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你插上财富的翅膀
48736200000024

第24章 借鸡生蛋成大业(3)

当即召见孟尝君,恢复他的原来的相国职位和封地,还增加1000户封邑。秦国使者恰好在这时来到齐国,听说此事,只好返回。冯谖的计谋是成功的。他凭三寸不烂之舌,说服秦王派出10辆车,又载100镒黄金去迎聘刚刚被齐王解除相国权位的孟尝君,之后,冯谖又去面见齐王,报告秦王要重用孟尝君的事情,同时又劝说齐王恢复孟尝君的职务。这是一种策略,用现代的话说,冯谖必须先把已经下野的孟尝君在秦王那里再“炒”起来,给齐王施加压力,让齐王认识到孟尝君的价值,这样,齐王才能再度起用孟尝君。

财商启悟:从上面的这则故事,应该悟出这样一个道理:适当的“炒作”,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是有必要的,如果“炒作”得体,可以使自己的事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专挑5分钱的硬币有一个男孩常遭到同伴的嘲笑,因为每当别人拿一枚l角的硬币和一枚5分的硬币让他选择时,他总是选择5分的硬币,大家都笑他愚蠢。

有一位同伴觉得他太可怜了,就对他说:“让我告诉你,虽然1角的硬币看起来比5分的硬币要小些,但它的价值是5分硬币的两倍,所以你应该拿l角的硬币。”

但小男孩回答说:“假若我拿的是1角的硬币,下一次他们就不会拿钱来让我选了。”

小男孩明白,只有选择5分钱的硬币,他才可以长期拿下去;选择1角的硬币,只能有眼前的利益,实际上并不是好办法,这是目光长远的最佳例子。

无独有偶,有一个小故事说到,有一个聪明的男孩,有一天妈妈带着他到杂货店去买东西,老板看到这个可爱的小孩,就打开一罐糖果,要小男孩自己拿一把糖果。但是这个男孩却没有任何的动作。几次的邀请之后,老板亲自抓了一大把糖果放进他的口袋中。

回到家中,母亲很好奇地问小男孩,为什没有自己去抓糖果而要老板抓呢?小男孩回答得很妙:“因为我的手比较小呀!而老板的手比较大,所以他拿的一定比我拿的多很多!”

这个聪明的孩子,他知道自己的有限,而更重要的,他也明白别人比自己强,于是他选择了“放长线钓大鱼”的做法。

财商启悟:“杀鸡取卵”和“掠夺式”的经营方式、目光短浅的投资战略最终都可能使你败下阵来。

正如适当的退是为了更好的进,暂时的忍耐是为了厚积薄发一样,用迂回的方式恰恰能直抵目标的核心。

借鸡生蛋成大业美国船王丹尼尔·洛维格的第一桶金,乃至他后来数十亿美元的资产,都是借鸡生的“金蛋”。可以说,他整个事业的发展是和银行分不开的。

当他第一次跨进银行的大门,人家看了看他那磨破了的衬衫领子,又见他没有什么可做抵押的,自然拒绝了他的申请。

他又来到大通银行,千方百计总算见到了该银行的总裁。他对总裁说,他把货轮买到后,立即改装成油轮,他已把这艘尚未买下的船租给了一家石油公司。石油公司每月付给的租金,就用来分期还他要借的这笔贷款。他说他可以把租契交给银行,由银行去跟那家石油公司收租金,这样就等于在分期付款了。

许多银行听了洛维格的想法,都觉得荒唐可笑,且无信用可言。大通银行的总裁却不那么认为。他想:洛维格一文不名,也许没有什么信用可言,但是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却是可靠的。拿着他的租契去石油公司按月收钱,这自然会十分稳妥。

洛维格终于贷到了第一笔款。他买下了他所要的旧货轮,把它改成油轮,租给了石油公司。

然后又利用这艘船作抵押,借了另一笔款,从而再买一艘船。

洛维格的成功与精明之处,就在于他利用那家石油公司的信用来增强自己的信用,从而成功地借到了钱。

这种情形继续了几年,每当一笔贷款付清后,他就成了这条船的主人,租金不再被银行拿走,顺顺当当进了自己的腰包。

当洛维格的事业发展到一个时期以后,他嫌这样贷款赚钱的速度太慢了,于是又构思出了更加绝妙的借贷方式。

他设计一艘油轮或其他用途的船,在还没有开工建造,尚处在图纸阶段时,他就找好一位顾主,与他签约,答应在船完工后把它租给他们。然后洛维格才拿着租船契约,到银行去贷款造船。

当他的这种贷款“发明”畅通后,他先后租借别人的码头和船坞,继而借银行的钱建造自己的船。他有了自己的造船公司。

就这样,洛维格靠着银行的贷款,爬上了自己事业的巅峰。

财商启悟:西方生意上有句名言:只有傻瓜才拿自己的钱去发财。“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阿基米德的“支点”就是一种凭借。任何巨额财富的起源,建立在借贷基础上是最快捷的。就是说,要发大财先借贷。毕竟,“买船不如租船,租船不如借船”,借得大船,方能去远洋。

跻身上流社会商场有句俗语是“天大的面子、地大的本钱”,道出了人脉资源在商业活动中的重要性。古往今来最熟知个中三味,并且运用自如的,恐怕当数金融界大亨罗思柴尔德家族了。

世纪20年代初期罗思柴尔德在巴黎发迹,不久之后他就面对最棘手的问题:一名犹太人,法国上流社会的圈外人,如何才能赢得仇视外国人的法国上层阶级的尊敬呢?罗思柴尔德是了解权力的人:他知道他的财富会带给他地位,但是他会因此在社交上被疏离,最后地位与财富都将不保。因此他仔细观察当时的社会,思考如何受人欢迎。

慈善事业?法国人一点也不在乎。政治影响力?他已经拥有,结果只会让人们更加猜疑。他终于找到一个缺口,那就是无聊。在君主复辟时期,法国上层阶级非常无聊,因此罗思柴尔德开始花费惊人的巨款娱乐他们。他雇用法国最好的建筑师设计他的庭园和舞厅,他雇用最驰名的法国厨师卡雷梅准备了巴黎未曾目睹过的奢华宴会。

没有任何法国人能够抗拒,即使这些宴会是德国犹太人举办的,罗思柴尔德每周的晚会吸引来越来越多的客人。

终于,罗思柴尔德的晚会反映出他渴望与法国社会打成一片,而不是混迹于商界的形象。透过在“夸富宴”中挥霍金钱,他希望展现出他的权力不只在金钱方面,而是进入更珍贵的文化领域。罗思柴尔德或许透过花钱赢得社会接纳,但是他所获得的支持基础不是金钱本身就可以买到的。往后几年他一直受惠于这些贵族客人,并将事业做得越来越大。

财商启悟:有人说:“看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就知道他是怎样的人,以及将会有何作为。大多数人的成功,都源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此,财智高超的人总是用心去经营人脉“磁场”,并在其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乘势做大事李嘉诚是香港著名的大商人,不但事业有成,而且他本人的人品和商业道德亦为人们广为传颂。下面说的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本文的主题“乘势任势成大业”。

年底,低迷了近两年的香港房地产业开始复苏。

但就在此时,内地的“文化大革命”开始波及香港。1967年,北京发生火烧英国代办事件,香港掀起五月风暴。

“中共即将武力收复香港”的谣言四起,香港人心惶惶,触发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次大移民潮。

移民者自然以有钱人居多,他们纷纷贱价抛售物业。自然,新落成的楼宇无人问津,整个房地产市场卖多买少,有价无市。地产商、建筑商焦头烂额,一筹莫展。

李嘉诚一直在关注、观察时势,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采取惊人之举:人弃我取,趁低吸纳。

李嘉诚在整个大势中逆流而行。

从宏观上看,他坚信世间事乱极则治、否极泰来。

就具体状况而言,他相信中国政府不会以武力收复香港。实际上道理很简单,若要收复,1949年就可以收复,何必等到现在?当年保留香港,是考虑保留一条对外贸易的通道,现在的国际形势和香港的特殊地位并没有改变,因此,中国政府收复香港的可能性不大。

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李嘉诚做出“人弃我取,趁低吸纳”的历史性战略决策,并且将此看做是千载难逢的拓展良机。

于是,在整个行市都在抛售的时候,李嘉诚不动声息地大量收购。

李嘉诚将买下的旧房翻新出租;又利用地产低潮建筑费低廉的良机,在地盘上兴建物业。

李嘉诚的行为需要卓越的胆识和气魄。不少朋友,为他的“冒险”捏一把汗;同业的地产商,在等着看他的笑话。

这场战后最大的地产危机,一直延续到1969年。

年,香港百业复兴,地产市道转旺。这时,李嘉诚已经聚积了大量的收租物业。从最初的12万平方英尺,发展到35万平方英尺,每年的租金收入达390万港元。

李嘉诚成为这场地产大灾难的大赢家,并为他日后成为地产巨头奠定了基石。

有人说李嘉诚是赌场豪客,孤注一掷,侥幸取胜。

应该说,在这场夹杂着政治背景和人为因素的房地产大灾难中,前景有较大的可能性是难以绝对准确地预测。这样说来,李嘉诚的决策有十足的胜券在握是不现实的。李嘉诚的行为是带着冒险性的,说是赌博也未尝不可。

但是,李嘉诚的冒险是建立在对形势的密切关注和精确分析之上,李嘉诚绝非投机家。

李嘉诚在科学判断之上冒险的胆识值得我们借鉴。他将整个地产业的灾难变成了自己的机遇。

财商启悟:商机往往和危机连在一起,因此,每个创业者都希望求取势能,只有那些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能增强自身能量的环境,谋得有利于发展的资源,才能成就大业。

连横合纵成盟友张果喜,江西果喜实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79年开始生产出口日本的佛龛,占据了日本大部分佛龛市场,并在加拿大、德国、韩国、泰国和香港等地开辟了经销处和办事处,产品共5大类2000余种,个人资产达数亿元。

有“巧手大亨”之美誉的张果喜深明事物的利害,在开拓日本市场时照顾好方方面面的利益,善待盟友和对手,很快便成为日本佛龛市场的“龙头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