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劝诫:“人褊急我受之以宽容,人险仄我待之以坦荡。”一个真正心胸宽广、心怀慈悲的人必定能理解这些话语,因为他领略过心如碧海的境界。那种境界是远离愤恨、恼怒、不甘、怨尤等种种负面情绪的地方,是最接近极乐的地方。
一个微笑可以化解仇恨,并引起善意的因缘。与人相处时,我们要友善地接纳对方,真诚地帮助对方。人人都会犯错,如果能够平等地对待犯错的人,并且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那么我们往往能够挽救一个人的灵魂。人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工作,就难免会犯错误;其实错了并没有什么,而知错能改才是最重要的。当别人犯了错误的时候,我们应以宽容的心态来对待他们,给他们反省的机会。以慈悲心助人,用善心化解人心的阴霾,这样才能真正度化身边的人。
做善事不拘一格
佛心智语:
真正的慈悲要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动。有时候,普度众生也需要一点小小的手段。
一位法师说过这样一句话:“以智慧处理自己的事,用慈悲对待别人。”一般人可能觉得用智慧来观照自己的内心,好像比较容易做到,但是用慈悲来体察别人的心,就比较困难了。其实,智慧和慈悲是可以互补的。在佛家看来,真正的妙法是从智慧中流露出来的,真正的慈悲也要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动。有时候,普度众生也需要一点小小的手段。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和天赋,度人不能千篇一律,不能采取“大锅烩”的方法,而要因材施教。如果想按照普遍的方法把形状奇怪的树根做成木材,那么它不过是废料一个,而如果雕刻家根据它的形状稍加雕琢,那么它便会成为举世无双的工艺精品。一废变一精,便是因材施教的成果。
因材施教最早出于《论语》,这种教育宗旨对中华民族传统教育的影响极为深刻。它主张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其实,它与佛家度人的方法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
佛陀度人,也要分析众生的才智、根基和目前的状况,而不会一概而论。不是任何人都能随时随地被佛度化,度人要讲究条件,也要讲究度化的方法。方法对了,度化才能深入人心,使被度化之人得到正见,脱离苦海。度人不是棒喝威逼,以恰当之法真正地度脱众生,才是佛的真慈悲。
众所周知,一休禅师是日本的著名禅师,善于以机智助人,一休禅师娶妻就是一个以智慧来行善的典型故事。
有一天,一休禅师正在房内打坐。这时,来了一位信徒,他向一休禅师哭诉,说自己因为治病而债台高筑,现在,债主每天都上门来讨债,他整日提心吊胆,半夜才敢回家。这样的日子他真不想过了,真想一死了之。
一休禅师婉言相劝,问他除死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信徒摇摇头说没有,又说他除了一个年幼的女儿以外,什么都没有了,这可让一休禅师为难了。
信徒见状,又大哭起来说:“没法活了,没法活了,只可惜苦了我女儿,一个人孤零零地活在世上。”
一休禅师听到这里,忙对他说:“哦!我有办法了,你不是有一个女儿吗? 你可以为她找个乘龙快婿,让女婿来帮你还债呀!”
信徒一听这话又愣住了,绝望地说:“师父!你有所不知!我女儿是刚刚八岁的幼童,谁会娶她呢? ”
“那你就把女儿嫁给我吧!我替你还债。”一休禅师微笑着对他说。
信徒听后,大惊失色道:“这……这简直是在开玩笑!你是我的师父,怎么可能做我的女婿呢? 何况我女儿还这么小!”
但是,一休禅师并不在意,只是挥挥手对他说:“没问题,我做你的女婿,一定能帮你还债,你就赶快回去准备此事吧!”
这位信徒素来十分相信一休禅师的智慧和能耐,回去后,他立刻向邻居们宣布此事,说某月某日一休禅师要到他家里来做他的女婿。于是,一传十,十传百,一休禅师娶妻的消息轰动了全城。到了迎亲那一天,看热闹的人在信徒家门前挤得水泄不通。
一休禅师见状立刻在信徒家门前摆上桌椅,拿出文房四宝。接着,他又拿出《狂云集》,签名出售。《狂云集》本来就是集诗、歌、书于一体的著作,再加上一休禅师的签名,更是锦上添花,众人见了自然争相购买,以至于竟然忘了自己是来凑热闹的。过了不一会儿,一休禅师身边就积了几大箩筐钱。
一休禅师问信徒:“这些钱够你还债了吗? ”
信徒高兴得几乎要流眼泪,连连说:“够了!够了!多谢师父!多谢师父!师父,您真是神通广大!”他一边说,一边向一休禅师叩头谢恩。
一休禅师赶忙将他拉起来说道:“问题解决了,我的任务也完成了,女婿我也不用做了,还是做你的师父吧!”说罢转身而去。
世上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善解者无忧无虑,不善解者愁眉不展。能够以聪敏之心助他人化解危难,是大爱的一种表现。一休禅师的名声虽然因这次“娶妻”事件而受累,却半分不碍他的修行,反而越发凸显其修为之深厚。
佛家讲究的慈悲并非只有形式,有些人像佛祖那样选择弃身为人,无悔奉献;也有些人为了心中坚持的信念而像怒目金刚一样,舍身入地狱。慈悲并不一定是后退与忍让,也不是毫无原则地迁就,而是在面对给众生带来大苦难的罪恶时能毫不犹豫地举起手中的屠刀去捍卫无辜。佛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然而,怒目金刚却愿意拿起禅杖,扫荡一切妖魔,去换取苍生的安宁。
善良、慈悲固然重要,聪明、机智亦不可少。智慧是善行的辅佐,慈悲也并不是毫无分别的愚直慈悲。为人处世也是如此,如果能把聪明的头脑用在善事上,那么我们就能真正做到济世救人,成就自己的功德。
发自内心的慈悲
佛心智语:
慈悲很重要,但重要之处并不在于形式,而是发自内心的善,就如戒律之严在于心,而不全在于参禅打坐。
佛陀教会我们以慈悲心待人,要满怀一颗好心,多做些善事,这样,对人对己都是件好事。在偌大的地球上,人们与身边的人、事、物既然共生于同一个空间,就应该互尊互敬,平等友爱。我们做的某一件错事,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以致最后遭殃的还是我们。所以,我们要对众生抱有慈悲之心,对生活抱有平和的态度,这样,不但世界可以消除争端,人的内心也会自在。
多情乃佛心,当我们对世间的人与物用情,多行善事之时,我们也能像佛陀那样满手都是慈悲事。古诗有云:“慈悲兹心亦非心,无心慈悲是真心,真心慈悲无兹心,无心权作有心心。”意思是说,真正的慈悲之心是忘我的,是没有任何私心杂念的。在佛家的眼中,宁可失去一切,也不能没有慈悲。
很久以前,有一只威力巨大的毒龙。它虽然能在指掌间毁灭一切,但从不随便伤害生灵,而且对修行生活十分向往。
有一天,毒龙来到一片宁静的树林里,在这里思索法义,一段时间后,毒龙有些疲倦,便不知不觉地在大树下睡着了。它睡觉时身体盘曲,就像蛇一样,表皮鳞片的花纹光彩斑斓。
正在此时,一个猎人经过这里,他看到熟睡中的大力毒龙误以为它是一条蛇。同时,他对毒龙身上的光彩惊讶不已,于是便想将这大蛇的罕见蛇皮献给国王,以换得奖赏。于是,猎人拿着木杖一步步地接近毒龙。在靠近毒龙后,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一只手举起木杖朝毒龙的头部重重敲下并压着不放,另一手则拿出平日打猎用的刀子,迅速地向毒龙身体划了下去。
锥心的疼痛让大力毒龙难以忍受,以致嗔怒之火在它心中油然生起。愤怒的毒龙正想反击,但突然起了觉念,觉得应当承佛恩嘱咐守净戒,纵使再痛也要忍下来,绝不可因此而破戒、伤生害命。因此,它忍痛让猎人活生生地给剥了皮,而且一点也不后悔,甚至还怕猎人因靠近它而中毒。于是,它不但不敢睁开眼睛,还闭着气不呼吸,生怕毒气伤害了猎人。
失去了皮肤的保护,毒龙身体上的血肉直接碰触在粗糙的地面上,刺痛不堪,加之天气燥热难耐,毒龙十分难受,它想到大河里去舒缓一下身体,却看见许多小虫在自己身上爬动,于是,为了避免那些小虫被淹死它就留在原地不动。
种种的煎熬没有让毒龙后悔,反倒让它内心起了悲悯,它发下誓愿:“为了成就道业,我宁可布施身体给小虫们;将来,若成就了佛道,我更要把正法布施给这些众生!”最后,大力毒龙便往生了。由于持戒的殊胜功德,它投生到了忉利天上。
大力毒龙,就是释迦牟尼佛的前生,猎人则是提婆达多,而那些小虫就是释迦牟尼佛成道时最初度化的八万天人。
在成就佛道的过程中,菩萨修行六波罗蜜,广度众生,即使牺牲自己的性命亦不后悔。我们也许不能像佛祖那样弃身为人,奉献自己的一生,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做到感同身受。这种善良与悲悯有金刚石一样的质地,有星星一样的光芒,让我们恒久仰望。
世间没有不可拯救的生命,没有不可教育的人才。寺院山门口往往供着一尊笑容满面的弥勒佛圣像,意思是用慈悲感化我们;但在弥勒佛的背后,却供着一尊手拿降魔杵的将军韦驮圣像,意思是用威武折服我们。恩威并施,父母师长对年轻人,一面授予爱的感染,一面给予力的折服,这样,子弟就不会不成才。
佛法用慈悲心和智慧心面对生活,力行实证,让我们在繁忙中领悟到源自内心的人生真谛。慈悲心正如同苦海的舟航、黑夜的明灯、救世的良方。不过,慈悲布施不一定非要遵循某种固定的形式,只要守住心戒,保持理智,坚守内心的戒律,那么形式大可不必拘泥。有时候,看似严厉的行为也是大慈大悲。
慈悲很重要,但重要之处并不在于形式,而是发自内心的善,就如戒律之严在于心,而不全在于参禅打坐。
无声施予,不求回报
佛心智语:
真正的慈悲和善,是来源于心底的纯正与坦然,是将心意付诸实施而不求回报的无声行动。
佛家讲大公无私。那么,何谓大公无私?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救尽天下苍生,心中不留一念,这才是大公无私,才是菩萨。禅宗所讲的布施主要有三种,第一种,财施。它是外物的,像金钱财物等的布施,叫外布施。第二种,法施。它是精神的,如知识的传授,智慧的启发,教育家精神生命的奉献等,属于内布施。第三种,无畏布施,如救苦救难等。
布施是以无吝啬的心施舍,其关键在于布施的心,而非布施的物。以己财事分散与他,称为布;惙己惠人,称为施。小乘布施之目的,在于破除个人吝啬与贪心,以免除未来世之贫困;大乘则与大慈大悲之教义联结,用于超度众生。
布施注重的是心意,不管是哪一种布施,施者都应该抱持无施的心态,用一种希望他人能够得到益处的心情来贡献,否则就有违布施的本意。
诚拙禅师在圆觉寺弘法时,法缘非常兴盛,每次禅师讲经,人们都挤得水泄不通,故信徒间有人提议,要建一座较宽敞的讲堂。
有一位信徒用袋子装了五十两黄金,送到寺院给诚拙禅师,说是用来捐助盖讲堂的。禅师收下后,就忙着做别的事去了。信徒对此非常不满,因为五十两黄金不是一笔小数目,它可以让平常人过几年生活,而禅师拿到这笔巨款后,竟连一个“谢”字也没有。于是,他就紧跟在诚拙禅师的后面提醒道:“师父!我那袋子里装的是五十两黄金。”
诚拙禅师漫不经心地应道:“你已经说过,我知道了。”禅师说话时并没有停下脚步,信徒提高嗓门道:“喂!师父!我今天捐的五十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呀!难道你连一个‘谢’字都不肯讲吗?”
禅师刚好走到大雄宝殿的佛像前,他停下来,说:“你怎么这样唠叨呢?你捐钱给佛祖,为什么要我跟你说谢谢?你布施是在做你自己的功德,如果你要将功德当成一种买卖,那我就代替佛祖向你说声‘谢谢’。请你把‘谢谢’带回去,从此你与佛祖就互不相欠了。”
我们在布施时,必须做到施者无此念,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受者也空,施事也空。看到人家可怜应该同情,但同情就是同情,布施完了就应该心无此事。做完了,便无施者,无受者,也无施事,这才是佛法布施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