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生作文辞海(金榜作文通关宝典)
49103500000021

第21章 写作技法积累(5)

它要求把两类特殊的或者是一般事物加以比较,从中发现它们属性的相似之处,并以此为依据,以此类事物说明彼类事物,阐明道理。

古代的神话小说、寓言故事多采用这种方法来写,以虚构的故事类比现实生活。在现代生活之中,我们同样可以用历史现象类比社会现象,以具体的事物类比抽象的道理。这种构思的最大好处,就是使人在生动的事情之中悟出深奥的道理,由此及彼,深入浅出。类比最终是为了使“义”显,也就是要达到“随物赋形”、“托物言志”的目的。

伞形归纳法

就是先分写后总写,先列出一系列能证明论点的材料(事实),然后归纳出论点的论证方法。这种方法可出现在每一段中,也可体现在全篇之中,其结构方式如下:

分述材料①②……观点a

材料③④……

分述材料①②……观点b

材料③④……

分述材料①②……观点c

材料③④……结论:A

这种结构形态就像一把张开的伞,开着的伞架是小观点,“伞”柄才是结论。这样就能由具体到概括,提炼出观点,而且每一段有各自的材料服务于一个观点(小论点),各种观点之和便能水到渠成地得出总的结论。初学者可以通过这种方法,走捷径,快速掌握材料为观点服务,用论据来有效地证明论点的诀窍。

烘云托月法

烘云托月法就是我们通常说到的“陪衬”。它要求我们在表现某一事物时,不直接说明、描写,而用一种类似或相对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使这一事物明显地突现出来。

陪衬有正衬与反衬之分。正衬就是“绿叶扶持红花”,被衬之物与陪衬之物是顺向思维的,如以乐写哀,以悲衬喜,如写一个人高兴到极处便会转向对立面,我们便可以用激动的哭声去描绘其高兴的心情。反衬的力量通常强于正衬,因为反衬的双方对比更强烈,反差更大,所起到的烘托效果会更妙。

巧用抑扬

明要褒扬的,偏偏给以贬抑;本来打算要予以贬抑的,却先予以褒扬,这种手法称之为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

无论作者的目的是“扬”还是“抑”,主要方式是采用强烈的对比,使文章陡然一转,激起读者心理上的波澜,使读者在抑与扬的对比中加深印象。

欲扬先抑,就是先做些退让,使文中人物退到贬抑的位置,然后由某一契机带来形势的陡转,尽力褒扬,也就是以退为进,最终进到使人景仰的高度。如杨朔的《荔枝蜜》一文:开始写小时候被蜜蜂蜇过,对蜜蜂印象不好,感情上疙疙瘩瘩的,后来由于参观了养蜂大厦,了解了蜜蜂无私奉献的精神,喝到了香甜的蜜因而认识到蜜蜂的可贵。正是由于这一契机,作者由开始的反感开始转变到对蜜蜂的赞美,并将它与辛勤劳动的农民联系在一起,对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予高度的赞扬。从中可以看出“扬”是作者真正的意图,“抑”是为后文的“扬”蓄势的,加强对比度,以期达到曲折变化,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欲抑先扬正好与此相反,其意在贬。

无论是抑还是扬,先前只不过虚张声势,扰人眼目,后面才是真情所寄。前边为“虚”后面为实,由虚到实逐渐揭开“谜底”,往往能达到出奇制胜,出人意料的效果。

巧加包装

给文章巧妙地加一个得体的外衣,使文章“光彩照人”,更好地发挥材料的作用,更好地为中心服务。这种巧加包装的方式,对于读者来说,犹如物品的“包装纸”,精致的包装往往能引起顾客的注意,同样,巧妙地给文章加一个得体而漂亮的包装往往会使文章摇曳多姿,妙不可言。

给文章加包装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表现为:

第一,借线索包装。这里的“线索”,不是文章内在的结构线索。借线索包装是文章外在的东西,是文章的“外套”。如我们观察各位老师的笑,以“笑”为线索来构思包装,从“笑”的不同,来展示老师不同的性格。这样,通过绘声绘色的描绘,通过这一“外套”便会包装出老师“笑”的精彩内涵。

第二,巧借场景、情境、气氛来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起到包装全文的作用。如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的开头便设出一个情境:“东京无非是这样……”写樱花,写清朝留学生的丑态;然后写自己在这种环境中的感受,对东京一切的看不顺眼,缘于自己的爱国心与民族自尊心,这也就是全文的基调。

第三,借物包装,就是找到一个与文中的人或事密切关联的物件,通过它来牵动人物,推动情节的发展,如课文《这不是一颗流星》就是通过“熊皮手套”来牵动小浩波与阿婆这两个主要人物。小浩波念念不忘为阿婆买熊皮手套,以至于在万人体育馆里看表演节目《戏熊》时,发现熊便大声叫喊,因为这牵动了他对阿婆的那颗爱心,故事也就顺其自然地展开了。当然借“物”包装不是强加的,而是这一“物”与生活中的人或事有着特定的牵连,通过思考和联想,使之成为联系人、物或是情感的载体或桥梁。

凤头豹尾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京戏里也常说:“头三脚难踢”。

一篇文章的开头难,难在确定基调。一篇文章能否引人看下去,关键在于开头,从欣赏者角度来说,开头好比看人的第一眼。从写作角度来说也很重要,它好比一首乐曲定音,音定准了,演奏起来才和谐。

开篇就要抓住读者,做到先声夺人。古人谈文章有“凤头”之说,即是此意。

先声夺人的开头方法的主要要求是:

第一、开宗明义。一开头就走向目的地,为文章的展开打开通道,尽快把读者带进作品描写的世界。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开头表达的题旨明确,读者很快地与之共鸣。陆定一的《老山界》:开篇明白地交待事情,起笔点题,起到了跳板的作用。

第二、要引人注目。即开头要异峰突起,别开生面。因为开头对于读者来说是审美活动的起点,直接关系到读者的阅读兴趣。所以,如李渔说的“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具有招人入境的效力而且一下子能点燃读者情感的火花。如朱自清的《绿》、《春》。

文章的结尾如文章的开头一样重要。古人把结尾比喻成“豹尾”,也就是说结尾应留有余地,令人回味。

结尾的构思方法很多,主要表现为:

第一、戛然而止,出人意料。高中课文《项链》结句把出人意外包含在平凡之中,慢起猛落,使情节绝处逢生,柳暗花明。

第二、内蕴深沉,耐人寻味。如《最后一课》结尾突然收束,给读者留下想像空间。王愿坚的《七根火柴》结尾抒情,自然流畅,留有不尽的回味,充满散文诗似的优美。

第三、神龙掉尾,卒章显志。这样结尾多具有总结性质,一笔刹住,升华主题。或以主人公说出对生活的体会作结,道出生活的真谛;或通过讲故事的人或作者发表议论点明主题,如《“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结尾干脆,画龙点睛,勾勒出资产阶级精疲力竭,黔驴技穷的丑相;或言简意赅而富有哲理性的语言结尾。如《故乡》,结尾成为警句,既高度概括了主题,又含蓄悠远。

结构析题

在审题构思过程中,命题作文的内容和选材范围都在题目之中,只不过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罢了。

我们通过分析题目,找出题目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重点落在何处,通过结构分析来确定所要写的内容,这种方法称为结构析题法。

第一、通过审题弄清内容重点和选材范围。根据“一个句子的重点常是谓语,其他是范围”这一方式来确定内容重点和选材范围。

例如:我[逐渐]了解了他

内容重点是“了解他”,即谓语中心语。

选材范围:①“我”(主语)规定“了解他”限于“我”这个范围,而不是其他人。②“逐渐”(状语)修饰了“了解”,规定“了解他”是一步步的不断加深的过程。

第二、题目不是一个句子,这时应补上相应的成分,也就是加上范围,使宽题变窄。

例如:《变》

题目是一个动词,常作谓语,只能补上相应的主语和补语,如:

家乡变了——家乡变得更美了。

逐层扩充句子,使句子叙说的范围愈来愈明显。

内容重点是“变”,而且是“变美”,这样内容就越来越集中,中心会更突出。

信息坐标

在将宽泛的命题通过结构分析,确定了重点和范围后,应根据这一“坐标”向周围扩散,收集与重点和范围联系紧密的材料,甚至可以是合理的想像和联想。重点和范围好比一个点,以此作为坐标原点,由此能伸展的平面都可以纳入构思范围。

如《尝试》

根据这一方法,题目可变为“当老师(医生、工程师)的尝试”,“痛苦的尝试”,“一次失败的尝试”等。只要围绕题目的范围,不跳出圈外,圈内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通过联想获得信息,写出与“坐标”相应的内容。

误传深情

一位歌星在沈阳唱《橄榄树》,将“在远方”误唱为“在沈阳”,赢得狂热的欢呼,这种看似“失误”之处,却隐含着某种内心愿望,一下子拉近了观众与自己的距离,起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写文章时亦可用这种方法来构思。误会,就是把两件本来不相干的事情混为一谈。它可以是一方误会另一方,亦可是双方互相误会。采用这种方法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误会的双方各自只知道问题的一个方面,却以为别人也和自己想的一样。“公说公的理,婆说婆的理”,双方各自传情达意的言辞,又都具有一种可使对方做出别样解释的“双关”特点。也就是说双方之情都具有相互干涉性。

如写一位耳聋的熟人正挖红薯,你问他:“身体还好吧?”他说:“个不大呀,天气不好,要降产,比不上去年罗。”尽管各言其事,但两者没有联系是不行的。

许多电视小品都采用这种方法来构思。如有这么一个小品:一个人想买车票,一个人想卖车票。想买的人认为是假票,明明是真的,他偏说是假的。卖方认为买方是个骗子,原因是,穿着件有裂缝的西装,通过双方的误会,最后才明白,想买车票的,因为连买了三套西装,都是“水货”,穿上身,全都“破”,他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双方闹出个不小的误会。虽是误会却非偶然,细细一想,反映了现实生活中一个侧面,意味深长,令人回味。

一字之改

这种构思方法,不是改一个字,而是一个字两种意思。

如写一个冷饮店,天热时,顾客常来,生意兴隆。可是到冬天就关门,冷冷清清,可今年不同,“冷饮部”变成了热饮部,热油条、热煎饼,并且热情服务。这样一变,从表面描写转入从实处着笔,暗示出人的心情也改了。巧借一字之变,来写社会之变,生活之变,构思就精巧多了。

通过一字之改,由此及彼,拓宽思路,写出曲折生动之处,才是这种方法的主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