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物质文明史
49325600000034

第34章 先秦铸币与中国古代货币(2)

斜肩弧足空首布:斜肩,又称削肩、垂肩,指布币的两肩部向外倾垂,并与币身中线呈一定的夹角;弧足,指布币下端呈圆弧状,所以叫斜肩弧足空首布。其体型也有大、小两种类型。大型斜肩弧足空首布的特征是空首、斜肩、弧足,銎较短,面文有卢氏、三川、武、武安、函阳等。面有2条斜纹,文字在2条斜纹之间,背有直、斜纹。其通长约7~9厘米,足宽约4.5~5厘米,厚约0.12厘米,重约22~27克。1980年在河南宜阳柳泉乡花庄村出土了近1800枚此类布币,其通长约7.8~8.8厘米,足宽约4.5~5.1厘米,重18.6~27.2克不等。小型斜肩弧足空首布的体形特征近大型而稍小,通长7厘米以下、足宽约4厘米、厚0.1厘米,重13~18克不等,面文有武、武安、武寽、武等,多为地名。从考古发掘资料看,斜肩弧足空首布与平肩弧足空首布一样,主要出土于河南洛阳一带,因此它也为周王畿及邻近地区的铸币,其始铸时间亦不晚于春秋晚期。河南洛阳一座战国中期的墓葬中曾出土大型斜肩弧足空首布1枚,知其至少沿用至战国中期。

(2)平首布

在战国时期,布币体型变得更加轻小。其外形出现重大变革,其头部不再是圆空的銎,而变为扁平坚实的板片状,被称为“平首布”或“实首布”。平首布的形制,基本上摆脱了原始工具的痕迹,只略具原来的农具钱、镈之形态。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平首布的首部、肩部、足部形状逐渐朝着平钝化、圆化的方向发展。布币的圆化趋向,是为了适应货币流通的需要,因为战国时期商品交易更加发达,货币交换愈来愈频繁,带尖的、有棱角的铸币在多次反复使用中易于磨损和折断。从货币历史的发展来看,布币的圆化,体现了铸币在形态上的进步和完善,也可以说是以后几千年行使圆形钱币的前奏。

平首布根据其具体形态的不同,大致可分耸肩(或平肩)尖足平首布、平肩(或圆肩)桥足平首布、方肩方足平首布、圆首圆肩圆足平首布以及殊布五种不同的类别。

耸肩(或平肩)尖足平首布:多为耸肩、尖足、方裆,由尖足空首布发展而来。平肩者极少。平首尖足布大致可分为大、小两种类型。大型尖足布,通高约8~9厘米,足宽4.5厘米,重10~13克不等。布上地名有邯郸、晋阳、大阴、蔺等。小型尖足布,通高约5厘米,足宽约2.3~2.8厘米,重5.5克左右。钱文的地名有晋阳、大阴、武安、中阳、中都、平州、平阳、目邑、兹氏、西都、安平、邪山、武平、高城、幸城、长葛、曼邑、梁邑、寽邑、文阳、离石、蔺、蒲子、寿阴、霍氏等30余个。两种布上的地名绝大部分属于战国时的赵国,说明耸肩(或平肩)尖足平首布为赵国铸币。1979年在河北灵寿县曾出土过布文为“甘丹”(即邯郸)的大型尖足布和布文为“离石”小型尖足布。可能是大型尖足布铸行时间不长,且铸造较少,故今天发现较少,而小型尖足布则在今山西、内蒙古、河北、东北等地常有发现。小型尖足布有的还标上为“半”字,表示其相当于大型尖足布的一半,这大概是中国发行辅币的开始。这种小型尖足布一直通行到秦统一之前。

平肩(或圆肩)桥足平首布:其特征为体形较大,平肩或圆肩、圆裆、方足,或有郭或无郭。因两足间袴裆呈拱桥状,所以称为平肩(或圆肩)桥足平首布,简称桥足布。又因布文多数有“”字,也称为布。它是方足类布中最早出现的一类。大小不等,最大的通高约为10厘米,最小者仅4厘米。布上有安邑、梁等魏国都邑名,故知其为魏国所铸。此种货币一般分为二、一、半三等,已呈现出“母子相权”的现象。以“安邑”布为例,最大者为“安邑二”,通长约6.5厘米,足宽约4.0~4.3厘米,重25~30克不等;居中者为“安邑一”,通长约5.2厘米,足宽约3.3~3.9厘米,重13~17克不等;最小者为“安邑半”,通长约4.5厘米,足宽2.4~2.7厘米,重7克左右。是战国时的重量名称,实测1约合今14克。

方肩(或耸肩)方足平首布:其特征为方肩、方足,裆亦呈方形。因其体形较小,故又称“小方足布”。间有耸肩者。小方足布铸造数量多,流通时间长。出现于布上的城邑名称近百个,常见者有安阳、长子、皮氏、马雍、铸、彘、宅阳、平阳、襄垣、高都、平阴、襄平等。这些地名大多属三晋,有少数属燕或周。可见当时铸造小方足布的诸侯国很多,而且除周以外,铸造数量都相当大。从流传至今的实物来看,也是所有布币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出土这种布的地区很广,包括今天的山西、河南、河北、辽宁、内蒙古、吉林等地。魏、韩、赵、燕等国所铸小方足布在大小、重量方面不尽相同,即便是同一国别铸币,也存在差异。如布文“梁邑”的小方足布就有大、小两种。大者通长约5厘米,足宽约30厘米,重9~10克不等;小者通长约4.5厘米,足宽约2.5厘米,重3~7克不等。但就总体而言,小方足布的通长以4.3~4.6厘米为多,足宽大多在2.5~3厘米之间,重以5~8克为多。小方足布使用期约从战国中期到战国末。这种布一般多出于窖藏之中,而且常和明刀、赵刀同出,在燕、赵的墓中,也有将其作为殉葬品者。

圆首圆肩圆足平首布:其特征为圆首、圆肩、圆裆、圆足,故又称之为“圆足布”

或“圆首布”。圆足布分不带孔和带孔两种。不带孔的圆足布又有大、小之分。大的通长约7厘米,足宽约3.8厘米,重10~17克不等;小的通长约5厘米,足宽约2.7厘米,重6~10克不等。上面有离石、蔺、晋阳、兹氏、大阴等赵国的地名,可知大、小不带孔的圆足布均属赵币。不带孔的圆足布在当时铸造量较小,大布尤罕见。带孔的布是在首及两足之端各有一小圆孔,故这种布又称“三孔布”。三孔布也可分大、小两种。布上文字较难认,有安阳、比阳、上博、宋子、无终等地名,大布的背文为两,小布的背文为十二朱(铢)。前人或以为两、铢乃秦制,于是疑三孔布为秦币。今根据其他器物铭刻材料,得知战国时两、铢制在燕、赵似已实行,秦可能在其后。这种布上又多有赵国地名,为赵币的可能性较大。从传世品和出土品的情况来看,三孔布应是战国布币中最稀有的一种。

长布:其形制特点是平肩、方足、方裆,首上有一小孔。因其体形狭长,故称“长布”;又因其主要出土在今豫东、安徽、江苏、浙江和鲁南等地,故又称“楚布”。此种布也分大、小两种。大者通长约10厘米,足宽约3~3.9厘米,重约30~37克,面文较难认,一般释为“殊布当”或“旆布当”,背文为“十货”。“十货”应标注此布1枚值铜贝10枚,按铜贝枚重3.5克计,比价亦相当。小者通长约4厘米,宽约2厘米,重不及4克,面文为“四布”或释“四钱”,背文为“当”。“四布当”,意此布4枚可当“殊布当”1枚,但减重明显,实足仅为一半左右。其铸行更近战国末期。

唯其铸量不多,至今可见者尤少于“殊布当”。还有一种由两枚“四布当”四足相连的异形布,俗称“连布”。

铸造布币的范,在考古发掘中陆续有所发现,如在山西侯马牛村古城和北西庄两处遗址中,出土有不少铸空首布用的泥质内范;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中发现有铸造小尖足布、小方足布的泥质铸范;内蒙古包头附近,发现过几方铸造安阳小方足布的石质面范和背范。

2.刀币

刀币,也称“刀化(货)”,由刀削演变而来。《管子》、《地数》、《揆度》曾提到“刀布”和“刀币”。考古发掘及刀币上文字表明,战国时齐、燕、赵等国都铸造过刀币,表明齐、燕、赵一带过去曾以刀削为交易的媒介物。刀币的形制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个部分组成,但其大小和具体的形态不尽相同,大致可分为齐刀、燕刀、赵刀三种类别。

(1)齐刀

齐刀,流通于山东半岛的齐国,因其体型较大,又称“大刀”。齐刀的制作比较精整,币面常铸有铭文,其铭文字数有3个字、4个字、5个字、6个字不等。无论是哪一种钱文,都包含有“法化”这2个字。“化”通常解读为“货”字,因此“法化”就有了标准货币的意思。但近人也有将“法化”释为“大刀”的。

齐刀铜质、铸工都比较好,含铜量为70%左右,其余为铅、锡。齐刀遗留下的实物颇多,多出土于今山东省黄河以南、京沪线以东,包括今济南、淄博、潍坊、昌邑、掖县、福山、荣成、海阳、平度、青岛、诸城、日照、沂南、莒南、兖州、平原等地。齐刀的铸范有泥质和石质两种,尤以泥范为多。清代陈介祺所藏的泥范有数以千计。

近几十年,在今临淄的齐城遗址内,也屡有发现。范以砂泥制成,每范之上印三模,一次可铸3枚。但所有泥范仅见“齐法化”1种,余尚未发现。

目前已经发现并着录的齐刀铭文有“齐法化”、“齐之法化”、“安阳之法化”、“节墨之法化”、“节墨法化”、“齐返邦长法化”等数种。面文为“之法化”者,刀脊中断;而面文为“法化”者,刀脊不断。这一变化,反映了刀币中原始刀削遗迹逐渐消失的过程。

节墨之法化刀:齐邑节墨所铸刀币,又称节墨刀。节墨,即“即墨”,系齐邑,在今山东平度东南。其刀体重大,铸造精美,通长约18~19厘米,宽约2.7~3.0厘米,重51~61克,背文有化、日、工、甘、吉、上、行、司、辟封、安邦、大行等字样。节墨之法化刀是齐刀中铸行时代最早的一种,约铸行于春秋时期,下限约延伸至战国中期。

节墨法化刀:与节墨之法化刀相比,钱面文少一“之”字,刀身也较狭小,故又称小节墨刀。其通长约14~16厘米,宽约2.0~2.3厘米,重22~38克不等,是齐刀中最小者。已发现的背文有一、七、八、九、十、人、上、大、化、工、日、司等。刀脊断和不断皆有,其铸行年代应比节墨之法化刀为晚。节墨法化刀和节墨之法化刀一样,铸量不大,故传世及出土者较少。

安阳之法化刀:因钱面文字为“安阳之法化”,故又称安阳刀。安阳,地名,为齐邑,因不见于文献记载,其地望仍有争议,大致有在今山东省济南、曹县、莒县3种说法,其中以山东莒县最为流行。其铸行年代与同属五字刀的节墨之法化刀相近,形制也较相似,只是重量略轻。其通长18.5厘米左右,宽2.8~2.9厘米,重约44.5~50克。除光背者,背文常见的有一、二、八、九、化、上、日、工以及昌日等10余种。

齐之法化刀:旧释“齐之圜化”,亦称四字刀。面文“齐”当指齐都城临淄。其形制与节墨之法化刀相近,但重量稍轻,铸行时间与之同时或略晚。其通长约18厘米,宽约2.7~3厘米,重约44.5~53克。背面接近刀首部有“≡”,下标“|”、“报”,背文有日、上、夻、甘、化及数字等。

齐法化刀:旧释“齐圜化”,简称三字刀。通长约17.8~19厘米,宽约2.6~3厘米,重40.8~52.4克不等。背面上部有三道水平横纹,下常铭一字,少数两字,常见的有刀、化、金、工、吉、安、行、日、牛、十化、田化、一金等。三字刀为田齐建国以后通用的货币,流通的时间很久,区域也极广,为齐刀中最多的一种,且无减重现象,是较稳定的一种货币。山东临淄齐故城战国中晚期地层中曾发现过齐法化刀及作坊遗迹。

齐返邦长法化刀:俗称六字刀,其币文考释及铸行期至今未有定论。面文“齐返邦长法化”,或读作“齐建邦长法化”、“齐造邦长法化”,一说为田齐初期所铸,另一说为齐襄王复国后所铸。通长18.2~18.5厘米,宽2.9厘米,重约42~47克。

背面除无文者多铸一字,为化、上、工、吉、日及数字等。六字刀因传世甚少,弥足珍贵。

齐明刀:为战国时齐国所铸“明”字刀,出土多在山东博山一带,旧谱中又有“博山刀”之称。其特征和面文与燕明刀大体相同。通长13.8厘米,宽约1.6厘米,重14克左右。背文多见“齐化”二字当为与莒刀同期所铸。背文除齐化外,尚有化、司、齐化共金、莒冶等字样。

(2)燕刀

燕国刀币大体可分为尖首刀和明刀两大类。另有一种针首刀,可能也属燕国刀币。在山东省招远、寿光一带,过去出土过一些截去刀首的尖首刀,其用意何在,现在还不清楚。

燕刀铸造技术略逊于齐刀,尤其在含铜量方面明显低于齐刀,一般含铜仅有35%~45%,有时铅、锡含量多达45%~58%,这可能和燕、齐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有关。在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中,发现有铸钱作坊的遗迹,除出土明刀外,还有不少的泥范,范为长方形,一范之上并列五模。在河北承德还发现有石质铸范,可知当时铸范质地不止一种,铸地也不止燕下都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