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食育:从摄取营养到重视饮食行为
48891200000003

第3章 对食育的思考(2)

学校午餐中没有这样的甜点。学校午餐中的甜点主要是水果。最近有一种说法,说是水果消化时间短,如果饭后吃,先吃进去的饭会影响水果的消化,所以应该先吃水果。人体是靠食物维持的,即使寿命最长的细胞,经过6个月的新陈代谢,也会再生。这些细胞,在我们的身体中经过各种化学反应后,变成能量,作为细胞再生,以修复身体,维持生命。这里面起重要作用的是“酵素”。而这些酵素多含在水果中。普通食物经过2至4个小时可以从胃到达肠,而水果只需要30分钟就可以到达肠。这是因为水果中含有大量的酵素,到达肠的酵素将发挥它的作用,清扫胃肠,以充分分解和吸收后吃进来的食物。但是,如果饭后吃水果,先吃进去的饭菜会妨碍水果的吸收,影响胃的消化。因此,在饭前(饭前30分钟)或者两顿饭之间吃水果效果最好。新鲜水果的满腹感会持续一段时间,饭前吃水果可以抑制空腹感,减少整体的食量,有减肥效果。

先试着喝一点点……

与“零剩饭”一样,当小学教师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让不喝牛奶的孩子喝牛奶了”。

我的班里有一个不喝牛奶的孩子。那个孩子不是因为过敏,他可以吃其他奶制品,就是不能喝牛奶。我接手那个班后,有一天午餐时间,大多数孩子早早吃完饭,三三两两走出了教室。我看了看教室,那个孩子还坐在那里,整瓶的牛奶摆在面前,一脸痛苦的表情。我问他:“你不喝牛奶吗?”还没等他回答,教室里的孩子就大叫起来:“他不喝牛奶!”孩子们都在等着看我如何处理这件事情,我马上说:“啊,太幸运了!”

我本人不挑食,因此对挑食的人有一种宽容的心理,甚至可以说比较喜欢挑食的人。比如去吃寿司时,如果有人不吃寿司,好吃的东西就会留给我。相反,如果一起吃饭的人中没有挑食的,就不一定有什么“好事”。所以,当时我本能地做出反应:“啊,太幸运了!”于是就把剩下的牛奶分给了喜欢喝牛奶的孩子。也就是说,如果有人不喜欢吃,那么剩下的东西,喜欢的人可以多吃,这就是幸运。迄今为止,老师总是说:“哪怕一点点,喝喝试试!”每次送回牛奶瓶时,同学们总是告状:“他没喝完!”那天,我们班终于全部送回了空瓶。

多喝牛奶的孩子感谢他说:“谢谢你把牛奶分给我。”之后将近一个星期,我都把那个孩子的牛奶分给大家喝了。

有一天,大家分光那个孩子的牛奶后,把瓶子摆到他面前。瓶子里还剩一点点牛奶。我对他说:“还剩一点点,喝了吧!”他可能意识到“把这个喝了,瓶子就会空了”,于是一口气喝完,把瓶子送回去了。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段时间,那个孩子喝牛奶的量也一点点增加。

终于有一天,他把一瓶奶全部喝光,全班同学都鼓掌祝贺他。那绝不是讽刺,是真正的关心。从那以后,那个孩子每天都送回了空瓶。大概连他自己也不愿意做回原来的自己吧。如今,我在保育园实践的配餐方法(自己判断,告诉值日生或保育员盛多少饭,是一种半自助方式),其实也是基于这次体验。对喝不了牛奶的孩子说:“你喝一点试试”,说起来容易,而真正做到并不容易。即使在他喝进去一点点时表扬他说:“哎,你能喝了呀!”实际上还是会剩下一点点,孩子无法体验到成就感。别的孩子看到后,也会说:“他又剩下了。”不如说:“就剩最后一点点,都喝了吧。”我当时就想,这样说能够看到结果,最主要的是可以体验到成就感。当他喝光了时,别的孩子也会说:“嘿,真棒!”与其让他喝一点尝尝,不如让他看到明确的目标:“都喝了试试看”。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收拾东西以及穿衣服方面。孩子们总是不收拾,那就在别人收拾得差不多,就剩一点点时,让不收拾的孩子收拾干净。比如说:“就剩一点点了,全部收拾干净试试看。”这样才能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当他们把最后一件东西收拾好后,就表扬说:“你做到了!”“真干净呀!”穿衣服时也一样,与其说“你先试试看看能不能穿上?”“你看,这不是穿上了吗?”因为尚未穿完衣服,还没有成就感。不如在帮孩子穿得差不多时,让孩子最后自己穿好,当他全部穿好后,表扬他:“瞧,全部都穿好了吧!”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一件事的体验。当孩子有过几次这样的体验后,则会有快感,以后自己就会主动做了。

真的不介意挑食吗

我想,所有保育人员都应该想一想自己是否在强制孩子“不挑食”?在我看来,非常介意挑食的人,多数都挑食。我认为,不应该太介意小时候的挑食,也不应该为此大动肝火。小时候有些挑食,但是长大后基本会和其他孩子一样。这并不是我在保育过程中看到的,而是基于我们家抚养孩子的经验。我儿子小时候有些挑食,但是稍大一些,他自己就说:“我不喜欢吃蒿子叶,但是我喜欢吃小松菜,所以营养照样均衡,没关系。”“对于挑食可以从多种角度看,像美国那样偏食的国家,反而出现了那么多人才”。就是说,“虽然营养上多少有些不均衡,但是可以弥补。”挑食似乎与人格形成没有关系,因此,即使挑食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在孩子能够理解的范围思考“为什么保育园和学校的老师那么极力地纠正挑食”时,会感到疑惑。反思一下,儿子说的的确也有一定道理。儿子如今已经长大成人,独立生活,偶尔会一起吃饭,也基本没有了小时候挑食的毛病。因此,我认为不应该太介意挑食。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味觉也会变化,包括我自己,随着年龄的增长,最近开始喜欢吃味重、味苦的东西了。比如秋季的秋刀鱼,小时候我喜欢吃没有内脏部分的尾巴,而现在开始喜欢吃内脏了。像款冬或者油菜花这类春季的芽菜,小时候一点也不喜欢吃,而现在却特别喜欢吃。当然,最好一开始就不挑食,各种各样的东西都能吃,但至少在小时候大人不要太介意。

强制吃的反作用

有关挑食,我还有一次印象深刻的体验。有一个孩子不吃肥肉。

当午餐拿上来的时候,我刚一问那个孩子:“你不吃吗?”他就开始吐了起来。当时我觉得他有点太夸张,认为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就安慰他说:“老师没说让你吃不爱吃的东西,不要紧的。”可是后来我才知道,那个孩子绝不是夸张。

我曾经持续做了一段时间胃镜检查,即使经常检查,每次胃镜经过嗓子,还是马上就要吐。有一天去做胃镜检查,护士告诉我先做喉咙麻醉,我在胃镜室旁边仔细漱口后,推开胃镜室的门刚踏进去一步,就吐了出来。连我自己也吓了一跳,还没开始检查就开始吐。这时候,我才意识到当时那个孩子绝对不是故意的。我自己也是,还没开始检查身体就本能地开始拒绝,条件反射,刚一进到胃镜室就吐了出来。估计当时那个孩子也和我一样,我刚一问:“你不吃吗?”他的身体就错误地理解为“吃了”,出现了拒绝反应。“连大人都会这样,所以当时那个孩子绝对不是装的。”我为当时自己的无知和误解感到惭愧。

人的身体可以非常敏感地反映自己的心情。从这个角度来思考,口口声声说为了营养均衡,强行将不想吃的东西塞入孩子口中,对孩子身体是不会有好处的。这件事使我强烈地感到饮食与精神的关系的重要性。

引发孩子自身的能力

从给予变为孩子自己摄取

我们保育园里曾经开过一次“剩饭会议”,对为什么剩那么多饭进行了讨论。有人认为是不是太咸?有人认为是不是太淡?搞得厨房的人不知所措。后来,我发现那次会议大家关心的问题只是“消灭剩饭”,而忽视了午餐的目的本身。午餐的目的不单纯是为了摄取营养,当然也不是为了剩饭。如果单纯想消灭剩饭,每天给孩子们吃咖喱饭或拉面就可以了。这样,对吃饭的孩子来说,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如果不是从孩子们“一起快乐地进餐”这一视角出发,这个会议的内容就空泛乏味了。还有,让我们陷入这一怪圈的元凶之一就是午餐一词本身。午餐在日语里为给食,是供餐的意思,被理解为自上而下地提供午餐。也许因为是供餐,自然就会偏向于提供方的逻辑上来。

我曾经问过年轻人,保育园及小学校中最不好的记忆是什么,回答最多的是午餐和午睡,多么可悲的事实呀!但是,我问同样的人,人生最快乐的事情是什么,回答却是:“吃饭和睡觉。”

那么,为什么只有保育园和学校的午餐和午睡不快乐呢?这两者的差异就在于是自己主动,还是被强制。是自己主动吃,还是别人让你吃;是自己主动睡觉,还是被强制睡觉,结果正相反。被强制会留下不好的记忆,进一步可以延伸至保育整体。比如被强制做叠纸,就会不喜欢叠纸;被强制画画,就会不喜欢画画;被强制唱歌,就会不喜欢唱歌。如果自己做那件事不感到快乐,就不可能喜欢做那件事。

因此,我们保育园从那时开始就不再叫供餐,而改叫午餐。午餐前唱歌的歌词,也从“供餐供餐真快乐”,改为“午餐午餐真快乐”。改歌词之前还担心孩子们唱“供餐”唱习惯了,不好改。然而,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很了不起,马上就适应了,现在饭前唱的是“午餐午餐真快乐”。

在保育中,我们守护孩子,就是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让他们从中感到快乐。午餐也是一样,为了让孩子们自发地、快快乐乐地吃午餐,首先需要转变以往“给孩子们吃”“让孩子们吃”的思维方式。让孩子们自己产生想吃的意欲,并且在吃完后自发地说出:“真好吃!”有“真快乐”的感觉。因此,转变思维方式非常必要。

“因为是婴儿就不会做”的武断

孩子们需要具备自己思考、自己决定的能力。

教育(保育)方式正在从教授知识转向培育孩子自身的能力。与此同时,孩子们吃饭的方式也在发生变化。

最近10年,我每年都去德国慕尼黑考察保育设施。2012年考察时最先访问的是0~3岁孩子的保育园。德国的保育园不按年龄分班,0~3岁的孩子在一起生活的混龄班非常普遍。在午餐时间,我有很多意外的发现。我参观的是9个月至3周岁的班,到了午餐时间,孩子们自己从橱柜中取出陶制餐具放在桌子上,而不是保育员拿给他们。对月龄很小的孩子,保育员会帮助他们,但不是保育员给他们拿出餐具,而是保育员握着孩子的手,让孩子自己拿。随后,保育员发给孩子们杯子,在每张桌子上放好装有果汁的开口瓶。孩子们拿着开口瓶往自己的杯子里倒果汁。自己不会倒的孩子会看着保育员,保育员也是手把手地帮孩子一起倒进去。

然后,保育员把意粉、西红柿卤、奶酪粉放在桌子上,孩子们自己去取。有的孩子只拿了意粉,有的孩子只拿了西红柿卤,但是保育员什么都不说。我问:“为什么所有事情都让孩子自己做呢?”他们回答:“即使孩子只拿了意粉,只要他本人吃得满意不就可以了吗?”

据说采用这种方法的第一个月,很多食物都洒在地上,第二个月也还有很多洒在桌子上。我考察时已经是第三个月,孩子们已经学会往自己盘子里盛了。我问保育员:“有没有保育员怕洒出来去替孩子盛?”他们回答:“保育员都知道,孩子自己会做的事情保育员不应该代替他们做。”

我们保育园里现在采取的方法是,2岁的孩子自己向值日生说出自己需要的量,我认为0岁及1岁孩子自己还不会判断。回国后,我把这件事情讲给妻子听,妻子也吃了一惊。但是她的吃惊却和我的吃惊恰恰相反。

妻子不是从事保育工作的,也没有任何固有观念。她用母乳养育了两个孩子,根据她自己的经验,她认为理所当然。她说:“婴儿出生后的那一瞬间,就知道自己喝奶的量。开始吃东西时,也知道多少是适合自己的量,不需要时就不再吃了。孩子知道自己吃的量一点都不奇怪。”夜里,孩子哭了,睡眼惺忪中,妻子搂过孩子喂奶;孩子在半睡半醒状态中,吃饱了就自然松开嘴。妻子仅仅根据自己的体验,就断定“孩子自己知道自己吃的量一点都不奇怪”。孩子开始吃断奶食品后,吃饱就会放下勺子。这是因为“孩子自己知道自己吃的量”。

婴儿自身所具备的能力

对于婴儿自己能够决定自己吃母乳的量(=自己决定自己的食量)这件事,我们又从其他研究中得到了有趣的答案。婴儿是在量上和质上自己决定自己能吃的量的。吃母乳的量在孩子和孩子之间差别很大。有的孩子能吃很多,有的孩子只能吃一点点。当然,大人看到吃得很少的孩子时,会担心“是不是不够呀!”但是,当我们对几个婴儿吃母乳的量和婴儿的体重增加情况做了记录之后,却意外地发现,孩子的体重增加与吃母乳量无关,几个孩子的成长程度是一样的(体重都增加)。大人也是,有的人基础代谢能力强(不容易发胖),有的人基础代谢能力差(容易发胖),婴儿也一样,每个孩子都有差别。婴儿自己知道这些,吃母乳量不大的孩子,只吃自己必要的量;需要吃许多母乳的孩子,也会吃自己需要的量。婴儿清楚地知道自己所需要的量,并吃自己需要的量。既然婴儿具备这样的能力,当别人再说些“是不是太多了?”“再给他吃一点!”你就会有很奇怪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