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3年中国现代文学思潮、流派学术交流会上的发言
前年,我在第一次现代文学思潮、流派学术交流会上,曾经作过一次关于“七月派”的简短的发言,这次本不想再谈什么。可是听了某某同志的发言,引起了一些感触,觉得有必要把他提出的几个问题说明一下。
首先声明,我是以一个文学编辑的身分,而不是以诗作者或七月派一分子的身分来发言的。其次,“七月派”是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曾经存在过的一个文学流派,至今它已不存在三十多年了。我觉得,今天在党的十二大精神的指导下,我们正在总结三十年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经验,正在推进我们新的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文艺,大家都还在探索中,还没有形成什么公认的新的流派。如果现在有人问我是不是“七月派”,我只能说不是,因为这个流派早已不存在。
第三点是,我们现在谈“七月派”及其它流派,都应以客观的文学史的角度来回颐、来探索、来总结经验,都应抱着历史主义的观点,都是为了当前社会主义文艺的发展这样一个目的,而决不能是站在原有的流派的立场上,按照过去的观点,来攻击过去的对立的流派,那样对我们共同的文学事业没有一点好处。
以上这几点,必须先说清楚。下面我就针对某某同志的发言谈几点意见。
第一点,某某同志在发言中说,“七月派或胡风派是有组织有领导有纲领的。”我觉得,这是个政治性很强的命题,几十年来,我们都熟悉它的严重的含义,对于一个文学社团似不应这样说。而且从党所提倡的团结的愿望来说,我认为这个提法更是不合适的。
“七月派”的称号,大概是1940年前后在重庆出现的,在当时就带有一点贬义,这可能与30年代后期左翼文艺运动中的论争有关系。1937年7月在上海出版《七月》旬刊(只出三期便停刊),1997年9月在武汉正式成立“七月社”,编印《七月》半月刊,后来到重庆改为月刊。《七月》是半同人刊物,作为编者的胡风同志曾在比月)上有过说明。《七月》经常撰稿人有胡风、萧军、萧红、艾青、田间、吴奚如、丘东乎、曹白、孙钿、端木蕻良等,后来又增加了S.M、贾植芳、路翎以及邹荻帆、冀访等,特别是在诗歌方面,集合了一些年轻的“初来者”。1938年初,萧军、萧红、艾青、田间、吴奚如、丘东平、端木蕻良等都奔赴抗日前线去了,胡风一个人留在武汉编刊物。当时我是初中学生,作为一个读者,看到这个杂志,觉得它的作者们都是在鲁迅精神哺育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作家,大都与鲁迅有过亲密的关系(特别是胡风、二萧等),在创作上都是以鲁迅为导师,坚持现实主义道路的作家。他们以昂奋的激情及时反映抗日斗争的作品,吸引了广大的读者,是十分自然的。
解放以前,就诗歌方面国统区的“七月派”作者来说,那些青年作家确实在政治上、艺术上是声气相投、互相激励前进的。但他们不是自觉的组织联系,更谈不上“有组织、有领导、有纲领”的关系,尤其到抗战胜利前后,即1945到1948年间,这些年轻人(他们之中大部分是共产党员)大都到解放区去了,剩下的散处在国统区各地做地下工作。
胡风本人这时也在党的指示下到了香港,因此不可能还有一个属于这个流派的什么“组织”。解放前几年,某某等同志办《诗创造》和《中国新诗》的时候,“七月派”早已不成其为一个“阵营”,它的个别诗作者在严酷的政治环境中,在党的影响下,只能各自为战,写自己的诗。
说一个文学社团,“有组织、有领导、有纲领”,理论上当然说得过去。但文学社团不同于政党,一个政党确定有其纲领和组织,文学社团一般未见得有,它大都是在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在世界观、美学观、创作方法上互相吸引,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渐渐形成艺术志趣大体上相近的一个作者群,客观上形成为一个流派。“七月派”,我想,正是这样逐渐形成的。文学史上,有些社团并没有在艺术上形成有鲜明特点的流派;也有的没有成立社团,倒真正形成了公认为有艺术风格的流派。现象比较复杂,值得研究。某某同志用含义严重的政治术语来说“七月派”是没有根据的。我提供如上听史事实,请大家考查与研究。
第二个问题,艾青、田间算不算“七月诗派”的问题。
我认为,艾青和田间在“七月社”成立时应当是它的同人、我并不认为凡在《七月》上发表作品的都是“七月派”,例如丁玲、周而复、刘白羽,陈荒煤等同志都在上面发表过作品,但他们的艺术风格早巳形成,他们同时还在其它刊物上发表有影响的作品,因此,不能算作“七月派”。1940年前后,艾青、田间情况有所不同,他们在《七月》发表了他们最重要、最有影响的作品,如艾青的《北方》、《雪落在中国土地上》、《乞丐》、《向太阳》等,田间的名作《给战斗者》以及一大批街头诗。他们的诗集列入《七月诗丛》出版的各有两本:艾青的《北方》、《向太阳》,田间的《给战斗者》、《她也要杀人》。更重要的是,艾青、田间对于“七月诗派”的形成起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起到了奠基的作用,这是判断他们是不是“七月派”的一个重要根据。一个流派的形成,前边已说过,是个复杂的现象.需要考察研究
但我以为,流派一般主要是通过作品的影响形成的,而不是取决于预先发布的理论或“纲领”;考察一个流派的形成与影响,主要应通过其代表作家的作品、创作活动及其美学观来考察这一流派的艺术特点、影响,以及流派的形成过程。如果我们按照这种历史观点看问题,那么艾青,田间在30年代末、40年代初正应当属于《七月》的作者群的。从文学史的角度来选七月派作品,当然不能不选他们的诗。最近四川人比出版社编印《七月诗选》,听说将艾青、田间、邹荻帆、天蓝、贺敬之等诗人在《七月》上发表的诗篇都选入了。听说艾青、贺敬之等同志都表示了同意,因为那是历史事实嘛。
“七月诗派”应分为两个时期,前期以《七月》为中心,皖南事变以前;后期以(希望)为中心,抗战胜利前后几年。两个时期的主要作者不一样。到后期,艾青、田间没有在《希望》上发表诗,他们只有诗集列人《七月诗丛》印行过,《希望》上的是另外一些作者,绿原是其中的一个。但作为一个流派,七月诗派从前期到后期,艾青、田间的影响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对这个流派的形成起了深远的不可分割的作用。《白色花》的许多作者大都同意这个观点。说到流派与风格的关系问题,也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明白的。艾青、田间两人以及“七月诗派”的许多作者,他们在风格上从来就不一样。不能说一个流派的作者的风格就一定不分彼此,互相雷同。对“七月诗派”的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应当进一步探讨。例如鲁藜和绿原的诗区别就很大,风格很不同。这并不奇怪,一个流派既有共同的志向,共同的美学上的追求,各个人又有各自的个性,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因为没有个性也就没有诗了,——共性不可能不通过个性来表现。没有田间早期诗的跳跃性、节奏感很强的战斗歌唱,就没有田间;艾青的朴素、自然、深沉的艺术风格,就更具有其个性了。但在抗战开始的历史条件下,他们的作品又有共同的东西:对国家命运、民族命运,对诗的探索,对艺术的态度,乃至在人生的态度上都有很多共同点,尽管他们生活战斗在不同的地区,反映的生活内容不同,战斗要求不同,使他们的诗显出了明显的差异。
总而言之,艾青、田间应不应当算作“七月派”,我认为,不是某个人的好恶所能决定的,它是严肃的文学史家们不可回避的问题。为了正确解答这个问题,不能不再次强调地指出下列基本的事实:艾青、田间的一些代表作最初都发表在《七月》上;他们的艺术成就经过《七月》从理论上加以阐明,并在读者心目中得到更鲜明的表现;他们的作品和它们所代表的创作方法影响了当时一代的文学青年;这些青年作者沿着这两位先行者的道路又有新的开拓,并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一个诗的流派;这个流派在40年代整个诗坛上代表了一个与二三十年代诗风不同的风格,并和当时并存的其它流派在艺术上形成了鲜明的分野,等等。把这些历史事实置之不顾,以非科学的态度来解答问题,甚至带着成见来抹杀事实,对今后现代文学史的研究没有什么好处。
第三个问题,把艾青、田间列入“七月诗派”,是否把他们“降为二三流诗人”的问题。
(某某:这不是我首先讲的,是《文学报》对海南岛会议的报道上说的。)对,这不是你的发明。我在海南岛会议上也听到过这种说法。有人说,“流派是二三流作家形成的群体,是主流以外的。”给人的印象是,谈到流派,只能属于非无产阶级的“团结对象”。
然而,古今中外的文学流派,如果真正把它们当作流派看待,无不是因其艺术风格而获得这个称号;当然,一个流派的艺术倾向是同它的政治倾向有关系,但二者毕竟是两回事,不能简单地在它们中间划等号,这是一。因此,所谓“主流”,也不过是在当时当地,由于各种历史原因,在创作方法上占主导地位的一种流派,而不能是由于这个流派的成员在政治上具有优越地位的缘故(中外历史也有过这种人为的现象,但在文学史家的笔下都得到了如实的科学的说明),这是二。如果从艺术倾向着眼(并假定政治上没有根本的分歧),那么任何流派就必须通过“百花齐放”的过程来赢得广大读者的喜好,来达到理论上的阐明和肯定,从而争取各自的历史地位,这是三。正是这样看问题,我们认为,党在“四个坚持”的原则前提下推行“双百”方针,是有充分的科学根据的。
正是这样看问题,我觉得每一个文学流派都可能有第一流的作家,也可能有二三流作家或未人流的作家,还会有很蹩脚的作家。如果一提流派,就认为一定没有第一流的作家,这与古今中外的文学流派的事实不相符。鲁黎就表示过不赞成含混地提“七月诗派”,他认为40年代初期的《七月》不只是一个简单的“流派”问题,如果说是“流派”,有一个时期,它也是最有影响、最有吸引力的“流派”,是最重要的“流派”之一。海南岛会议上,美术家卢鸿基同志在发言中也持这个观点。
现在的艾青,田间,特别是艾青,是世界闻名的大诗人。但在加年代初,艾青还是青年,他的诗已经产生了至今不能低估的影响,但那时谁也没有想到称他是诗坛的“祭酒”。现在艾青通过他几十年的作品(包括他40年代的作品)形成了一个高峰,但既是高峰,就自有他所从属的山系;而且按照造山运动的自然规律,在下一代的青年诗人中间不可能说将没有更高的高峰出现。这就是说,艾青的艺术成就应当得到充分的科学的肯定,应当放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具体背景下来肯定,应当指出它作为“高峰”的来龙和去脉,指出它的基础和极限,指出它已经达到的、可能达到的和尚未达到的高度,而不能把它作为一个“飞来峰”,一个孤立的奇迹来啧啧称羡,这不是文学史家应有的态度。所以,我认为,艾青、田间这两位前辈的成就和声誉,并不能抹杀也并不妨碍文学史家根据历史事实把他们看作“七月诗派”奠基的重要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