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烹饪美食啤酒之河
48833900000016

第16章 发展中的中国啤酒业(1)

1. 中国的古代啤酒—— “醴酒”

大约1万年前,黄河流域的中原先民由游牧社会进入农耕时代,开始种植大麦和其他谷类作物,开始了定居生活。谷物生产的发展,不仅保证了基本的生活来源,而且也为酿酒提供物质基础。黄河流域中华民族的先人、中东地区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人和西南亚恒河流域的古印度人,几乎同一时期进入农耕社会,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人类文明,号称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古代文献资料有不少关于大麦的记载, 《管子》一书中说“麦者,谷之始也”,说明大麦是太古时代最早的谷类作物。汉代出土的画像砖就描绘了古人收割大麦的场景 。

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已经开始用非常原始的工具加工谷物。经考古发现证明,古人使用一种火山岩形成的燧石,装上木柄制作镰刀,用来收割大麦。利用石槽、石棒将麦穗脱粒、脱壳、碾碎谷物

人类文明的发展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各民族都曾经历过石器时代;玛雅文化、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中华文明都有象形文字;中华民族的先人同样也酿造过古代啤酒——“醴酒”。我们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利用谷物发芽酿造含有酒精的饮料——“醴酒”。 “醴酒”的酿造历史一直延续到汉代、三国、南北朝,后来逐渐被曲酒代替。

中国用谷物发芽酿造醴酒,和苏美尔人用麦芽做啤酒,差不多同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啤酒的基本特征是用发芽后的谷物谷芽作为原料酿造。啤酒中添加酒花,人工培养酵母菌是后来才有的。一般来说,含淀粉的原料都可以用来酿酒,问题是采用何种工艺酿造。啤酒是采用发芽的谷物酿造的,发芽的谷物既是糖化剂,本身又是酿酒原料。

“醴”和“酒”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中同时出现的两个字。周朝的著作《尚书·说命篇》中有“若作酒醴,尔惟曲蘖“ 。就是说用曲酿酒,用蘖作醴。而所谓“蘖”,就是发芽谷物。这两种古代饮料都是用谷物为原料,所不同的是生产的工艺不同,醴是用发芽谷物为原料,因发芽谷物本身含有糖化酶,能将淀粉转化为糖,直接供酵母发酵。而酒的原料是谷物淀粉,本身不含糖化酶,只能另外添加曲霉菌,利用曲霉菌产生的糖化酶将淀粉糖化,提供给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醴的口感淡薄,而曲酒的酒精度高,口感浓烈,于是,我们的祖先最终选择了曲酒。

现代酿酒专家朱宝镛先生提出,我国用发芽谷物酿酒,和两河流域用麦芽作啤酒,同时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彼此之间是否有联系,暂时无从考证。对这个既有趣,又有科学研究价值的问题,还需要时间才能得到充分的证据。酒类品种和酿酒技术的变迁,从一个侧面反映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和融合。酿酒起源这一问题的考察,应当放在更为宽广的历史和地理环境中来研究。

许慎著的《说文解字注》一书中,对“醴”字有详细的注解 : “醴酒一宿孰也,……如今恬(甜)酒矣。 ”甲骨文“醴“字是从象形文字演化而来 ,右边是一只陶罐,左边站着一个人,将大麦投入陶罐中去发酵,说明醴酒是大麦为原料酿造。甲骨文“酒”字也是一只小陶罐,旁边加上三滴水 。古人对“酒”字的解释也是耐人寻味,酒字“从水酉” ,就是说酿酒用的是泉水,时间是每年的十月左右,即秋天酿酒,这是古人酿酒的经验总结,何其妙也。古埃及人用小陶罐代表古代啤酒,我们的祖先用陶罐加大麦,陶罐加水表示啤酒和酒,更加形象化地表达自己的思维,这是何等的奇思妙想,我们不能不叹服古人的高度智慧。由此,也引申出中华文明和古阿拉伯文明是否接轨的问题,有待历史学家作深入探讨和认真研究。

古典文献资料关于醴酒的论述很多,并对后来失传的原因也作了详细的论述。明朝人张岱撰写的《夜航船》一书中介绍: “黄帝始作醴,夷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周公作酎、三重酒。 ”醴酒始于黄帝,距今约有五六千年之久。明朝末年科学家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说: “古来曲造酒,蘖造醴,后来厌其味薄,遂至失传,则并蘖法亦亡。

西汉时期,春秋战国多年的战乱终于结束,社会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由于铁器农具的大量使用,耕地面积迅速增加,农业生产有了显著进步。随着农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酿酒业随之发达。 “汉代酿酒图”生动展现了酿酒作坊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 。作坊内热气腾腾,正在紧张生产,一坛坛的美酒准备装车发运,牛车马车,此来彼往,络绎不绝。高度曲酒是迟至公元5世纪之后的事,秦汉时代还是以醴酒为主。汉代画像砖上的酿酒作坊应是酿造醴酒。

2. 洋啤酒是如何传入中国的

啤酒之河流淌至今,总是伴随着战争和入侵等人类社会的大灾大难而传播。19世纪后期,满清王朝风雨飘摇,帝国主义凭借洋枪洋炮终于打开了大清的国门,洋油、洋布、洋火、洋皂等等蜂拥而至。在这股“洋”流中,洋啤酒以并不显眼的地位输入中国。当时的国人对洋啤酒并不买账,许多人讽喻为“马尿”。

20世纪初,上海街头出现了丹麦宝隆洋行的“嘉士伯”啤酒广告 。当时没有“啤”字,啤酒广告上用的是“皮”酒。宝隆洋行成立于1897年,1900年在上海设办事处,开展中国贸易,估计嘉士伯啤酒1900年左右进入中国。从“上海最早的啤酒广告画”可以看出,画面上的中国人穿戴明朝服饰,该广告画显然是洋人所为,执意和风雨飘摇的满清王朝唱对台戏,慈禧太后奈何不得。

啤酒,德文名为“ BIER”,英文名为“ BEER”,两者的发音和汉语的“皮”相近。20世纪初,洋啤酒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来到中国。当时就是以“皮酒”的译音命名的。成书于1904年的清末小说《官场现形记》 ,就有“皮酒”一词出现。后来认为这种称呼不雅,不知是哪一位老夫子创造了“啤”字。成书于1915年的《中华大词典》首次收录了“啤”字,而且作为啤酒的“啤”字的唯一一解,一直使用至今。

这位聪明的老先生用的是创意字, “啤”字从口,因为是饮料;啤字从卑,又是洋酒,有卑下之意。同时,古汉字“卑”与“杯”相通,是酒器。因此, “啤”字从口从卑,音pi(皮) 。音和意巧妙结合,创造出了一个新的“啤”字,时间应为1910~1915年之间。

中国啤酒的传播途径十分清晰:从古埃及地区、经北非、地中海到欧洲,再从欧洲到中国,中国是先有啤酒后有啤酒厂。1900年俄罗斯人在哈尔滨八王子率先设立啤酒工厂——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生产的啤酒主要供应俄国侨民饮用。1903年德国人和英国人合资在青岛设立英德啤酒厂,生产青岛啤酒。该厂就设立在德国兵营的旁边,基本上也是为外国人服务的。啤酒的传播与普及,虽然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但它与战争、入侵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各个世纪充满了战火纷飞的扩张传奇。1860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国门洞开,大量洋货随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进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