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华传统美德青少年读本·青年卷求知重行
48936700000034

第34章 王贞仪“雄心胜丈夫”

清代有个女天文学家,名叫王贞仪,字德卿,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

她是我国科技史上的一颗明珠。王贞仪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父母对她非常喜爱而又管教甚严,使她从小就养成了酷爱学习的习惯。她学习不仅有钻劲,而且有韧劲,碰到什么问题,不弄懂弄通决不罢休。她虽身居闺阁,但却胸怀宽广,壮志凌云,严以律己,刻苦治学。

还在十几岁的时候,王贞仪就对天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她不顾夏日炎炎的酷暑,或北风呼呼的严寒,坚持观察天象,考察风云的流动、星座的变幻、气温的升降以及湿度的高低。由于长年观测,她积累了许多第一手天文资料,取得了丰富的气象知识,较系统地掌握了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对某些地区,特别是她家乡地区的气象预测,其准确率达到惊人的程度。

王贞仪既注重书本理论,又很注重实践活动。有时,为了验证书本中的理论,她在自己的家里,因陋就简,创造条件,进行一项又一项科学实验活动。为了验证望月和月食的关系,对月食作出正确的解释,她反复实验,常在农历十五日的晚上,在花园亭子间的正中放一圆桌当地球,在亭中梁上用绳子垂系一盏水晶灯当太阳,在桌旁放上大圆镜当月亮,一次又一次摆置、挪动、转移三者的方位,一次又一次地仰望明月星汉,焦思苦虑,反复琢磨,终于写出了很有价值的天文论著《月食解》。

特别可贵的是,王贞仪还提出,地球所处的位置是在四面皆天的空间,地球上任何地方的任何人所站的都是地,头顶的都是天。对宇宙空间来说,没有上、下、正、偏的区别。

王贞仪的这个相对空间的理论,在当时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科学发现,澄清了人们对地球的错误认识。

“人生学何穷,当知寸阴宝”。这是王贞仪的治学经验之谈。她随着父亲工作的迁徙,走遍大江南北,塞外关内。在旅途跋涉中,她也从不放松学习和考察。她曾写下了“足行万里书万卷,尝拟雄心胜丈夫”的著名诗句。但是,在“往往论学术,断不重女子”的封建社会里,她的凌云壮志和真才实学却毫无施展的机会。

王贞仪善诗会画,才华出众,除天文、气象外,对地理、数学和医学等多方面均有研究。她只活了29岁,在短短的一生中,却写下了包括文、赋、诗、词各种文体的文学著作《德风亭集》二十卷,以及《星象图释》、《筹算易知》、《历算简存》等十多种科学论著。她还对别人的一些天文论著提出新的见解。不幸的是,她的科学成就当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甚至连她的亲属也不能了解她。王贞仪临终时,只得把自己的书稿转交给一位女友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