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心灵的心态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49064600000008

第8章 心态决定命运(7)

一个装水的罐子

◎文/佚名

每一天我们都在忙,你是不是把目前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放在了首位呢?

有一位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装水的罐子。然后又从桌子下面拿出一些正好可以从罐口放进罐子里的“鹅卵石”。当教授把石块放完后问他的学生道:“你们说这罐子是不是满的?”

“是!”所有的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说。

“真的吗?”教授笑着问。然后再从桌底下拿出一袋碎石子,把碎石子从罐口倒下去,摇一摇,再加一些,再问学生:“你们说,这罐子现在是不是满的?”这回他的学生不敢回答得太快。

最后班上有位学生怯生生地细声回答道:“也许没满。”

“很好!”教授说完后,又从桌下拿出一袋沙子,慢慢地倒进罐子里。倒完后,于是再问班上的学生:“现在你们再告诉我,这个罐子是满的呢?还是没满?”

“没有满。”全班同学这下学乖了,大家很有信心地回答说。

“好极了!”教授再一次称赞这些“孺子可教也”的学生们。称赞完后,教授从桌底下拿出一大瓶水,把水倒在看起来已经被鹅卵石、小碎石、沙子填满了的罐子。

当这些事都做完之后,教授正色问他班上的同学:“我们从上面这些事情学到什么重要的功课?”

班上一阵沉默,然后一位自以为聪明的学生回答说:“无论我们的工作多忙,行程排得多满,如果要逼一下的话,还是可以多做些事的。”这位学生回答完后心中很得意地想:“这门课到底讲的是时间管理啊!”

教授听到这样的回答后,点了点头,微笑道:“答案不错,但并不是我要告诉你们的重要信息。”说到这里,这位教授故意停顿,用眼睛向全班同学扫了一遍说:“我想告诉各位最重要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先将大的鹅卵石放进罐子里去,你也许以后永远没机会把它们再放进去了。”

找到属于你的一切

◎文/佚名

读书并不是枯燥的事情,除非你的思想不正确。转变了思想,你也可以把读书当作乐趣。

那是个隆冬腊月的下午,我独自一人向汽车站走去。早在一小时前,我所有的伙伴都放学回去了,但我却因为西班牙语课迟到,不得不在别人走后留下。“这太不公平了。”我愤愤地自语,对惩罚我的老师充满了怨恨。还有,上次数学测验不及格,同样也不是我的过错。我觉得:这世界恨我,我反过来也恨这个世界。

离车站还很远,我沿着人行道疲惫地走着。“老师有什么权力布置家庭作业?”我扪心自问,我憎恶拿在手里的这些课本,这些书我已勉强读了一年了。

到了车站,我把书丢在身边的公共长椅上诅咒起冰冷的天气。不一会,又来了位妇女,嘴里哼着一首欢快的乐曲。我苦笑了一下,今天的遭遇全齐了——我又碰到了一位汽车站上的疯女人。

“你在街那头上学吗?”她问我。嫣然地一笑,露出满脸的皱纹。

“嗯。”我不想和她啰唆,只应了一声。出于好奇,我上下打量起她。

她是一位体格健壮的中年妇女,虽说看上去神采奕奕,但穿着破旧,也不合体。手里拎着一只浅蓝色的大塑料袋,很像我小时候背的书包,里面塞满了各种古怪的东西。她注意到我对袋子发生兴趣,便将手伸进去,“这是我从那幢公寓后面捡的。”她说。

她显得很健谈。“你是个可爱的小姑娘。”我往椅子边上挪了挪,有些窘怯。

“谢谢。”我笑着答道,接着便理我自己的书。

“记得在中学的时候,”她笑着说,“我非常想当护士,我曾经把书拿回家每天晚上苦读,梦想有一天能帮助人们。当然,我一直很清楚,像我这样的黑姑娘成为护士的希望很小,不过你知道,我还是当上了护士。”她满意地看着我,我发现自己也正注视着她。

“后来有一天,妈妈得了重病,我是家里的老大,只好回家照顾妹妹们。过了一个长长的严冬,到了春天,妈妈去世了。”她说着,仍在微笑。

“对不起!”我说,意指她母亲的死。

“不,”她笑得更响了,“妈妈常教我要有信心,我想上帝会照顾她的。不管怎样,我的命还不坏。我有个儿子,想当医生,这不就很好了吗?他是个好孩子,从不伤害别人。他靠助学金上大学,打算当医生。”我们相视而笑。

“他多想让他母亲自豪,可他得了白血病,医生大概能治好他。真是个好孩子,我每时每刻都在为他祝福,我相信奇迹会出现的。”她微笑着,这微笑把我深深地迷住了。

“你真漂亮,又年轻,看见你拿的书,我觉得你像个非常聪明的孩子。”她说什么倒无所谓,只是她对我说话的神情和那灼热的目光,以前我从来没有见到过。

在学校,我成绩平庸,屡次给自己丢脸,老师不满,同学讨厌。生物考试作弊被抓住,大家更是讥笑我,我也试图嘲笑自己,但结果却痛哭一场。

而在这儿——辛辛那提市中心的寒冷天里,一个陌生的、我自以为比我不幸得多的人,向我微笑,我感到一阵温暖。

汽车缓缓驶来。“我要上车了。”我嘴上这么说,身子却没动。

“生活多美!”她说着,将手放在我的手上,“我愿你找到属于你的一切。”

我上了车,心里充满了快乐,再不觉得前面的路长,因为还有更远的路等着我。天空飘起雪花,我看得入了神,多美啊!车外,孩子们在沿途的人行道上欢快地嬉戏,伸出舌头,接落下的雪花,他们同样很可爱。我低头看着书包中的书,它们也变得可爱了!我急于要读它们,不是因为学习任务,也不是讨父母欢心,而是心里要读。

老饲养员的一堂课

◎文/佚名

生活中,我们总是觉得那些往往离我们最远、又最难得到的东西最为宝贵。惟有真正成熟的人,才能够珍惜身边的一切。

美国的天堂动物园里,新去了一个喂河马的饲养员。老饲养员给他上的第一堂课,让他有点接受不了。听起来也确实有点离奇。老饲养员告诉他,不要喂河马过多的食物,不要怕它饿着,以免它长不大。新去的饲养员听了这话,十分纳闷。心想,世上怎么会有这种道理,为了让动物长大,而不要喂过多的食物。他没有听老饲养员的话,拼命地喂他的那只河马。在他喂养的河马前,到处都是食物,人们无不感到他的仁慈和善意,

但两个月后,他终于发现,他养的这只河马,真的没有长多大,而老饲养员不怎么喂的那一只,却长得飞快。他以为是两只河马自身的素质有差别。

老饲养员不说什么,跟他换着喂。不久,老饲养员喂的那只河马,又超过了他喂的河马,他大惑不解。

老饲养员这时才一语道破天机:“你喂的那只河马,是因为太不缺食物,反而拿食物不当一回事,根本不好好吃食,自然长不大。我的这一只,总是在食物缺乏中过生活,因此,它十分懂得珍惜,是珍惜使它有所获得,有了健壮,珍惜是一种正常的生命反应,甚至是一种促进,是生活中的需要,而不是离奇的假说。”

捡起地上的硬币

◎文/佚名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肯从小事做起的人注定不能成功。

美国西部是一个非常诱人的地方,许多人都跑到那里打工,梦想到那里捞一个世界,挣更多的钱。其中有两个年轻人,一个是约翰,一个是斯蒂芬,他们在路上偶然相遇了,说起去打工的事情,两个人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们来到美国西部,就开始不断地寻找机会。

有一天,二人同行时,有一枚硬币躺在地上,约翰看也不看就抬着头过去了,而斯蒂芬却毫不犹豫地把那枚硬币捡了起来。约翰看着斯蒂芬不由地露出了鄙夷的神情,他想:真没出息,一枚硬币也要捡,哪像干大事业的人!而斯蒂芬却想:看着让钱白白地从身边溜走,怎么能成就事业呢?

两个人又同时走进一家小公司。工作很累,工资也低,约翰不屑一顾地走了,而斯蒂芬却高兴地留了下来,努力地工作着。约翰走了一家又一家的公司,他在不断努力地寻找着机会。两年后的一天,两人在街上相遇了,斯蒂芬由于努力地工作,已经干出了一番事业,自己成了老板,而约翰却仍然没有一个固定的工作。

约翰感到非常不理解:斯蒂芬是一个连硬币都捡的人,这么没出息,怎么可能做出一番事业了呢?

前辈诗人对后来者的忠告

◎文/佚名

生活经验可以借鉴别人的;成功的经验往往需要自己去探索。

托马斯·S.艾略特是著名诗人,以1922年发表的长诗《荒原》而奠定其在英美诗歌界的地位。该诗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也是西方现代诗歌的一个里程碑。他不仅是诗人,也是批评家,他的诗歌创作实践和文艺批评使英美的诗歌风格和批评标准为之一变。他于1927年加入英国籍,194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1951年,一位22岁的美国诗人新近从哈佛大学毕业,即将启程去牛津。行前,他怀着受宠若惊的心情应邀来看望当时正好在美国的艾略特。当他告辞时,艾略特对他说:“40年前,我从哈佛去牛津。现在,你也要从哈佛去牛津。我能给你些什么忠告呢?”那年轻诗人毕恭毕敬地听着,准备永生牢记这位前辈诗人对后来者的忠告。艾略特停顿片刻,接着说到:“你带了长内衣吗?”

顽固不化的贝勒人

◎文/佚名

任何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成熟的人会积极听取别人的意见,努力借助别人的力量,实现自己的理想。

一天,一个农夫去贝勒城。一路上,狂风大作,大雨倾盆,几乎无法行走。但是,农夫有很要紧的事,他还是顶风冒雨,奋力向前走。

他在路上遇见了一个老人。老人对他说:“你好!你这样匆匆忙忙到哪里去?”

“去贝勒。”农夫脚步不停地答道。

“你至少可以说一声:‘上帝保佑。’”

农夫停了下来,直视着老人的眼睛,接着眨了一下双眼,说:“上帝保佑,我要去贝勒。但是,即使上帝不保佑,我还是要到那里去。”

这个老人正巧就是上帝。“如果那样,你七年以后再去贝勒,”他说,“现在,你给我跳到这片沼泽地里去,在那里待上七年。”

农夫立刻就变成一只青蛙,跳到沼泽地里去了。

七年过去了。农夫从沼泽地里跳出来,恢复了人形。他戴上帽子,继续往集市上走。

走了一小段路,他又遇见了那个老人。“你到哪里去,我的好人?”

“去贝勒。”

“你可以说一声:‘上帝保佑。’”

“如果上帝保佑,那很好。如果上帝不保佑,我知道会有什么结果,我不要别人帮助,自己现在就能跳到沼泽地里去。”

从此以后,他再也不能说话了。

老是懊悔的蹶叔

◎文/佚名

只有认真听取别人的忠告,善于吸取教训,做一个虚心接受意见的人,才能避免许多懊悔及烦恼。

从前有个极端自信的人,名叫蹶叔。他从来不听别人的忠告,老是事后懊悔。他的朋友劝他“不要在高地上种稻,在洼地里种高梁”,他把劝告当作耳边风,结果年年歉收。当他走到朋友的洼地边,看到金黄色的稻浪时,才懊悔莫及地说:“我为什么不听朋友的劝告呢?”

蹶叔也做生意,但总是别人贩卖什么货物,他也贩卖什么货物,因此,货物总是卖不出去,结果做生意老是赔本,弄得十分穷困。他非常懊恼地说:“我为什么不早些改变购货的方法呢?”

后来蹶叔和一位朋友去航海,船开到接近大洋的时候,朋友对他说:“我们不能再前进了,前面是归塘,水势很险,过去了就难回来了。”但蹶叔依旧把船开到了归塘,一股旋流把船转了过去,险些葬身海底。直到九年以后,一次强烈的大海风,才把他们坐的那只船又吹了回来。

这时,蹶叔的头发和胡子全白了,人也很衰老了。他神情懊丧地对朋友哀叹道:“这次航海几乎老死在海外,我真该早听你的劝告啊!”

一句话的启示

◎文/佚名

以积极的态度看待社会中的人和事,不吹毛求疵,是一种成熟的标志。

大学二年级的暑假,我在家乡的一家报社当见习记者,并将此视为成为文人的第一步。

我们编辑部有一个编辑,他的散文常见诸于有名的杂志,总发表些机智但令人难堪的见解。我极希望自己也能练就他那样的能够洞察别人一切缺点的目光。

那年夏天来了个巡回演出团。

我一直渴望选择有趣的题材,写些让我们的编辑拍案叫绝的东西,这是一个好机会。

有关演出的评论,将由一位正式记者来写,但我还是决定去观看首场演出,并写篇评论给编辑看看,如果我的文章有点分量的话,他也许会让它见报的。当然,仅只是他的几句赞语就够我陶醉一番了。

那晚,剧场爆满。人们对剧团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能够建好剧场并排出四部剧目深表赞赏。大多数演员同我年纪不相上下——19岁左右。我发现那个黑头发的漂亮女主角挺紧张的,还说错了一句台词。那位男主角进入舞台时走错了方向,但他马上即兴加了几句台词,平息了其他演员的慌乱。为了文笔犀利,我把前面两点写进了我的评论文章,后面这点没提。

第二天,报上发表了那位正式记者的评论。她热情赞扬了每个演员做出的努力。我也把文章交给了编辑,他看后哈哈大笑。“挺有趣。蛮尖锐。我要发表这篇文章。”

第二天,我把我发表在报上的文章足足读了五遍。我似乎看见我眼前的道路上洒满了鲜花,我的文章不断变成铅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