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震撼心灵的历史故事(青少年快乐阅读系列)
49095400000012

第12章 读历史长灵气智慧(4)

其间,他们还尝试过从地面逃跑。三个人拿着木头仿制的步枪,穿着战俘们偷偷仿做成的德军制服,押着24名囚犯到大门外除虱子。他们通过了大门,逃到了树林。但第二批却被发现了。

1944年初,“哈里”隧道复工,这时正是冬天,土质变硬,隧道里又冷又潮,所有人都得了感冒,并由于吸入太多制油灯的劣质油烟而患肺气肿。工程进度变慢,但自由的信念支持着他们。他们几乎是像蚂蚁啃骨头般,锲而不舍地挖掘着。终于,到了3月中旬,“哈里”隧道挖好了。经过几天的准备,终于等来了那令人激动的时刻!

天亮的时候,他们不幸被换班的哨兵发现了。已经逃了出去的几十人,大部分被抓住了,并被德国人野蛮地枪杀了,其中有此次活动的指挥者布谢尔——日内瓦公约规定,不允许枪杀企图逃跑的战俘——但还是有几个人逃脱了德国法西斯的魔掌,到了中立国或是回到了他们的祖国。

留在战俘营里的战俘并没有被德国人残暴的屠杀吓住,“X”组织很快重新组建了起来,并开始挖掘“乔治”隧道。当“乔治”完工,他们准备逃跑时,德国法西斯完蛋了,他们获得了解放。

不达目标绝不罢休的爱迪生

◎文/佚名

爱迪生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是经过审慎的选择。他对目标专注并倾以全部热情,加上丰富的想象和智慧,使他成为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发明家之一。

爱迪生是著名的科学家、发明家,他的全部发明多得叫人简直难以相信。1928年,美国国会颁发给他一枚金质奖章,当时估计他的发明对人类的贡献约值56亿美元。这些发明对我们今天的价值实在太大了,几乎是无法估量。

爱迪生的全部学校教育总共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在校期间,他的老师曾说他是一个只会做白日梦的少年,断言他的一生绝不会有什么成就。

然而他——爱迪生,终于成功了,他的秘密在哪里?

其中之一是,他具有设定目标的能力和追求目标的热情。一旦设定一个目标之后,他便使他的生活去配合那个目标,使它成为他的生命。因此,他把生命献给了他的目标,并从目标中获得生命,直到——假如我们可搬弄字眼的话——“空气中发出了电的火花”。

他竭尽全力去阅读跟他的计划有关的书——读了一本又一本,读完了再买。

等他读够了书,使他足以从事实验之后,他才在他的实验室开始工作。接着他不分昼夜地工作,往往在清晨8点钟进入实验室,不到次日凌晨两三点钟不肯罢手。他的注意力总是十分集中,十分敏锐,连一个动作也不会浪费。他从事数以百计的实验工作,选取和抛弃实验模型,忍受不可避免的失败,但他勇往直前,不达目标绝不罢休。

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旅行家

◎文/赵德斌

在通向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必定有重重险关和难以克服的困难,在面对挫折时,坚韧不拔;在面对困难时,百折不挠,只有锲而不舍,勇往直前才能实现人生的目标。

家喻户晓的唐僧,在《西游记》里被描写得十分怯懦可笑,上西天取经,全仗着悟空、八戒、沙和尚三位高徒保驾,这当然是文学作品的虚构。历史上的唐僧——玄奘正相反,是一位具有坚韧不拔的性格,百折不挠的毅力的旅行家、思想家、文学家、翻译家,是一位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值得中华民族引为自豪的历史人物。

唐僧,法名玄奘,通称唐三藏,唐僧是他的俗称。玄奘(公元602~664年)俗姓陈,名袆,洛州缑氏(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3岁出家为僧,玄奘是法号。后来,为了求师学习佛法,他来到了长安,后经汉川到达成都。学习几年,不满足,又出川到荆州,北上相州,至赵州,返回长安。

这时唐朝初建,社会还不稳定。玄奘东西南北地奔波,相当辛苦,表现出不畏艰险的精神,是他日后去印度取经磨练意志的初步尝试,也可以说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他四处学佛法,感到各家对佛教宗旨,或者说得不明不白,或者说法不一。他想寻根究底,就想到佛教的发源地去拜访名师,寻求经典,于是决心取道西域去印度求学。

贞观三年,他从长安出发,经过兰州到达凉州,当时唐朝国力尚不强大,与西北突厥人正有争斗,禁止人民私自出关。凉州都督李大亮听说玄奘要西行,强令他返回长安。当地慧威法师敬重玄奘宏愿,令小徒弟慧琳、道整二人秘密送玄奘前进。他们怕白天被官兵捕捉,便夜晚行路。到达瓜州时,所骑的马又病死了。这时李大亮捉拿玄奘的公文到达,州吏李昌认为玄奘的宏愿是罕见的,不应扣留他,就发了恻隐之心,催促玄奘赶快前行。

玄奘买了一匹老马,收了一名叫石檠陀的徒弟,连夜上路出发了。

慧琳、道整二个人不能忍受长途旅行的劳累和艰辛,很快就回凉州了。但艰难的行进使玄奘进一步下定了西行的决心,他暗暗发誓:不到印度,终不东归,纵然客死于半道,也决不悔恨。

半夜,他和徒弟偷渡玉门关成功。但是,徒弟石槃陀宁死也不再愿意陪师父前行。玄奘只好任他离去,孤身一人前进。

在大沙漠上,看不到行人,黄沙之外,人、兽的骨骸便是生灵的行迹。顺着走,有时像在前面有大队人马在行动,其实这是在孤寂与恐怖的心理状态下产生的幻觉。玄奘行进到玉门关外的第一个哨口,等到夜间偷渡,还是被守卫发现,差点被箭射中。校尉王详同情他,得知他不愿东返,就劝他到敦煌修行。玄奘还是表示宁可受刑,也不停留。王详最后让他过了哨卡。

玄奘过了哨卡,再前进是800里莫贺延碛,古代叫做沙河,是所谓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复无水草”的地方。玄奘只身行走,默念《般若心经》,鼓励自己。

走了100多里地,迷失了道路,见到水,牵马饮水,不小心把袋子掉到水里,路上用的东西都丢失了,又不知道向哪里走,于是决定往回走。

但走了不多远,他突然想到,先前自己发过誓,不到印度不回头,今天怎么了,竟然往回走了?又想,宁可朝西走着死了,也不应该回去,想到这里,劲头来了,便改变方向,继续西进。

随后的旅程更是充满了艰辛。白天黄沙飞扬,如同下雨,晚上看见人兽骨骸发出的磷火,闪闪烁烁,阴森可怕。最严重的是走了五个白天,四个夜晚,还没有见到水,干渴难以忍受。到第五个夜间,没有一点力气了,便躺倒在黄沙上。半夜忽然刮起风来,把他吹醒了。他立即爬起,又上路了。

走了两天,出了流沙,到达伊吾,随后到高昌。可以说这是玄奘取经迈出的决定性的一步,经过这番磨练,玄奘西行的意志更加坚定了。

高昌王热情款待了玄奘,崇拜他,希望他留下来传播佛教。玄奘的目的是往印度取经,于是他婉言谢绝。高昌王再三挽留他,玄奘还是不同意留下。

高昌王以为用扣留的方式可以使玄奘屈服。玄奘用绝食来回答,三天滴水不沾。国王深为他的精神感动,就放他西行,还给他剃度4个徒弟,30匹马,25个侠役,并写了24封公文,给玄奘西行将要经过的各个地区的行政首脑,请求关照。高昌王的礼遇,是玄奘以前没有经过的,此后上路,在物质条件上,比前一段好多了。

玄奘至层支国,因大雪封路,停留了两个月。走到葱岭北边的峻山,终年不化的积雪,使玄奘一行行走艰难,晚上就卧在冰上休息。这样又经过7天才走下山,同伴死了10多个。

到了康国,由于居民不信佛教,要用火焚烧玄奘的两个徒弟,幸而国王制止,玄奘等才平安通过。到缚喝国,玄奘留住一个多月,学习佛教经书。以后他不顾旅途疲劳,多次在一些地方停顿读经,并与当地佛学大师辩经。玄奘有时遇到强盗,衣服资财全被掠夺,同行者悲哀哭泣,他劝慰众人说,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保住了,损失的衣物算什么,鼓励徒众,继续前进。一次,在恒河,强盗认为玄奘体貌魁伟,适合祭祀突伽天神,便把他绑上祭坛,即将行凶。玄奘毫不畏惧,镇静地默念佛经。幸好这时狂风骤起,吹断树枝,暴徒以为老天责怪他们作孽,慌忙向玄奘表示歉意,他这才躲过一场灾难。

一道道难关过后,玄奘走遍印度各地,搜集和学习了各种佛学经典,终于达到了求学的目的。

一场异乎寻常的比赛

◎文/赵德斌

生活中,失败平庸者多。主要是意志不够坚定,缺乏执着的精神。遇到困难,他们只是挑选容易的倒退之路。“我不行了,我还是退缩吧。”结果陷入失败的深渊。成功者遇到困难,仍然是积极的心态。用“我要!我能!”“一定有办法”等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于是摆脱了困境,踏上了成功的坦途。

1825年9月27日,在英国的斯多克敦到达林顿城之间,举行了一场异乎寻常的比赛。那是一位青年驾驭的一匹骏马与人类历史上第一列实用火车——斯蒂芬逊驾驶的“铁马”在比赛。

骏马在飞速疾驰,火车在加速前进。火车毫无倦意,骏马却已经气喘吁吁了。不长时间,骏马远远地落在了后边。满身大汗的青年只好认输了。“铁马”终于赛过了骏马,机器战胜了畜力。

这辆被称作“旅行号”的蒸汽机车时速为24公里,牵引了22节车厢,载重90吨。它与今天一般的旅客列车都无法相比,然而,从研制到试制成功,这项发明竟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

1769年,法国军事工程师尼古拉·古诺把一部笨重的双缸蒸汽机装在三轮车上。当时,这种蒸汽机车的最高时速约为四公里,而且每15分钟还得停车一次。然后,至少再用同样的时间为发动机加水,待水烧沸产生蒸汽后再前进。他的朋友们讥笑他说:“尼古拉,你疯了,你看,我们步行也比你的无马车快!你的车走走停停,停的时候比走的时间还多呢!”

1803年,英国技师理查德·特里维西克制造了另一部“铁马”,它尽管比古诺的“铁马”走得快,但还是走走停停。他认为机车走不快的原因不是发动机的问题,而是路面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特别是雨天,道路泥泞,怎么不影响速度呢?

在理查德·特里维西克生活的年代,煤矿广泛使用了铁轨。有了铺上垫木的铁轨,煤车就可以顺利地通过崎岖不平的矿场。他想,如果把机车放在铁轨上,道路问题不就解决了吗?不久,他又制成了一辆蒸汽机车,并把它称为蒸汽火车头。这辆火车头在板式铁轨上行驶的速度虽然加快了,但由于这种机车制作粗糙,铁轨强度不够,在行驶中经常发生零件损坏、出轨等事故。最后,他失掉了信心,放弃了研究。

1810年,英国人蒂莫西·哈克沃思和威廉·赫德利觉得真正提高速度必须增大火车头的牵引力。于是,他俩制造了装有高烟囱的火车头。他们觉得,这样会使煤的燃烧更充分,锅炉产生的蒸汽更多,火车头的牵引力加大。这时,人们才逐步解决了火车走走停停的问题,不过,火车的速度仍未能加快多少。

这时候,一位在17岁时还是文盲的英国矿山工人乔治·斯蒂芬逊,充分研究了别人的经验,认为火车因本身的重量,它与铁轨之间就有摩擦力,行走中火车不会与铁轨打滑,提高牵引力才是加快速度的根本问题。他改革了特里维西克的机车,把当时的立式锅炉改成卧式锅炉。这样,炉膛扩大了,蒸汽增多了,火车的时速也提高了。但是,美中不足的是火车行驶时,震动太大,尖叫声过高。由于震动大以至试车时出现翻车事件;由于尖叫声高,使周围农村的牛马被吓得惊慌失措,因而遭到农民的反对。有些人甚至扬言:“你如果再不解决这吓人的怪叫声,我们就要采取行动,彻底砸毁你的机车!”

在困难面前,斯蒂芬逊并没有屈服。为了减少火车行驶时产生的震动,他在火车上装置了减震弹簧。为了流通空气,减少嗓音,他把缸里的废汽用小管通到烟筒里去,利用蒸汽向上的冲力,使煤烟出得更通畅了,使炉膛中的空气循环加快了,煤也越烧越旺了。

经过斯蒂芬逊艰苦卓绝的努力,他设计的机车终于走上了实用的轨道,使陆上交通运输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从布丰的声明到牛津大辩论

◎文/李华伟

许多失败者的悲剧,就在于被前进道路上的迷雾遮住了眼睛。他们不懂得忍耐一下,不懂得再跨前一步就会豁然开朗。结果在胜利到来之前的那一刻,自己打败了自己,因而也就失去了应有的荣誉。

1860年6月28日,一场围绕“人类是否起源于动物”的大辩论在英国牛津大学展开了,这是《物种起源》问世以来斗争最激烈的一个回合。6月30日辩论达到高潮,在会上,牛津大主教维尔伯尔福斯猛烈攻击达尔文学说,认为进化论根本违背了《圣经》上的教义。自称为“达尔文的斗犬”的赫胥黎教授针锋相对,严肃批判大主教在生物学上的无知,阐述进化学说的光辉思想,击退了反对派的嚣张气焰,赢得了听众们热烈的喝彩。

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斗争中,进化论者第一次获得了伟大胜利。但在此之前,特别是在《物种起源》问世之前,进化论又是怎样艰难地在同宗教势力和保守思想进行着痛苦的斗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