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物质文明史
49325600000052

第52章 马王堆纺织品与中国古代服饰(4)

2.主要丝织品种

中国丝织的品种丰富多彩。不同品种有不同的结构,最有代表性的是锦、纱、罗、绫、缎、绒、绸、缂丝等。

锦:中国古代所说的锦,有时是泛指具有多种彩色和花纹的丝织物,但是更多的是指用联合组织或复杂组织织造的重经或重纬的多彩丝织物。这种重经或重纬的织物织起来难度比较大,是古代最贵重的织品。所以《释名》说“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把它看成和黄金等价。这种织物有经起花和纬起花两种,分别叫经锦和纬锦。经锦是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经线同一组纬线交织。经线多是两色或三色,一色一根作为一副;如果需要更多的颜色,也可以使用牵色条的方法。纬线有明纬和夹纬,用夹纬把每副中的表经和底经分隔开,用织物正面的经浮点显花。

1959年在新疆民丰尼雅遗址发现的东汉“万年如意锦”,使用绛、白、绛紫、淡蓝、油绿五色,通幅分成12个色条,就是汉代典型的经锦。纬锦是用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纬线同一组经线交织。经线有交织经和夹经,用织物正面的纬浮点显花。1969年在新疆阿斯塔那发现的唐代锦袜,在大红色地上起各种禽鸟花朵和行云的图案,就属于这一种锦。经锦和纬锦具有不同的织造效果。经锦的纬密比较低,只用一把梭子,生产效率比较高。纬锦织造费时,但是可以使用两把以上的梭子,容易变换色彩,丰富色彩的内容。这两种锦在中国出现时间都比较早。但是南北朝时期以前织造的,似乎以经起花的为主,隋唐以后织造的,似乎以纬起花的为主。

纱罗:中国古代的纱,从组织来说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同现在的冷布相似的平纹稀经密的织物,唐代以前叫方孔纱;另一种是和罗同属于纱罗组织的、把经线分为地经和绞经互绞、但是密度比较小的织物,有两经相绞的,有三经相绞的。南北朝时期以前都是素织,从唐代起间有花织,使用提花设备提花。中国古代的罗和现代的罗不同,多半用4根经线为一组织造的。2根绞经,2根地经,一比一排列,隔一梭起绞一次,两两互绞。4根纬线是一个循环,每行都有纱孔。如果要提花,不用提花装置,另外加挂不定量的综桄。现代的罗大概是在明代开始出现的,都是先织3~7梭平纹,再起绞一次,纱孔是分段出现的。古代的罗比较疏朗,现在的罗比较结实,各有优点。

绫缎:绫属于斜纹组织的织物。斜纹组织的特点是使织物的经纬浮点呈现连续斜向的纹路。绫也有斜向的纹路,但是又和一般的斜纹不同,实际上是现代纺织学上所说的“变化斜纹组织”,多半呈现山形斜纹或正反斜纹。《释名》说:“绫,凌也。其纹望之如冰凌之理也。”冰的纹理呈∧ 形,具备摇曳的光泽,绫的特点正是这样。缎属于缎纹组织。缎纹组织是在斜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没有明显的斜路。它的织造特点是织物的各个单独浮点比较远,并且被它两旁的经纬纱的长浮点遮蔽。这不仅使整个幅面具有平滑光泽和强烈的立体感的特色,而且可以防止出现底色混浊的现象,最适宜于织造多种复杂颜色的纹样。中国的这类织物大概是在宋代出现的。最初叫纻丝,后来才改称作缎。

绒:属于起毛组织的织物。中国古代的绒都是经起绒,把经线分做地经和绒经两部分:地经专织地子;绒经起绒。每织三四梭地子才起一梭绒经,并且把预先备下的篾丝或金属丝插入梭口,使绒经呈现凸起的圆圈,然后用刀割开,就可以形成丝绒。中国织造起绒织物的历史也非常长远。过去有人说中国的起绒技术是在明代从日本输入的,并且把起绒织物叫做倭缎,如宋应星在《天工开物》卷二“倭缎”条中说“凡倭缎制起东夷,漳、泉海滨效法为之”,其实是错误的。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一批汉初的丝织物里就有没有开毛的起绒织物。这说明从汉代到明代,中国始终在织造这个品种。明代以后织造的绒,以福建漳州的最着名,有漳绒、漳缎和天鹅绒几种。漳绒是素绒;漳缎和天鹅绒是花绒,但是漳缎是用提花装置在缎地上起花的,天鹅绒不用提花装置起花,也不是缎地。漳绒和漳缎的绒都是在织机上边织边割,天鹅绒的绒是在下机以后在素地上勾画花纹,再用刀在图案范围里开割。

绸:是中国丝织物中出现最早的一个品种,属于平纹组织,由2根经纱和2根纬纱组成一个循环,各用1根交错织成。原来写作,后来才改写成“绸”。最初大概都是素织,专用短断的废丝纺的纺丝做原料。宋代以后往往也有用精丝在平纹地上起本色花的,叫暗花绸,并且把所有的细薄的单色丝织物都叫做绸,而把用纺丝织的,专叫纺绸。

缂丝:可能是历史上最古老的大花纹织物。唐代以前叫织成,之后除了缂丝还有许多不同称呼,如刻丝、克丝、刻丝作、刻色作等。缂丝也属于平纹组织,但是仅经线和一般的平纹织物相同,纬线并不完全相同,不是只用一把梭子通投到底,而是根据花纹的不同色彩,把每梭纬线分成几段的断纬,用若干小梭分织。因为是断纬,可以随心所欲地织造出十分细致的图案。特别是宋代以后,随着中国绘画艺术的进一步成熟,还发展成和画卷几乎没有分别的缂丝画,成为中国驰名世界的工艺品。

四、中国古代的纺织品染色

中国很早就利用矿物、植物染料对织物或纱线进行染色,并且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掌握了各类染料的提取、染色等工艺技术,生产出五彩缤纷的纺织品,丰富了中国古代的物质文化生活。

在几万年前的山顶洞人时代,先民们已经用天然的赤铁矿粉涂染串珠贝和筋绳。到了商周时期,织物染色极为普遍,专门设有“掌染草”的官职,并有“染人掌染丝帛”。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它们的提取和施染方法各不相同。

矿物颜料:天然赤铁矿是最早被利用的矿物颜料,到春秋战国时期,仍然用来涂染粗劣的麻织物。当时称作赭衣,可能是用天然赤铁矿石粉涂染的。此外,朱砂(主要成分是硫化汞)也是古代重要的染红用的矿物颜料。在《考工记·钟氏》中曾经记述用丹涂染羽毛,丹就是朱砂。在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出土的麻布以及刺绣印痕上,都有用丹涂染的痕迹。由于朱砂颜色红赤纯正,经久不褪,一直到西汉,仍旧用它作为涂染贵重衣料的颜料。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中出土的朱红菱纹罗棉袍上的朱红色,经X射线衍射分析,它的谱图就和六方晶体的红色硫化汞相同。朱砂或赭石颜料施染以前,都要经过研磨,并且加胶液调制成浆状,才可以用工具涂到织物表面。从上面说的出土纺织品的分析,可以看出当时的颜料研磨已经相当精细,涂染技术十分精良。除染红色的朱砂、赭石外,其他的天然矿物颜料有染白的绢云母、染黄的石黄、染绿的石绿等。

植物染料:中国古代所用的植物染料种类很多,按化学性质和染色方法来分,有直接染料、碱性染料、媒染染料和还原氧化染料等。栀子是中国古代中原地区应用最广泛的直接染料。栀子中的栀子苷,可以直接染着于植物纤维上,经过煎煮以后,也可以直接染丝帛。《齐民要术》中就曾经记述黄檗的栽培和印染用途。小檗碱属碱性染料,用来染丝绢、羊毛等动物纤维很适宜。黄檗染丝在古代较流行,这不仅由于它染色方便,也因为小檗碱具有杀虫防蠹的效果。茜草是古代文字记载中最早出现的媒染植物染料之一。茜根中含有呈红色的茜素,它不能直接在纤维上着色,必须用媒染剂才可以生成不溶性色淀而固着于纤维上。古代所用媒染剂大多是含钙铝比较多的明矾(白矾),它和茜素会产生鲜亮绯红的色淀,具有良好的耐洗性。在长沙马王堆1号汉墓中出土的深红绢和长寿绣袍底色,都是用茜素和含铝钙的媒染剂染的。可以媒染染红的除茜草外,还有《唐本草》记载的苏枋木,也是古代主要媒染植物染料。这种在古代两广和台湾等地盛产的乔木树材中,含有“巴西苏木精”红色素,它和茜素一样用铝盐发色就呈赤红色。《尔雅》中提到的“藐花”,即紫草,是古代染紫色用的媒染染料。紫草根中含有紫草素。可以染黄的媒染植物染料更多,如荩草中含有木樨草素,可以媒染出带绿光的亮黄色,古代专用荩草染成的“盭绶”,作为官员的佩饰物。蓝草是天然还原氧化染料。蓝草中含有靛苷,经水浸渍以后可以染着织物,再经空气氧化成蓝色的靛蓝。商周时期已普遍采用鲜蓝草浸渍染色,所以《礼记·月令》有“仲夏令民勿刈蓝以染”的规定。《齐民要术》中详尽地记述了用蓝草制蓝靛的方法。可用染料的植物还有许多,如红花。

红花含有叫红花苷的红色素,红花苷可用碱液从红花里浸出,再加酸就呈带有荧光的红色。《齐民要术》中曾经详细地叙述了从红花中浸渍和萃取染料的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当时用的酸是“粟饭浆水”和“醋石榴”等有机酸作发色剂。《天工开物》中又增添乌梅作发色剂。

随着染色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施染出的纺织品的颜色也不断地丰富。

用某种染料染色的时候,织物每浸染一次,颜色便加深一些。所以《尔雅》中“一染,再染,三染”的说法,《考工记·钟氏》也有“三入为,五入为,七入为缁”的记载。用两种不同的染料套染的时候,可以显出第三种颜色来。但由于颜色的遮盖作用以及染料、媒染剂化学成分的相互作用,不同染料套染必须有规律地进行,如《淮南子·说山训》说“染者先青而后黑则可,先黑而后青则不可”,就说明了这一情况。在商周时期仅《诗经》中提及的有关织物颜色,已五光十色了。到西汉,从马王堆1号汉墓中出土的纺织品上就可以看到,当时的色谱更加丰富。隋唐时期,染色工艺更是大发展,以新疆阿斯塔那出土的刺绣品为例:底色就有大红、正黄、叶绿、翠蓝、宝蓝、湖蓝、绛紫、藕荷、古铜等。到了明清时期,染色色谱分得更精细,仅染红色就有大红、莲红、桃红、银红、水红、木红等。

第三节 中国古代服饰

中国古代服饰以其源远流长和特色鲜明为世界所瞩目。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已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但这毕竟只是传说。若从考古发现看,中国古代服饰的源头更为久远,至少可上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此后历经新石器时代和商周以后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形成了博大、斑斓的中国古代服饰文化。

一、先秦时期服饰

商周时期,是中国的青铜时代,也是中国古代确立礼制的时代,服饰制度也在此时逐步形成,但它的源头则可追溯到更为遥远的史前时期。

1.史前服饰

何种原因导致了服装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假说:一是保护说。其观点是服装的起源是人类为了适应气候环境(主要是御寒)或是为了保护身体不受伤害,而从长年累月的裸体生活中逐渐进化到用自然的或人工的物体来遮盖和包装身体。二是装饰说。其观点是服装的起因来自于人类想使自己更富有魅力,想创造性地表现自己的心理冲动,把服装的起因归结为人类很早就憧憬装饰自己。这其中包括护符说、象征说、审美说和性羞说等。三是遮羞说。

其观点把服装起源归因于人类的道德感和性羞耻。尽管有关服装的起源存在争论,但服装起源于旧石器时代已属定论。

旧石器时代,采集和渔猎是人们的衣食之源。可能出于上述的综合目的,率先出现了原始的兽头帽、皮甲、胫衣之类的部件式衣着,由此逐渐引导出后代的服饰。

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曾发现1枚骨针和140多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骨针长约82毫米,通体磨光,针孔窄小,针尖尖锐,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小石珠、穿孔兽牙等装饰品上有长期佩带的磨蚀痕迹。其中5件出土时呈半圆形排列,可能是成串的项饰。进入新石器时代,随着农业的出现和纺织技术的发明,服装材料从此有了人工织造的布帛,因而服装形式发生了变化,功能也得到改善。

贯头衣和披单服等披风式服装可能是新石器时代较普遍的衣着。贯头衣大致用整幅织物拼合,不加裁剪而缝成,胴身无袖,贯头而着,衣长及膝,是一种概括性或笼统化的整体服装。其具体形象,在内蒙古狼山地区岩画、甘肃吴家川岩画、山东辛店文化陶器,以及新疆西北边境的岩画上,均有反映。这说明在纺织品出现之后,贯头衣已发展为一种定型服式,在相当长时期、极广阔的地域和较多的民族中普遍应用。除笼统式服装外,还在一些陶塑遗物中发现有冠、靴、头饰、佩饰等形象,在一些遗址中往往有簪发椎髻用的骨、石、玉笄等出土。新石器时代晚期,一些部落显贵、巫师等,为了象征权威与特定身份,开始穿着不同寻常的服饰。这些,为商周时期服饰制度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