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播报
考生小周,考后估计成绩在650分左右。她想在本科一批第一志愿报考北京大学,从北京大学连续三年在本省的录取分数来看,最低提档线都在650分以上。如果自己的高考成绩能跨过650分这道关,被北大录取的希望就很大。根据自己估计的成绩,她认为自己还是有机会上北大的。但是为了防止第一志愿落选而下滑到其他批次,她第二志愿报考了中山大学,因为该大学历年来有接受高分第二志愿的传统。
成绩揭晓后,小周总分为652分,比自己估计的分数还高出2分。但这一年由于试题较为容易,本省一本控制线的分数也上涨了25分。录取时,北京大学文科在该省的录取线为660分,所以小周无缘北京大学。而第二志愿的中山大学文科在该省的调档线为613分,小周成绩高出了该校在本省调档线39分,所以其档案投到了中山大学,顺利被第一专业公共事业管理录取。
案例点评
在梯度志愿中,第一志愿固然十分重要,但并不意味着第二志愿及后续志愿就可以轻视和马虎。因为各批次第一志愿的录取率都不可能达到100%,即使是一批本科院校,每年也有部分院校20%以上的名额是在第二志愿及后续志愿中录取的,更何况其他批次的院校呢?
第二志愿是考生在每个录取批次中填在第二位的学校志愿,往往也是考生退而求其次的较为满意的学校志愿。当第一志愿不能如愿时,考生一般都寄希望于第二志愿能够实现。第二志愿如果填报巧妙,可以使考生的命运“起死回生”,呈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另外,有些院校虽然在第一志愿就可以完成招生计划,但为了揽到高分考生,每年会预留出少量名额,专门招收高分落选的第二志愿考生。
这个案例中所谈“第二志愿”是针对“院校”来说的。案例中的考生小周报考北京大学有一定实力,但没有十分把握。不报北大不甘心,报了又怕一落到底。在这种情况下,她注意到了中山大学对第二志愿考生的规定:“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时设置院校级差分,每一级差为30分”,况且该校很乐意接受第一志愿报考北大清华的落选考生。于是,小周便把中山大学作为第二志愿,最后果然被该校顺利“接住”。中山大学的名气虽然不能与北京大学相提并论,但该校既是“211工程”高校,又是“985工程”高校,在我国也属于一流院校了,该考生被中山大学录取,而且学的是自己较满意的专业,所以并不吃亏。
吕老师提醒
1.填报第二志愿需避开热门院校
考生在选报第二志愿时应注意,名牌、热门或一流院校一般不能做第二志愿选报。这些院校生源丰富,不但第一志愿可以完成招生计划,而且录取分数一般都较高。这些院校不存在录取第二志愿考生的可能。即使个别学校遇到“小年”,录取的第二志愿分数要求也很高。所以,第二志愿报考这些院校基本上都变成了无效志愿,还浪费了选报其他院校的一个名额。
2.与第一志愿拉开档次
为确保被录取的概率,要选报录取分数低的院校作为第二志愿,这应该是对选报第二志愿的基本认识。可是有的考生往往忽略这一点,出于希望能上理想学校的愿望,不是选报与第一志愿院校录取分数大致相当的院校,就是选报的院校越到后边越好,也就是录取分数越后边越高。这样,第二志愿被录取的可能性就几乎没有了。
院校录取的第二志愿分数,普遍都会高于第一志愿的最低分。反过来说,考生选报的第二志愿要想成为有效志愿,能够被所选院校录取,自己的分数就应该高于所选报院校录取第一志愿的平均分。所以,考生在填报第二志愿时,一定要与第一志愿所填报的学校分数拉开档次。
3.录取第二志愿的院校有哪些
各批次院校都有第一志愿生源历来不足,必录第二志愿的情况。它主要包括以下七类。
(1)“冷门”的专业类院校。如农林、石油、地矿等行业院校。
(2)与考生所在地距离远的非名牌院校。如近年来合并、升格、更名的院校。
(3)在本省投放招生计划少的院校。因有些考生认为不够档次,避而不报。
(4)地处中小城市的二本、三本院校。
(5)遇到“小年”的院校。由于考生看到上年报考人数过多,录取分数线太高,不敢选报。
(6)首次在当地参加录取的院校。因为考生没有往年的参照资料,心中没数,不敢填报,结果第一志愿没录满。
(7)一个学校两个批次录取的院校。考生出于对学校档次的疑惑,放弃选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