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主峰万佛顶海拔3079.3米。全山形势巍峨雄壮,草木植被浓郁葱茏,故有“雄秀”美称。因为高度可观、面积庞大,登山路线几近百里,对普通攀登者形成有力挑战。近年来建成了登山索道,游人已可轻松登临,去极顶俯瞰万里云海,在金顶可欣赏“日出”、“云海”、“佛光”和“圣灯”4大绝景。佛光是峨眉山最壮美的奇观。
峨眉山上共有佛寺数十处,寺内珍藏有许多精美的佛教瑰宝。许多笃信佛教的老人不辞艰苦,一步一歇,历经十数日始上山顶。无数慕名猎奇的游客远涉重洋,几经周折,始圆梦达愿惬意离山。峨眉山优美的自然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它成为人们探奇揽胜、求仙修道的理想场所。
1982年,峨眉山以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1996年,峨眉山与乐山大佛共同被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成为全人类自然和文化双重遗产。2007年,峨眉山景区被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2.佛教名山——海天佛国普陀山
普陀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同时也是着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如此美丽,又有如此众多文物古迹的小岛,在我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普陀山位于浙江省杭州湾以东约185.2千米处,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12.5平方千米,呈狭长形,南北最长处为4.3千米,东西最宽处为3.5千米。海岛的西北群山起伏,东南金沙漫滩。主峰佛顶海拔290米,为全岛之巅。
普陀山是中国佛教圣地之一,着名风景胜地。
普陀山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岩石经风化后多奇峰异石,景色绚丽。相传,五代梁贞明年间,日僧彗锷自五台山请观音像回国,途经普陀山,为风浪所阻。他认为是观音不肯离开中国,于是在普陀山东南角的紫竹林结庐留居,建“不肯去观音院”。从此,开始了普陀山的佛教历史。
经宋、元、明、清各代修建,形成了拥有庞大寺庙庵堂的古建筑群。在最盛时期,僧尼众多,称“海天佛国”。
普陀山现存建筑,以普济、法雨、慧济三寺为最大,还有紫竹林、梅福、大乘、多宝塔等多处名胜古迹。普济寺殿阁七重,琉璃瓦屋顶,黄色围墙,巍峨壮观。寺内钟楼有大铜钟重达3000千克,虽经百余年风霜,仍完整无损。法雨寺周围古木参天,极为幽静。寺内有“龙凤扁柏”,树干在离地面30厘米左右高的地方分为两枝向上长,曲曲弯弯,一枝像龙,一枝像凤,有头有尾,生动活泼,形象逼真,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慧济寺坐落于普陀山顶,近可见普陀诸寺分布于绿荫之中,远可望海天一色、渔帆点点、云烟缥缈。这就是“华顶云涛”的胜景。
3.佛教名山——莲花佛国九华山
九华山,古称陵阳山、九子山。因有九峰形似莲花,唐天宝年间改名九华山。它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九华山总面积334平方千米。最高峰是十王峰,海拔1342米。九华山主体由燕山期花岗岩构成,群山众壑,以峰为主,怪石古洞,错落其间;溪流飞瀑,交织其中;奇丽清幽,相映成趣。山势嶙峋嵯峨,共有99座山峰,其中以天台、天柱、十王、莲花、罗汉、独秀、芙蓉等9峰最为雄伟。
山间古刹林立,香烟缭绕,古木参天,灵秀幽静,素有“莲花佛国”之称。
九华山现存寺庙99座,僧尼近千人,佛像万余尊。长期以来,各大寺庙佛事频繁,晨钟暮鼓,梵音袅袅,朝山礼佛的教徒信众络绎不绝。九华山历代高僧辈出,从唐至今自然形成了15尊肉身。
1999年1月发现的仁义师太肉身,是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肉身。在气候常年湿润的自然条件下,肉身不腐已成为生命科学之谜,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更为九华山增添了一分庄严神秘的色彩。
九华山文化底蕴深厚。晋唐以来,陶渊明、李白、费冠卿、杜牧、苏东坡、王安石等文坛大儒游历于此,吟诵出一首首千古绝唱;黄宾虹、张大千、刘海粟、李可染等丹青巨匠挥毫泼墨,留下了一幅幅传世佳作。唐代大诗人李白三上九华,写下了数十首赞美九华山的不朽诗篇,尤其是“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的诗句,成了九华山的“定名篇”。九华山现存文物2000多件,历代名人雅士的诗词歌赋500多篇,书院、书堂遗址20多处。其中,唐代贝叶经,明代大藏经、血经,明万历皇帝圣旨,和清康熙、乾隆墨迹等,堪称稀世珍宝。
圣山缘起
九华山开辟为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成为一千多年来僧侣及大众的朝圣地,缘起于新罗国僧“金地藏”的修道故事。
相传当地新罗国王族金乔觉,24岁时削发为僧,并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来到了当时的九华山求法。当时九华山为青阳县闵员外属地,金乔觉向闵氏乞一置袈裟地,闵氏慷慨应允。岂料金乔觉把袈裟轻轻一抖,展衣后竟遍覆9座山峰。闵员外既十分诧异,又大开眼界,慨叹未曾有,心悦诚服地将整座山献给“菩萨”,并为持戒精严、艰苦修行的高僧修建庙宇。金大师有了修行道场和收徒弘法的条件,由此威名远扬,许多善男信女慕名前来礼拜供养。闵员外先让其子拜高僧为师,遂后自己亦欣然皈依、精进修行。至今九华山圣殿中地藏像左右的随侍者,即为闵氏父子。
金乔觉在九华山,苦心修炼数十载,唐贞元十年(794年),于99岁高龄,跏趺示寂。其肉身置函中经3年,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骨节有声,如撼金锁”。根据金乔老的行持及众多迹象,僧众认定他即地藏菩萨化身,遂建石塔将肉身供奉其中,并尊称他为“金地藏”菩萨。九华山遂成为地藏菩萨道场,由此名声远播,誉满华夏乃至全球,逐渐形成与五台山文殊、峨眉山普贤、普陀山观音并称的地藏应化圣地。九华山以“香火甲天下”、“东南第一山”双重桂冠而闻名于海内外。
4.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
五台山是驰名中外的佛教胜地,是大智文殊师利菩萨的道场。
而五台山又以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居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而着称,故有金五台之称。五台山由古老结晶岩构成,北部切割深峻,五峰耸立,峰顶平坦如台,故称五台,即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峰之外称台外,五峰之内称台内,台内以台怀镇为中心。五台周长约250千米,总面积2837平方千米。五台之中以北台最高,北台顶海拔3061米,有“华北屋脊”之称。山中气候寒冷,台顶终年有冰,盛夏天气凉爽,故又称“清凉山”,为避署胜地。五台山自然植被以草地为主,由草甸、草原、灌丛构成,是优良的夏季牧场。
五台山寺庙始建于汉明帝时期。唐代因“文殊信仰”的繁盛,寺院多达360多座。五台山,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面的升迁陆地之一。
它的孕育,可以追溯到26亿年前的太古代。到震旦纪时期,又经历了着名的“五台隆起”运动,形成了华北地区最雄浑壮伟的山地。
第四纪时期,冰川覆盖了五台山,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冰缘地貌。五台山地层完整丰富,特别是前寒武系地层典型奇特,是全国地质科考的重点地区。五台山境内的绝大部分地层地段,都是以本地区的山、水、村、镇命名的,它们在地质学领域具有重要的位置和作用。
5.华夏第一佛山——鸡足山
鸡足山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西北隅,最高峰天柱峰海拔3248米。整座山顶朝西北,尾向东南,因“前列三峰,后拖一岭,俨然鸡足”而得名“鸡足山”。鸡足山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东南亚着名佛教圣地,中国汉传藏传佛教交汇地和世界佛教禅宗发源地,素有“鸡足奇秀甲天下”、“灵山佛都、旅游胜地”、“天开佛国”、“华夏第一佛山”等美誉。
鸡足山之所以享有如此盛名,是与传说中它是释迦牟尼大弟子迦叶的讲经道场有关。鸡足山顶峰天柱峰西南天然绝壁华首门被佛教徒称为“中华第一门”。据说迦叶在此守衣入定,等待弥勒佛降生后将佛祖的衣钵传授予他。
这些奠定了鸡足山在佛教界的崇高地位。(迦叶入定还有一种说法是在印度,在印度也有鸡足山。)元、明两代,形成了以迦叶殿为主的8大寺71丛林。鼎盛时期发展到36寺72庵,常驻僧尼达数千人的宏大规模。鸡足山历代高僧辈出,唐代的明智、护月,宋代的慈济,元代的源空、普通、本源,明代的周理、彻庸、释禅、担当、大错、中锋,清末民初的虚云等,都是声闻九州的大德高僧。
鸡足山不仅是佛教圣地,还是自然景观胜地。鸡足山共有40座奇岭、13座险峰、34座崖壁、45个幽洞,以及泉潭100余处。
远看山体巍峨雄奇、气势磅礴,近观林壑幽深,原始森林遮天蔽日。塔庙寺庵点缀于危崖高岗,形成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映增辉的奇景。在天柱峰顶除了可以“东观日出,西观洱海,南观祥云,北观玉龙雪山”这“四观”外,还有“天柱佛光”、“华首晴雷”、“洱海回岚”、“苍山积雪”、“万壑松涛”、“飞瀑穿云”、“悬岩夕照”、“塔院秋月”八景。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两次登临鸡足山,认为鸡足山的日、海、云、雪“四观”,得之其一便可算奇绝,由衷赞叹说:“此不特首鸡山,实首海内耳。”
第四节自然的文学──上帝构造的山画
1.《西游记》中的火焰山——赤石山
这是中国最为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山之一。
任谁行至此山下,在滔滔热浪中仰视其雄烈的山势,留下的印象之深刻想必都不会输与任何名山大川。看过《西游记》的朋友都知道孙悟空智借芭蕉扇,扇灭了火焰山的烈火,师徒四人才得以上西天取经的故事。这座神话小说中的火焰山就是赤石山,它坐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吐鲁番盆地中部。
吐鲁番盆地是世界最低的盆地,盆地中有8%的地方比海平面还低;最低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4米,也是中国的最低点。
盆地四周被高峻的天山支脉所环抱,年降雨量仅25毫米左右,气候非常炎热,是有名的“火洲”。夏季,人们在白天常常躺在地窖中避暑,到晚上才进行集中贸易。虽然这里也经常出现雷鸣电闪,但只闻雷声不见雨滴,原来雨水在半空中就被蒸发干了。
东西长100千米,南北宽10千米的赤石山,正好处于盆地的低处。
这座山的山势虽然不高,海拔约500米,但峡谷险峻。最高峰附近的胜金口,唐时称“新兴谷”,是进入高昌城的雄关。两边层峦叠峰,布满奇形怪状的红色岩石。山坡上寸草不生,灼热的阳光照射在赤红的山坡上,红光闪烁,远看如同团团火焰。进入谷中,真如到了神话世界一般。
火焰山一带炎热似火。1965年7月,这里出现了48.9℃的高温。
唐朝诗人曾参写道:“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火云满天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正是以这座火焰山为背景,写下了生动的神话故事。
2.大和民族的骄傲——富士山
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征。日本多火山,富士山便是其中最着名的一座。它位于九洲岛的东南部,距日本首都东京80千米,俯瞰着波涛滚滚的太平洋。它的高度达到海拔3776米,在日本是首屈一指的高峰。
富士山是个圆锥形的火山。山的顶部有一个直径800米、深200多米的火山湖。从公元781~1707年,已喷发了18次,现在还在活动,山顶还有喷气现象。由于火山口的喷发,在山麓处形成无数山洞,千姿百态,十分迷人。富士山喷发时,地壳内部的熔岩流先把凝固在山顶管道中的岩石打通,然后奔流而出,向四周漫流;冷却以后,一圈圈堆积在周围。这样形成的山丘,就成了匀称完美的圆锥形火山,叫做火山锥。在日本虾夷族语言中,“富士”的语意本是“火之山”的意思;后来汉字传入,才写成了“富士山”。
富士山的山顶终年积雪,戴着美丽的雪冠。雪线以下是岩浆和火山灰构成的20多千米的褐色山坡。由此直到山麓,垂直分布着针叶林、温带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物多达2000多种。山北麓的富士五湖,南麓的白系瀑和音止瀑,以及静冈裾野市的富士游猎公园等,都是着名的旅游胜地。
日本人民把美丽的富士山和樱花都当做圣物。“圣山”富士,早已成为日本的象征。
3.四季易名的朝鲜名山——金刚山
在朝鲜东海岸港口城市元山东南面,有一个山海相连的风景胜地——金刚山。金刚山风景区南北长60千米,东西宽40千米,面积共有2000多平方千米。这是一个由坚硬的花岗岩组成的山体,它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经过自然界长期风化瓦解,被雕塑成突兀离奇、怪石嶙峋的山形。
千岩万壑的金刚山,号称拥有1.2万个奇特的山峰。以海拔1638米的太白山的最高峰毗卢峰为界,分为内金刚、外金刚、新金刚和海金刚四个部分。随着季节的变换,金刚石在不同季节里各有名称。春天,明媚的阳光照射着巍然屹立的山峰,闪闪发光,似用金刚石雕塑而成,所以叫金刚山;夏日,松林云海,浓荫蔽日,又称蓬莱山;秋季,枫叶泛红,层林尽染,又叫枫岳山;冬天,草木凋零,石骨嶙峋,又名皆骨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