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国文化之美·唐诗之美:快意淋漓歌大唐
48849600000018

第18章 岑参——白发悲花落

他把春天的梨花一朵朵摘下来,一点不嫌烦地将它们再一朵朵栽到冬天去,骗我们说“千树万树梨花开”,我们还就信了。每每下雪,我们无论在哪里,在西伯利亚或是温哥华,对着白桦或是苦楝,悬铃木或是胡桃树……对着一万棵树也说着那是梨花开——谁也看不穿他这个浅近的谎言。

他是一名战士,浪漫主义的战士,在两次出塞、奔赴战场的征途中从没有停止过歌唱。尽管“风头如刀面如割”,那些有福气的征人们还是可以听到大风里他同高适一起无比美妙地飙高音——唉,很有些羡慕他们呢,哪怕去打一场像唐朝那么长的仗,也有诗人以战地记者和歌手的身份随军出征,作为慰安。

如此一来,男孩们怎么能不踊跃地追随他如同追随自己偶像的音乐会,并把上战场当成自己盛大仪式的成人礼呢?

是的,他的那些歌曲是男人唱给男人的摇滚,每一个字被雄性激素荷尔蒙充满着,平平仄仄的铿锵是步履的严整和凌乱。是风,是火,是雷鸣,是闪电,是远河和远山的呐喊,是让你听了就想跳起来的魔力鼓点。

他唱山:“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他唱马:“匹马西从天外归,扬鞭只共鸟争飞。”他唱乡愁:“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他还唱友谊:“送君九月交河北,雪里题诗泪满衣。”……

哦,还有,那位姓名不详的战友李副使是多么幸运,脱鞍稍驻,暂入酒家,便得来天赐之笔,又泰然安乐,又悠扬流美,入骨入髓,添气添胆。如此坚决果敢又何尝不是相敬互勉呢?李副使将远赴西征,一日转战三千里,旌头起落,飞沙走石,大漠孤烟,铁马金戈,濒临激战的静默,身处异乡的凄楚,此刻尽化为飘零一杯酒,杯空,酒入古道热肠,再无愁绪,而是坦然笑对风月。好一句“功名只向马上取”!

似乎只有他那样大丈夫才能有此一句。

当然,我们不能遗漏的,还有他唱的雪,我们开头说到过的他唱的雪。

那一篇开头的一句直如飞将军,倏忽而至,未及白雪而先传风声,所谓“笔所未到气已吞”——全是飞雪精神。“北风卷地白草折”,白草是西北一种草名,坚韧,然经霜草脆,故能断折(如为春草则随风俯仰不可“折”)。“白草折”又显出风来势猛。八月秋高,而北地已满天飞雪。“胡天八月即飞雪”,一个“即”字,由南方来的人少见多怪的惊呼几乎出口。

北风一吹,大雪纷飞。他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静态和动态结合,新鲜,灵动。“忽如”二字下得妙,不仅点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达出了诗人儿童一般的惊喜和好奇——一个南方的儿童是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的,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多么美多么有意思!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一个接着一个的修辞表现出情境的繁荣、壮丽,还好像带着花开刹那的“噼噼啪啪”的好声音。“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审度此诗的语言、细节、事件的走向,几乎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都堪称奇绝。

以写野外雪景作了漂亮的开端后,诗笔从帐外游走到帐内。那片片飞“花”迤逦而来,穿帘入户,沾在幕帏上慢慢消融……“散入珠帘湿罗幕”一语承上启下,转换自然从容,体物入微。“白雪”的影响侵入室内:倘是南方,穿“狐裘”必发炸热,而此地“狐裘不暖”,连裹着软和的“锦衾”也只觉单薄。“一身能擘两雕弧”的边将,居然拉不开角弓;平素是“将军金甲夜不脱”,而此时却“都护铁衣冷难着”。

二句是都护将军眼中身上,互文见义。每每说这一首,就有人认为是表现边地将士苦寒生活,可是仔细品赏,就会隐隐觉出里面多出来的意味。谁说不是表现现边地将士的生活呢?只是从《白雪歌》歌咏的主题而言,还主要是通过人和人的感受、通过种种在南人视为反常的情事,唱出了白雪的大美——这真是一支白雪的赞歌呢,让我们知道,自然慷慨仁爱,从不吝啬给予我们大美之境。在这样的审美中,每一个读到的有幸人,都通体清亮,成为白色的透明人。那些句子,它们从我们的舌尖流过,留下异香,像终得归属。它们承上启下地衔接了千年的时光。千年呐,千年,多么久远的时间!远到一想起,我们就汗毛直立,泣涕长流,老得没有了模样。

当笔对一个人而言不是任何工具,它已经成为他的呼吸,他的表达,他的爱,他的全部思想,他的生命,他迷执的信仰,他迎向噩运并在各种接近极限的困苦里执拗地写诗的勇气……那么,对他而言,诗歌就有了超越一切的意义。从他无数将苦写成乐、将丑写作美的诗歌里,我们强烈感受到了他的感受。

然而,在写作手法上,他是没有野心的,他不炫技,不新锐,甘心老人絮叨一般,娓娓地讲着感觉(那感觉从心脏而来)。然而这不妨碍他用冻僵的手指,帮着战友指认高处的光,于酷寒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且对其间藏着的壮大的友谊也有了深一层的认识,从中得到些动人的鼓舞,仿佛人生的沧桑离乱,一节一节经过了,就会坦然不惧。

而接下去场景再次移到帐外,且延伸向广远的沙漠和辽阔的天空:

浩瀚的沙海,冰雪遍地;雪压冬云,浓重稠密,雪虽暂停,但看来天气不会在短期内好转。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二句以夸张笔墨,勾出瑰奇壮丽的沙塞雪景,又为“武判官归京”安排了一个典型的送别环境。

如此酷寒恶劣的天气,战友的长途跋涉将会怎样的艰辛呢?“愁”字隐约对离别分手作了暗示。

于是写到中军帐置酒饮别的情景。如果说以上主要是咏雪而渐有寄情,以下则正写送别而以白雪为背景。“胡琴琵琶与羌笛”句,并列三种乐器而不写音乐本身,貌似笨拙,但仍能间接传达一种急管繁弦的场面,以及“总是关山旧别情”的意味。这些边地器乐,对于送者能触动乡愁,于送别之外别有一层轻愁。写饯宴给读者印象深刻而落墨不多,这也表明他根据题意在用笔上分了主次详略。不平均用力,而是着力景物为人服务,又有余味,这是诗人的高妙过人之处——而今有余味的诗作不算多,竹筒子倒豆子的多了起来,喊啊叫啊,痛快是痛快,痛快完,阅读也就完了。古人老强调“蕴藉”二字的重要,说做人,也说作文,不是没有道理的。

送客送出军门,时已黄昏,又见大雪纷飞。这时看见一个奇异景象: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写出天气的寒冷难耐。而那红旗为背景上亮烈不翻的一点,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澄澈;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清刚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生动,更雄强。这是诗中又一妙笔,好像花儿开在春风里。

光雄强不是他的本事,还有温柔——写温柔出来雄强、写雄强藏着温柔方为大才,他有弯窍。送客送到路口,这是轮台东门。尽管依依不舍,毕竟是分手的时候了。大雪封山,路可怎么走啊!路转峰回,行人消失在雪地里,诗人还在深情地目送。这最后的几句是极其动人的,成为诗歌出色的结尾,与开篇悉称。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迹,他想些什么?是对行者难舍而生出留恋?是为其“长路关山何时尽”

而起了哀矜?还是为自己归期未卜而平添惆怅?……结束语成为一块酵母,生发无限。意境与汉代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名句差近,但用在诗的结处,把我们所有人都有的、非常普遍、非常深的那些情感从各人的内心都给唤出来了。

他一生写了那么多的边塞诗,到最后,其实也就是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行处”而徒然伤感——他老了,扛不得枪也拿不动笔了,只好归隐了,隐遁进平凡孤独的人世,旅居这里那里,种些这花那花——也许是因为在边塞常年看不到花的缘故吧?他是多么喜欢花啊,跟那个宋元话本里的灌园叟一样,喜欢得昏天黑地。不说别的,只看他写的这些关乎花朵的诗歌,在中国诗歌史上就应该算得上别有一功了。在他全部的诗篇中写出花名的品种达二十三种之多,计有:芦花、荻花、桃花、松花、槐花、橘花、梨花、棠棣花、梅花、菊花、桂花、荷花、牡丹花、芙蓉花、优钵罗(青莲)花、芭蕉花、棕榈树花、桐花、蜀葵花、苜蓿花、柏树花、枇杷花、杜若花……简直是花朵的大合唱。他专门唱给花的诗篇有:《蜀葵花歌》、《优钵罗花歌》、《韦员外家花树歌》……没有那时的花开,怎么有我们今天见的好句子,照得人眼晕?“渭北草新出,关东花欲飞”、“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涧花燃暮雨,潭树暖春云”……他笔下的花欲飞、欲燃、欲醉,对花的表现迥异于与他同时代的诗人们。他的理想境界、心灵依恋之所,往往是花的王国:“桃花点地红斑斑,有酒留君且莫还”、“长安二月归正好,杜陵树边纯是花”、“遥怜故乡菊,应傍战场开”……就这样,他站在诗歌的外边,凭着一股子痴心劲儿写着他的诗歌,写那些开得好的大花朵小花朵,根本不管后来一个叫做王国维的人说他的诗歌境界“隔”——什么“隔”不“隔”,他只看见了梨花开。这就够了——不必管真的假的(更多的是假的)诗评家的众口哓哓也罢,这些作不得数的。很多时候,他们的发言字字都是糠了心的萝卜。

众花之中,他最喜爱的自然是梨花:梨花开放,她的繁茂、洁白与香气,建成了一个美丽、纯净、奇幻的花房子。他也曾把内地的雪花比作梨花:“梁园二月梨花飞,却似梁王雪下时”、“梨花千树雪,柳枝万条烟”……花朵多么白啊,比诗人的衣襟还要白。他几乎将那世间所有都譬喻成了花。

而当公元770年春天的某一天,顶着稀疏白发的他手扶锄把,眯着眼睛,望望枝头的热闹,突然想起边疆征战自己吟咏过的那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时,那些花朵就纷纷飘落了。

[原作欣赏]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诗人小传]

岑参(约715-770),唐朝诗人,原籍南阳(今河南南阳),迁居江陵(今湖北荆州江陵)。出身仕宦家庭。岑参早岁孤贫,遍读经史。

二十岁至长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宝三年中进士。

八年、十三年两次出塞任职。回朝后,任右补阙、起居舍人等职。大历间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后被罢官,客死成都旅舍。

岑参擅长以七言歌行描绘壮丽多姿的边塞风光,抒发豪放奔腾的感情。唐人杜确编有《岑嘉州诗集》,后人的集子均据此演变。事迹见杜确《岑嘉州集序》、《唐诗纪事》、《唐才子传》。

现存诗四百零三首,其中有七十多首边塞诗,另有《感旧赋》一篇,《招北客文》一篇,墓铭两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