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踏着荆棘轻松前行—不惧挫折
48887500000017

第17章 挫折也是转折(2)

三十年后,他成为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人际关系学家,他的《成功之路》系列丛书创下了世界图书销售之最,在他去世后的许多年里,在世界的各个角落,人们仍在以不同的方式不断地提起他的名字。他就是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生导师和成人教育大师”的戴尔·卡耐基。今天,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喜欢用这句“为什么不再试一次呢?”去鼓励自己的孩子们。

戴尔·卡耐基用自己的行动印证了伟大的思想家艾丽丝·亚当斯那句话:“世上没有所谓的失败,除非你不再尝试。”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让人在感慨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深深的思考,许多时候,面对挫折与失败,或许我们也该对自己说这样一句话:为什么不再试一次呢?

七、不要为自己设计失败

一位女孩,拥有一副夜莺一样的歌喉,每当她歌唱时,连她养的猫也会静静趴在地上,听她歌唱。她有一个梦想,就是长大后成为一位歌手。

但她是一个胆小的人,从来不敢到公共场合去演唱。他的父亲曾经带她去过一个酒吧,酒吧是父亲的朋友开的,而且她演唱的时候,是下午,酒吧里的人很少。

她鼓足勇气开始唱了,是一首英国情歌,歌声很美。酒吧里的工作人员纷纷把目光聚集到她身上,她突然胆怯了,她走调了。

她黯然地走下来,看到父亲,她流泪了。

她后来再也不敢唱歌了。

女孩断了当女歌手的梦想,考入了浙江的一所大学,学的是历史。

有一年,女孩所在的城市举办业余歌手大奖赛,她的父亲有些不甘心,鼓励女儿参赛。可是女孩仍然没有树立信心。

父亲问她:“你现在的梦想是什么?”

女孩说:“当一位优秀的历史课老师。”

父亲问:“你不想当歌手了吗?”

女孩说:“不想了。”

父亲说:“那好,你就去参加歌手比赛吧,你唱不好,有人嘲笑你,你的梦想还是历史老师。你唱好了,得了名次,你的梦想仍旧是历史课老师,没有人能阻止你的梦想。”

女孩被父亲说动了。

上台之前,女孩十分紧张。父亲说:“记住,你的梦想不是歌手,而是历史老师,你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未来的历史老师的歌喉也是那样的好。”

女孩上台了,她唱得很轻松。她的父亲站在台下,一直用鼓励的目光盯着女儿。

台下掌声雷动。观众被她的歌声感染了。

女孩得了业余歌手大赛金奖,她就这样出名了。此后,她参加了许多歌手大奖赛,每次都能拿到奖。由此她进入电视圈,成为一家省级电视台的主持人,她主持一档“地球村”的节目,天南地北地飞,她的节目成为电视台的招牌节目。她的人生注定会遭遇很多的精彩。

而以前,她的梦想只不过是当一位中学里的历史老师,安安静静地度过一生

八、挫折往往是转折,危机同时也是转机

路在脚下,更在心中,心随路转,心路常宽。学会转弯也是人生的智慧,因为挫折往往是转折,危机同时是转机。

当年,克里斯朵夫·李维,是以主演美国大片《超人》而闻名国际影坛。然而一九九五年五月,正当他在好莱坞红极一时、风光无限之时,一场飞来横祸改变了他的人生。原来,在一场激烈的马术比赛中,他意外地坠落马下,顿时眼前一片黑暗。几乎是转眼之间,这位世人心中的“超人”和“硬汉”形象化身的他,就从此成了一个永远只能固定在轮椅上的高位截瘫患者。当他从昏迷中苏醒过来,对家人说出的第一句话便是:让我早日解脱吧。出院后,为了让他散散心,平缓他肉体和精神上的伤痛,家人便推着轮椅上的他外出旅行。

有一次,小车正穿行在落基山脉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上。克里斯朵夫·李维静静地望着窗外,发现每当车子行驶到无路的关头,路边都会出现一块交通指示牌:“前方转弯!”或“注意!急转弯”的警示文字赫然在目。而拐过每一道弯之后,前方照例又是一片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山路弯弯、峰回路转,“前方转弯”几个大字一次次地冲击着他的眼球,也渐渐叩醒了他的心扉;原来,不是路已到了尽头,而是该转弯了。他恍然大悟,冲着妻子大喊一声:“我要回去,我还有路要走。”

从此,他以轮椅代步,当起了导演。他首席执导的影片就荣获了金球奖;他还用牙关紧咬着笔,开始了艰难的写作,他的第一部书《依然是我》一问世就进入了畅销书排行榜。与此同时,他创立了一所瘫痪病人教育资源中心,并当选为全身瘫痪协会理事长。他还四处奔走,举办演唱会,为残障人的福利事业筹募善款,成了一个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最近,美国《时代周刊》以《十年来,他依然是超人》为题报道了克里斯朵夫·李维的事迹。在这篇文章中,他回顾自己的心路历程时说:以前,我一直以为自己只能做一位演员;没想到今生我还能做导演、当作家,并成了一名慈善大使。原来,不幸降临的时候,并不是路已到了尽头;而是在提醒你:你该转弯了。

迎接21世纪的挑战

一、为素质教育正名

当前个国教育界正为在本世纪末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而努力。在教育改革中就遇到一个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问题。对于这个转变,在教育理论界还有争议,在实际中也还不太清晰,需要在理论上加以澄清。

素质教育的提出是针对“应试教育”而来的。所谓“应试教育”,是指以应付升学考试、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所谓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简称。

素质,有两层含义,一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其中脑的特点尤为重要。它们通过遗传获得,故又称遗传素质。二是指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如国民素质、民族素质、干部素质、教师素质、作家素质等,都是个人在后天环境、教育影响下形成的。

也就是说综合起来讲,素质是指个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通过环境、教育获得的基本品质。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是后天形成基本品质的物质前提,而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则是先天遗传素质能否发展的条件。一个先天的聋哑人,当然不可能成为一名音乐家,但有音乐天赋的人如果后天得不到培养,也不可能成为一名音乐家。因此,提倡素质教育就是要使每一个学生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得以充分的发展,同时使他们获得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品质。素质教育对于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为什么要反对“应试教育”

为什么要反对“应试教育”?这是因为“应试教育”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有的同志可能会反驳说,高考不是以考试选拔人才的吗?

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不是从学生中培养出众多人才吗?不错,考试是能评价一 个学生学习的成绩和学习的能力,考试是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但是考试本身并非目的。把手段变成目的,必然会使教育走入误区,因为考试只能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能力,不能评价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人说应试和“应试教育”是教育上的一个重要手段。恰恰他把手段和目的混淆在一起了,考试是手段,“应试教育”就成了目的。考试无法反对,但“应试教育”是应该反对的。l996年8月1日《参考消息》刊登《日本中小学教改之探》一文。文章提到日本文部省(即教育部)提出要以“新学力观”评价学生要求在学生每个科目的评分栏中,除了记录考试成绩外,还有一个栏是根据“新学力观”来给予评价。新学力观分为四项:“学习意愿和态度”、“思考判断和创意构思”、“表现应用”、“理解鉴赏”。可见,对一个学生的智力的评价,也不能只凭考试,更何况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身体健康更不是考试所能评价的。

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教育的弊端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由于考试只以知识为依据,因此学校容易只重视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忽视生活劳动技能的培养,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二,在智育中也容易只重视知识的记忆与背诵。有的学校和教师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加班加点,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搞题海战术,严重地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

第三,把学生囿于沉重的学习负担之中,压抑学生的个性发展,扼杀学生的创造才能、爱好和特长,使他们不能适应当今激烈竞争的社会的需要。

第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只重视少数有可能升学的学生,置多数学生于不顾,使多数学生失去学习的信心,不仅使他们的学习得不到长进,而且在心理上受到极大的伤害,严重地影响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据说有人撰文主张“使少数人成为‘胜利者’而伴随出现很多学生成为‘失败者’也是值得的”,这种英才教育思想只能说是一种思想的倒退。三、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哪些素质,现在众说不一。有的同志从教育方针提出的全面发展角度来划分,则有思想素质(或称道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有的同志从人的身心发展的角度来划分,则可分为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几种划分内容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如何科学地归纳,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细致地研究。我个人认为,素质可以包括这几个方面: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生活技能素质。

每一种素质下面又包含许多内容,同时它们是互相依存,互相交叉,又是互相促进的。例如科学文化素质不仅包含掌握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包含思维能力、思想情操,也就是说它又涵盖了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的某些内容。因此也有人把提高民族素质称为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这里的“文化”就是指广义的文化。总之,对素质内涵的科学的分类还需要经过深入细致的科学研究,这里只能说个大概。

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上述素质。但素质教育作为与“应试教育”相对立的一种教育模式,它还有更为广泛的含义。

1.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是贯彻教育方针最有利的教育模式。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就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着种种挑战,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适应这种挑战。

最近《科技日报》发表一条消息,美国未来学会强调,下世纪需要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呼吁学校和家长改革传统教育方法,该报告认为,适合新世纪的人才应当具有知识能力、个人能力和国民能力。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也正是要培养这些能力。

2.素质教育是一种通识教育,不完全等同于基础教育,但基础教育必定是素质教育,职业教育、高等专门教育也应该向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从幼儿园到研究生院,都要在不同的层面上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它要贯穿在教育的始终。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是基础教育。它要为学生个人的成长打好三方面的基础:

第一,是打好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少年儿童是脑力和体力发展最旺盛的时期。教育要为他们的脑力和体力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任何压抑或有害于儿童少年体脑成长的制度都应该反对。以应试为目的,强迫学生做大量的习题,死记一些不必要的知识,给学生造成无形的心理压力都是有害于儿童少年健康地成长的。有的老师经常喜欢说学生是“笨蛋”,或者说一些有损于学生人格的话,这对学生更是严重的伤害。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相信孩子,如果让孩子从小就失去了自信心,长大了我们对他还能抱有什么希望呢?因此,他主张小学一年级第一个学期不给学生成绩打分数,第一 次给学生打分不打不及格的分数。为的是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长大了能够不断地追求事业的成功。

第二,是打好进一步学习或者叫终身学习的基础义务教育阶段是基础教育阶段,义务教育期满以后有的要升入普通高中学习,有的要升入职业中学学习,有的可能直接进入社会就业。不论是什么出路都需要进一步学习。当今的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科学文化知识日新月异,学校教育的短短几年内不可能让学生学习到,也没有必要学习到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知识。学校教育的任务是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进入社会以后能够不断地自己去获取知识。也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

第三,是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好基础要走向社会,不仅仅要进行某种职业训练,能够在社会上找到某种职业,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从小就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使他们了解社会,了解他人,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责任。学习期间认真学习,不仅是为了个人成长,也是一种社会责任;走入社会从事某种职业,不仅是为了个人的谋生,也是一种社会责任。这是一种心理的基础,思想意识的基础,至于学好知识、掌握技能,更是走向社会必要的基础因此,学校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打好上述三方面的基础(3)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