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踏着荆棘轻松前行—不惧挫折
48887500000014

第14章 励志人生,笑对所有挫折(3)

鉴真东渡日本的事例,更形象地说明了造成挫折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公元743年,鉴真第一次东渡,正准备从扬州扬帆出海时,不料被人诬告与海盗串通,东渡未能实现。同年年底,鉴真和同船856人第二次东渡。刚一出海,就遇到了狂风恶浪,船只被击破,船上水没人腰,这次东渡又告失败。鉴真修好船后,到了浙江沿海,又遇到狂风恶浪,船只触礁沉没,人虽上岸,但水米皆无,他们忍饥挨饿好几天,才被搭救出来,第三次东渡又遇挫折。第四次东渡因人阻拦,也未成功。遭受挫折最为惨重的是第五次东渡。公元748年,鉴真一行345人又从扬州乘船东渡,船入深海不久,就遇上特大台风,船只受风吹浪涌漂到浙江舟山群岛附近。停泊三个星期后,鉴真再度入海,不料又误入海流。这时,风急浪高,水黑如墨,船只犹如一片竹叶,忽儿被抛上小山高的浪尖,忽儿陷入几丈深的波谷。这样漂了七八天,船上的淡水用完了,每天只靠嚼点干粮充饥。在于渴难忍时就喝点海水,这样苦熬了半个多月,最后飘到了海南岛最南端崖县,才侥幸上了岸。他们跋涉千里,历尽千辛万苦才又回到了扬州。在路上几经磨难,63岁的鉴真身染重病,以致双目失明。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鉴真东渡日本的决心丝毫未动,仍为第六次的东渡作准备,后来终于获得了成功。

人为因素、自然条件都是造成挫折的原因。要想避免或减少挫折,必须在认真分析原因的基础上,一方面选择和利用好的客观环境和条件避开不利的因素,另一方面,是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作用,充实、提高和增强自己的自身素质,这样才能在将来的事业中取得成功。

卡耐基告诫人们,挫折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不是绝对避免挫折,而是要在挫折面前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

挫折乃至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挫折失败而失望,放弃追求。这时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以应付遇到的意料之中或意想不到的挫折,但决不能因此而放弃对幸福的追求。聪明的做法应当是,审视自己所受的挫折甚至失败,使挫折成为成功的阶梯。爱迪生就曾说过,失败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正确方法是什么。

马锦学戏的故事,说明了人们在遭受挫折时不要怨天忧人,不要自甘沉沦,而要在检查自己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在明朝末年,作为陪都的南京城十分繁华,仅曲班子就有好几十个,其中有两个最有名气:一个是兴化班,一个是华林班。

有一天,徽州帮大商人举行盛大宴会,遍请南京全城的贵客文人,并让兴化班和华林班唱对台戏助兴。兴化班在席东,华林班在席西,同时演出《鸣凤记》。开头,东、西两班乐器铿锵,歌声悠扬,不分上下。当演到相国严嵩时马锦演得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味道,而西台上扮演严嵩的人却演得出神入化,活灵活现,异常精明。于是,东席的观众纷纷面向西台,为西台喝采,有许多的人干脆把座位移到西台面前去了。过了一会儿,东台的兴化班还没有把这出戏唱完,便停锣息鼓,早早收场了。原来,马锦感到自己演技平平,没有再演下去。

他离开兴化班出来了。从此只剩下华林班在南京独享盛名。其实,马锦并不是逃避。他在遭受如此大的挫折以后,感到脸上无光,但对戏一点也没有灰心丧气,而是立志要哪儿跌倒从哪儿爬起来。他积极进取,决心把这口气争回来。他听说当时的宰相顾秉谦是和严嵩一样的人物,便跋涉千里,从南京跑到北京,托人介绍,给顾秉谦当上了仆人。马锦每天侍候顾秉谦,仔细观察他的行动举止,琢磨他说话的语气声调,一有机会,就暗暗地揣摩。就这样,他苦苦地下了三年功夫,把顾秉谦的风度举止,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全都琢磨熟了,以此为基础,他又演严嵩,结果演得非常成功,最后终于又与华林班对演,战而胜之,让兴化班独占了鳌头。

有志者事竟成

一、谨慎从事

人们不论在各种比赛中,还是在升学求职上,不论在事业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应该在挫折面前采取积极的态度,坚信"有志者事竟成"、"皇天不负有心人"。只有奋力拼搏,战胜挫折,才能获得成功。

在实现幸福的过程中,人们会遇到各种挫折,只有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吸取值得记取的教训,克服了困难,战胜挫折,才能获得成功。或许,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有些人一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最终将一事无成。他的人生将成为一场悲剧,但是只要尽到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他就会自豪地说,在事业中,我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我的生命是有意义的。正如文天祥在屡次战败后所咏的那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这种悲壮的幸福感,是更加深刻动人的。

面对困难,担心失败,害怕出丑,是不是必要的谨慎呢?

不是。谨慎从事是指考虑周到,事先想到另一面,想到失败的可能,是为了想方设法克服困难,避免因盲目从事、粗心大意而招致的失败。也就是说对于事情不利的一面,从积极的角度去想,这是谨慎;对于困难和可能的失败,如果从消极的角度去想,就会越想越担忧害怕,越倾向于逃避退却,这就不是必要的谨慎,而是一种害怕失败的心态。这种害怕心理是由自卑感和虚荣心结合而成的一种不良意识。具有这种不良意识的人,一方面觉得自己渺小不如别人;另一方面又生怕被别人误解和看不起,因而就会缩进自设的误区,给自我世界上了锁。由此可见,谨慎从事与害怕失败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自信还是自卑,就在于心态积极还是心态消极。

失败和错误本身是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有所进取、求变创新和参与竞争的过程中的一个正常的组成部分。只要你进取,就必然会有失误;只要你还活着,就绝不是彻底失败!失败有什么可怕呢?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在这个天平上,失败总是倾斜倒向害怕失败的人。强者与弱者,如果是从实力上对照比较,那么弱者还有可能扬长避短,巧用心计,战胜强者;如果是从心理态度上区别较量,就就是缺乏自信、害怕失败的弱者必然失败,有时甚至会被某种假象和错觉所吓倒。

当遇到挑战和严峻形势的时候,人们大多习惯于小心谨慎,保全自己。这种谨慎一旦失去自信心,就不是必要的谨慎,而是害怕失败的精神枷锁了。结果不是考虑怎样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力,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怎样才能缩小自己的损失上,这就必然以失败告终。美国传骑奇式人物、著名拳击教练达马托说得好:"英雄和懦夫都会有恐惧,但英雄与懦夫对恐惧的心理反应却大相径庭。"这就是说,自信者终会战胜害怕失败的心理,而自卑者越"谨慎",就会越害怕,只会被恐惧心理击垮。

凡事谨慎从事是为了避免可以避免的失误和挫折,但不是不敢冒险,不是要等一切有十足的把握时才去行动,不是要放弃求变创新。当然,在工作上求变创新并不是一律都要跳槽辞职,但任何求变创新都会有一定的风险。经常换工作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相当普遍。他们不安于现状,有一定程度的进取心,但一旦面临着挑战,总是往坏处去想,总是提心吊坦地害怕失败。这种消极心态不改变,即使硬着头皮去"求变创新",也会浅尝辄止,阻挡自己的进取。适当地考虑到求变创新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会阻挡你的进取,可以使你少走弯路。但你害怕失败,则往往对困难和挫折有所夸大,这必然会阻挡你的进取,让你放弃求变创新。害怕失败之所以注定失败,就是因为注意力总是集中在可怕的失败上,总是往坏处想,必然心灰意冷。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所说:"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谨慎从事、不怕失败的人和提心吊胆、害怕失败的人同样都考虑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但前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怎样争取成功上,而后者的注意力却往往集中在怎样避免失败上。注意避免失败有什么不好?不也是有助于成功吗?不!害怕失败心态的注意力不是在于避免失败,而是在于害怕失败,认为一旦失败,事情就糟了,因而总是企图避免一切失败,着眼于怎样才能没有损失或尽量缩小自己的损失。这样一来,必然会束缚能动性的发挥,放弃争取成功的自信意识,所以注定要失败。在这里,注意力集中在哪一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