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探究式科普丛书-生物界种类最多的家族:节肢动物
48728600000006

第6章 节肢动物——知识篇(5)

一个蜘蛛网离地面差不多有一米多的距离,一只核桃般大的蜘蛛在网上爬动,忽然垂丝而下。当柳先生的视线移向地面时,见一条约一米长的大蛇,在蜘蛛之下昂首怒目圆睁,信子吐了很长在向小蜘蛛挑衅,并且还摆出一副进攻姿态,可蛇头与蜘蛛相距还有尺许,显得力不能及。正当两者相持不下时,蜘蛛却沿丝再下,垂身在蛇首近处,施出挑逗诱敌架势。蛇盛怒之下,复又回首对蜘蛛张嘴吐舌,恨不得一口吞到肚子里。这时小蜘蛛看见势头不好,赶紧沿着丝线直上,在蛛网上装出优哉游哉的模样。大蛇看了看觉得无望,也就打算动身离开。此时,小蜘蛛又从丝线上慢慢下来,开始了第二次对蛇的“戏弄”,如此反复了四五次,大蛇因昂首数次,明显已经有些疲惫,只得待在原地闭目先休息一会儿。小蜘蛛看见时机到了,居高临下,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突然像杂技演员般轻熟自如地从网上急速而下,瞄准蛇头准确的位置,敏捷而利索地跳到蛇的头上,把螯肢刺进蛇头,注入毒液。

刚开始蛇还逞强,暴跳如雷,摇头甩尾,想用尽气力甩开蜘蛛的纠缠,谁知蜘蛛倒也顽强,紧紧抓住蛇头不放。过了不久之后,蛇的力气用尽,再加上蜘蛛的毒素在其体内发作开来,蛇也就奄奄一息,过了不久就一命呜呼了。

14.攻击性较强的悉尼蜘蛛

澳大利亚特殊的地理环境养育了很多奇特的生物。悉尼蜘蛛就是一种。

这种蜘蛛对人是很危险的。它非常容易发怒,全身都是黑色,所以被称为“黑蜘蛛”,因为它主要生长在悉尼一带,通常称它们为“悉尼蜘蛛”,也叫“悉尼漏斗网蜘蛛”。据科学家们研究,认为“悉尼蜘蛛”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对人类最有危险的生物,而且堪称世界上攻击性最强的蜘蛛,它的一次蜇咬可在不到一小时内,杀死一名成年人。

漏斗网蜘蛛释放毒液的器官,是一对强劲有力、足以穿透皮靴的尖牙。成体的悉尼蜘蛛体长在6~8厘米之间,尖牙长度接近1.3厘米左右,发起袭击时毒牙向下像匕首似的向下猛刺,因此漏斗网蜘蛛要昂首立起,才能露出毒牙向下猛咬。蜇咬数分钟后,猎物即可感受到超强毒性的影响,悉尼蜘蛛的毒液会迅速蔓延,会产生痉挛性的瘫痪。患者会肌肉痉挛,有时极为剧烈,最后患者会陷入昏迷状态。毒素会侵袭呼吸中枢,患者最终将窒息而死。

但是悉尼蜘蛛有许多奇异的特点,据科学研究发现,对人类最危险的是雄性蜘蛛,而雌性的危险则稍差一些。雄蜘蛛分泌出来的毒液,虽然可致人于死地,但对老鼠和昆虫等小动物则几乎完全失效。虽然人有时也会受到这种毒液的侵害,但是后果也不完全一样,有些人被悉尼蜘蛛咬上后,半个小时之内,就会丧命,而有一些人被咬后,却能安然无恙。这些奇怪的现象,人们至今还弄不清楚,成了解不开的自然之谜,目前各国科学家仍在努力探索其中的奥秘。

在澳大利亚被悉尼蜘蛛咬伤的事例很多。曾经有个年仅3岁的儿童被悉尼蜘蛛咬伤了,悉尼市派出了最好的医生连续会诊了7天,使用了一切现代最新的技术和办法,也没能挽救这个儿童的生命,悉尼蜘蛛一张口,就活活夺去了一条人命。被悉尼蜘蛛咬伤之症状,以蜘蛛是否在人体中释放了大量毒素而判定。在局部,会有剧痛、伤处红肿、毛发直立、流汗;而全身性症状,包括反胃、呕吐、腹痛、腹泻、出汗、流涎(10分钟内)、流泪、肌肉紧绷、呼吸困难、肺水肿、心跳加速、心律不齐、发烧等,而肺积水所引起的呼吸困难,为主要之死因。

值得庆幸的是,墨尔本的免疫学家萨泽尔南德最近培养出一种菌类,能够作为悉尼蜘蛛咬伤的抗毒素。目前通过对猴子的试验,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人们对付悉尼蜘蛛的办法有希望很快找到。

15.隐士蜘蛛

“隐士”是指隐居世外的高人。在蜘蛛家族中也存在着隐士。隐士蜘蛛,又叫褐色蜘蛛或提琴蜘蛛,因为它身体的形状像小提琴的琴身,故得名“提琴蜘蛛”。

隐士蜘蛛主要分布在美国南部的大草原区域,它的近亲则在美国西南沙漠地区。

隐士蜘蛛身体大小在1~5厘米之间(雄性蜘蛛体积一般较雌性蜘蛛体积小很多),与一般蜘蛛不同的是,隐士蜘蛛头上只有6只眼睛。隐士蜘蛛有毒,如果被隐士蜘蛛咬到的时候,当时只会感觉到像被针稍微刺一下或完全没感觉。约2个小时以后,被咬伤处会出现红色肿胀,同时中间出现蓝紫色的突起,患者开始感觉到疼痛,再过一段时间,中间突起处开始溃烂塌陷,形成如火山口的伤口;全身性的症状并不多见,若是人被碰到咬伤,患者会在咬伤后24~48小时内,出现如发烧、冷战、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有溶血,血小板降低、败血等病变发生。所以看到这种蜘蛛,还是敬而远之的好。

16.奇异蜘蛛——猎人蛛

猎人身手矫健,打猎技术高超。在澳大利亚境内,有一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大的蜘蛛。它相貌丑陋,但具有猎人般的本领,是捕捉蚊虫的好手,被当地人称做“猎人蛛”。

由于澳大利亚当地的蚊子非常猖獗,总是影响当地居民夜间睡不好觉,他们就想了一个很不错的办法,那就是请彻夜不眠的猎人蛛守夜,它简直就是最好的卫士。猎人蛛有8条腿,靠脚上的探测器,能准确无误地活捉所有敢于来犯的蚊子。

在繁殖期间,猎人蛛为了适应环境的需要,它精心地织出五彩缤纷的卵袋,用颜色这种方式保护卵子,这样可以更好地繁殖后代。

由于大的猎人蛛有半斤多重,身体里含有大量蛋白质,当地的土着人非常喜欢食用,视为佳肴。

17.独特的红螯蛛

人们形容母爱的时候,常用“舐犊”一词来比喻。

但在动物界中还有比这更伟大的母爱。

红螯蛛是一种很独特的蜘蛛,主要表现在红螯蛛以小生长的时候都是黏附在母亲的身体之上,以啮食母体作为它们成长的主要食物;更加令人感动的是,它们的母亲也是心甘情愿地承受这种痛苦,很安静地任自己的子女啮食自己的身体,过了一夜之后母亲就会被自己的子女啮食而亡,而这些孩子也长大了不少。可以说红螯蛛母亲是用自己的生命,换得了这些子女茁壮的成长。

红螯蛛这种蜘蛛在我国的山东、河南、湖南、广东、四川等地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它们体长6毫米左右,头胸部呈褐色,前、后、中眼间距小于前、后、中侧眼间距。自后中眼至中窝间有2条淡褐色平行条纹。螯肢背外侧具褐色纵带。胸板黄色,其前缘两侧呈黑色。步足细长,黄褐色,第1对步足长于第3对步足,第1、2对步足腿节背面无刺,第3对步足胫节腹面无刺;腹部背面呈黄色或淡绿色;心脏部位是赤黄色。

18.蝎子

蝎子,学名全蝎,又名全虫,是古老的蛛形纲动物,被中医称为“五毒之首”,是贵重的动物性药材。

一般来说,在世界上所有暖热地区,都能发现蝎子,蝎子是一种很古老的陆地动物,早在大约4.5亿年前,地球上就有650多个种类的蝎子遍布世界各地。

蝎子是肉食性的节肢动物,与蜘蛛是亲戚关系,但蝎子的形态和蜘蛛一点也不像。可以说蝎子浑身全副武装,很有士兵的架势,周身披着坚硬的壳质铠甲,在不分节的头胸部,有单眼和复眼以及6对行动灵活的附肢。第1对钳状附肢叫螯肢,第2对是巨大的螯足叫脚须。其余4对是用来奔跑的步足。蝎子的腹部较长,分布显着,前腹有7节,较阔,后腹有5节,相对来说较窄,末端有一球体,内藏毒液,突起部分形成尾刺,高高举起,是对付敌人的有力武器。

蝎子是夜行性动物。白天,躲在角落里休息。到了夜晚出来活动寻找食物。蝎子主要以昆虫、蜘蛛、小蜈蚣、盲珠、鼠等为食。一旦遇到猎物,立即用脚须钳住,尾巴钩转,用尾刺注射一针,将猎物毒死。它依靠一对大螯和一个尾刺捕食蜘蛛或昆虫等。蝎子种类较多,分布在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地的毒蝎子能致人死亡。蝎子不仅对猎物凶猛,而且对同类也很残忍。一旦雄蝎子完成授精作用,雌蝎子就凶相毕露,一口咬死雄蝎子作为食物。有趣的是,虽然蝎子很凶狠,但是对待后代却倍加爱护。蝎子是卵胎生的,产下的小蝎子往往攀登在母蝎子背上,自在逍遥。母蝎子背负着自己的孩子行走,极尽保护职责,直到幼蝎子成长能独立谋生。

另外蝎子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称全蝎,有解毒、止痛、镇疼、熄风等功效。许多地区捕捉自然种群,但不能满足医药上的需要。

现在我国的蝎子养殖业正在蓬勃发展。

此外,蝎子能较长时间耐饥,甚至也能耐渴,可长期不喝水,喜欢干燥的地方。我国的蝎子多分布在北方及长江以南的地区。

19.最大的蝎子

目前全世界已知蝎子超过600种,主要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不过在热带种类多数个体大,如分布在西非和马来亚群岛一带的绿蝎,体型大得惊人。

在1975年,人们采到数只标本,个体最大者达35厘米,全身颜色是赤褐色,体形如虾,脚须似蟹螯,形状奇特,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蝎子。这种蝎子的身体由头胸及腹组成,头胸部甚短,腹部的最后一节为尾端,呈钩状,附有一杆尖锐而上弯的毒刺。绿蝎属畏光夜行动物,昼伏夜行,白天隐藏在砖石间、泥穴中、树皮、枯杂草堆内,夜里出来寻食,扑食时用脚须攫(jué)住小动物,尾部同时上弯将刺插入,以毒液杀死捕获的小动物。冬天潜伏土中越冬。

虽然蝎类都具有毒素,但是毒素的大小却有很多差异,巨绿蝎的毒性非常剧烈。蝎毒是无色透明的毒蛋白,主要对呼吸中枢神经有麻痹(bì)作用,对心脏和血管起收缩作用。

伊朗杀人蝎:听名字就知道这是怎样凶猛的动物。

这种蝎子的毒刺能够让动物产生难以忍受的疼痛,然后出现发烧、昏迷与抽搐,进而瘫痪及死亡。

东亚钳蝎:也就是马氏钳蝎,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常整体入药,所以又称之为全蝎。通常人们所说的蝎子,也往往指东亚钳蝎。这种蝎子喜欢温暖湿润的地方,常在温暖多雨的气候带广泛分布。从世界范围来看,除了北极,南极及其他寒带地区没见有蝎分布的报道外,在大部分地区均有各种蝎目动物发现,许多地方常有大量分布,甚至泛滥成灾。

20.最毒的蝎子——巴勒斯坦蝎子

巴勒斯坦蝎子主要生活在以色列和远东的其他一些地方,是地球上迄今为止毒性最强的蝎子。它那长长的螯针充满了剧毒。如果刺你一下,螯针释放出来的强大毒液让你极度疼痛,抽搐,瘫痪,甚至心跳停止或呼吸衰竭,所以这种蝎子又被称为巴勒斯坦杀人蝎。

蝎子的螯针,又叫尾刺、毒刺、毒针、螫刺,位于身躯的最末一节。

它是由一个球形的底及一个尖而弯曲的钩刺所组成,从钩刺尖端的针眼状开口射出毒液。蝎毒液是由一对卵圆形、位于球形底部的毒腺所产生的,毒腺的细管与钩针尖端的两个针眼状开口(毒腺孔)相连。每一个腺体外面包有一薄层平滑肌纤维,借助肌肉强烈的收缩,由毒腺射出毒液,用以自卫和杀死捕获物。

第四节披坚执锐——甲壳纲

1.什么是甲壳动物?

广阔的大洋中,生存着无数的生命,其中甲壳动物尤其众多。

海洋里的甲壳动物肢体显着,形状和习惯也千变万化,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宝贵资源。

甲壳纲,是节肢动物门中的第3大纲。甲壳动物身体上都有两对触角,用鳃呼吸,发育常有变态,最复杂的变态经过无节幼体期。最常见的甲壳动物就是大型种(如虾、龙虾、蟹等),常有坚硬外壳而得名。

甲壳动物中多数是水生,也有少数种类过着陆栖、共栖或寄生生活。全世界甲壳动物有3万余种,分布广泛,一般生活在海洋、湖泊、江河和池沼。常见的甲壳类除虾、蟹外,还有溞、丰年虾、哲水蚤、鱼蚤、海萤,藤壶、鼠妇、团水虱、钩虾、糠虾、涟虫、麦秆虫、磷虾、寄居蟹等。

虽然甲壳动物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它们形态变异很大,最小的如猛水蚤类,体长不到1毫米。最大的巨螯蟹在两螯伸展时,宽度可达4米。

甲壳动物都是身披坚甲的“武士”。甲壳动物的身体呈长筒形,体节分明,身体分头、胸、腹3部分。头部由6个体节愈合而成。第1节没有附肢,其余每节有1对附肢(口前2对触角,口后有1对大颚,2对小颚)。头部与胸部体节常有愈合现象,合称头胸部。甲壳动物中有的成员头部后缘生出一片背甲,称为头胸甲,整个或部分头胸部被包裹;有的类群为双瓣的介壳形,包裹整个体躯和附肢;有的为肉质外套,外表有壳板加固,许多甲壳动物头部仅与第1或第1、2胸节连接。

甲壳动物也有不同等级之分。不同等级的成员彼此也会有一些区别,例如低等甲壳类胸部与腹部间分界不明显,合称为躯干部。高等甲壳类——软甲纲身体分节,数目基本固定,胸部为8节(每节一对附肢),腹部为6~7节,外加一个尾节,尾节没有附肢,其他各腹节共有6对附肢(叶虾亚纲例外,腹部8节、另有尾叉一对)。除软甲纲外,其他各类腹部都没有附肢,但末节有一对尾叉。躯干肢数目变化极大,最少者2对,最多者60多对(背甲目——鲎虫)。

甲壳类的第1触角与其他附肢不同,多数类群和无节幼体阶段都是单枝型,只有软甲纲是双枝型。第一触角的主要功能是感觉,但在有些类群中是游泳(如枝角类)和捕食器官,蔓足纲则为固着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