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的标准是一根可以无限拉伸的橡皮筋,你的欲望越大,它拉得就越长,快乐的标准也就越高。默多克、李嘉诚是智慧的,把快乐的标准降下来,降到人人都拥有的境地,那就快乐了。
澳大利亚还有位华籍企业家谢英福,当时马来西亚有一家国营钢铁厂经营不景气,亏损高达1.5亿元。首相马哈迪找到他,请他担任公司总裁,他不假思索地答应了。在别人看来,这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因为钢铁厂债重难还,生产设备落后,员工凝聚力涣散,这是一个巨大的洞,根本无法填平的洞。
但谢英福却坦然对媒体说:“当年我来到马来西亚时,口袋里只有5元钱,这个国家令我成功,现在我要报效这个国家,如果我失败了,那就等于损失了5元钱。”
年近六旬的谢英福从别墅里搬出来,住进了那家破败的钢铁厂,三年后,工厂起死回生,开始大量创造财富。
5元钱每个人都拥有,但当你拥有1万元、1百万元、1千万元的时候,还会以5元的标准衡量自己的快乐吗?
快乐像跳高,跳杆越低,我们就会越轻松,越无所畏惧。
别盯着杯子
◎文/方寇晴
如果将心思花在杯子上,你哪有心情去品尝水的苦甜,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一次,我们几位同学去拜访大学时的老师。老师问我们生活得怎么样。一句话勾出了大家的满腹牢骚,大家纷纷诉说着生活的不如意:工作压力大呀,生活烦恼多呀,做生意的商战不顺呀,当官的仕途受阻呀……一时间,大家仿佛都成了上帝的弃儿。
老师笑而不语,从房间里拿出许许多多的杯子,摆在茶几上。这些杯子各式各样,有瓷器的,有玻璃的,有塑料的,有的杯子看起来高贵典雅,有的杯子看起来简陋低廉……老师说:“都是我的学生,我就不把你们当客人看待了。你们要是渴了,自己倒水喝吧。”
我们说得已经口干舌燥了,便纷纷拿了自己中意的杯子倒水喝。等我们手里都端了一杯水时,老师讲话了,他指着茶几上剩下的杯子说:“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挑选去的杯子都是最好看最别致的杯子,而像这些塑料杯就没有人选中它。”我们并不觉得奇怪,谁都希望手里拿着的是一只好看的杯子。
老师说:“这就是你们烦恼的根源。大家需要的是水,而不是杯子,但我们有意无意地会去选用好的杯子。这就如我们的生活——如果生活是水的话,那么,工作、金钱、地位这些东西就是杯子,它们只是我们用来盛起生活之水的工具。杯子的好坏,并不能影响水的质量,如果将心思花在杯子上,你哪有心情去品尝水的苦甜,这不是自寻烦恼吗?”
赢得命运的10
◎文/汤姆·克劳斯大漠孤烟编译
她赢得了她一生的命运,而不只十分那么简单。
她十七岁,脸上总是带着明亮的微笑。这样的微笑出现在像她这样一个由于大脑性麻痹而产生肌肉僵硬的人的脸上是很不寻常的。因为她身体的大部分肌肉她自己都很难控制。由于她在说话方面存在着障碍,因此她那明亮的微笑更加显示了她那纯正的个性——一个了不起的孩子。人们经常看到她拄着助步架(病残人用的)艰难地走在拥挤的学校走廊上。人们大都不去和她说话,为什么?谁知道呢?也许是因为她看起来和别人不一样,别的学生不知该如何去接近她。走在学校的走廊上,蒂娜通常会主动打破她和遇到的同学之间的沉默,大声而愉快地招呼一声“嗨”。
那天我布置的作业是背诵一首叫做“不要放弃”的三节诗,我只为这项作业定了10分,我想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去背诵它。在我自己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如果老师布置一个只值10分的家庭作业,我也许就会自动把它放弃。因此我也不能对今天的青少年寄予太大的期望。蒂娜是我班上的学生,我看到她脸上的微笑与以往不一样,其中多了一份担心,“不必担心,蒂娜,”我在心里说,“它只值10分。”
到了检查作业的那天,我翻着花名册,依次点名让学生们站到讲台上背诵。果然被我料中了,学生们一个个的都背不出这首诗。“对不起,克劳斯先生,”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反正它只有10分……不是吗?”终于在一种失望、颓丧的心态下,我半开玩笑地宣布,下一个不能完整地背出这首诗的学生必须趴在地上做十个俯卧撑。这是我从我的体育老师那里学到的惩罚手段,令我吃惊的是,下一个学生是蒂娜。蒂娜拄着助步架费力地走到讲台上,一字一字地开始费力地背诵起来,她在第一个小节的末尾犯了个错误。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她就把助步架扔到了一边。跌倒在地板上,开始做俯卧撑。我感到很惊骇,想说:“蒂娜,我只是说着玩儿的!”但是她已经爬回到她的助步架里,重新站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继续她的背诵。她完整地背完了这首三节诗。那天能够完整地背出这首诗的只有少数几个学生。而蒂娜就是其中之一。
当她背完之后,一个同学大声问她,“蒂娜,你为什么要那么做呢?它只不过才10分!”
蒂娜一字一顿地说:“因为我想和你们一样——做一个正常人。”
听到蒂娜的回答,整个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这时,另一个学生叫道:“蒂娜,我们都不是正常人,我们还只是十几岁的孩子!我们随时都会遇到困难。”
“我知道。”蒂娜说着,脸上展开一个明亮的微笑。
那天,蒂娜得到了属于她的10分。同时,她也得到了其他同学的喜爱和尊重。对她来说,她赢得了她一生的命运,而不只10分那么简单。
永不放弃希望
◎文/曾奇峰
一个人即使拥有一切,却不拥有希望,那就可能丧失他已经拥有的一切。
在马来西亚的一个国际心理学会议上,我认识了一个朋友,他向我大力推荐他所创立的积极心理治疗理论。
他讲他所做过的一个试验:他将两只大白鼠放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中,它们会拼命地挣扎求生,所能维持的时间为8分钟左右。然后,在同样的器皿中放入另外两只大白鼠,在他们挣扎了5分钟后,放入一个可以使它们爬出来的跳板,结果两只大白鼠得以活下来。若干天后,再将这对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人同样的器皿,结果令人大为吃惊:它们竟可以坚持24分钟,三倍于一般情况下能够坚持的时间。
这位朋友总结说:前面的两只大白鼠,是凭自己本来的体力挣扎求生;而有过逃生经验的大白鼠却多了一种精神力量,它们相信在某一个时候会有个跳板救它们出去,这使它们能够坚持更长的时间。这种精神力量,就是积极的心态,或者说是内心对一个好的结果存有希望。
当时,我心里想着那两只大白鼠,总觉得不是滋味,就略带反感对他说,有希望又怎么样,最后它们还不是死了。出乎我的意料,这时,他告诉我:“不,它们没有死。在第24分钟时,我看它们实在不行了,就把它们捞出来了。”
我问:“你为什么要那么做?”
他说:“因为有积极心态的大白鼠有价值,更值得活下去。我们人类应尊重一切希望,哪怕是大白鼠内心的希望。”
希望就是力量。在很多情形下,希望的力量可能比知识的力量更强大,因为只有在有希望的背景下,知识才能被更好地利用。一个人,即使他一无所有,只要他有希望,他就可能拥有一切,而一个人即使拥有一切,却不拥有希望,那就可能丧失他已经拥有的一切。
牡蛎的胸襟
◎文/洪兰
是否也应该学习牡蛎,使自己的日子好过一些呢?
我在美国读书时,我的室友是日本人,她有一颗珍珠,是她母亲在她离开日本赴美求学时给她的。她们家世代采珠,在她离家前,她母亲郑重地把她叫到一旁,给她这颗珍珠,告诉她说:“当女工把沙子放进牡蛎的壳内时,牡蛎觉得非常的不舒服,但是又无力把沙子吐出去,所以牡蛎面临两个选择,一是抱怨,让自己的日子很不好过,另一个是想办法把这粒沙子同化,使它跟自己和平共处。于是牡蛎开始把它的精力营养分一部分去把沙子包起来。当沙子裹上牡蛎的外衣时,牡蛎就觉得它是自己的一部分,不再是异物了。沙子裹上的牡蛎成分越多,牡蛎越把它当作自己,就越能心平气和地和沙子相处。”
牡蛎并没有大脑,它是无脊椎动物,在演化的层次上很低,但是连一个没有大脑的低等动物都知道要想办法去适应一个自己无法改变的环境,把一个令自己不愉快的异己,转变为可以忍受的自己的一部分,人的智能怎么会连牡蛎都不如呢?
珍珠的故事我听过很多,但是很少是从牡蛎的观点来看逆境的。人生总有很多不如意的事,如何包容它,把它同化,纳入自己体系,使自己日子可以过下去,恐怕是现代人最需要学的一件事。尼布尔(Reinhold Neibuhr)有一句有名的祈祷词说:“上帝,请赐给我们胸襟和雅量,让我们平心静气地去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请赐给我们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请赐给我们智能,去区分什么是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不可以改变的。”
人类凭什么一有挫折便怨天尤人,跟自己过不去呢?
凡事固然讲求操之在己,但是在没有主控权的事上,是否也应该学习牡蛎,使自己的日子好过一些呢?
箭与靶心
◎文/张揆辅
我决不留恋射出去的箭。
3位颇具天赋的女孩儿让射箭队教练大喜过望,当时,这3位少女都不满17周岁,而且以最好成绩计算,她们都排名在世界前10名之列,换句话说,只要这3人发挥正常,奥运会上的女子射箭金牌铁定落入她们囊中。
紧张的比赛开始了,主场观众的呼声此起彼伏,一声哨响后,观众们都静下心来,是队员们角逐的时候了。可令教练大为意外的是,第一位天才少女在首轮即遭淘汰,她的成绩非常糟糕,连平时的训练水平都达不到。教练仰天祈祷,还好,我们是东道主,有3个名额参赛,只有看其他两位队员的发挥了。
决赛才进行到一半,另一位少女的成绩开始不稳定,而且越来越失去准头,眼看她是拿不到冠军了,于是教练把目光投向最后一名弟子,只见那少女异常的沉着老练,她的每一支箭几乎都命中靶心,她获胜了,她如愿以偿地取得了金牌,为举办此次奥运会的国家赢得了荣誉,她就是韩国公认的“神箭手”金水宁。
事后,教练问第一位弟子失败的原因,她说,她从一开始就想“保”,因为只要发挥出她的最好水平,她就可以遥遥领先,可惜,她失败了;第二位弟子说,当她射出糟糕的一箭后,她很想“追”,以力保金牌,可惜,她也失败了;问到金水宁时,金水宁平静地说:“我眼中只有靶心,连箭都看不见了。”教练拍拍她的肩膀说:“你已经知道什么是射箭了。”
距离汉城奥运会,10多年过去了,当年英姿飒爽的金水宁已经变成了有两个孩子的主妇,可为了即将到来的雅典奥运会,这位老将又重新复出,担当了国家队的核心,她的成绩,依然是最好最稳定的。对于自己保持良好成绩的诀窍,金水宁还有一句备受观众熟悉的话,那就是,“我决不留恋射出去的箭。”
谁都想获得成功,可由于心中有太多杂念,努力就会偏离方向,真正的高手,“只看得见靶心”,一心扑着理想而去,而从“只看得见靶心”到“决不留恋射出去的箭”,就更是一种飞跃,一种升华了吧。
我来送送你
◎文/一冰
我们很多正常人失去的东西,却在那些看起来不正常的人身上表露了出来,这是为什么?
今年春天,我到成都参加糖酒会,返程车票是凌晨1点多钟的,我出宾馆的时候,已是午夜12点。
刚走出宾馆大门,一个人迎上来,微笑着说:“现在就走?”
我不认得他。这几天散发的名片太多了,不认得也正常,他既然跟我打招呼,就一定是交换过名片的。我回答:“这么晚了,你怎么在外面?”
他说:“我来送送你。”午夜时分,正是春寒料峭,我没有想到竟然还会有人起来为我送行,心里顿时涌起一股暖流。
从宾馆到路边停着的出租车,也就10来米路。他扶着我的胳膊,他的手有力、温暖,在这异地他乡,给我一种踏实的感觉。他帮我拉开车门,待我坐进去,他说:“祝你一路平安。”
这一路,我不但平安,而且愉快,心里的那种温暖在以后的日子里也久久不息。
后来,遇到一个那次糖酒会的朋友,他告诉我,他经历了和我完全一样的事。可是当他坐上了出租车后,司机告诉他,那人是个疯子,每天夜里都守在宾馆门口,给人送行。
这个消息对我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这真是个有意思的世界,我们很多正常人失去的东西,却在那些看起来不正常的人身上表露了出来,这是为什么?
不知道谁更不正常。
一只手的力量
◎文/张小失
真正有力量者,一只手也就够用了。
中途,一位妇女上了中巴,左手抱小孩,右胳膊挽着一袋肉。没有人给她让座,我只好从发动机盖子上站起身,说:“将就一下,你坐这里吧。”她感激地笑笑。
她显然很疲惫,衣服也不整洁,像是个常做小买卖的。怀中的孩子不过两岁,黑黑的,胖胖的,挺敦实。她将那袋肉放在司机座位后,美美地舒了口气,坐在盖子上,稳稳地抱着孩子。不久,下去几名乘客,车厢空了许多,但仍然没有座位。我无聊地望着外面,耳际是发动机的响声。
就在这貌似平静的时刻,忽听司机一声惊叫,车身“嗄——”一扭,差点没把我甩出窗外!紧接着,“轰隆”一声,中巴似乎被弹起。我头晕目眩,手下意识地攥紧栏杆,但巨大的惯性仍然将我抛向车后。那时,又是”轰隆”一声,中巴骤然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