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曹操西征张鲁时,孙权率军攻打合肥,这时镇守合肥的大将是张辽、李典、乐进,三人资历能力职位均不相上下,如果这时工作安排不当,势必引起内部斗争,很难守住合肥。但曹操用人的高明这时也得到充分的体现,他了解三人之间的矛盾,也知道张辽有胆有识顾全大局、是个帅才,李典与人为善、虽跟随自己多年却从未独当一面,乐进打仗时身先士卒是个猛将、但脾气暴躁容易中计,所以作出如下安排,“若孙权至者,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城。”后来在张辽的带动下,三人各自负责,协调一致,终于大败孙权。
4、爱护人才——成大事者俱是爱才之人
人才与厂房设备等其它企业要素最大的不同在于人才会思考、是有感情的动物。将心比心,领导者爱护人才,人才必感恩图报。爱护人才要注意以下几点:
(1)、鼓励人才发展,不要怕下属超过自己。刘备、孙权能从较弱的势力发展到三国鼎立,恐怕与他们的爱护人才是分不开的,在他们那儿,各路人才均得到充分的发展。而清末的曾国藩也是爱才之人,他曾先后向清政府举荐了左宗棠、李鸿章担任要职,这两人后来都成了清朝末期的中流砥柱,此外经他举荐的督抚以上的人才也达到几十人,曾国藩也因此而更加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作为领导者,要知道很多时候,自己事业的成败决定于下属能否顺利完成各自的工作,而自己的升职更是决定于自己下属有无能力顶替自己的位置。
(2)、对事不对人。人非圣贤,孰能无错。下属做错了事,要批评他做错的事情,却不能对他进行人身攻击。但现实生活中,常听见有领导者这样呵斥下属,“你怎么笨得象猪一样,这样的订单都抢不到。”骂者无心,听者有意,长久下去,人才不流失都很困难。不如这样批评下属,“你一直都很努力,但这一次的订单没抢到对我们企业影响很大。”批评的目的在于指出错误,以期改进,而不是让下属丧失自信或感到人格不被尊重。
(3)、承担职责,扶持正气。下属办事不力,并非一定是下属的过错,作为领导者,应首先检讨自己在领导上是否有误,该承担的职责,决不能推卸在下属身上,否则将会严重影响下属们的士气。东吴孙权死后,诸葛恪立孙亮为帝,魏大将军司马师以为有机可乘,命胡遵、王昶、毋丘俭伐吴,胡遵的先行部队为东吴老将丁奉所败后,王昶、毋丘俭不得以勒兵而退,魏朝廷欲治两人之罪,司马师却说“非他人之罪,吾之过也。”如此敢于主动承担了战败的责任,使众臣莫不叹服,司马师的威望不但没有降低,反而提高。
5、用养并重——蜀国亡于无人可用
作为领导者,还应当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只注意用人而忽略培养人才的行为无异于竭泽而渔。孔明刚掌管蜀国时人才如云,但他却不注意培养后备人才,导致后来“蜀中无大将,廖化也当先”,在他死后杨仪与魏延火拼,蜀国唯有姜维能担当大任,武将方面也只有张翼、廖化以及降将夏侯霸勉强可用,而此时魏国有尚有司马兄弟、邓艾父子、钟会等帅才,后来的晋国更还有羊祜、杜预,因此可以说,蜀亡于无人才,而人才的缺乏归根到底是由于没有及时培养人才。
而实际上,很多优秀人才是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培训出来的。东吴大将吕蒙就令人“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
培养人才,主要开发途径有:针对本企业各项工作岗位需求开展短、中、长期人才培训,提高人才的知识技能水平;发掘潜力人才,鼓励自学成才;在实际工作中给新人锻炼的机会;在企业内部实行岗位互换、人才流通。
通用电气的杰克·韦尔奇就是一位“育才型”的领导者,他把60%的时间用于培养上面,他一生亲自挑选培养了500多名高层经理和3000多名中层经理,并曾250多次亲自在GE的商业学校中授课。
虽说现代社会人才流通已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但外部引进的人才在适应自己企业文化方面需要一定的时间,同时其对企业的忠诚度很难在短时间内明显提高。用人之道:先人品,后才能
我们说了谢安在国家大政方面的作为,这里,就来说说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用人之道。这也是自古以来评价宰相政绩的标准之一啊。
一说起用人,大家肯定就会想起“用人唯才”这个词儿,如果哪位宰相能做到这一点,就肯定会得到人们的称赞。不过,要说起谢安的用人,还是有些不同的。应该说,在这个“唯才”之前,还必须要加一个“唯德”。也就是说,他提拔官员的时候,第一件事儿,不是看你的才能,而是看你的人品。如果你真是“德才兼备”,那当然最好。如果你人品不错,却没有什么干实事儿的能力,他不会任用你,但却有可能和你成为朋友,他不认为一个人没实际能力是什么缺点,他甚至还乐于替你去摆平好多事儿。谢安的朋友里有一批这样儿的人物呢。但是,如果你品质不好,就算你有天大的才能,对不起,他也不会用你,而且也不会同你交往。
这样做到底是对还是不对,不好评价,但他就是这么做的。不过有一个好处倒是显而易见,这就是,这样一来,国家的政治就会很清明。
就比如:一个单位里,这些人普遍人品都不错,那污七八糟的事儿就特别少,有人碰到困难,别人都会出来帮一把,大家都用好的东西去对待别人,这样,不但工作能完成得又简单又顺利,大家的心情也都很舒畅。但是,如果这个环境里有那么几个人品不咋的,一门心思踩着别人往上爬,暗地里动心眼儿耍手腕儿,那就糟了。这就会一马勺坏一锅,他们能搞出各种各样的花样儿,把所有的事儿都弄得又复杂,又阴险,有时为了一点儿小利益,就掐个没完。而时间一久,这种风气就会形成,好人总是吃亏,于是也就变得不好了。
所以,谢安执政这一段时间,史书称“德政既行,文武用命”,史家评“政治清明”,还是跟他这个用人“先德后才”有很大的关系。
这里,正面反面都有两个典型的例子,先来说说正面的:
徐邈:这位是京口人,从小就人品端正,举止有度,勤奋地读书、做学问,很有见识。谢安了解后,十分欣赏他,这就属于“德才兼备”型的呀,于是谢安就把徐邈推荐给了孝武帝司马曜,后来做了中书侍郎。徐邈也的确不负谢安的希望,在中书一干10年,为官清简宽宏,为人稳重缜密,从不参与后来皇室那些阴险的权谋。司马曜欣赏他的学识,又敬重他的为人,一有疑问,就去向他请教,要不是一不留神被张贵人弄死了,他还想任命徐邈担任更重要的官职呢。
范宁:这一位,跟徐邈相比,就有个性得多了。他最大的个性就是——刚正不阿。范宁也极有学问,而且,他还有个极大的爱好,就是开学校。从前桓温当政时,范宁受到了压抑,桓温死后,他才当了个余杭县令。当县令的时候,他就大办学校,召收四方的学生,讲授儒学,一时间,就连这一带的社会风气,都因为他的大力办学,好转了不少。谢安十分欣赏他,也举荐他当了中书侍郎。他跟徐邈,一起辅佐司马曜,本来挺好,但范宁为人太刚正了,结果那个谗佞的王国宝就容不下他,最后被排挤出了中枢。后来范宁当了豫章太宋,接着大办乡学,招收四方学生,甚至自己出钱给学生当费用。百姓们也都特别拥戴他。到了清朝时,余杭、扬州一带的百姓还给他塑像,把他看成和韩愈一样的先贤呢。
说到这里,就有个挺有趣的问题了,这两位,都是很得谢安爱重的,也的确是“德才兼备”型,不过,他们俩可都是“儒学”名士啊,跟那时的风流玄学人物,根本不是一个路数儿。谢安自己,也是一个极典型的玄学名士吗。那么他为什么还会这么看重他们呢?这里头的原因,应该有两个:
一个,谢安的治国之道,是道家思想无疑,但很多方面,他其实也融合了一些儒家思想的。我们历来成功的政治家,其实大多数都是外儒内道型,只不过,不同的人,儒道所占的比例不一样罢了。谢安应该算是道家比例极高的一位了,但是他也并没有完全扔了儒家。
另一个,这很可能是出于他的长远打算,他希望司马曜长大以后,不要像他老爹司马昱那样,“当个名士真不错,可怜不幸做君王”,毕竟这天下是司马家的,他谢安这个位置不可能长久,真要长久这事儿就不对了。所以,他是做了一系列振兴皇权的事,这个后面还会说到。向司马曜推荐正直博学的儒士,也是他要“振皇权”的一个步骤。当个名士,逍遥山水间,这没问题。但当个皇上,却整天清谈,啥实际事儿都不会干,那可不行啊。
说完了正面儿的,我们就来再看看这两个反例。
不过说起这两位,那可真是了不得,个个尊贵无比,而且还跟谢安关系极近。这两位就是——谢家自己的女婿,琅邪王氏的王珣,太原王氏的王国宝。
有才无“德”的王珣
首先说,这里这个无“德”,是指谢安的想法。其实王珣这个人,就是比较热衷于仕途,也颇有心机,懂得相时而变,在谢安去世后,他通过自己的经营,当了尚书令这样的大官呢。其实要说,这也是琅邪王氏的一个特点,“狡兔三窟”的王衍,“善处兴废”的王导,都有这个味道。王谢这三家大族,琅邪王氏是比较会为自己家打算的,这也是人家始终能保持“第一高门”这称号的原因之一。太原王氏比较忠直,变通上差一些。陈郡谢氏呢?从谢安以后,是“素退为业”,不争权不夺利,啥也不参与。不参与,那这显赫自然就不如人家了。像王珣这样的人,要在我们现代社会里,可算是有本事的了。但是,他就是入不了谢安的眼。
王珣是琅邪王氏里最尊贵的子弟了,他是王导丞相的嫡孙,娶了谢万的女儿为妻。王珣从小就很有名气,是一时的才俊,书法也非常好。就是这么一个人,谢安却看不上他,后来竟跟王家离婚了。那时候轻视礼仪,离婚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王献之娶了郗家的小姐,后来郗家败落了,王家就逼着王献之离婚,再娶司马昱的新安公主。王献之心里老大不乐意,临死还念念不忘前妻。不过,毕竟人家是男家提出来呀,离了也不丢人。但谢家是女儿啊,谢安居然也不在乎,女儿回来,咱们另嫁他人。这名节礼法,在他眼里几乎就是视同无物。
谢安为什么这样看不上王珣?史书说,因为王珣同桓温十分密切,和谢安之间就产生了嫌疑。不过,这里面很可能还有一些内情。
桓温最亲近的这两位手下,郗超和王珣,其实他们俩不大一样。郗超这个人不像王珣这样看中功名,他帮桓温更多是出于自己的意愿,但王珣就不同。桓温对王珣来说,更重要的是仕进的手段,其实这也无可厚非,谢安、王坦之他们也是这么出来的,但关键在于,他当时还跟桓温一条心。可等桓温不行了,他这“心”也立刻没了,又跑回朝廷来了。那从前他对桓温那一套就全是假的。这在谢安眼里,可就是“无德”了。他就不喜欢这样儿的人。
而且王珣回来的时候,桓家势力还强,谢安正在煞废苦心地削弱桓家呢,王珣这个见哪边儿势强就往哪边儿倒的人物,要在朝廷当个官儿,哪怕做个侍中呢,也保不齐跟桓家里应外合。桓家不是一向朝里没人吗,这回就整好有了。所以,谢安也不想让他当重要的官儿。但是王珣出身好,名望好,朝里那时候还有王彪之,他还是谢家的女婿。人家推举王珣,还以为谢安会十分高兴呢。谢安想拦都未必能拦得住。结果,一不做,二不休,谢安和王家离婚了。也不知道这里有没有女儿的原因为导火索什么的(比如像道韫那样儿的抱怨),反正结果就是,两家绝婚。
这下儿对王珣的打击可是大了。他这个尊贵的“王丞相嫡孙”,人家根本不放在眼里啊。而且倒霉的是,谢安从来没有这么决断地反对过谁,虽然人们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但却都认为,肯定是王珣的不对,谢安不会不讲理。结果,王珣这个人的人品,就被无形中打上了一个大问号,也没有人再跑出来推举他了。谢安当政的时候,他就只当了个黄门侍郎(在门下省,归侍中管),直到谢安去世,他才在官场有所作为。
这件事儿多少还是个谜,后人说的“王谢交恶”,就是指这件事。但是,这么说也不太确切,因为“王谢”并不是真的“交恶”,除了王丞相这支跟谢家“不通问”之外,王家剩下的人跟谢家的关系,一直都是很好的。比如王献之他们。而且有说法说,这是谢安借机打击琅邪王氏,其实也不是,如果这么说的话,他就不该这样看中王献之了。其实根本问题,还是出在王珣这个人身上,谢安是不能认可他的这种善于权变的个性。这的确可以看到,谢安对“品质”这个东西的重视程度,两家离婚时他还是吏部尚书,远没有现在这样显赫,但却根本无视王家的尊贵,也不怕得罪人家,也真是够有个性。
无才也无德的王国宝
这位先生,可能不少朋友听说过吧,后来,司马曜猜疑谢安要谋反,大多数的谣言,都是从他这儿开始造的。他这辈子最出名的,一个就是会谄媚,一个就是好弄权。当然了,什么贪婪、好色、奸诈等等,他也都各占一票,如果说每段历史当中,都会有一些这类的垃圾人物的话,那么王国宝就是这段儿历史中的典型。最后他也没得什么好下场,好多年后,王恭起兵反司马道子乱政,司马道子就把他扔出去当替罪羊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