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应用的成功典范、典型正不断涌现。农业信息化稳步推进,农业信息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2006年全国涉农网站超过6000个,商务部开通“新农村商网”,日均访问量超过50万次,“秋季农副产品网上购销对接会”成交金额超过7亿元。应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能源、交通运输、冶金、机械和化工等行业的信息化水平逐步提高。传统服务业转型步伐加快,信息服务业蓬勃兴起。信息技术应用加快了银行业的发展,各商业银行初步完成了数据大集中,建设完善了新一代核心应用处理系统,初步建成了以电子银行为代表的现代银行服务体系。截至2006年底,我国自动取款机市场保有量超过10.16万台,销售点终端(POS)81.8万台,发卡总量近11.31亿张,2006年全国银行卡消费金额18937亿元。电子商务发展势头良好,2006年,我国电子商务环境明显改进,信用体系逐步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开始起步,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企业网上交易日趋活跃。
(4)电子政务为政府管理方式带来深刻变革。电子政务稳步展开,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率、推进政务公开的有效手段。各级政务部门利用信息技术,扩大信息公开,促进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政务协同,提高了行政效率,改善了公共服务,有效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
截至2006年末,我国“金审”、“金盾”、“金税”、电子口岸、“金水”(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等项目已经建成或基本建成,并开始发挥作用;国家政务外网取得突破性进展,宏观经济管理系统、社会保障系统、金质(产品质量监督信息系统)、“金农”(农产品市场供求、农业科技信息系统)等工程建设已经启动。各部门在原有共享工作的基础上,重点开展了金融税控收款机试点、企业和个人征信、社会综合治税、农村信息服务等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大幅度提高了电子政务的应用水平,为政府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供了支持。一些地方政府积极应用电子政务,推行“一窗式”、“一站式”服务,简化了审批环节,提高了办事效率,密切了政府与群众的关系。
(5)国防和军队信息化是当代新军事变革的核心。
当代新军事变革是人类文明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转变的产物,是当代国际综合国力竞争在军事领域的反映。其本质是以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为主要背景,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技术发展为直接动力,以信息为基因,以信息化建设和“系统集成”为主要手段,把适应机械化战争的工业时代的机械化军队,建设成适应信息化战争的信息时代的信息化军队。信息化条件下,战争形态和战争方式将出现划时代转变。信息作为现代战争的战略资源,其重要性日益上升,信息力量已经成为现代军队作战能力的关键因素。争夺制信息权的斗争,将渗透到战争的各个领域,贯穿作战的全过程,直接影响作战的成败。
为实现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目标,我军加强了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重要进展,组织实施了一批军事信息系统重点工程,军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有了长足进步,主战武器系统信息技术含量不断提高,作战信息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三新的信息安全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信息化的高度依赖,使信息安全已经发展成为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不仅影响公民个人权益,更关乎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公众利益的重大战略问题。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信息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提出要“增强国家安全意识,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并确保“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
与传统的信息安全概念不同,新的信息安全观首先体现在,看待信息安全问题的角度已从关注简单的技术后果扩展为关注信息安全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全方位的影响。新的信息安全观还体现在,信息安全的对象范畴超越了传统的网络与信息系统,将信息内容安全容纳进来。例如,在大力推进信息化的过程中,互联网得到迅速发展,成为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重要工具,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体,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的重要平台,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思想文化交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但同时,互联网上信息内容的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西方一些国家一直把互联网作为推行其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网上色情、淫秽、迷信、暴力、欺诈等不良信息也大量存在。这些问题是随着信息化发展而逐渐产生的,既不同于传统的信息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技术概念,其后果也超越了对信息和信息系统的影响,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需要综合考虑到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
没有信息化,就不会产生复杂的信息安全问题,两者如影随形。同时,信息安全的特点、规律和造成的影响也会随着信息化发展的不同阶段而有所不同。总的趋势是,信息化进程加快,信息化覆盖面扩大,信息安全问题也就会随之日益增多和复杂,其造成的影响和后果也会不断扩大和更趋严重。新的信息安全观,就是要保障信息化健康发展,防止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消极和不利因素,这些消极和不利因素不仅表现为信息被非授权窃取、修改、删除以及信息系统被非授权中断,还更深刻地表现为对国家安全、公众利益和个人权益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有时不是由于技术原因造成的,例如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甚至网上色情信息,极大地影响到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产生了多方面的不良后果,甚至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下一代人的心智成长,动摇国家的人才根基,其长期后果就是削弱国家竞争力。
1.信息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1)信息安全影响政治安全。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政治斗争的重要手段。对我国而言,政治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是各种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所谓西化,就是采取各种手段,企图颠覆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所谓分化,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分解、分裂中国。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与应用,为西方敌对势力威胁我国政治安全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使我们面临严峻的信息内容安全挑战。
西方敌对势力一直把互联网作为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渠道,极力散布各种诋毁、颠覆我国国家政权的信息,传播煽动性、破坏性言论和政治谣言。国内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遥相呼应,借助网站论坛、聊天室、虚拟社区和新闻跟帖等多种方式,兜售错误观点,传播反动造谣言论,严重威胁我国政治安全。美国曾有政要表示,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对促进中国的民主极为重要,“如果互联网以在其他国家发展的那种方式进入中国,那么自由将迅速地在那片土地上站稳脚跟”。从以上言论中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西方政治人物的心目中,网络已然成为“和平演变”的工具。
2005年以来,以互联网和手机短信为主要媒介进行的大规模串联活动已经发生多次,我们在大力发展、正面评价互联网等信息传播技术的同时,不得不看到传统政治斗争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后产生的网上串联、结社等活动必须得到有效的管理与控制。
可以预见,信息化越发展,我国政治安全面临的挑战就越大。一方面,敌对势力威胁我国政治安全的信息传播途径将增多;另一方面,由于信息接收终端和访问方式的多样化以及新一代网络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对违法反动信息进行监管的技术难度将加大。
(2)信息安全影响经济安全。
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防卫力和竞争力,不至于因为某些问题的演化而使整个经济受到过大的打击和遭受过多的损失;有能力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不论何种参与者或跨国公司、各国政府和非政府非官方组织,都在尽量扩大自己的影响和战略利益,以求占领竞争中的制高点,夺得更强有力的位置和获取对未来的控制权。各方均借着全球化带来的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之机,多方网罗和积聚对自己生死攸关的战略资源。我国信息化发展到一个较高程度之后,信息这种战略资源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成为确保我国经济安全的根本要素之一。
信息安全对我国经济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信息化高速发展的重要成果是银行、保险、税务、证券、海关、铁路、电力、民航等关系到我国经济命脉的关键基础设施的全面信息化。一旦出现信息安全问题,这些基础设施的故障或瘫痪将使我国经济受到重创。由于其直接涉及国计民生,还会因此引发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特别是,当前信息技术正在与各行业的产业技术相结合,用最先进的高新技术武装、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信息安全由此将成为工业生产安全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工业生产值,关系国家经济安全。
另外,电子商务已经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国内外犯罪分子为获取非法经济利益,会大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电子商务犯罪活动。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信息欺诈和勒索,窃取、篡改和盗用信息,散布虚假信息,非法传销等多种类型的网络经济犯罪活动将急剧增加,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秩序造成严重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