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宇宙的奥秘
49091100000013

第13章 揭开太阳的面纱(7)

许多科学家还认为,如果生命形式真的起源于火星,那么,这种生命形式是很容易到达地球的。因为火星陨石是由彗星或小行星撞击火星表面造成的。这种撞击足以将火星表面的携带微生物的岩石抛到火星引力之外的地方。他们估计,虽然只有不到1%的这类岩石到达生命起源—ALH84001火星陨石中的“微生物化石”地球,但它们已经足以将生命的种子传到地球上来。证明这一观点成立的关键在于论证火星上是否存在着或存在过生命。而论证火星上存在生命,就必然论证火星上是否存在水的问题。

二十多年前,从美国“海盗”号飞船登陆火星时起,科学家就得出结论,火星在距今二三十亿年前可能遭遇过特大“洪灾”,但其引发“洪灾”的水源却不得而知。据“火星探路者”发回的观察结果表明,火星南北两极冰盖宽1200千米,长约30千米,面积比美国得克萨斯州还要大,但只及地球上格陵兰冰盖的一半,是地球整个南极冰盖的4%。研究人员认为火星两极冰盖中含有的水能够填满火星上的一个古代海洋。但有些科学家的观点不一致,认为火星冰盖中水分有限,火星表面上纵横交错的沟渠不太可能是水流冲刷所致。火星北极地区有一个很深的盆地,据推测是由小行星撞击形成的,冰盖就位于该盆地中。但2000年年初,英国科学家对火星“洪灾”又给出了新的解释,他们认为洪水很可能由火星地表下的火山运动所引起。他们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模拟分析,得出结论认为,炽热的火山岩浆可能融化火星地下的冰冻层,产生大量的水源,从而引发火星地表洪水泛滥,洪水最终在火星地表深处重新冻结,有一部分可能重新渗入地下。

水是生命之源。有水的地方,便有可能存在生命。寻找火星上的生命,人们渴望得到答案。1996年8月,NASA的科学家对一块名叫“阿兰山84001”的火星陨石进行了分析,它是从南极冰盖中发现的。他们认为这是火星与小行星发生碰撞时产生的碎片,在太空中游荡数百万年后,于几年前落到地球上,认为这块陨石是由古代火星细菌形成的。岩石中的氯是由微生物或其他生命沉积而成的,但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化学教授对此提出新的质疑,认为陨石中的氯元素与大气中的氯元素的化学特征相同,而与水中的氯元素不同。不过,从火星上有水的证明已充分说明了火星上生命的存在可能了。

科学家们也指出,还存在有另一种可能性,这就是生命起源于地球,然后传播到火星。可是出现这种可能性的机会不大,因为地球陨石是很难击中离太阳系中心较远的一颗较小的小星球的。

据英国《新科学家》2000年7月刊载的文章,英国皇家气象学会千年会议上,美国的科学家提出了一新假说,地球高层大气中的微小水滴具备形成复杂有机大分子的条件,生命也可能诞生于这些水滴之中。这一观点虽然与火星生命说、陨石说不同,但却有力地支持了地球生命来源于地外的学术观点,解决了有机物在降落地球时被高温所毁的理论缺陷。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海洋孕育了所有的原始生命。然而美国科学家却认为不尽然,他们大胆假设部分地球生命乃“横空出世”。

美国专家对大气中悬浮的微小水滴进行研究后发现,其中近一半杂质是有机物。这些有机物是随水一起从海洋中蒸发起来的,它们在水滴周围形成一层有机物薄膜。这些尺寸仅有几微米的水滴在同温层中可停留一年之久,在此期间它们会彼此融合,并与其他悬浮微粒相结合,使水滴中的杂质越来越多、越来越杂。

随着水的蒸发,水滴中的有机物浓度越来越高。在强烈阳光的照耀下,这些有机物可能发生化学反应,使简单的有机分子结合成复杂分子。原初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也许就是这样形成的。此外,当水滴因彼此融合而变大,最终落回海洋之中时,海水中的有机物可能在它周围形成另一层薄膜,与原来的薄膜共同构成一个双分子膜,其结构与生物细胞膜类似。科学家说,这或许可以成为细胞膜起源的新解释。

地球人类的起源之谜

人类的祖先是谁?很多对人类历史感兴趣的人,都想知道答案。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发现》杂志列举了现代世界十大科学谜团,人类的起源即是其中之一。

其实,探索人与猿之间的空白的过渡环节也一直是现代人类学家的热门话题,化石研究者与分子生物学家之间关于何时出现人类的争论时起时伏。

古生物学家认为,2000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不再属于灵长类动物了。新一代的分子生物学家却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他们在比较了人和猿身上的蛋白质、血和脱氧核糖核酸的样本后,得出结论,认为不到500万年前才出现真正的人类。前些年,科学家们在中国发现了至今最为完整的腊玛古猿的头盖骨,这是一种1500万年前的类猿动物,根据以往发掘的零碎化石,许多人曾相信这是人类最早的一个祖先,但是科学家们对这次的新发现作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这更可能是现代猩猩的始祖,从而推翻了早先的结论。

许多古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一致公认,1976年在埃塞俄比亚发掘的370万年前的南猿“露西”是人类的始祖,但“露西”是不是一种畸形的猿类或是人类与猿类交配的后代呢?是人类源于类猿动物,还是现代猿类以人为始祖呢?

以往,人们发掘欧洲猿人的骸骨,认为他们是现代欧洲人的祖先,其后又发掘亚洲猿人,也顺理成章地认为现代亚洲人是他们的后代。这种说法在1987年受到来自加州大学的生化学家们的攻击,已经站不住脚了。

加州大学的这几位生化学家以基因而非骸骨作为立论的根据。他们认为在非洲,确有两族人居住过,其中猿人一族因种种原因未能延续其后,而另一族向外迁出的,则是人类的祖先。这是由于他们不自相残杀,所以,具备成为人类祖先的条件。

这几位加州生化学家研究粒线体内的DNA。粒线体是细胞能源的制造工厂,每个人体细胞都含有它。这种粒线体里的DNA,不易混合,并会由一代累积遗传给下代,研究粒线体的DNA,可说是迫寻人类起源的一个可靠方法。从考查不同人种妇女的粒线体DNA,发现累积DNA最多的妇女是来自非洲。由此说一小部分非洲人口,衍生成为今天各种肤色的人种。

此番论调似乎已为人类祖先属谁的问题找到了答案,不过,华盛顿大学遗传学家坦普尔曼教授则认为,上述理论值得商榷。坦普尔曼教授认为加州生化学家的分析技术尚未完善。

因此,人类的祖先是谁,仍然是个谜。然而,如果这里告诉你,中国乃至世界人类最早发源于中国鄂西长阳的朱栗山,不仅你,可能连全球的学者都会瞠目结舌:这不是天方夜谭么?

地处鄂西的长阳山,峰峦起伏,溪流纵横,八百里清江横贯东西。山中种类繁多的古生植物郁郁葱葱,成千上万的岩壑洞穴穿山连谷。

1956年7月,长阳县一些农民在附近溶洞中挖到大量“龙骨”,其中有一块上颌骨化石,并附有两枚牙齿。经鉴定,这块上颌骨化石竟是古人类化石。此事惊动了中外科学界人士。

1957年2月,中国人类考古专家贾兰坡等来到钟家湾山洞中进行发掘、考察,又挖出了一枚臼齿。长阳人的发现,说明长江流域以南的广阔地带同黄河流域一样,也是中国文化的发祥地,是华夏民族诞生的摇篮。

同年,著名民族研究专家潘光旦教授等也来到了长阳考察。他们认定史料中提及的巴人发祥于夷水(清江)。然而,“长阳人”与巴人又是什么关系呢?

1980年,张希周通过考察发现,很(音狠)山与史书记载的难留山十分相似。为研究很山是否是武落钟离山,张希周先后21次来到假山一带考证。很山魁头岩下有两个洞穴,一赤一黑。张希周突然想到《山海经》中有月母子国的记载,这个“国”不是国家的国,而是角落的“角”的演变。那么,这赤穴、黑穴是否就是远古人类生育后代的生育洞?

1981年3月,张希周等再次爬上假山,这次,在魁头岩西角又发现了一块约十五千克重的石板,上面有人工凿的“1”“11”“111”“人”等多种文字符号。联想到很山对岸故仓坪一带发掘的磨制石斧、石锛、石铲等大量文物,说明这块地方始终有人类生息、繁育。张希周脑海里映出了古代巴人的一幅幅生活画面。

1981年,张希周乘上木船,前后进行了12次乘船试验,他得出结论,清江北岸是巫灵山,石壁陡峭,连拉纤的路也无法找到,南岸也是高山大岭。在古代,这里都是原始森林,虎狼成群,蛇蝎遍布。那么,巴人大迁徙应该是西上,而不是东下。巴人发源于清江,但他们恃强挟勇,不安于清江,要开辟新“大陆”,扩大生存空间。痴迷于巴人研究的张希周发现神话传说与现实情况有许多巧合。

朱栗山南方有地名“古宿坪”,因这里有一枭(音硝)洞,洞中缝隙处有人类堵漏“做窝”的痕迹,似有远古人类居住过,揭开了古代“有巢氏”巢的所在。盘与古联文,是为盘古,如此推论,盘古是地名,而不是人名。

查遍朱栗山诸峰巅的小地名,都与“天”有关,或叫“天坑”,或叫“天堰”、“天池”、“天水”、“天头”,一些山顶是不是古人的“天”?也许上了山顶,便称为“开天”。

张希周在山顶发现了大量石刀、石镰,比山下文物要进步1.8万~2万年。无怪乎,古书称盘古氏1.8万岁这是历史起初记录,看来“盘古开天”是这里人类发展到原始社会末期的一段神化了的故事。

18万年前的古“长阳人”只是“朱栗山人”的晚期人类了。按此推论下去,人类不就起源于朱栗山吗?

当然,这些中国的考古学家们的研究和推论,没有脱离骸骨的立论根据而进入基因研究,但是现在随着人类基因草图的完成,所谓的“朱栗山人”、“长阳人”是否可说是人类的祖先,迟早是可以破解的。但是可以肯定,“朱栗山人”和“长阳人”,起码在一定阶段内可以说是华夏民族的祖先,这一条是不会错的。

地球的水源之谜

浩瀚无垠的海洋似乎是永远也不会干涸的。但是,海水为什么不会干涸?大海里的水为什么总是那么多呢?

据估计,全世界海洋的总水量有13.7亿立方千米。如果把所有的水集中起来做成一个“水球”,这个水球的直径可达1400千米。

茫茫的大海中这么多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呢?

一般的说法是,大海中的水归根结底是从它“自身”来的。每年,从海洋的表面有1亿多吨的水蒸发到天空中去,这些水蒸气的绝大部分仍然在大海上空变成云再化为雨,最后又降回大海中,而水蒸气中的一小部分变成雨雪后降落到陆地上,流进江河湖泊,再顺着江河又流回海洋。大海中的水就是这样不断地循环往复,当然就不会有干涸的一天。

那么,大海中的水最初又是怎么有的呢?

许多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有的,即海洋中的水是与生俱来的。早在地球形成之初,地球水就以蒸气的形式存在于炽热的地心中,或者以结构水、结晶水等形式存于地下岩石中。

那时,地表的温度较高,大气层中以气体形式存在的水分也较多。后来,随着地表温度逐渐下降,地球上到处是狂风暴雨、电闪雷鸣,呼啸的浊流通过千川万壑汇集到原始的洼地中,形成了最早的江河湖海。地球在最初的5亿年,火山众多且活动频繁,大量的水蒸气及二氧化碳通过火山口喷发出来,冷却之后便渐渐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即所谓的“初生水”。

可是,随着火山研究的深入,科学家们发现:火山活动所释放的水并非所谓的“初生水”,而是新近溶入地下的雨水:这无疑是对“地球之水与生俱来”理论的挑战。

为了寻求地球水的渊源,人们把目光投向了宇宙。

1961年,科学家托维利提出的假说令人耳目一新:地球上的水是太阳风的杰作:太阳风即太阳刮起的风,但它不是流动的空气,而是一种微粒流或带电质子流。

根据托维利的计算,从地球形成至今,地球已从太阳风中吸收了多达17亿亿吨的氢量,若把这些氢和地球上的氧结合,就可产生153亿亿吨水。这个数字与现今地球上水的总量145亿亿吨十分接近。但是,有人却提出质疑:若光靠太阳供给而自身没有来源的话,地球不可能维持现有的水量。

那么,地球之水究竟来自何方呢?美国荷衣华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路易斯·弗兰克和由他率领的研究小组独辟蹊径,提出一个惊人的新理论:地球上的水既不是来自地心,也不是来自太阳风,而是来自于外太空的冰彗星雨。

该研究小组提出:不仅是地球上的海洋,而且太阳系其他行星和卫星上的水,都有可能来自迄今为止还未观测到的由冰组成的小彗星。1981年,美国发射了一颗观测地球大气物理现象的“动力学探索者”1号卫星。在分析卫星发回地面的数千张观测资料时,细心的弗兰克发现:在桔黄色的卫星图片背景上总有一些黑色的小斑点,或者说是“洞穴”,弗兰克称之为“大气空洞”。这些“洞穴”的直径一般有十多千米,个别的甚至达四五十千米。它们存在的时间很短暂。每个小黑斑都是突然出现,大约2~3分钟后又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