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酒暖回忆思念瘦
48863300000019

第19章 范仲淹:江南有美人,别后长相忆

第1节 范仲淹和歌妓的故事

御街行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这首词的作者是大名鼎鼎的范仲淹。我用今天的语言“翻译”一下,词的大意是:纷纷的落叶落在飘香的石阶上,当夜深人静的时候,那落叶的声音让人心碎。卷起珍珠穿成的幕帘,华丽的阁楼上空空如也,看到的是高天云淡,银河的尽头像垂到大地一样。年年的今夜——中秋夜,皎洁的月光都像一条垂向大地的白丝绢,可天公不作美,这样的夜里,有情人却远隔千里之外。

愁肠已经寸断,想要借酒浇愁,却找不到醉的理由。酒还没有到口里,已经变成了难以下咽的伤心泪。残灯忽明忽灭,只好斜靠在枕头上,真让人尝尽了孤眠的滋味。这相思之痛仿佛没有尽头,虽然说终日眉头紧锁,心头不痛快,但终究没有任何办法回避。

提起范仲淹,就很容易联想到他的千古传诵名篇《岳阳楼记》,尤其是那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成为励志教育的最佳句子之一,而范仲淹本人也成为人们心目中天下为己任的楷模。

范仲淹是苏州吴县人,字希文。公元989年出生,他的身世其实很凄苦。两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里太穷,母亲万般无奈之下,经人介绍,改嫁给长山人朱氏。范仲淹就跟着姓朱,并取名朱说。

范仲淹求学之路非常艰辛。最初因为家贫,到澧泉寺里读书。“断齑划粥”的故事说的就是他这一段艰辛求学路。就是说,每天煮上一大碗粥,等粥凝结成块之后,将粥划为几块,第二天早上和晚间各吃两块填饱肚子。因为粥块干吃难以下咽,他就在进食时用韭菜数茎,切碎了,撒上一点盐,放在一起就着粥块吃。累了困了,就用冷水洗脸提神。就这样坚持了三年,然后又去了当时有名的书院——应天书院读书。后来他终于考上了进士,做了官后,才改回原姓,并改名叫仲淹。对于母亲改嫁这件事,他非常理解,不以为耻,相反,他一生都和朱家的异父兄弟友好相处,来往频繁,并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

这样的君子、大儒,竟然也有如此清丽、缠绵的一面,竟然也能够将男女的相思之苦写得凄然。“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让人想起屈原的感叹“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

范仲淹单纯写男女之思的词,就这一首。原来,范仲淹也有一段艳事佳话。据《西溪丛话》记载,范仲淹在鄱阳湖做太守的时候,与当地一名有名的歌妓产生恋情,歌妓欣赏范仲淹身上的君子之风,而范仲淹则喜欢歌妓的聪明和善解人意。不巧的是,范仲淹接到要他进京的调令,两个人缠绵良久,无奈国事在身,不得不分离。临分别的时候,范仲淹留诗一首:“庆朔堂前花自栽,为移官去未曾开。去年忆著成离恨,只托春风管领来。”“庆朔堂”是他在太守任上建造的一间厅堂,诗中意思,不由让人想起杜牧和湖州歌女难舍难分的情景——“往年曾见未开时”。到了京城,安顿下来之后,范仲淹就挑选了上好的胭脂,寄给这个歌妓,并题诗说:“江南有美人,别后长相忆。何以慰离思,赠汝好颜色。”

可见,范仲淹对这个江南美人的一往情深。

其实,在北宋风流文人频出的时代,别说是婉约派词人,纵然是豪放派,有点风流韵事,实在正常得很,要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里,“文人”这个词总是和“骚客”联系在一起的。鲁迅不是也说过么,无情未必真豪杰。

我们再来看一首范仲淹写的“有情”词《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是一首乡愁词,描写羁旅外乡、思念妻儿子女的哀伤。我用今天的语言“翻译”一下,大意是:碧云点缀的蓝天,黄叶铺满的大地。秋色连着那流水的波光,波光上涌动着寒秋季节肃杀的苍翠。那斜阳映照着远处的群山,高天没有尽头,一望无际,连接着流水,与流水融而为一。那无情的葱茏芳草,被抛在斜阳之外。

思乡之情魂牵梦绕,令人黯然神伤。羁旅之苦,难以排遣。每到夜里,都睡不着,除非梦里回到家乡,这样的好梦才能让我片刻安睡。明月高楼,我独倚栏杆,这种思乡的情更甚。酒入愁肠中,顷刻之间,化作相思泪。

《苏幕遮》词中,范仲淹把浓烈的相思表达得淋漓尽致。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评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词苑》引《历代诗余》更是高度评论了这首词:范文正公《苏幕遮》“碧云天”云云,公之正气塞天地,而情语入妙至此。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中更是将此句化为了“碧云天,黄花地”,成为描写秋景的千古名句。

第2节 范仲淹把当朝宰相拉下马

宋仁宗赵祯是个了不起的好皇帝。范仲淹这个人才,就是他本人亲自发现的。这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头说起。

1022年,宋真宗去世。年仅12岁的赵祯继位,这就是宋仁宗。12岁,还是个孩子呢,亲政显然不现实,也不可能。由宋真宗的第一夫人、太后刘娥垂帘听政。多年来,她一直以为刘太后才是她的生母,殊不知,1032年病故的李宫女才是她的生母。

赵祯刚当皇帝的前11年,一直是刘太后垂帘听政。当傀儡的滋味其实不好受。赵祯一直在为自己能够亲政物色人才,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派上用场。有一位大臣,已经发现了权力运作中的问题,于是大胆直言,劝刘太后把权力让出来,归政于皇帝。这个人就是范仲淹,这样的言论一下轰动了朝野。

还好,刘太后这人还不算太坏,也就没怎么着他,如果换了西太后,那范仲淹还能活吗?不久,刘太后去世,赵祯亲政,马上提拔范仲淹为右司谏,就是专门给皇帝提建议的言论官。

范仲淹干的另一件轰动朝野的事情是他将当朝宰相吕夷简拉下马。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皇帝让他当上右司谏之后,他当真了,而且特别当真。他发现任何不良官员都敢揭发,因此得罪了大批官员,就连当朝宰相吕夷简,也让他给告发了。当他发现吕夷简任人唯亲、朋比为奸的事实后,亲手绘制一张详细的《百官图》献给了仁宗皇帝。《百官图》中将所有靠歪门邪道升迁的官员一一列明,并且建议:“进退近臣,凡超格者,不宜全委之宰相。”吕夷简知道了,这还了得,让我下台?从此和范仲淹势不两立。皇帝一看,范仲淹一个人告了吕夷简的集团,虽然范仲淹是为国家好,但毕竟牵涉面太大,于是就采取了折衷办法,将吕夷简和范仲淹都贬到外地。

没想到,这一次被贬外地,成就了范仲淹一生的辉煌。文臣范仲淹慷慨走向西北战场,要和西夏这个小国作战。而这个时候,范仲淹已经50多岁了,他自称为“白发将军”。

范仲淹这个文人一下子成了陕西招任使。在镇守延州的时候,屡次击退敌人的进攻。西夏人谈范仲淹而色变,相诫说:“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小范老子”,指的是范仲淹,“大范老子”指在范仲淹之前镇守延州的范雍)。

范仲淹在西北前线3年多,这段军旅生活让他终身难忘,为此,他写了几首《渔家傲》,可惜的是,组词没有全部保留下来,流传下来的仅有下面这一首《渔家傲·秋思》。词曰: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渔家傲·秋思》写得悲壮苍凉,但没有好战的思想。词的大意是:秋天来了,塞北风景各异,深秋天冷,大雁南飞,没有一点眷恋。戍地的四面又吹响了号角,又是一片肃杀之气,太阳落下了,孤城也关闭了。

回到营帐内,捧起浊酒一杯,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功业未成,回去也无计。悠悠的羌笛声,在霜满地的月光之下,人又怎么能睡得着呢?征战多年,谁不想家?夜深难寐的时候,我们的心情一样地沉重。白发将军和征夫(士兵)流的是一样思乡的泪,我们是同病相怜。

据魏泰《东轩笔录》记载:范仲淹在守边塞时,写过几首《渔家傲》,都是以“塞下秋来”为首句,叙说边镇的劳苦。欧阳修看了,讥刺其为“穷塞主之词”。

1043年,西夏终于请和,这无疑让范仲淹的威望进一步提升。朝廷派使者来到范仲淹的营帐,同意西夏的谈和,同时,还给范仲淹带来一个好消息,调他回京,皇帝要重用他。回到京城,范仲淹才知道欧阳修极力推荐他回来当宰相,说他有宰相之才,希望他出来主持变法,以求富国强兵。皇帝表示同意。1043年,这一年是庆历三年,后来历史上就把这次变法称为“庆历变法”。

范仲淹针对当时朝政的弊病,给皇帝上了《十事疏》,重点是:一,政治革新,澄清吏政。二,经济改革,调剂民生。三,文化革新,建立恩信。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

范仲淹按照新法严格执行,在选人任监司的时候,他亲自将所有人的档案拿来,一一审查,看到不合格者,一笔勾销。他的助手在旁边看了,说,你大笔一挥容易,此人一家哭矣。范仲淹说,“一家哭何如一路哭?”与其一路哭,还不如让他一家哭呢。因为在范仲淹看来,用了一个不称职的官员,就会害得老百姓一路哭着上访。

因为整顿吏制涉及官员太多,触犯了许多权贵的利益,加上范仲淹做事太急,新法受到普遍指责和反对,有的地方,根本没有官员办公了。范仲淹是个君子,他不想让皇帝太为难,借口西北边疆有危机,自请再去守边,等于被贬至陕西河东宣抚使。1044年初,“庆历变法”以失败而告终。

从1045年范仲淹被罢相到1052年去世,整整7年,他好像没有什么作为,但却写出一篇千古文章《岳阳楼记》。那是1046年,即庆历六年,范仲淹应好朋友滕子京的约请,为重修的岳阳楼作记,千古名文《岳阳楼记》由此诞生。

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贬居邓州(今河南邓州),当时他身体很不好。昔日好友滕子京从湖南来信,要他为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一口答应。庆历六年六月(即1046年6月),他就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挥毫撰写了著名的《岳阳楼记》,表现作者虽身居江湖,仍心忧国事,虽遭迫害,仍不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同时,也是对被贬好友的鼓励和安慰。

词人小传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今属江苏)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卒谥文正。有《范文正公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