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内省认识自我
我感觉似乎有另一个自我与我相随——一个幽魂的旁观者,心智清明如常,无动于衷而带着一丝好奇地旁观我的痛苦挣扎。
——威廉·斯泰隆(美国作家)
哈佛大学著名教育学家加德纳博士提出了内省智能理论。内省不仅是一种自我观察,更是培养情商的重要手段。
乔伊一直很自卑,害怕交朋友,害怕不能做到最好,一度自卑到自闭,不愿与人交流。于是,乔伊转向通过内省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他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写在内省日志中。两年来,通过每天的成功内省日志,他和自己分享着梦想、成功的喜悦、失败的难过、对问题的认识和思考、对朋友的支持与关注等。通过内省,他知道自己害怕交往,于是他开始结交新朋友;通过内省,他发现自己害怕做公开讲话,于是他勇敢地在课堂上站起来讨论问题;通过内省,他发现自己知识积累不够,于是他经常去图书馆看各种各样的书籍。最后,他终于在内省中发现了自己自卑的根源,并逐渐变得积极和开朗起来。
内省让乔伊变得越来越乐观和自信,也带给他成长与喜悦。他说,当觉得情绪低落时,就会很自然地写写“成功内省日志”,写完之后,真的是一身轻松啊!
无独有偶,两位教授做了这样一个实验:让两组小老鼠走迷宫,一组小老鼠走出迷宫后,让它立刻再进迷宫;另一组小老鼠走出迷宫后休息一段时间,再进入迷宫。实验结果发现,休息过的那组小老鼠用了更短时间走出迷宫。由此显示,小老鼠在休息的时候进行了真正的“学习”。
内省能够让我们听见来自我们内心的声音,而只有真正地认识了自己,才会变得更加强大。
课堂收获
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地自我修正和再认识的过程,每一次的自我反省就是一次新的认识自己的机会,只有日省其身,才会对自己越来越了解,对未来的发展目标越来越清晰,取得成功的机会也就更大。
用“WHWW”法来了解自己
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
——西班牙谚语
“WHWW”法则是著名心理学家日莫曼在1994年提出的。
这个法则原本是针对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而提出的。但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用这个法则来了解自己。“WHWW”分别代表了四个单词:“Why(为什么)、How(怎么样)、What(是什么)、Where(在哪里)”。用这四个单词代替四个基本问题来了解自己、审视自己和解决问题,就能够得到一个相对立体的答案。
艾伯特是化学专业的哈佛毕业生,但是他一直喜欢计算机技术,他不想从事本行,又担心改行的风险。他的同学说,现在很多网站上都有职业测评,有的特别准,找工作之前一定要测一测。于是,艾伯特来到了哈佛就业发展中心咨询。
在这里,工作人员给了他一份详细的问卷。其中有这样几个问题:你为什么要选择计算机技术作为未来的职业方向?你认为自己更胜任化学专业还是计算机专业,为什么?你最喜欢的是什么?你在哪些地方可以找到你的兴趣和快乐?
艾伯特粗略地看了看这些问题,他还没开始动笔填写,就放下表格离开了。艾伯特走出去的那一刻告诉自己:我想我知道自己要做怎样的选择了。
如果我们能够用这四个问题来分析自己的行为,我们就一定能加深对自己的了解。比如:在竞选职位时,有一个职位非常适合你,你也很想晋升至这一职位,这能更好地发挥你的能力。按规定,每个想要竞聘中层干部的人都要发表一个竞聘演讲。在演讲之前,我们就可以参照“WHWW”法则来更好地了解自己。对于“为什么”的回答——渴望晋升,说明自己是一个有进取心的人;对“怎么样”的回答——则是要提出自己若能竞聘成功这一职位将实施什么样的计划;对“是什么”的回答——则是要说明自己的这一计划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也就是自己竞聘这一职位想要寻得什么样的突破;而对“在哪里”的回答——则是要客观地审视自己,对自己做出恰当的评价,从而为自己竞聘这一职位提供信心。
课堂收获
“WHWW”法则不仅能够让我们及时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而且还能够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及变化等很多个人心理情况。每一个渴望了解自我、获得成功的人士,都应问一问自己的“WHWW”,三思而后行,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做一个内心的旁观者
遵循内心的热情。选择对自己而言最有意义且能够让自己快乐的事情去做,而不是盲目听从别人的安排。
——沙哈尔(哈佛心理学教授)
艾伦是个循规蹈矩的孩子,凡事都听从父母的安排。这并不是因为她没有主见,正相反,她很有自己的想法,只是因为她很爱父母,所以不愿去忤逆他们的意愿。
艾伦高考前后,和父母产生了很大分歧。父母希望她去学医,可她对医学根本就没有兴趣。她喜欢写作,她的志向是成为一名出色的作家。父母认为医生无论是在收入上还是社会地位上,都可以让她在以后的生活中得到更多的幸福感。
这一次,艾伦努力说服父母,希望他们可以让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贯强势的父母觉得她还是个孩子,他们必须为她找寻更好走的道路,最好是没有任何坎坷和障碍的路。艾伦很烦恼,她理解父母的好意,不想伤害他们;可对她来说,今后要一直坚持一件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是非常艰难的。她明白,这一次选择对她今后的生活会有很大影响,她必须要慎重。
经过和父母多次的反复沟通,父母理解了她的想法,却并没有让步。他们带着她与相识的医生共进晚餐,让她了解医生的生活与工作,还带着她去医院参观医生们工作的环境。然而这些却让艾伦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她告诉父母,她真的无法去学医,因为并不能用心学习,可能也无法成为一名好的医生,与其这样,还不如让她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父母从一开始的不理解,到后来的理解,最后因为艾伦的如此坚定而感动。父母认为艾伦已经是个大孩子了,也应该给她自己选择的权利。这一次,他们同意了艾伦的选择,并祝福她、支持她。
艾伦坚持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日后成为了优秀的作家,出版了很多畅销书。虽然这条道路走得很辛苦,但她却觉得充满了满足感和幸福感。
课堂收获
父母即使再爱你,再了解你,也无法时时读懂你的内心。尊重内心的选择,做自己愿意去做、并能感到快乐的事情,即使在坚持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也不要那么轻易地放弃。
面对自己的缺陷
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哈佛格言
德摩斯梯尼是古希腊最著名的演说家。可是起初的他却患有先天口吃,除此以外他的嗓音也很尖细,说话时还总是耸肩。
这些先天缺陷让他和“演说家”——这个极其需要流利表达的称谓,相去甚远。他似乎没有一点当演说家的天赋。要知道,一名出色的演说家不仅要发音清晰,还要声如洪钟,肢体语言优美,充满雄辩和哲学思维。
面对自己的先天缺陷,德摩斯梯尼并没有选择逃避,而是付出了更加艰辛的努力去克服这些阻碍。为了训练自己的口才,德摩斯梯尼付出了百倍的努力,进行了异常刻苦的学习和训练。
起初,他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当众演说,但是因为吐字不清、论证不足,曾多次被轰下讲坛。但他并没有气馁:为了纠正口吃,他开始含着石子,在海边迎着大风和波浪朗读;为了使论据充足,他开始进行大量阅读和抄写,据说他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抄写了八遍;他向演员请教发音方法并在陡峭的山路上攀登,边爬边读,训练肺活量。
为了练习演讲,他每天都对着家里的大镜子练习朗诵;为了改掉耸肩的毛病,他在左右肩上各悬挂一柄剑来时刻警示自己。他刻苦练习演说近50年,通过多年的刻苦努力,他最终成为了古希腊最雄辩的演说家。
课堂收获
如果你害怕去面对自己的缺陷,并且努力地掩饰它,这个缺陷不会因此而减小,反而会在你的心理上越来越大,最后将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正确的思维应该是要坦然面对自己的缺点,不能有意掩饰,要敢于挑战自我,承认缺点,这样才会赢得大家的尊敬。
从他人的眼中看自己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态度,好像是一面镜子,使自我对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从“外面”来加以认识。
——哈佛格言
爱丽丝和茱莉是哈佛校友,也是舍友,有一天,她们一起去学习烹饪课,茱莉穿了一条露着膝盖的配有水钻的黑色裙子。爱丽丝发表了她的看法,她认为茱莉穿这样的短裙去参加烹饪课有点不合时宜,但是受到旁敲侧击的茱莉并没有在意。
在烹饪课上,和她们一起参加烹饪课的老师告诉茱莉说:“嘿,茱莉,这是烹饪课,可不是生日Party。你这裙子太短了,你觉得方便吗?”茱莉不以为然,拿起一包黄油托在掌心,摆了个Pose,回应老师说:“您不觉得这很与众不同吗?”老师耸耸肩。
后来茱莉邀请爱丽丝一起去打羽毛球,也穿了这条裙子。打球之前,爱丽丝就告诉茱莉:“去打球不要穿这条裙子,它弹力不好,一运动,也许会出糗的。”茱莉满口答应,可是最终去打球时,还是没有换下它。
结果可想而知,在打球的时候,茱莉准备一个回身去接球,可裙子的下摆飘了起来……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茱莉几乎没有什么自我意识能力。她不知道自己的穿着已经给老师和同学带来了视觉上的消极影响,同时也没有意识到别人的建议是对自己的善意提醒,这不仅会让别人觉得难堪,在关键时刻,自己也会被这种“置若罔闻”所伤。
自己的朋友或亲密的人就像一面镜子,在这面镜子里,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只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不足,我们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如果别人的反应不是你希望的那样,那么你就应该首先反思自己:“是我哪里做得不好吗?”看看是不是需要调整,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课堂收获
了解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才能认识一个立体的、全面的自己。因为别人眼中的自己也许就是自己想看而看不到的另一面,当看到那个自己时,才能更好地审视和了解自己。
喜欢现在的自己
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地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泰勒(哈佛心理学教授)
哈佛心理学教授本·沙哈尔在没有研究幸福感之前,曾经一度很不快乐地生活着。尽管他曾经是哈佛的优秀学子,不仅曾作为交流生被派往剑桥学习,还是个很棒的运动员。但这些外在的成功并没有让沙哈尔感到幸福。
很小的时候,本·沙哈尔认为幸福就是成功和胜利。他16岁就获得了全国垒球赛的冠军,可是,他却没有感觉到多么持久的幸福——成功时那种瞬间的喜悦在睡觉前就已消失殆尽,所有的快乐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他的内心又变得很空虚。
让本·沙哈尔对幸福的理解发生根本转变的起因,是他早年的一次重要经历。
本·沙哈尔在以色列长大,16岁那年,他感觉自己5年的垒球训练生活,没有什么值得让他留恋,他一直觉得生命中缺少了什么。虽为此闷闷不乐,但他仍坚信:只有身体或心理都要坚强,才能最终取胜;而胜利一定会带来充实感,也能让自己最终幸福。慢慢地他发现,胜利并没为他带来任何幸福感,他所依赖的逻辑彻底被颠覆了。在研究和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他终于发现,原来幸福感并不遥远,其实,只要喜欢现在的自己,就会感到幸福。喜欢自己现在的状态,喜欢自己现在做的事情,喜欢自己现在做事情的态度并努力做得更好,就会感到幸福。
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
课堂收获
只有学会与自己相处,接纳自己,喜欢自己,才更容易得到幸福。正像丘吉尔所说的那样:“一个人不在于他喜欢做什么,而在于学会喜欢正在做的事情。”
神奇的自我心像理论
一个人的自我观念是人格的核心。它会影响人的行为,例如学习、成长与变化的能力,选择朋友、配偶与职业等。坚强积极的自我心像,是成功的生活最坚实的基础。
——哈佛格言
自我心像,是哈佛心理学家阿德勒的研究成果。说得更明确些就是:我认为我是什么样的人。这样的“我”的判断会直接影响自己的生活状态和未来发展方向。
阿德勒自己就是这种自我心像的亲历者。
阿德勒上小学时的数学成绩非常差。老师、同学和他的父母都认为他在学习数学方面有着很大缺陷;他自己也一直这么认为,觉得自己没有学习数学的头脑,缺乏数学逻辑思维。
有一次,数学老师在黑板上出了一道难题,解到一半,他停了下来,希望有其他学生能够继续解答。于是,他把这道难题交给了他的学生,但是大家都没能想出解决的办法。阿德勒在底下冥思苦想,似乎有了思路,却迟迟不敢提出来。因为他自己和大家都认为,自己的数学很糟糕,别人都没解出来,自己怎么可能解答对呢!
不过,在老师的鼓励下,阿德勒终于勇敢地走上讲台,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让大家都惊叹不已。从此以后,老师和同学都改变了对他的看法,阿德勒自己也慢慢改变了对自己的认识,认为自己的数学也会和其他同学一样好。结果他在最后的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只是阿德勒的内心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神奇的“自我心像”让阿德勒有了巨大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