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滥伐乱垦。滥伐乱垦会使植被消失,山坡失去保护、土体疏松、冲沟发育,大大加重水土流失,进而山坡的稳定性被破坏,崩塌、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结果就很容易产生泥石流。如甘川公路石坳子沟山上大耳头,原是林区,因毁林开荒,1976年发生泥石流毁坏了下游村庄、公路,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当地群众痛心地说:“山上开亩荒,山下冲个光。”
部分国家关于泥石流的历史记录:
1970年,秘鲁的瓦斯卡兰山爆发泥石流,500多万立方米的雪水夹带泥沙石块,以100千米/时的速度冲向秘鲁的容加依城,造成2.3万人死亡,灾难景象惨不忍睹。
1985年,哥伦比亚的鲁伊斯火山泥石流,以50千米/时的速度冲击了近3万平方千米的土地,其中包括城镇、农村、田地,哥伦比亚的阿美罗城成为废墟,造成2.5万人死亡,15万家畜死亡,13万人无家可归,经济损失高达50亿美元。
4.让人心惊胆颤的海洋大风暴——海啸
海洋对人类来说是既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海洋孕育了原始生命,且海底生物丰富多彩,可以给人类提供充裕的海产品和经济收入。但当它偶尔“怒气冲天”时便立刻狂浪巨作、波涛汹涌,让人类望而生畏——那便是海啸。
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都可能引发海啸。
地震发生时,海底地层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然上升或者下沉,由此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这种“抖动”与平常所见到的海浪大不一样。
海浪一般只在海面附近起伏,涉及的深度不大,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海水“抖动”则是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水体的波动,其中所含的能量惊人。海啸时掀起的狂涛骇浪,高度可达十多米至几十米不等,形成“水墙”。另外,海啸波长很大,可以传播几千千米而能量损失很小。由于以上原因,如果海啸到达岸边,“水墙”就会冲上陆地,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危害。
日本是受到海啸袭击最多的国家。海啸一词即为日本人提出,而被国际所公认。海啸在日本人被称为“津波”,即“港边的波浪”(“津”的意思是“港”)。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级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
海啸主要分为4种类型,即由海底地震引起的地震海啸、火山爆发引起的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引起的滑坡海啸和大气压引起的海啸。此外,核爆炸也会引起海啸。
中国地震局提供的材料说,地震海啸是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形急剧升降变动引起海水强烈扰动。海啸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下降型”海啸和“隆起型”海啸。
(1)“下降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首先向突然错动下陷的空间涌去,并在其上方出现海水大规模积聚,当涌进的海水在海底遇到阻力后,即翻回海面产生压缩波,形成长波大浪,并向四周传播与扩散。这种下降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退潮现象。1960年智利地震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2)“隆起型”海啸。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上升,海水也随着隆起区一起抬升,并在隆起区域上方出现大规模的海水积聚;在重力作用下,海水必须保持一个等势面以达到相对平衡,于是海水从波源区向四周扩散,形成汹涌巨浪。这种隆起型的海底地壳运动形成的海啸波在海岸首先表现为异常的涨潮现象。1983年5月26日,中日本海7.7级地震引起的海啸就属于此种类型。
火山爆发引起的海啸称之为火山海啸。1883年,印尼喀拉喀托火山突然爆发。其碎岩片、熔岩浆和火山灰坠落到巽他海峡,形成巨大海啸,吞噬了3万多人的生命。
由大气压引起的海啸称之为大气海啸。这种海啸是大气压突然急剧变化引起的。通常在强大的旋风经过时,由于某种原因大气压要降低1毫米,而这时的水位相应地要上涨13毫米。
在旋风中心会出现洋面狂涨现象。随着旋风的急剧位移,狂涨低落,遂起波浪,引起猛烈的海啸。残骸或喷发物从高空下坠引起海啸。
还有一种海啸是核爆炸引起的。1954年夏天,美国在比基尼岛上进行核试验。
当一个核弹爆炸时,在距震中500米的海域骤起一个60米高的海浪,奔腾1500米后,高度仍在15米以上,遂引起海啸发生。
海啸能引起强烈的震动。巨浪呼啸,以摧枯拉朽之势,越过海岸线,越过田野,迅猛地袭击着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时人们都消失在滔天巨浪中。毁坏性剧烈,灾害性极大。目前,人类对海啸地震等灾害,只能预测、观察防范或减少所造成的损失,但控制不了它们的发生。感觉强烈地震或长时间的震动时,需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如果收到海啸警报,没有感觉到震动也需要立即离开海岸,快速到高地等安全处避难。通过收音机或电视等掌握信息,在没有解除海啸注意或警报之前,切勿靠近海岸。
中国学者发现,在公元前47年(即西汉初元二年)和公元173年(东汉熹平二年),中国就记载了莱州湾和山东黄县海啸。这些记载曾被国外学者广泛引用,并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两次海啸记载。
全球的海啸发生区大致与地震带一致。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海啸大约有260次左右,平均每六七年发生一次。发生在环太平洋地区的地震海啸就占了约80%。而日本列岛及附近海域的地震又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
2004年12月26日上午当地时间8时,印尼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地球40亿年来最强烈的9.0级地震,并引发了雷霆万钧的海啸,殃及东南亚和南亚多个国家。10米高的巨浪席卷印度洋沿岸地区,许多当地居民和在海滨度假弄潮的旅客措手不及,纷纷溺毙。滔天巨浪席卷了斯里兰卡、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马来西亚、马尔代夫和孟加拉国沿海地区,遇难总人数逼近30万。
百年以来死亡人数过千的七次大海啸,足以说明海啸对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是极大的威胁和灾难。
第二节自然灾害
1.龙卷风是怎么形成的
龙卷风是一种强烈的、小范围的空气涡旋,是在极不稳定天气下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由雷暴云底伸展至地面的漏斗状云(龙卷)产生的强烈的旋风。其风力可达12级以上,最大可达100米/秒以上,一般伴有雷雨,有时也伴有冰雹。
龙卷风也是一种较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危害性极强,杀伤力极大,且形状非常独特。
龙卷风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
龙卷风的直径一般在十几米到数百米之间,袭击范围小。龙卷风的生存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最长也不超过数小时。风力特别大,在中心附近的风速可达100米/秒~200米/秒。其影响范围虽小,但破坏力极大。它往往使成片庄稼、成万株果木瞬间被毁,令交通中断、房屋倒塌,人畜生命遭受损失。
有的时候龙卷风出现时,往往不止一个。有时从同一块积雨云中可以出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的“象鼻”-漏斗云柱。
据统计,每个陆地国家都出现过龙卷风,其中美国是发生龙卷风最多的国家。加拿大、墨西哥、英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印度等国,发生龙卷风的机会也很多。我国龙卷风主要发生在华南和华东地区,还经常出现在南海的西沙群岛上。
由于龙卷风的发生与强烈雷暴的出现密切相关,所以龙卷风一般在暖季出现。但在没有雷暴的寒冷季节里,只要具备强烈对流的条件,也是可以出现龙卷风。
龙卷风的形成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由于它的出现和分散都十分突然,它的风速究竟有多大,没有人真正知道。因为龙卷风发生至消散的时间短,作用面积很小,以至于现有的探测仪器没有足够的灵敏度来对龙卷风进行准确的观测。相对来说,多普勒雷达是比较有效和常用的一种观测仪器。通过多普勒频移,接到信号后,雷达操作者可以通过分析频移数据,计算出龙卷风的速度和方向。
在美国龙卷风又叫飓风,是常见的自然现象,其破坏力往往超过地震。
美国龙卷风最多的地区是中西部,其中一半都发生在春季。国家风暴预测中心说,美国中部地区11月发生如此严重的龙卷风很罕见。龙卷风高发期一般是每年的4~6月。从6月份开始,大量暖湿空气北移至堪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和衣阿华州,7月份移到加拿大。此后,美国的龙卷风数量就大大减少,但仍会有龙卷风出现。
1995年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阿得莫尔市发生的一场陆龙卷,诸如屋顶之类的重物被吹出几十英里远。大多数碎片落在陆龙卷通道的左侧,按重量不等常常有很明确的降落地带。较轻的碎片可能会飞到300多千米外才落地。对建筑物的破坏经常是毁灭性的。
2.飓风是怎么来的
扞卫大不列颠天空的“飓风”式战斗机在二战中令德军闻之胆寒。
从其名称就足以表明飓风的威力巨大,那么飓风在现实生活中是怎样的面貌呢?
飓风一词来源于加勒比语,意为恶魔,可见飓风并不是什么好东西。实际中风速达到33米/秒以上的热带气旋,即为飓风。飓风在一天之内就能释放出惊人的能量。飓风与龙卷风不能混淆。后者的时间很短暂,属于瞬间暴发,最长也超不过数小时。
世界气象组织对热带气旋的定义和分类标准是,按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力将热带气旋划分为四级:风力小于8级为热带低压;风力8~9级为热带风暴;风力10~11级为强热带风暴;风力12级为台风或飓风。
台风和飓风都属于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只不过是因为它们产生在不同的海域,被不同国家的人用了不同的称谓而已。在北半球,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到格林尼治子午线的海洋洋面上生成的气旋称之为飓风,而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海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之为台风。一般来说,在大西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被称作飓风,而把在太平洋上生成的热带气旋称作台风。
飓风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温暖的水域,潮湿的大气,海洋洋面上的风能够将空气变成向内旋转流动。在多数风暴结构中,空气会变得越来越暖并且会越升越高,最后流向外界大气。如果在这些较高层次中的风比较轻,那么这种风暴结构就会维持并且发展。在飓风眼(即飓风中心)中相对来说天空比较平静。最猛烈的天气现象发生在靠近飓风眼的周围大气中,称之为(飓风)眼墙。在眼墙的高层,大多数空气向外流出,从而加剧大气的上升运动。飓风产生于热带海洋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温暖的海水是它的动力“燃料”。
由此,一些科学家就开始研究是否变暖的地球会带来更强盛的、更具危害性的热带风暴。
在北半球,台风呈逆时针方向旋转,而在南半球则呈顺时针方向旋转。它一般伴随强风、暴雨,对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危害极大,对于民生、农业、经济等造成极大的冲击。这是严重的自然灾害。
3.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是一片神奇的沙漠。据说是当地居民因违背宙斯的修塔意图而引起的灾祸,不久当地便黄沙覆盖,寸草不生,荒凉无边。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几乎占满非洲北部全部。东西约长5600千米,南北在1500千米~2000千米之间,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约占非洲总面积的32%。撒哈拉沙漠西濒大西洋,南为萨赫勒一个半沙漠半草原的过渡区。
撒哈拉沙漠位于非洲北部,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是地球上最不适合生物生长的地方之一。阿拉伯语撒哈拉,意即“大荒漠”。位于阿特拉斯山脉和地中海以南,约北纬14°线(250毫米等降水量线)以北,西起大西洋海岸,东到红海之滨。“撒哈拉”这个名称来源于阿拉伯语,是从当地游牧民族图阿雷格人的语言引入的,在其语言中就是“沙漠”的意思。这块沙漠大约形成于250万年以前。
撒哈拉沙漠将非洲大陆分割成两部分-北非和南部黑非洲。
这两部分的气候和文化截然不同。撒哈拉沙漠南部边界是半干旱的热带稀树草原,阿拉伯语称为“萨赫勒”;再往南就是雨水充沛、植物繁茂的南部非洲,阿拉伯语称为“苏丹”,意思是黑非洲。
撒哈拉沙漠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北非位于北回归线两侧,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干热的下沉气流;且非洲大陆南窄北宽,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的范围大,干热面积广。
(2)北非与亚洲大陆紧邻,东北信风从东部陆地吹来,不易形成降水,使北非更加干燥。
(3)北非海岸线平直,东侧有埃塞俄比亚高原,对湿润气流起阻挡作用,使广大内陆地区不容易受到海洋的影响。
(4)北非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对西部沿海地区起到降温减湿作用,使沙漠逼近西海岸。
(5)北非地形单一,地势平坦,起伏不大,气候单一,形成大面积的沙漠地区。
撒哈拉沙漠地貌类型多种多样,由石漠(岩漠)、砾漠和沙漠组成。
石漠多分布在撒哈拉中部和东部地势较高的地区,尼罗河以东的努比亚沙漠主要也是石漠。砾漠多见于石漠与沙漠之间,主要分布在利比亚沙漠的石质地区、阿特拉斯山、库西山等山前冲积扇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