆论的论文。林燕从国际互联网的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在国际互联网这个新的传媒上,依然存在信息流通的不均衡和政治、意识形态方面的冲突,实施信息控制和舆论引导仍然是我国政府在相当一段时期内的必要措施。之后,又有研究者从网络的特性入手,分析了网络的出现对舆论的影响,明确指出因特网是舆论的新阵地。研究者指出因特网不仅影响着我们的传播方式,也影响着我们的舆论形态。因特网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舆论空间和舆论自由。网络对舆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因特网使每个用户都有机会成为舆论主体,形成舆论多元化格局。因特网可以成为加快舆论形成的有力工具,因特网使舆论的调节与控制发生新的变化,并预言因特网将促进新的舆论理论的萌生。随后研究者从网络舆论的形成和演变,网络上舆论的引导,舆论监督,以及网络舆论概念的辨析等方面对新兴的网络舆论进行了深入持久的探讨。

1.网络舆论的形成、演变特点分析

对于网络时代如何形成较为一致的舆论环境,网络舆论初生之时似乎还难以预测,研究者认为专业媒体过去形成舆论的一系列经验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作用,专业机构在形成舆论方面确有一定的优势。表现在新闻传播方面,上网的专业新闻机构拥有天然的品牌优势;专业新闻机构的“把关”作用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并起作用;其他传播者需要利用专业新闻媒体来增强自己的声音。网络舆论不是一次定型的,而是经历一个发展演变:潜显转化的议题演变、反馈互动的过程演变、衍生发展的路径演变。关于网络舆论的形成,具有代表性的论文有林如鹏等的《网络媒体舆论传播分析》(《当代传播》2004年第5期), 杜涛的《网络舆论的演变特征分析》(《新闻爱好者》2005年第1期),沈刘红的《网络舆论的形成与立体化引导》(《新闻前哨》2004年第1期)。

2.网络舆论的引导

随着网络媒体的日益发展,研究者均注意到网络舆论引导的特殊性。面对互联网的开放性和交互性使传统媒体“把关”的职能弱化,以及国际间信息传播的不平衡,研究者对把握网络时代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提出了积极有效的建议。有人提出充分利用目前我国大众传媒的信誉和权威,建立信誉好、公信力高的网站,并加强服务,使之成为人们首先查询的新闻源站,成为网上主力军,以利端正导向,强化我国舆论引导力量,打破西方网站一统天下的局面。打破传统宣传定势,确立“全球化”宣传思想。也有人运用传统舆论学理论,从四个方面分析了网络新闻的舆论特征,即内容的权威性、传播的广泛性、舆论形成的快捷性、舆论的多元与泛化等,并提出了对不良舆论控制、对主流舆论引导两种网络舆论导向的具体方式。

也有学者提出,同传统媒介的传播相比,网络媒介的全球性、交互性、开放性、隐蔽性以及传播的无极限,具有超越传统媒介的许多优势。网络舆论形成于多维传播模式中,信息的传递和舆论的形成迅捷,加上网络的虚拟和匿名等特点,网络舆论可控性的难度增大;要有效利用网络优势,打造和谐社会舆论平台。。随着网络舆论影响的日益增强,研究者提出,网络媒体已经成为执政党舆论工具的重要一极,需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 有研究者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了网络舆论引导,认为网络舆论引导的实质就是舆论引导主体使网民“态度改变”的过程。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网络新闻评论、意见领袖等网络舆论引导方式都是对劝说宣传、暗示和模仿以及团体影响等态度改变方法的具体应用。从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网络舆论引导,增加了引导机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