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嗜血的权杖:从乡村教师到南宋权臣
48751500000032

第32章 掌权(6)

勾龙渊接受任务后,就着手研究以什么样的理由来弹劾王庶。经过一番琢磨,他发现,王庶和胡铨的情况差不多,很难在他身上找到什么罪状。但秦桧的命令又不能不执行,怎么办呢?只能狠下心来,东拼西凑。

这也苦了勾龙渊,为了完成秦桧交代的任务,费了不少心思,终于给王庶凑了一个罪名,说王庶是赵鼎举荐上来的,赵鼎获罪被贬,他推荐上来的人一定也有问题,蒙蔽了皇上。说白了,就是说赵鼎和王庶是一伙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条绳上的蚂蚱,谁也别想跑了!

借赵鼎株连王庶。勾龙渊想得可真绝啊!

这个罪名,要说有道理吧,又不太让人信服,要说没道理吧,还多少有那么点意思。要想把这件事情处理得明明白白的,恐怕要伤点脑筋。

焦点又到了高宗身上,要想做个好皇帝,难度可不小!

高宗是如何处理的呢?恰巧这时候宋金两国正紧锣密鼓的忙着议和,高宗把心思都放在议和上,拿不出时间去研究谁对谁错,反正议和将成,王庶也没了利用价值,就任凭秦桧处理吧!

这权力一旦下放到秦桧手里,他能错过这个报复的机会吗?当然不能!

为了把跟王庶的账彻底了解,秦桧祭出三把火,烧向了王庶。

第一把火,把王庶的潭州知府的职务给免了。

官没了,不能在潭州呆了,王庶就举家搬往老家江州。

在旅途中,秦桧也没让他安宁,又烧出了第二把火,把王庶的资政殿学士的职务也给免了。

两把火过后,王庶已是无官一身轻了!

告别了官场,王庶就在老家安居乐业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隐居田园的生活,比喧嚣的官场要多了几分恬静与安详!

心旷神怡,长命百岁。

在这样与世隔绝的环境里,秦桧却始终还在惦记他。

怎样才能给王庶来个致命一击呢?勾龙渊的那套株连方法显然不适合,必须在王庶身上做文章,找到属于他自己的罪状。秦桧左思右想,犯了难。

先领导之忧而忧,后领导之乐而乐。作为秦桧的手下御史胡汝明看出来秦桧的心思,为领导分忧,是当下属的应尽之责。他开始罗织王庶的罪名,也不管真和假,只求能博得秦桧开心就好。

绍兴十三年(1143年),御史胡汝明弹劾王庶在江州,强买民宅,嘲笑朝廷的议和政策。

这个指控成立与否,朝廷完全可以派人去查一查,不能听信谏官的一面之词。但遗憾的是,这时的朝政被秦桧把持,他怎么说,高宗就怎么批。

借着胡汝明的指控,秦桧烧出了第三把火,把王庶贬到了道州居住。

屡遭贬逐的王庶,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怀揣一颗报国心,却屡遭诬陷,颠沛流离,无处安身。

旅途的劳顿,心情的郁闷,压得王庶喘不过气来,刚到道州,便卧床不起,没过几天,就一命呜呼了。

秦桧的账上没了王庶,历史的账上却多了个秦桧。

41、铲除异己之李光

秦桧在报复胡铨、赵鼎、王庶的同时,还把枪口对准了李光。

要说这李光,也是大宋的三朝老臣,为了抗金救国,挨了不少累,立了不少功,在百官中很有威望。

秦桧与李光的关系也不是一上来就闹得很僵,早在秦桧第一次出任宰相的时候,两人的关系不能说亲密,但也没达到势不两立的地步。当时秦桧刚从金营归来不久,在一片质疑声中出任宰相,为了保住相位,他是格外谨小慎微,对朝廷里的百官,能拉拢就拉拢,不能拉拢的也不得罪,尽量给自己树立一个老好人的形象。

李光就是这不能拉拢中的一员,他与秦桧,既非同党,又非政敌,就是那么一种普通不能再普通的同事关系。

李光与秦桧如此,与吕颐浩又怎样呢?他和吕颐浩的关系要比和秦桧差得多,两个人的政见多有不合,经常在朝廷上发生冲突,加之吕颐浩独断专横,李光对他心存不满。

到了秦桧被吕颐浩倾轧下台之后,吕颐浩的手下就借题发挥,把李光归为秦桧的同党,加以弹劾,李光的官职就被夺了,做起了闲职。

这个罪名有点冤!

好在,吕颐浩的宰相也没干长,很快就被罢了,李光又重新被起用,而且是官运亨通,在绍兴八年(1138年),做到了参知政事的位子上。

也就在这一年,金在挞懒的主张下,与宋议和。

但面对不断涌起的反对议和浪潮,高宗和秦桧都不敢在议和书上签字,担心激化矛盾。

让谁来签这个字呢?秦桧想到了李光,这朝廷上,皇帝第一,宰相第二,这参知政事就应该算第三了。秦桧再一想,李光是三朝元老,资格老,威望高,让他来签这个字,舆论就是不服,也会碍于情面,不敢兴风作浪。

挡箭牌找到喽!

秦桧向高宗郑重推荐李光,代表大宋来在议和书上签字。

高宗怎么看呢?他本来并不看好李光,因为让区区一个参知政事来代表大宋国签字,这规格未眠太低了,怎么也得是个宰相啊。

秦桧心里很清楚,高宗本意是让自己签这个字。可自己现在处在舆论风暴的中心,如果在这个风口浪尖,把字签了,恐怕会进一步激化矛盾,生出变故来。

为了力挺李光,秦桧就向高宗解释道:“李光这个人有名望,如果让他签字,舆论就会自动停息。”

把李光推到台面上,自己脱身了,秦桧手腕很高。

高宗听秦桧这么一说,再一考虑,觉得还真是这么个理儿!

皇帝这边摆平了,李光那里怎么说服呢?

秦桧把李光研究得很透,知道他这个人不是绝对的主战派,对金问题上,他的主张是能用议和手段把失去的领土拿回来,最好不过,如果不能通过议和拿回的话,就用武力解决,总之战争不是唯一的手段。

掌握李光的这个观点之后,秦桧就跟他说,这次议和金人是把陕西、河南两地归还给咱们大宋,附加条件一个没提。

李光一听这话,觉得这是个好事,主动把土地归还回来,免去流血冲突,不是更好,等到把陕西、河南的土地拿到手后,利用和平的环境,恢复生产,发展经济,积极备战,等到国富兵强的时候,再去找金人报仇,把握岂不是更大!

这个字我签!李光爽快的接受了这个使命。

秦桧和李光开始了一段短暂的合作,李光代表大宋在议和书上签了字。

但李光毕竟与秦桧不是一路人,两人的合作很快就以分裂而告终。

议和成功之后,秦桧的真是面目便露了出来,他积极主张撤除河南边备、收诸将兵权。

这和李光的主张不符,遭到他的强烈反对,李光认为不能太过于依赖议和,边备不能松弛。

两个人由此产生了矛盾。

借议和之功,秦桧的翅膀越来越硬,在朝廷上,他丢掉了当初的谨小慎微,而变得飞扬跋扈,独断专横,大肆安插自己的亲信党羽。这让李光很不满。

后来,秦桧举荐自己的党羽郑亿年为资政殿学士,李光终于忍无可忍,当着高宗的面戳穿秦桧的阴谋:“是想堵塞蒙蔽陛下的耳目,弄权误国。”

自此与秦桧结下很深的怨仇。

因政见不同,相互争吵,很正常不过,李光没觉得如何,秦桧却全都记在心上,伺机报复!

如此的生活,到底累不累啊?秦桧!

何必给自己树敌无数呢?

难道他的心灵在变得扭曲?

不可想象!

李光因得罪了秦桧,自知难保,就向高宗请辞,连续上了九此奏章,高宗才批准,并授任资政殿学士、绍兴知府,后又改任提举临安洞宵宫。

李光毕竟从政多年,他深知,自己得罪了当权的秦桧,日子肯定不会好过,不如明智点,先行一步,主动退出,免得被人弹劾排挤。

逃跑就能解决问题吗?在别人那里或许可以,但在秦桧这里是行不通的!

绍兴十一年(1141年)冬,宋金第二次议和刚成功,秦桧就迫不及待的开始报复李光。

给他安个什么罪名好呢?秦桧先从李光的弱点入手。李光有什么弱点?就是口无遮掩,爱发点牢骚,特别是退出权力核心之后,他愈发看不惯秦桧的所作所为,时不时的发表点怨愤言论。

俗话说,祸从口出。李光的祸也就是从口出来的!

秦桧指使爪牙万俟卨向李光发难,指责李光对朝廷怀有怨恨。

折子一上,高宗想也没想就让秦桧处理。

落到秦桧手里,李光还有翻身的可能吗?秦桧毫不客气的把他贬到了滕州。

滕州知府周谋一直想巴结秦桧,却苦于没有机会,李光的到来,让他眼前一亮:机会来了!可以在李光身上做文章!

这个文章怎么做呢?他就经常去和李光套近乎,拉关系,闲唠嗑,时间长了,李光就没戒心,两个人成了无话不谈知己,见时机成熟了,周谋就把话题引到秦桧主张议和上面。

李光与秦桧有积怨,难免发发牢骚,炮轰秦桧一番,而其李光还把这些言论写到文章里。

周谋利用两人的关系,获取了好几篇这样的文章,把它们作为讨好秦桧的礼物送了上去,秦桧看到这些文章,勃然大怒。

为了继续报复李光,秦桧命令御史中丞杨愿弹劾李光,说他唆使儿孙及亲戚频繁来往于吴、越之间,指使他人上书议论朝政。

然后,秦桧再借这个罪名把李光贬到了琼州。

在琼州,李光闲来无事,经常舞文弄墨,来抒发自己压抑的情怀。那时候的文官都是清一色的科举出身,写诗作赋,都很在行。做官的时候,公务缠身,没时间没精力爬格子,现在成了闲人,喝喝酒,写写词,算是一种自我解脱吧!在李光的词中,最有名要属《水调歌头?兵气暗吴楚》这首词了,内容如下:

兵气暗吴楚,江汉久凄凉。当年俊杰安在?酌酒酹严光。南顾豺狼吞噬,北望中原板荡,矫首讯穹苍。归去谢宾友,客路饱风霜。 闭柴扉,窥千载,考三皇。兰亭胜处,依旧流水绕修篁。傍有湖光千顷,时泛扁舟一叶,啸傲水云乡。寄语骑鲸客,何事返南荒?

李光写这首词,融入了很多自己对国事的无奈和感慨,虽然字面上,透出的是一股超脱现实、洒脱自乐的出世之想,实际上,那只不过是他的自我抚慰而已。

这首词一写出来,立即被别有用心的人盯上,把它跟胡铨的《好事来》扯到一起,弹劾李光与胡铨写词作赋一唱一和,讽刺朝政。

很明显,告状的人,就是想通过弹劾李光来取悦秦桧,进而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样的弹劾,正是秦桧所需要的,甭管是真是假,只要有人弹劾你,我就顺势报复你一把。秦桧再处理这类事情上,向来手不软!

在秦桧的操作下,李光又被转移置昌化军,同时,秦桧还劝说高宗下诏,对李光永不检举。

李光跌到了仕途的谷底!

把李光整到了这地步,秦桧的目的达到了吗?可以说,算是告一段落,但就秦桧来说,这事还没完,他给李光设计的结局就是一个字:死!

秦桧能把李光置于死地吗?谜底要到秦桧死的时候才能揭晓!

42、铲除异己之张浚

在秦桧众多的异己里面,一个人不能不提,那就是张浚。

当年,秦桧罢相之后,还是张浚在高宗面前举荐,才有的他东山再起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