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南怀瑾谈优秀孩子的经典教育
49086500000034

第34章 礼是干什么的?是中和矛盾、调整偏差

“礼之用,和为贵”,这等于礼的哲学。礼是干什么的?是中和作用,说大一点就是和平。这也就是礼的思想。人与人之间会有偏差的,事与事之间彼此有矛盾;中和这个矛盾,调整这个偏差,就靠礼。

——南怀瑾《论语别裁·无所适从的礼俗》

【精彩导读】

中国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礼”在中国的文化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依照《论语》的观点,“礼”是一种社会的需要,一种中和的手段。人与人之间,事与事之间,难免会有偏差和矛盾存在,如果没有礼的约束,社会就没有秩序。所以,用南怀瑾先生的话来说,礼的作用,就是调整均衡,即“和为贵”。

“礼之用,和为贵”讲的就是礼的哲学。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全文是:“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翻译过来是,礼的作用,以和谐最为可贵。古代圣王的治国之道就是通过这种方法达成完美的,不论大小事情都按礼的规范去做。碰到实在行不通的时候,知道为和谐而和谐的道理,但没有礼来约束,也是行不通的。

《论语》中所说的礼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个人的礼,指的是个人的修养,人的穿着打扮,一言一行都要符合礼节的规范;第二类是人伦的常礼,即对父母为孝,对朋友为信,对花草树木为善,为生者而歌,为逝者而哀;第三类是社会的礼,敬重师长,效忠国家,遵纪守法,按规矩办事情。

世界上任何民族,任何国家,任何人都要讲礼。正如南怀瑾先生所讲,一旦失去了礼的精神,就会产生问题。

当然,“礼”不仅强调礼貌和礼节,它的哲学意义重点在于中和之道。南怀瑾先生说:“一个青年一点不懂礼貌固然不对,但他一天到晚都讲礼貌,太多礼了,人家就要误会他拍马屁,所以‘知和而和’,对一件事,了解了它的中和之道,而去中和、去调整它。但过分的调整就错了,‘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所以礼义的基本精神,是调节一件事物,中和一件事物,但是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又要重新把它调整。”

【亲子诵读】

《论语·里仁》节选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解析: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怎么能实行礼呢?”

《论语·为政》节选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解析:

孔子说:“用法制禁令去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是求得免于犯罪受惩,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去统一百姓的言行,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也就守规矩了。

《荀子·礼论》节选

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以起也。

故礼者,养也。刍豢稻粱,五味调香,所以养口也;椒兰芬苾,所以养鼻也;雕琢、刻镂、黼黻、文章,所以养目也;钟鼓、管磬、琴瑟、竽笙,所以养耳也;疏房、檖貌、越席、床笫、几筵,所以养体也。故礼者,养也。

解析:

礼起源于什么?回答说:人生来就有欲望;如果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就不能没有追求;如果一味追求而没有个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夺;一发生争夺就会有祸乱,一有祸乱就会陷入困境。古代的圣王厌恶那祸乱,所以制定了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使人们的欲望绝不会由于物资的原因而得不到满足,物资绝不会因为人们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资和欲望两者在互相制约中增长。这就是礼的起源。

所以礼这种东西,是调养人们欲望的。牛羊猪狗等肉食和稻米谷子等粗粮,五味调和的佳肴,是用来调养嘴巴的;椒树兰草香气芬芳,是用来调养鼻子的;在器具上雕图案,在礼服上绘彩色花纹,是用来调养眼睛的;钟、鼓、管、磬、琴、瑟、竽、笙等乐器,是用来调养耳朵的;窗户通明的房间、深邃的朝堂、柔软的蒲席、床上的竹铺、矮桌与垫席,是用来调养躯体的。所以礼这种东西,是调养人们欲望的。

《荀子·劝学》节选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解析: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作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故事链接】

孟子休妻

有一天,孟子的妻子一个人在屋里,就叉开腿坐着。孟子进屋看见妻子的样子,怒气冲冲地出去了,他对母亲说:“这个妇人太没礼貌了,我要休了她!”母亲问他究竟出了什么事情竟然要休妻,孟子把事情原委讲了一遍。

孟母却说:“这不是妇人不讲礼貌,而是你不讲礼貌。我记得《礼经》上说在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高声询问谁在屋里面;要进入厅堂的时候,也要先高声说话,让里面的人知道;当进屋的时候,眼睛必须往下看。《礼经》这样说,就是为了不让人措手不及。你到妻子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不雅的坐姿。这并不是你妻子的过错,而是你的过错。”听了母亲的一番话,孟子认识到是自己错了,从那以后再也不讲休妻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