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错误在成功路上是不可避免的,当它们降临之后,我们要做的不是去逃避、推诿,而是要以百倍的勇气去挑战失败。主动承担责任,是一个人品格真诚的魅力体现。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努力追根溯源,找出失败的原因和错误的缘由:工作能力不足?准备不充分?客观条件不成熟?等等,把类似的这些问题都搞清楚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就能对症下药,避免重蹈覆辙。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
失败之时,也是最容易找到成功的切入点之际,因为这是发现自身不足的绝佳机会。成功者往往把失败与错误当做人生的另一种财富。美国的大发明家爱迪生曾说:“失败了一千次并不可怕,最起码我知道这一千次的努力都是不行的,于是我就会作出第一千零一次的努力……”许多人遇到错误与失败,总是一味地逃避,不愿看到自己身上有伤口,失去了极早清理的机会,最后终为伤口所害而追悔莫及。
在现场直播过程中,主持人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很多无法预料的事情。因此,就会出现各种束手无策的情况,那种尴尬、无奈真是令主持人难堪。1993年倪萍专门为几对金婚的老年朋友举办了一期《综艺大观》,他们都是我国各行各业卓有成就的科学家,其中有一位是我国第一代气象专家,曾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
在直播现场,当倪萍把话筒递给这位老科学家时,她顺势就接了过去。对于直播中的主持人来说,如果把话筒交给采访对象,就意味着失职,因为你手中没有了话筒,现场的局面你就无法掌握了。更严重的是,对方如果说了不应该说的话,你就更被动!但那时众目睽睽,倪萍根本无法把话筒再要回来。
“我首先感谢,今天能来到你们中央气象台!”这位老专家第一句话就说错了。全场观众大笑。倪萍伸出手去,想把话筒接回来,但老专家躲开了。后来倪萍又两次伸出手去,但老专家还是没将话筒还给她。舞台上出现了倪萍和老专家来回夺话筒的情况。台下的导演急得直打手势,倪萍更是急得浑身出汗。
直播结束后,不少观众来信批评倪萍:“不应该和老科学家抢话筒,要懂得尊重别人……”倪萍认真地检查了自己,她知道这是她作为节目主持人的失职。面对上亿观众,她绝对不应该抢话筒,更不应该随便打断别人的讲话,更何况是年轻人对长者。但观众们又何尝知道,直播节目的时间一分一秒都是事先周密安排的。如果这位长者占了太长的时间,后面的节目就没法连接了。
问题发生后,倪萍没有刻意去推脱责任,反而主动承担了这次失误的责任。接着,她仔细回忆了当时的情景,试图从中找到失败的原因。人不怕犯错误,就怕接连犯相同的错误。她经过反复的思考和总结,得出了这样的体会:如果自己在直播前,能和这位长者多交流交流,了解她的个性,掌握她的说话方式,那天就不会出现这类尴尬的场面。
社会文明程度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观众对主持人的要求和批评也随之增多,倪萍对此都能一一正确地对待。她知道,只有接受批评、承担责任,然后再丰富自己、勇于突破,她的艺术生命才会越来越长;相反,害怕批评,裹足不前,那么作为主持人,在失去观众的同时,最终也失去了自己。
通过这次对“抢话筒事件”的总结,倪萍逐渐养成一种习惯,无论是谁做嘉宾,只要会在她的节目中出现,她都会提前到他们的住处进行采访,了解一些资料,体验对方那一份感情。在以后的主持生涯中,类似的情况再也没有发生。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不可能永不犯错误、不遇到各种失败,如果你真的错了,那就要以高昂的斗志去挑战失败,把失败当做磨炼意志、增长才干的好机会。只有大胆地接受现实,才可能坦诚地分析、探究失败的根源,重新赢得获取成功的机会。
倪萍当时如果只是一味地推脱责任,没有勇气挑战失败,不主动地从主观上找出问题的根源,那她就不会从“抢话筒事件”中获得启示,下次碰到类似的问题同样还会手足无措,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观众的信任与认可,也不可能在失败中增长才干、逐渐走向成熟并获得今天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