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快乐心灵的哲理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49065600000046

第46章 真理永恒(9)

基于人性化的主张,我们可以在专业的领域中,充分展现自我的特色,但绝对不包括私人生活中让自己松懈或发泄情绪的那个部分。例如服装、谈话内容、小动作等细节,都应该时时留心。例如:你在家里,可以尽情抠头皮、挖鼻孔,在办公室就不宜。你可以私下和朋友在一起时,发发牢骚,以不涉及姓名的方式谈论是非,在办公室就不宜。你可以和拜把兄弟或姐妹们透露你的感情糗事和性生活点滴,在办公室就不宜。否则,你教同人们如何能够在讨论公事时尊重你的专业。

很多人不信邪,不相信以上的说法,或尽管相信了这个说法,但做不到。短时期之内,也许不会吃到苦头,对一般例行性的工作也不至于产生什么影响。不过,当升迁的机会来临时,这些“以私害公”的障碍就立刻产生负面的效应。

决策阶层在考虑拔擢人才的关键时刻,除了专业能力之外,当然希望被提拔的人才将来担任管理者的角色时,能够“以德服人”。偏偏这时候,很容易听到闲言闲语,太多的八卦消息和搬不上台面的言行举止,对一个人的专业形象,将会有很大的杀伤力。

请记得:所谓的“公私分明”,不只限于钱财,它还包括你的一切言行。而所谓的“藏私”,藏的不是工作上的独家秘籍,而是个人生活的隐私。在工作上必须懂得藏私,才能开诚布公地展现自己真正的专业。

美国人的档案

◎文/李柱权

使档案处处有用,人人重视,构成了某种社会规范力量。

汪曾祺在一篇小说里曾这样写:“每个人带着一生的历史,半个月的哀乐,在街上走。”其实,前一句倒像是说美国人。中国人的历史是装在档案袋里,由人事部门掌管。美国人的历史则装在口袋里,自己管自己,并且无论走到哪里,都要随时随地查阅,也随时随地再添一笔。不过,这查阅者与填写者可就不是自己了。

我到密西西比不久,和朋友去车行买车。朋友选中了一辆红色丰田车,坐下来谈价格时,老板彬彬有礼地说:“对不起,先生,我要先看看您的信用卡。”他取走信用卡,复印后输入电脑,几分钟后,很高兴地回来了,说:“先生,您的银行信誉很好,我们可以开始谈生意了。由于您有良好的信誉记录,我们可以为您争取到优惠的银行贷款。这辆车的价格是两万美元,您可以预付4000美元首款,然后每月付300美元,60个月后这车就是您的了。”

出了汽车行,我们到保险公司为汽车投保。工作人员首先也是很有礼貌地请朋友出示驾驶执照,然后迅速输入电脑——这是要查询朋友的驾车历史。回到前台,工作人员问朋友:“先生,您要申请哪一种保险?”朋友提出一种较优惠的保险种类,工作人员面露难色,他说:“非常对不起,先生,我只能给您一个较低计费水平的保险。”“能不能再优惠一点?”“哎呀,实在抱歉,您看您的驾驶执照,您出过两次车祸,历史上是有过失的,我们无法提供更优厚的保险,请您原谅。”我们无可辩驳地接受了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种类。

在美国,信用卡、驾驶证是每个人随身必带的个人档案。美国人经常调换工作,却不必迁户口、转档案,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户口、没档案。而信用卡、驾驶证则几乎是和中国人的档案同等重要的证件,它记录着每个人用自己行动写下的历史。说起来,美国是一个几乎没有历史的国家,它和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相比简直不值一提。也许是物以稀为贵吧,美国社会却形成了一种环境抑或叫机制——重视国家、企业、个人的历史。国家的历史,不是封存在档案馆里,而是寄放在随处可见的博物馆内,以实物、图片、音响、影片等形式,构成了一本最好读的历史书。个人的历史呢,就是口袋里的信用卡、驾驶证、医疗保险、纳税证明,还有社会安全卡片等,它们构成了个人的人生档案——信誉记录。建立有信誉的历史,对于美国人来说,无论是在人际交往方面,还是在经济活动方面,都至关重要。有信誉,你就会很容易获取银行贷款,得到各方面的优惠条件;信誉不好,档案里有问题,你的商务活动就会处处受限。最有趣的是,美国人的档案就像手上的指纹,终生相伴,不可消除。中国人的档案,取出来,销毁掉,历史就清白了,人生便轻松了。美国可不行,信用卡丢了,驾驶执照没了,没关系,你的历史都在电脑里存着呢,谁也抹不去。

至于企业,信誉档案更是举足轻重。有人打比方说,美国公司之间搞合作如同谈对象,恋爱的过程很难——相互之间要充分了解彼此的信誉历史、档案资料,甚至应运而生了专门调查企业信誉的公司。可一旦彼此取信,恋爱成功,那么双方都会投入很诚挚的感情,“嫁妆”是很丰厚的。我曾和美国朋友谈起中国的“三角债”,他们颇迷惑——不了解对方的能力信誉,怎么可以把货发给它,把钱贷给它呢?欠款者又怎么能欠债不还而又不受法律制裁呢?在美国,企业的信誉档案可是它的生存基础。失去良好的信誉,全社会都会拒绝你——不提供贷款,没有合作伙伴,没有货源,更没有经销商。也就是说,没有了生存的可能。

美国人的档案也并非十全十美,可终究是个人、企业用自己的行为来写,而整个社会又有一种机制,使档案处处有用,人人重视,构成了某种社会规范力量。

人治在其中,法治更在其中。

在耶鲁“擦洗”灵魂

◎文/高歌

快乐嘛,这是需要努力来得到的。

白大褂为我“擦洗”灵魂

耶鲁大学医院是一栋看上去十分刻板的庞然大物,整整齐齐的巨型长方体建筑,茶色的玻璃,与那条街上其他小屋古朴清秀的风格很不相称。

念本科时,除了一年一度的体检,平时有个什么伤风感冒牙疼喉痛,都会跑到这里来向护士要药。每年秋天也会到这里来排队打预防针,希望冬天不会再得流感——可是年年还是照得不误,真不知道这些预防针到底有什么用。

我到这所医院里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来看心理医生。从大三到大四,我来这里拜访心理医生,少说也有几十次。我去的科叫“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听起来怪不舒服:每次听到,脑海里都会浮现出这样一幅景象——一个穿白大褂的医生拿着一块纱布在拼命地“擦洗”我的灵魂。

心理卫生科在二楼,永远静悄悄。地板上铺着厚厚的地毯,走路不会发出任何声音。长廊两边各摆一排椅子,候诊的学生一般都低着头翻看杂志,大家尽量不坐在一起,也很少有人交谈。医生不时走出来,把病人迎进去。在这里,我常遇见我依稀认识的人——同上大课的某个同学,或是助教。我们一般不打招呼,装作没认出对方,擦身而过。我脑海中曾闪过好奇的念头:“他来干吗?”

我在德国波茨坦大学教过一年英语,知道德国人没有看心理医生的习惯。对我的学生们偶然提起我读大学时看过心理医生,他们都大惊失色,以怀疑的眼光打量我:“你好像很健康正常啊,怎么会心理上有问题?”我解释说,去看心理医生,在耶鲁学生中间是相当普遍的,并不一定是有什么严重的精神病,有时候或许只是有些疑难或者问题需要找个人倾诉一番,或是让某个局外人来帮你分析一下。学校反正免费提供心理咨询服务,何乐而不为呢?耶鲁《每日新闻报》上披露,在耶鲁约有三分之一学生至少去医院看过一次心理医生,而去看医生的原因五花八门——学习的压力、考试不理想、跟男/女朋友吵架或者分手、家庭的问题、朋友间的不合、对自己未来的焦虑……尤其是在期中和期末考试的前夕,来心理卫生科寻求咨询的人数都会骤增。

“为什么有这些问题不向朋友或是家人倾诉,却一定要来找心理医生呢?”德国学生还是不解。

“父母家人不在耶鲁,不一定理解你的处境;而你的朋友处在同样的压力之中,也可能有同样问题。尤其是在大考前夕,大家都忙得一团糟,谁有工夫一天到晚听你喋喋不休地诉苦?”

见学生们神情仍然疑惑,我索性找来各种相关文章,用了整整一堂课来讨论大学生“心理卫生”问题。

心理病人咨询的多为鸡毛蒜皮的小烦恼

耶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完全免费。很偶然地发现身边几个好朋友都在看心理医生,“病龄”已有好几年,有的还在服用抗沮丧药物,我的反应和我的德国学生一样——他们看起来都十分健康快乐呀,怎么会有心理上的毛病?他们其中一人告诉我,他有忧郁症和轻微的强迫症,如果不用药物控制,就不停地涌起关于死亡的念头,情绪不稳,总是想哭泣,没有动力完成任何工作。他加上一句:“如果不是服药多年来控制我的情绪的话,我可能根本进不了耶鲁,现在会一天到晚像废物一样躺在家里!”

他的情况绝不是个别例子,耶鲁相当一部分学生都在接受药物或谈话治疗,或者双管齐下。学校医院心理科反映说,最近几年内,来就诊的学生和各种服用抗忧郁症药物的学生人数大大增加。

沮丧忧郁的学生怎么会骤然增加?会不会是医生自己受风气影响,给学生们开抗沮丧药物越来越随便,于是一下子凭空“创造”出来大批病人?

因素可能是多种的。美国公众对于各种心理疾病越来越了解,这方面的偏见逐渐被消除,去看心理医生也逐渐被看成是一件正常的事。许多以前不敢看心理医生的人,现在终于可以坦然地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了,也许这是就诊人数增加的原因之一。

还有人指出,随着近年来治疗心理疾病的医药越来越先进,各种以前让心理医生束手无策的心理疾病现在能很好地被药物控制,许多原来被社会列为“不可救药”的人能够回到社会正常生活。这也许是就诊人数增加的另一个原因。

我感到,越是所谓“精英”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耶鲁学生一般性格上争强好胜、雄心勃勃,社会、家庭的期望以及自我要求过高,容易钻牛角尖,承受失败的心理能力也相对较差。也许这也是他们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不过我说的“心理问题”,大多数并非什么大病,只是一些鸡毛蒜皮、听上去微不足道的烦恼,似乎不值得为此专程去看心理医生。可是,一位朋友说得好:“对小病不马虎,才能防止积累演化成大病。”许多严重的心理疾病,不就是因为平时生活中不重要的小烦恼点点滴滴积少成多吗?

美女莫纳丽的经历

尽管我所认识的大部分接受心理治疗的学生并无大病,但我在耶鲁的四年间,校园里确实出过两三起学生自杀事件。我也接触了一个曾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女孩儿。

她叫莫纳丽,来自斯里兰卡。我大四时她还是个新生,可是因为开学两个星期前才决定要来,宿舍调配不开,我们学院的院长十万火急地问我能不能接受她来一起合住一段时间,她就成了我的临时“室友”。

莫纳丽让人一见惊艳:深褐皮肤,浓密卷发,身材娇小,纤细的腰,秀丽的脸。住在我屋的那一段时间,不时有男生吞吞吐吐地向我打听莫纳丽。

没想到,这样的美女却曾经有过严重的心理问题。相处熟了,莫纳丽告诉我,她三年前就考进耶鲁,比我只低一年,可是在这里只上了一个学期就不得不辍学回斯里兰卡。原因是她患上了严重的忧郁症。

“那时刚从斯里兰卡来美国,举目无亲,感觉非常孤独。我就一天到晚去跳舞,开派对、喝酒,玩得天昏地暗,几乎没在学习上用一丁点精力。期中考试,我五门课里有三门不及格。我的教授们汇报给院长,警告说如果我期末再不及格的话就得从耶鲁辍学。

“正巧那个时候,我的男友跟我分手了,我的生活就像一列脱了轨的火车,越来越失去控制。我晚上拼命寻欢作乐,想减轻心灵上的空虚,与许多男生发生关系,经常在清晨醒来发现躺在陌生的床上,有时甚至是衣冠不整地躺在陌生的地板上。白天我不去上课,只是在自己寝室里呼呼大睡,根本不想起床面对现实。

“终于有一天,我精神崩溃,在床上一连躺了三天,不吃不喝,万念俱灰。我的室友们害怕了,打电话给我的院长。他安排把我送进了心理卫生科。给我检查的心理医生问我愿不愿意在医院里住一晚上。我说‘不愿意’。没想到他这句话并不是征求我的同意,而只是为了看拘留我需不需要动用强迫手段。我说‘不愿意’,就成了需要强行留院治疗的病人。他们把我的四肢绑在床上,二十四小时都有人监护。学校通知我的父母,说我出事了。我妈妈从斯里兰卡飞来,最后决定:从耶鲁辍学,把我带回斯里兰卡家里疗养。”

“你那时,到底有没有想过自杀呢?”我忍不住问。

她愣了一下。“确实想过。后来我想,在医院里住的那天晚上,也许救了我的命。”

莫纳丽在家里静养了好几个月,情绪渐渐恢复平静。之后两年,她当了一名教师,给当地小学生补习数学和科学。“这两年中我平静了不少,在心智上成熟了一大截。后来我觉得,是来美国继续念书的时候了,再一次申请耶鲁,又被录取了。”

看着眼前这个微笑着的女孩儿,真不敢相信曾经有这么惊心动魄的事发生在她的身上。我忍不住问了一句:“那你现在快乐吗?”

“我现在很平静。快乐嘛,这是需要努力来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