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福布斯财富故事会:福布斯全球顶级富豪成功商道
48735100000049

第49章 互联网造梦大师:孙正义(2)

原来,孙正义根本就没注意到自己银行里还有多少余额。此后,孙正义再也没有拖欠过薪水。

孙正义对于小数字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概念的。对他来说1800美元和180美元没有什么区别。那时,对大数字非常敏感的孙正义,从来不会太注意小数目。

在生活上孙正义是如此的不拘小节,可是在事业上,他却深谋远虑,精打细算,往往会获得令人瞠目结舌的成功。

孤注一掷展览会

虽然孙正义在美国时创立过电子翻译机公司,也把日本的游戏机引进到美国取得了成功。但他心中始终有个梦想:回日本从事有巨大发展前景的计算机行业,于是1981年9月,孙正义在日本福冈市南部的大野创立了软银公司。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进行个人电脑使用软件的批发销售。软件银行公司的名字体现了孙正义的远见和战略,他要坚持从事电脑行业。当时的资本是1000万日元。

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这时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摆在了孙正义面前。

一年一度的家电、电子业界展览会在这一年的大阪市举行。

孙正义当即就从1000万日元中拿出了800万日元投入到这次展览会,租下了跟松下、索尼一样大小的展区。要知道在当时,软银与这些企业相比,实力相差悬殊,商业合作模式也很新颖,软银支来付展区的租借费和装饰费,软件公司只需要带着它们的软件来参加展览就可以了。这让很多软件开发公司感到惊诧:“怎么会有这么便宜的事?”

在这次展览会上,孙正义的展区成了整个展览会的焦点,被上班族、电脑业从业者、生产商和销售商等围得水泄不通。许多新客户就是在这次展会上与软银建立了初步联系。扩大知名度,让许多人知道并记住日本软银这个名字,这一点孙正义已经做到了。

从这次展会中,孙正义还产生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灵感。这一灵感体现了他对电脑行业的洞察力和超凡的商业头脑。展会上惠普公司展出了笔记本电脑的系列软件——笔记本电脑图书馆,展出时许多人驻足,广受大家欢迎,孙正义觉得这个软件的市场前景应该不错,于是想把这个软件系列拿到全国的书店里去销售。

那时惠普公司与NEC相互竞争,已预见到个人电脑(即PC)时代即将到来。当时计算机发烧友们在用美国的产品编程,而用户则在盼着有新功能的新颖产品的出现,大家对这个软件系列充满期待。

孙正义虽然预见到计算机相关出版物的光明前景,但对于出版本身只是一知半解。他决定去赤坂的东京旭屋书店拜访一下他们的负责人,通过在惠普公司工作的熟人佐佐木的介绍,他来到了旭屋书店的总部。

旭屋书店的常务田边聪接待了他。50岁的田边穿着做工考究、质料上乘的西装,孙正义虽然也系着领带,但他一眼看上去孙正义似乎只有十六七岁,所以一开始时对孙正义的话不是太感兴趣。田边感到有点沮丧,因为现在要跟一个小孩谈生意。

孙正义拿出了那本排满密密麻麻数字和表格似的《电子图书馆》,希望田边先生能帮助他出版这本书。

田边先生很认真地翻着书页,并不时仔细看看那些数字和记号,但他心里其实并不抱任何希望。因为从外表看那是一本装帧简单、制作粗糙的书,封皮是单色印刷的,封面是一个初学设计的人画的,用的是粗纸,订书针还是那种简单的装订方式订上的。孙正义认为笔记本电脑将会在以后得到普及,所以像这样由笔记本电脑的用户编写的书一定会很受欢迎。田边只好直言对这本书装帧和制作上的看法,并告诉他这样的话是不可能会畅销的。孙正义马上打电话到印刷厂中止了那本书的印刷。但他对书中的内容还是充满自信。

孙正义告诉田边,在美国,个人电脑正以惊人的速度普及,“在日本,也将会是这种情况”,孙正义极力说服他。

田边是芥川奖获奖作家田边圣子的弟弟,加上有着多年的出版从业经验,对孙正义说的今后电脑将很快普及的话,他很快有所感触,并且听孙正义说到美国硅谷的一些情况,他更开始感到一种不可思议的可能性,也许真的如面前这位年轻人所说的这样呢!

最终,田边还是带着孙正义去了新宿东五轩区的东贩。

在日本,出版社是通过与被称作“代理商”的图书批发商一起在银行开户的,通过代理商来实现书在全国书店的发行。大代理商有“东贩”(东京出版贩卖)和日贩(日本出版贩卖)等。

接待他们的是东贩的一个部长,他仔细看了看那本写满自己一点也看不懂的各式程序的印刷物,虽然显得有些沮丧,但因为是田边介绍的,所以最后还是同意发行此书,给他们开了户头。

接着孙正义又恳请田边带他去日贩,田边显得有些无可奈何,不过还是无法拒绝满脸笑容的孙正义。顶着夏天炽热的太阳,孙正义又来到了位于千代区神田骏河的日贩。这里的负责人也是第一次接手与计算机相关的书。他翻着那本只有数字和符号的书,歪了歪头,这根本就像是一本“无字天书”。但是负责人在他们的合力说服下还是同意给他们开户。

后来,孙正义这本最初引进的出版物《电子图书馆》在日本热销,软银从此在出版界也声名鹊起。

孙正义对他的传记作者说:“那是让人无法忘怀的一天,正是那一天,我踏入了出版的门槛。我确信出版将成为数字信息社会的支柱。”

看来早在1981年,孙正义就已经看到了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对展览会的孤注一掷,让孙正义在此过程发现并把握了机会。

创办私人电脑杂志

1982年,日本软银的业务发展势头良好,但遭遇了一个意想不到的难题。

孙正义当时想在日本最受欢迎的三家电脑杂志《I/O》、《ASCⅡ》、《微软》上为自己的日本软件银行刊登广告,但遭到了它们的拒绝。

这三本杂志是当时日本最畅销的“电脑三大家”。其中《I/O》成立时间最早,由日本工学社出版,以国内读者投稿为主。《ASCⅡ》主要登载与美国有关的信息,介绍国外的一些行业资讯。而《微软》是由电波新闻社出版,登载信息比较丰富,涵盖面广。

这时孙正义才知道原来这三家杂志社之所以如此群起而“封杀”软银的广告,是因为它们都计划从事软件流通行业。显然,它们不愿意看到软银的日益强大,它们要排挤竞争者。

在了解内情后,孙正义感到非常意外,十分愤慨。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创建自己的电脑杂志。

《I/O》、《ASCⅡ》和《微软》在日本已经拥有很广泛的读者群。但是,这三家杂志都没有依据读者和计算机机型的不同而分门别类,都是综合性的杂志。作为后来者的日本软银无论在经验上、管理上,还是在人才上都显得有点单薄。

1982年5月,孙正义的两本杂志《Oh!PC》和《Oh!MZ》,正式同步向全国发行。《Oh!PC》主要刊登NEC的MZ-8000、PC-8800和PC-6000电脑系列的相关信息,而《Oh!MZ》则是专题登载夏普的MZ-80B、K/C、PO等系列的信息杂志。

虽然孙正义信心百倍,可是这两本杂志的质量,与在美国出版的电脑杂志相比,实在有着天壤之别。果然情况不容乐观,两个月后,这两本杂志的退货堆积如山。每本杂志的印刷量都在5万册,可是后来只卖了不到1万册,4万多册的杂志积存在仓库里,退货率高达85%,堆积如山的杂志只好被裁成了纸片。

面对这样的惨败,坚定执著的孙正义并没有认输。而后他进行了一系列的读者问卷调查,许多读者纷纷热情地提出直率而明确的意见。孙正义认真聆听读者的心声。

后来,情况有所好转,不过1982年12月,也就是在杂志创刊半年后,第7期杂志还是出现了巨大的赤字。1982年年末,孙正义采取全新的举措。这回,他决定要达到读者的全部要求,创办一份新的杂志。思路是依照现在的《Oh!PC》,在页面大小上做调整,添加电视广告,并把印刷册数翻番,但是价格却从原来的680日元而降价为480日元。

这在当时看来,是不合常理的举措。要顺利实施这种非常规的战略,就必须要有一个杂志方面的资深专业人才才行。1982年9月,软银公司找到了一个杂志方面的人才——之前在贸易出版社工作过的桥本五郎。桥本一直关心电脑杂志,对杂志编辑工作充满热情,他一直在寻找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平台,他抓住了这个机会。10月12日,在桥本的统帅下,软银如期推出了创刊号《Oh!HC》,销量可观,读者反映不错。

桥本被任命为新的总编,他也第一次见到了孙正义。孙正义坚定地对桥本说:“下一步,我们也要在电视上做广告。”

花费1亿日元来做电视广告,这需要超强的魄力。这让桥本深感责任重大,决心要使出浑身解数,绝不辜负孙正义对他的深切期望。

桥本的思路十分清晰:调整杂志的大小,改变装订方式,由原来的骑马订改为胶订。杂志的质量虽高,知名度不行,销量总是停留在一定的层面。所以孙正义这回准备投入大量资金,在电视上做广告,借此宣传推动销量。

孙正义与电视广告商电通公司商谈,努力把电视广告的价格从1亿日元降到了6000万日元。在和电通谈好后,孙正义直接来到NEC公司,竭尽全力说服了NEC的老板,成功让NEC支付了电视广告费用6000万日元中的一半。

1983年2月,《Oh!PC》广告开始在所有的电视频道播出。10万册的杂志,在短短3天内就被抢购一空。

之后,《Oh!PC》趁势而上,把印刷数量提高到15万册。与此同时,《Oh!MZ》和《Oh!HC》的销售额也在不断增长,《Oh!FM》、《Oh!55》、《Oh!PASOPIA》、《Oh!HitBit》、《Oh!16》等一系列杂志也相继推出。其中月刊4种、季刊4种,共计8种。孙正义从出版单本杂志到出版系列杂志,进行了快速的规模性的扩张。

现在,日本软银已经发展成为庞大的集团公司,而印刷部依旧是《Net Runner》、《电脑导购》、《Yahoo!BB》等这些日本最具有影响力的电脑杂志的出版源之一。

从孙正义成功运作一系列电脑杂志可以看出,在商场中以小搏大,夹缝中求生存是可以做到的。有时候就在于你的思维策略和出其不意的招式。

天才与神童的较量

命运有时候显得很无奈。

1983年,孙正义被检查出得了肝炎,而正当自己在被这病苦折磨的时候,他的对手、ASKI公司的西和彦频频重拳出击。孙正义任命大森康彦担任日本软银总经理两个月后,“神童”孙正义和“天才”西和彦这对夙敌之间的较量因为在个人电脑的标准统一问题上的分歧而全面爆发。

1983年6月16日,西和彦纠集当时微软公司的董事长比尔·盖茨,日本的大型电脑、家电生产厂家等共14个公司的代表,来势汹汹地在东京召开记者招待会,对外宣称:“我们提议家庭使用的个人电脑都采用统一的标准,就是我们潜心研发的MS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