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受众反拨与媒介变局:党报群众工作的理论与实践
48718900000027

第27章 党报群众工作的有益探索(1)

尽管总体而言党报群众工作呈现弱化趋势,但是部分党报,特别是部分城市党报和地市级党报对群众工作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而且其探索中的成功经验值得其他党报广泛借鉴。

一、与党政部门合作共赢

党报群众工作同党政部门群众工作的服务宗旨是一致的,都是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两者既分工又合作,才能取得更好的实际效果。

一些党报在群众工作实践中积累了跟党政部门合作的丰富经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报社群工部门跟党政机关的群工部门实现资源共享,二是报社群工部门跟党政部门合作搞新闻报道。

(一)党报与党政部门资源共享

就资源共享而言,主要表现为报社从党政部门信访办、公开电话那里的群众来信来访中挖掘新闻线索。在《苏州日报》“党报热线”的题花上,不仅有社会生活部的热线电话“65226172”和热线记者手机“13862100010”,还有苏州市服务中心的服务热线“12345”。可以说,便民服务中心的职责跟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而这些也正是党报群众工作应当履行的。便民服务中心的电话刊登在《苏州日报》上,既方便群众及时拨打,又扩大了便民中心的影响力。同时,报社每天派记者到便民服务中心去搜集新闻线索,也扩大了报社的信息来源。而且报社还可以借助便民服务中心密切联系各职能部门的优势,促进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杭州日报》的做法与《苏州日报》有些相似,该报热线新闻除了有热线电话“85109999”(这条热线1994年开通,是杭州最早的新闻热线),还跟“12345”有比较好的协作,报社接到群众反映的一些问题还要请“12345”督办。不过,“12345”在杭州的叫法不一样,是市长公开电话。与《杭州日报》和《苏州日报》有效利用政府现成的热线资源不同的是,《新民晚报》“昨夜今晨工作室”的热线电话“962288”不仅是该报接受社会投诉、新闻报料的号码,而且成为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统一的对外热线电话,除《新民晚报》外,962288还负责《东方早报》、《上海日报》(英文报)、《上海星期三》等报纸的读者服务工作;更值得一提的是,962288已经升格为上海市对外的总机;目前有英语、日语和普通话服务,有三个板块的职能:订票(演出票、体育赛事票),对外籍人士的生活服务,接受社会投诉,新闻报料。尽管《新民晚报》不是党报,《文汇报》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党报,但是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办这条热线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就党报群工部门跟政府部门合作搞新闻报道而言,一些党报做得比较成功。《温州日报》党报热线新闻部同该报策划部一起组建了“党报公众服务网”,该网从2005年底开始筹建,2006年1月正式运转,邀请了温州市公安局、市规划局、市园林局、交通局、教育局、电业局、水利局、卫生局和环保局等32家政府部门、公共服务单位正式加盟;“党报热线”陆续邀请32家成员单位负责人轮流接听热线和参与互动,与读者直接对话,读者投诉问题的解决率达80%以上;“党报公众服务网”还设计了“媒体搭台+部门权威”这样一套独特的运行机制,大处着眼,小处入手,能确保有关部门“闻讯而动”,行必有果;还发挥从成员单位获取信息便捷的优势,对国家、省、市新颁布的各行各业的新法规、政策进行深度化、生活化解读,给群众最细致、最贴心的关怀。《南阳日报》“热线民声”专版2006年11月创办,其基本运行模式是:在南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市政府督察室、市纠风办参与,借助《南阳日报》“市民呼叫中心”这一平台,并与56个职能部门联动,在《南阳日报》固定版面每天推出一期;每周四推出“热线民声”之“便民服务网”专题,与城建、环保、供电、质监、文化、工商、物价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部门联动;每周五推出“热线民生特别版”,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注重与读者互动沟通,注重对焦点问题的权威解答,注重对政风行风问题的落实解决。

由于有市政府督察室、纠风办参与,“热线民声”专版因此集党纪、政纪、群众及舆论监督为一体,四种形式合一形成监督合力。这种合力首先表现在领导及组织保障上。“热线民声”专版“市长连线·行风快线”栏目是《南阳日报》与市政府督察室、纠风办联办,与56个职能部门建立了长效联办机制,市领导要求个有关单位都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并明确专人具体负责这项工作。其次表现在制度保障上。在“热线民声”专版正式出版前,南阳市政府就向全市各区、各部门、单位联合下发了《通知》,要求各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配合。再次表现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为确保监督有力、落到实处,各联办单位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处理情况,记录、整理、归档,市政府督察室定期进行检查。为争取党政领导的支持,“热线民声”专版还开设“嘉宾热线”栏目,针对“三农”、卫生、公路建设、赌博、城市管理、黑网吧等社会关注的焦点、热点,围绕读者关心的民生话题,邀请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到报社释疑解惑、沟通交流。《解放日报》群工部内参“信访摘编”,每一期刊登出来,不是被动地等有关部门的回音,而是主动把“信访摘编”中的小样寄到相关单位的上级部门,要求他们给回音。热线随着季节的转换各有侧重点,如天热的时候就开通“夏令热线”,把“热线”开设到16个职能部门,把这些部门的热线电话全部在报纸上登出来,反响非常好,不但群众满意,各职能部门对此也很欢迎。

《南通日报》为了拓宽舆论监督的路子,避免新闻媒体单枪匹马,探索出了“联合监督”的新路,与人大、政协、纪委等政府部门联合开设专线,此举有效刹住了说情之风,加大了舆论监督的力度;《南通日报》副总编辑杨自度的感受是,走“联合监督”之路,一定要有组织保证,要建立相应的制度,分工明确,要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厦门日报》2006年11月8日正式开辟了“监督在线”版(创版时为“记者行动”,2007年1月19日改为现刊名),创版之初,厦门日报社党委就提出,“监督在线”要做党委和行政监督机关工作的舆论配合与跟进的思路,也就是要配合党委、行政监督机关的案件查处、纠风等工作。因此,创版伊始,这个版面并不先声夺人地造势,而是摸石头过河,寻找与专门监督机关合作的契机,与市纠风办建立了合作关系,并不断地完善这种合作伙伴关系。在条件成熟时,在市纪委、市监察局的支持下,“监督在线”与市纠风办还签订了合作协议,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报社通过热线了解到群众提供的线索、反映的情况后,初步进行筛选,然后通过周报选题,再提交到每周四下午由市监察局、纠风办召集“监督在线”主创人员、市行风代表组长、纠风办相关人员参加的例会。通过集思广益形成一致看法,确认采访调查的方向、人员、稿件的提法;稿件形成并初编后,再送交市监察局、市纠风办领导审定,审定后的稿件再返回报社的编辑流程。这个流程既起到了把关、把度的作用,还兼顾了新闻的特点,同时又促进了纠风工作、行风评议工作。实践证明,这个机制对舆论监督、监察纠风工作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监督在线”是多种监督形式结合的平台,实行了多种力量的监督模式。这种监督模式不仅仅是新闻工作者的单打独斗,也不仅仅是媒体的曝光披露,而是依托党报这一载体,群众监督、民主监督、行政监督、舆论监督等多种监督相结合。

(三)与党政部门合作共赢的启示

《苏州日报》、《杭州日报》、《温州日报》、《厦门日报》、《南阳日报》等党报跟党政部门合作的成功经验,对党报群众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合作是共同需要。虽然党报群众工作的直接目的是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各类问题,但党报不是党政职能部门,它本身不能解决问题,只能通过新闻报道来促进问题的解决。党报群众工作促进问题解决的实际效果,还得看党政职能部门的配合程度。而党政职能部门工作中遇到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也需要党报通过发挥媒体优势来促进其解决。因此,合作不是一厢情愿,而是党报和党政部门的共同需要。这样一来,党报群众工作就应该努力寻找与党政部门合作的结合点,拓展合作局面,丰富合作内容,提高合作质量。

第二,整合群众工作资源,形成服务群众的合力。我们说党报群众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媒介表达,是党的群众工作通过党报来完成的那部分。只有把党报群众工作跟党政部门群众工作资源进行有效整合,才能形成服务群众的合力。党报群众工作要善于从党的群众工作这个大局着眼,讲究跟党政职能部门合作的方式方法,既要从媒体角度考虑,也要从党政职能部门角度考虑,充分挖掘各自优势,凸现群众工作实效。

第三,实现党报舆论监督与党政部门组织监督的有效对接,是党报群众工作跟党政职能部门合作的重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而民主政治又必须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十七大报告在谈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时,胡锦涛指出:“落实党内监督条例,加强民主监督,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而监督合力和实效的形成,就需要新闻舆论监督跟党政部门组织监督有效对接。党报作为各级党委机关报,跟党政职能部门关系更紧密,为党报舆论监督跟党政部门组织监督有效对接提供了良好的合作基础。党报舆论监督应从题材选择、组织策划、稿件把关、督促解决等方面,积极寻求党政职能部门的支持,把党政职能的权力优势与党报的媒体优势融合,努力破解舆论监督难题。

二、用科学调查了解群众

党报群众工作的实际效果如何,跟党报群众工作者对群众情况的了解程度有密切关系。只有全面真实地把握了群众的情况,党报群众工作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一)科学调查势在必行

要全面真实地把握群众情况,要求党报群众工作者首先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群众工作不能光依赖来信来访,要走出去,不能光依赖来信来访来判断,要靠深入了解社情民意来判断”。有多年党报群众工作经验的《解放日报》原群工部主任蒋梦丹如是说。后来担任山西省政协副主席的原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曾经在《长治日报》的一篇稿件上作如下批示:“到基层不算深入基层,见群众不等于深入群众。

只有深入人心才算深入基层和深入群众。”看来,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也是需要狠下工夫的。

一个人的认识往往是有限的,有的时候即使深入了基层,深入了群众工作,了解的情况也未必是全面的、科学的,因此,开展必要的科学调查对党报群众工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毛泽东早就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江泽民也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可是,值得注意的一个现象是,当前许多报纸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党报不重视科学调查。据笔者了解,西部一家党报,5年之内3次改版,就从没进行过1次读者调查,每次改版方案都是编辑部一帮人在办公室闭门造车,其实施的效果可想而知:这家党报的面孔不但没有实质性的改进,反而出现了发行量和广告收入的大幅下滑。对于为什么要改版,怎么改版,为何要这样改版,这样改版之后的实际效果如何,一些党报的负责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比较模糊的,因为他们缺乏科学调查,没有可靠的数据说话。或许有人要问,这些报社为什么不搞科学调查呢?原因在于,一些党报负责人科学调查意识淡漠,凭经验办报,对过去的办报经验过分自信,以致轻视了报业环境的巨大变化;读者观念淡漠,停留在“我办什么报,你就读什么报”这一旧观念的圈子里,缺乏对读者的充分尊重;舍不得资金投入,科学调查往往需要专业机构、专业人员来完成,在报社人力不济的情况下,聘请专业机构往往需要花一大笔资金,一些报社不愿意为此投入。

有科学调查和没有科学调查,了解的情况是不一样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这方面有不少典型案例留下了难忘的教训。抗日战争时期,重庆《新华日报》每逢创刊周年之前,都要集中进行征求读者意见的活动,不断改进报纸工作。1942年1月,在征求读者意见时,对读者成分进行了调查。原来估计读者中知识阶层的人占多数,但调查结果表明,工人占读者的70%,其次是青年学生,占第三位的是国民党机关中的下层公教人员和职员。报馆及时向南方局作了汇报,编辑部的同志则依据这一情况和读者意见,开始研究改进报纸工作的问题。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江苏省盐城市的《盐阜大众报》也遭遇过主观推测与科学调查相去甚远的尴尬:《盐阜大众报》非常重视读者调查,1996年以来先后搞了4次读者调查,其中1999年的调查比较完整地展示了读者构成情况,并得出《盐阜大众报》主要读者是文化程度较高的中青年干部、职工和农民这一结论;可是由于这次调查缺乏调查分析,出现了结果偏差。在2001年的读者调查时,从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情况、收入水平、所在地区等六个方面详细考察了《盐阜大众报》的读者构成,并与其他选项进行较差分析,其结论与1999年的调查结果大相径庭,这次读者调查结果显示,最喜爱看《盐阜大众报》的读者是年龄偏大,收入偏低,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离退休人员。《盐阜大众报》的这种情况,既有之前调查方法不科学的原因,也有随着时间推移读者阅读行为发生变化的原因。有调查的报社尚且如此,那些从没进行过一次科学调查的报社,是不是有点盲人骑瞎马的意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