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跟经典电影学家庭教育
49132900000009

第9章 《美丽人生》:教孩子以平静心看世界

1.在困境中与孩子玩游戏

《美丽人生》是一部优秀的黑色幽默电影,一共获得了最佳男演员、最佳戏剧片、最佳外语片三项殊荣。这部意大利影片的时代背景取自二战时期。

圭多是一个幽默开朗的年轻人,非常热爱生活。影片的前半部分讲述圭多如何捕获爱人的芳心,后半部分圭多已经结婚生子,生活幸福美满。可是有一天,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圭多由于具有犹太血统而被德国纳粹抓到犹太集中营。德国纳粹不仅抓走了圭多,就连圭多的叔叔和儿子也不放过。当圭多的妻子得知丈夫和儿子不幸被投进集中营的消息时,她毅然决然地和他们一起去了集中营。

在惨无人道的集中营里,圭多不想让孩子知道他们的处境十分危险,于是他告诉儿子约书亚,这是一个游戏,是特意为儿子生日准备的。只要儿子遵守游戏规则,最先拿到1000积分,得到第一名,就会给儿子一个真坦克。天真可爱的约书亚相信了父亲的谎言,并满怀期待想要一辆梦想中的新坦克。

为了在游戏中赢得胜利,约书亚严格地遵守游戏的规则,父亲下达的命令他全部听从。每当他想要放弃的时候,父亲总是鼓励他,只要再坚持一下,他们就能得第一名了。正是在这种一定要赢得胜利的信念下,约书亚忍受了饥饿,战胜了恐惧和寂寞,克服了种种困难,顽强地活了下来,并最终和母亲团聚。

约书亚之所以能在地狱般的集中营里活下来,是因为他有一个好父亲。无论是在什么情况下,圭多展现给儿子的都是积极乐观的态度。

圭多刚来集中营第一天就换上了囚徒服,在工厂里搬铁块。铁块足有100公斤重,工厂温度又非常高。圭多在搬第一块的时候就喊着没有力气了,可是工友告诉他:“我们要搬一天,不搬的话他们会杀死你”。

就这样忙了一天,圭多回来了。约书亚对父亲说:“爸爸,他们说这里没有奖品坦克,也没有比赛。”圭多听后,笑着对儿子说,“哈哈哈哈,儿子,你受骗了。真的,我今天出去玩的可开心了,有跳房子、捉迷藏,还有那个什么,反正可好玩了,他们骗你的,我们的分数一直领先着呢,他们想要你被吓出局。”约书亚听后也跟着笑了,消除了心中的疑惑。

圭多笑着说话的时候喘着粗气,看上去已经筋疲力尽,任谁在这种悲惨的困境下都笑不出来,可圭多却笑得那么开心,他告诉孩子这只是个游戏,他也在做游戏,只要得到1000分就能回家,就能得大奖。

盟军来临之际,纳粹党想要杀死集中营里所有的人,以毁灭证据。圭多知道后,带着约书亚悄悄逃走。圭多记起军营里还有自己的妻子,想要返回去告诉妻子他们现在的处境,让妻子尽快逃走。

圭多告诉约书亚:“游戏快要结束了,我们的分数现在是940分,如果我们再得60分,加起来是多少?1000分!噢!我们就能得一辆真坦克回家了。外面那些人都在疯狂的找你,他们到处在喊‘约书亚,约书亚在哪?’现在你是唯一的孩子,只要你藏好不被他们发现,等到明天天亮我们就赢了。”

圭多把约书亚藏到一个铁柜里面,告诉约书亚千万不要出声,不要出来,直到外面一点动静都没有了才可以出来,约书亚听话地点点头。

当孩子遇到问题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父母有没有想过用做游戏的办法鼓励孩子去解决问题呢?现在有许多父母,当孩子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立即“挺身而出”,帮孩子解决困难。孩子愿意自己动手解决的问题,父母就要要求孩子自己完成,即使有一定的难度。父母要在困境中与孩子玩游戏,让孩子有一颗平静的心,这样才能更容易克服困难,摆脱困境。

影片中的圭多并没有把他们的困境告诉儿子,而是让儿子相信这种恶劣的环境只是游戏需要。圭多如果告诉约书亚“我们被抓走了,被关到犹太集中营里。你妈妈也跟着进来了,现在生死未卜。你要坚强,才能逃出去”,约书亚的心里将会有多害怕啊!约书亚才5岁,心智还不成熟,他要有多大的勇气才敢去面对这种死亡困境?

有些孩子在困境中会表现得束手无措,他们不是没有能力去解决问题,只是恐惧心理占了上风。只有让孩子以平常心来看待困境,才能让孩子保持临危不乱的心态,更好地去解决问题。

小民今年7岁,不喜欢写数学作业,那些算术题总让他头疼。小民的妈妈发现了这个问题,就跟小民说:“小民我们来玩算术游戏好不好?老师出的那些题目我也会做,我可以用很短的时间算出来哦,我们来比一比,谁先做完得三分,对一题加一分,相反错一题就要扣一分,我让你先做三道,好不好?胜利者可以选择明天中午吃什么。”

小民一听可以跟妈妈做游戏比赛,赢了就可以决定明天中午吃什么,于是开心地答应了。小民写完后发现妈妈还没写完,很开心,觉得妈妈数学还不如自己呢。接着两人一起演算题目,再核对一下自己的答案。妈妈的一道没有错,小民的错了三道,打成了平手。

小民很后悔自己没有认真算题,导致错误那么多。妈妈安慰小民说:“虽然速度提上去了,但是没质量可不行哦。没关系,小民已经很厉害了,都跟妈妈打平了,下次肯定超过妈妈。”小民听了妈妈的话后变得自信起来,每天都拉着妈妈做算术游戏,数学在不知不觉地进步,越来越好。

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困境提出不同的游戏规则,做游戏的时候要鼓励孩子,让孩子发现自己的优点,指出孩子的不足,让其改正。让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坚强乐观,以一颗平静心来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让孩子知道,生活中的难题只不过是一个游戏,只要有一颗平静的心,就能轻松过关。

2.保护孩子幼小的心灵

《美丽人生》中有一个场景非常触动人心:约书亚想要买个蛋糕送给妈妈,父亲告诉约书亚那个蛋糕是假的,不能吃。约书亚这时发现店里挂着的牌子,就问圭多:“爸爸,为什么上面写着犹太人和狗不能进入。”

圭多说:“因为他们不喜欢犹太人和狗进去。各人有个人的喜好。前面有家五金商店,那儿的人不喜欢西班牙人和马。再过去一点有家药店,昨天我和朋友想进去,他抱着一个袋鼠,店家说他们不喜欢袋鼠。人家不喜欢,我有什么办法。”

约书亚又说:“可是我们家的书店,谁都能进去”。圭多立刻说道:“不!从明天开始,我们也写上。你不喜欢什么?”约书亚说:“蜘蛛。你呢?”圭多接道:“我不喜欢野蛮人,那就写上蜘蛛和野蛮人不许入内。”

圭多保护了约书亚幼小的心灵,不让约书亚受到伤害。同时约书亚也理解了牌子上的意思。这种婉转的叙述方法非常具有幽默色彩。面对孩子尴尬的问题,圭多表现得从容不迫,并且举例说明,告诉约书亚这不是什么大事,是生活中正常的一部分。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会面对孩子许多千奇百怪的问题。孩子的脑子里总是有许多想法,父母要巧妙地回答,保护孩子幼小的内心。例如孩子会问:“这个世界有鬼吗?”“妈妈,人都会死吗?”“死可怕吗,会不会很疼?”“小晶的爸爸是经理,经理很厉害吗?我爸爸是不是经理?”诸如此类的问题很多。

面对孩子的这些疑问,父母要组织好语言,告诉孩子许多事情都是很平常的,让孩子用平静的眼光看世界。比如孩子问鬼的事情,父母一味告诉他没有,举出一些科学大道理,这样只能让孩子似懂非懂,并没有彻底消除孩子的恐惧心理。父母要让孩子知道鬼不管有没有都不可怕,可以以去世的亲人为例告诉孩子:“你害怕亲人吗?那他们变成了鬼有什么可怕的呢?一样是亲人啊!”

很多孩子在小时候都对“死亡”这个词很恐惧,很敏感。经常问父母关于死亡的问题。父母不要遮遮掩掩含糊带过,这样会对孩子的心灵造成更大的阴影。父母可以告诉孩子死亡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并不可怕,就像一个游戏循环,到达终点后再开始下一个回合的游戏。

圭多在约书亚面前撒了很多谎,但是善意的谎言保护了约书亚幼小的心灵,使其不受伤害,这比残酷的诚实更让孩子容易接受。

圭多带着约书亚来到了犹太集中营,约书亚不喜欢这个游戏,一点也不相信父亲说的话。这时德国纳粹想要找一个会德语的犹太人给他做翻译,好让新来的人们知道集中营的规矩,圭多这时自告奋勇前去翻译。幽默的圭多把德国纳粹的话全翻译成了游戏规则。

“现在游戏开始了,赶不上的没分。得到1000分的算赢,谁先得到就能赢得一辆真坦克,算他幸运。每天我们把全体参赛人员的排名在广场广播,凡是得分最低的人我们会给他一个蠢驴的标记,让他挂在背上。在游戏中我们将扮演爱喊叫的坏人角色,谁要是害怕就会失分。有以下三种情况会全失分:1.要是哭就会全失分;2.要是想见妈妈就会全失分;3.要是饿了想吃点心就会全失分。记住在饿的时候最容易失分,昨天我就失去了40分,因为我饿的厉害特别想吃果酱三明治、杏仁果酱,还想吃草莓。别指望吃冰棒,我们全吃光了。对不起,我正在玩捉迷藏的游戏,我要走了,不能让他们抓住我”。约书亚认真的听着父亲讲述这些比赛规则,并且记住了比赛规则。

有一天圭多回来,发现约书亚藏在了地板下面,就问他怎么了。约书亚说:“别人说那些喊叫的人会把我们做成扣子和肥皂,会用炉子烧我们。”圭多听到后又笑了起来,他说:“约书亚你又受骗了,你告诉我怎么用人做肥皂?怎么用人做扣子?我拿着巴纳·罗密欧(圭多的室友)洗衣服?别开玩笑了。没有木头了,塞个律师进去烧,律师是湿的,烧不着。怎么办?”

圭多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如果不是发自内心对生活充满热情的人,是不会有感染别人、温暖别人的笑容的。圭多相信噩梦总会过去,人生永远是美丽的。他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儿子纯洁幼小的心灵。圭多的机智话语和爽朗的笑声让约书亚把这场生死赛跑当成游戏比赛来面对。

越是年幼的孩子自尊心越容易受到伤害。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用过激的言语来教育孩子。如果孩子上课时犯错了,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孩子的心情十分沮丧,父母这时候应该抚慰孩子,让孩子燃起自信,不能再拿错误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这会使孩子更加自责,更加伤心。父母也要避免在公共场合教育孩子,否则容易伤到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的心灵成长阶段是一个脆弱的时期,父母随意的一句话都有可能伤到孩子的心,给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创伤。孩子丰富多变的心理令人难以捉摸,父母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要教育孩子以平静的心态看待世界,只有孩子的心灵坚强起来,才能抵挡来自外界的暴风雨。

3.时时做孩子最好的榜样

忧伤无疑是这部电影的主旋律,而它的结尾却是悲中参喜,可以让人感受到悲伤和喜悦两种情绪在心底交织翻腾。圭多用自己的机智幽默教育了孩子,同时也告诉人们一个生活哲理:笑着面对生活,噩梦是短暂的,终将过去。那些困境逆流只是一场游戏而已,经过点缀的人生才会更加地美丽精彩。

圭多把约书亚藏到铁柜里面,在寻找妻子的途中,圭多不幸被纳粹发现。纳粹押着圭多经过约书亚所在的铁柜面前时,圭多像小丑一样大步前进,滑稽的表演很搞笑,但是却让人心酸。圭多给儿子一个眼神,示意儿子不要出来。哪怕面对死神的来临,圭多依然用乐观的精神感染着儿子,做儿子最好的榜样。

影片处处彰显出圭多的乐观心态,不管面对多大的困境,甚至是死亡的边缘,这种心态都从来没有丧失。虽然身处险境,随时都有可能丢掉性命,但圭多让儿子看到的只是一个游戏。凭着这种精神,约书亚活着走出了集中营,看到真的坦克,这就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父母要时时做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家庭环境的影响最容易表现在生活的习惯上。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孩子对父母的行为模仿,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观念影响。

圭多在被抓走的时候告诉儿子这是一个长途旅行,是特意为约书亚准备的生日礼物,到时要参加比赛,第一名的话就可以赢得一辆真坦克。这种观念深深扎根在约书亚的心里,让约书亚能够在恶劣环境中忍受饥饿、寒冷和孤单,认为这是比赛需要,只要胜利就能获取大奖。

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喜欢跟孩子讲大道理。大人的道理是非常复杂的,未必能够支配人的行为,不然世界上肯定会有很多完美、全能的人,而道理在孩子的眼里更是不能理解的。孩子还没有理解大道理的能力,日常的直观事物才更容易被孩子所接受。如果父母在教育孩子勤俭节约的时候,自己还乱花钱,那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做好孩子的榜样才是家庭教育的关键。

王松是班里的学习委员,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在上课的时候都是认真听讲,一直都遵守纪律,乖巧听话。各科老师都非常喜欢他。

最近王松成绩大幅度下降,上课心不在焉,作业也老是出错。跟以前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班主任百思不得其解,就跟他的父母取得了联系,想了解一下王松的家庭情况。

王松之所以成绩下降,原来是受父母的影响。开始王松的父母对王松要求严格,下班后辅导王松做作业,督促王松学习。在王松学习的时候,父亲看报,母亲做饭,一家人其乐融融。

可是最近父母都迷上了打麻将,还经常邀请朋友到家里打麻将,也就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了。父母经常给王松钱让他出去吃,吃完让他自己回屋写作业。王松看到父母都在玩,自己也就不想写作业了,偷偷在屋里打游戏。第二天上课时精力无法集中,成绩难免会下降。

父母要改掉陋习,以身作则。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父母的行为不检点的话,孩子自然会受到不良的影响。

父母如果言行不一的话,光跟孩子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尤其是2~7岁的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是非观念还不成熟,父母的行为如果偏离了轨道,孩子对事物的理解会因此受影响而出现偏差,对事物的正确认识也会出现动摇。父母要时时做孩子的榜样,好的榜样能够让孩子受用一生。

曾经看过一档亲子节目,有一位父亲为孩子做了很好的榜样。这个节目中,一共有三个家庭参赛。比赛规则是:孩子坐在轮胎里,父亲利用纤绳拉动轮胎,并且要把将近15斤的西瓜送到身后的篮子里面。时间是三分钟。运送西瓜最多的一方获胜。

比赛开始了,一个来回过后。三位父亲的速度明显慢了下来。轮胎和孩子的重量,加起来足足有70公斤。可想而知,三位父亲每迈一步都很艰难。这时孩子们纷纷回过头来为父亲加油打气。

随着时间的流逝,父亲们走得越来越慢,身子也越来越弯。终于在筋疲力尽的时候时间到了。主持人上前数着每个篮子里的西瓜。

这时,只听“嘭”的一声,一位父亲倒在了地板上,原因是体力严重透支。在妻子和周围人的帮助下,这位父亲慢慢坐了起来,此时现场非常安静。妻子带着哭腔说道:“他之前由于事故伤到了腰椎,刚才看到有这个环节,就告诉他不要那么拼命,象征性地完成下就好了。可是没想到他还这样。”

主持人这时问那位父亲:“明知道自己不能做,为什么还要那么努力呢?”只见那位父亲看着孩子,微笑着说:“孩子在这里,我必须要让他明白,一切事情都需要去争取,容不得你去放弃与退缩。”现场几秒钟的鸦雀无声后,传来了雷鸣般的掌声。短短的几句话温暖了全场人的心,更是让这位父亲的儿子觉得非常自豪。

圭多时时都在做儿子的榜样,圭多热爱生活,开朗幽默,以平静的心态来看面对死亡,这种乐观精神一直鼓励着儿子,为儿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想要孩子学会勇敢,父母自己就要表现出勇敢,想要孩子乐于助人,那么父母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关心别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成为孩子的榜样,教育孩子才能够事半功倍。

4.教孩子以游戏的心态渡过难关

影片中的小主人翁约书亚是一个活泼好动、听话乖巧的孩子,当知道这次“游戏”的胜利者将获得一辆真坦克的时候,约书亚开心极了。他完全不知道自己处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有一次,约书亚跟父亲说想回家,父亲说:“好吧,我们这就走,坦克归别人了。刚造好的新坦克,我们是第一名,就差那么一点。”诱惑的话语立即打动了约书亚的心,约书亚又决定留下来继续努力直至取得胜利。

圭多以前是一名服务员,曾经服务过一位医生,这位医生非常欣赏圭多的机智聪明。在这位医生的帮助下,圭多成了犹太集中营的服务员,逃过了一劫。

有一天,纳粹的高级军官会带着子女在集中营举办宴会。圭多看到许多孩子在玩捉迷藏,就想起儿子跟自己说过,他没有看见其他小孩。圭多想要儿子相信这是个游戏,不再起疑心,就悄悄把约书亚带了出来,让约书亚看看这些藏起来的孩子。约书亚吃惊的看着冒出来的孩子们,彻底相信了父亲的话。

这时,纳粹的保姆过来招呼孩子们集合。圭多立即带约书亚离去,不巧的是被保姆发现。纳粹的保姆把约书亚当成了高级军官的孩子,要把约书亚带走。圭多急中生智,告诉约书亚:“我们也得10分了,听着,她会过来带你走,现在是玩沉默游戏,明白吗?不许说话。他们说话很怪,你一句都听不懂。你要永远沉默,你要是能闯过这一关,大奖品就是我们的了。记住这是沉默游戏,永远沉默。懂吗?”约书亚听话地点点头。整个“沉默游戏”里面,约书亚表现得非常出色,一直没说话。

在和孩子们一起吃饭的时候,服务员给约书亚餐点,约书亚礼貌性地说了一声“谢谢”。服务员发现有些不对,紧接着去找了纳粹的保姆。圭多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等纳粹保姆过来时,圭多在教所有的孩子说意大利语“谢谢”,一场危机化解了。父母要让孩子以游戏的心态去解决问题,才更容易渡过难关。

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总会遇见各种各样的难题,那些依赖性强的孩子总是依赖大人,或者停滞不前。孩子不是做不好,而是不敢做。据调查显示,超过65%的孩子不愿意独自解决难题。很多孩子在面对问题时都抱着宁愿不做也不愿做错的心理。孩子的这种心理跟家庭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现如今,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被宠上了天。他们是爷爷奶奶的掌上明珠,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很多父母都是舍不得打,舍不得骂,刚教育了两句,不是奶奶不愿意,就是姥姥不高兴。

许多困难父亲不帮母亲帮,许多难题父母不帮助解决,就是爷爷奶奶解决,在这种家庭观念下,孩子是不会成长的。父母要让孩子放下依赖心理,独自去面对难题。孩子也许会退缩或胆怯。父母这时就要让孩子以游戏的心态去渡过难关。

影片中,约书亚就是拿游戏的心态来面对死亡困境的。小小的约书亚不知道如果自己犯规,“淘汰出局”就是死亡。他只知道就算输了,也不过是得不到大奖,没有关系。正是这种没有压力的心态才让他活着从集中营走了出来。

所以父母要让孩子以游戏的心态去解决问题,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如果输了有惩罚,很多孩子在解决问题时就不能以平常心去面对,也就发挥不出自身的潜力。

有专家指出,儿童的主体性活动就是游戏,游戏对孩子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都有着重大意义。通过游戏,孩子可以对外界有一定的了解,会渐渐融入现实生活。

在游戏的世界里,孩子不是被强迫的,他们拥有自主能力。当游戏中有阻碍时,孩子会选择是否继续这个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可以体验到自主控制,独自面对困难的经历。孩子会在游戏中忍受平时无法忍受的事物,也同样能解决日常不愿意解决的难题。

例如,约书亚在游戏里完全听从父亲的话,在发放面包的时候,他没有向纳粹要点心。他认为必须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就会被扣分。

在犹太集中营里,不在母亲身旁,没有点心吃的约书亚,从没吵闹过一次,也没有因为这些哭过。他所表现出的巨大的勇气,全都源于父亲的善意欺骗——这是一个游戏。

这部影片的主题不是鼓励父母欺骗孩子,也不是提倡父母善意的欺骗,而是让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要针对不同的环境采取不同的应对方法,避免过于死板的教育方式,要善于变换教育手段。游戏正是培养儿童心理素质的关键,让孩子以平静、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难题。

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轻松的心态,在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给孩子施加压力,多鼓励孩子,肯定孩子。

有儿童心理学家认为:当孩子压力过大不堪重负的时候,就会变得烦躁,抑郁,焦虑和不安,脾气会变得暴躁。要尽早的给孩子排解压力,否则会产生心理疾病。父母要适当的减轻孩子的压力。科学调查表明:面对许多难题,孩子若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的话,不计较得失,反而能够做得更好。越是紧张惶恐的孩子,面对困境时越是忐忑不安,会因为害怕失败而变得软弱,导致本来能够解决的问题变得更加糟糕。

5.给孩子不一样的父爱

一位在托管所工作的男士每天都会在学生们放学之后将他们接到所里来,看着他们学习。刚开始接一个孩子的时候,看门的老大爷坚决不许他进去,他说:“放心,我就是来接孩子。”可是看门的老大爷说这是学校的规定。无奈之下他准备站在外面等那个孩子自己出来。老大爷问了一句:“你接谁啊?”男士立即报上了那位学生的年级和姓名。老大爷听后对他说:“赶紧去赶紧去,赶紧接他走!”

原来他接的这个孩子在学校是出了名的小霸王,全校人都知道他。他上班主任的课跟同学闹别扭,打完同学嗖一下就跑出去了,拦都拦不住。

这个孩子的父母平常起早贪黑做生意,没时间管他。父亲教育他的手段就是一个字——打。调皮就打,不听话也打,越打越狠。这位男士在辅导他写作业的时候,他不听话,男士就对这孩子说:“不写作业我告诉你爸,又少不了一顿打”,孩子立即听话写作业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或许可以看出,每个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不同,灌输给孩子的思想也就不同。这位父亲灌输给孩子的思想就是暴力。孩子在对待别人的时候肯定也是用暴力解决问题。

影片中,慈爱的圭多为了不让约书亚的心理受到战争的影响而产生阴影,谎称他们是在玩一个游戏,冠军可以赢得一辆真坦克回家。为了保护年幼的孩子而牺牲,这种父爱是无私伟大的。场面没有多么壮烈血腥,只有圭多从儿子面前走过时从容不迫的面孔。这其中包含着圭多对儿子的浓浓父爱,化不开的父爱久久陪伴着儿子,伴随着儿子长大。直到有一天,约书亚才明白当时是父亲用谎言保护了自己的心灵,用生命换来了自己的美丽人生。

影片中的圭多在儿子面前展现的全是积极乐观,从来不把阴霾传递给儿子,只给儿子平安的讯息。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们也会传递给孩子各种各样的信息,父亲身上的责任不比母亲轻。父亲和孩子的游戏方式与母亲不一样,比如父亲喜欢把孩子举得高高的。母亲不要看到父亲如此对待孩子就诚惶诚恐,其实孩子非常喜欢和父亲做此类游戏。

父亲是孩子安全的港湾,一个孩子有没有安全感,勇敢与否,都要看父亲给予多少爱。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父亲会比母亲更加冷静,不会大惊小怪。父亲在处理事情上的果断行为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让孩子认为,只要父亲在,一切问题都能够解决。

父亲在和孩子做游戏的时候,通常和母亲的思维是不一样的,他们会给孩子更多的自主权利,让孩子更加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种方式能让孩子的智力得到更好地开发。

现在很多家庭都秉承“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这种观点在教育孩子方面并不可行。如果孩子很少接触男性,例如父亲经常出差,或者工作繁忙不过问孩子,导致孩子和父亲没有太多的接触,这对孩子特别是1~8岁的孩子的成长是很不利的。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受到父亲的影响的孩子,长大后就会缺乏刚强、坚韧、勇敢的品质。很多专家都提倡父亲多与孩子沟通亲近,这样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

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跟母亲的方法大不相同。教育学家认为,父亲能够引导孩子开发智能,会让孩子变得独立自主,热情宽厚,敢于冒险。母亲的教育方法比较细腻,可以在情感方面给予孩子更多的支持。父亲经常与孩子相伴,会扩大孩子的社会活动范围。父亲与孩子玩游戏能够激起孩子的积极反应和兴趣。

据研究表明,男人跟女人的思维结构存在差异。通常,男性的数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他们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研究问题方面更有优势。

在教育孩子方面,父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常与父亲接触的孩子,在数学和逻辑思维方面的能力都明显比不爱与父亲交往的孩子强。

父亲会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性别意识,对孩子的性别定位有很深的影响。在男孩子的眼中,父亲就是自己的榜样。男孩会模仿父亲的行为,成为真正的男子汉。对于女孩,父亲通常都会比较宠爱。这会让女孩更有安全感,能够帮助女孩学会如何和男性相处。

父亲不仅要关爱孩子,更要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在很多家庭中,父亲都是充当“好人”的角色。孩子受到母亲的严厉批评后,总会在父亲那里得到安慰。父亲也要懂得批评孩子,教育孩子,不能袒护孩子。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行为,否则父亲的盲目支持会令孩子更加不思悔改。

影片中的约书亚,在和父亲相处的这段时间里受到了爸爸的影响。从刚开始的吵着要见妈妈,闹着要吃点心,到后来的听话、懂事。正是圭多的父爱,让约书亚学会了忍耐、坚强和勇敢。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父亲要给孩子不一样的爱,这是母亲所不能替代的。一个缺乏父爱的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变得懦弱,没有安全感,忧郁,自主能力差,行为意识缺失。父亲要和孩子多接触,让孩子知道父亲很爱他,让孩子在爱的滋润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