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物质文明史
49325600000059

第59章 四大石窟与中国佛教艺术(5)

北方的塔,性格倾向雄健浑朴,建于辽代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是中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木构八角5层6檐,层间各有暗层,故结构实为9层,采用双层套筒柱网框架,高达67.3米,气势宏大,雄伟壮硕。北方仿木结构的楼阁式砖塔可以河北定县宋代料敌塔和内蒙古辽代庆州白塔为代表:前者高达84米,是中国最高的砖塔,没有过多的装饰,注意整体的韵味,格调昂扬健康;内部砖砌双层套筒是这个时期常见的方式,是对唐以前的单层筒结构的改进。后者模仿木构比较精细,但整体仍颇明朗简朴。北方的砖塔以密檐式更多,重要作品有北京天宁寺塔、辽宁北镇双塔、山西灵丘觉山寺塔等(均为辽代所建)。天宁寺塔八角13檐,高57.8米,其基台、基座、塔身、斗栱和各层檐都雕刻华丽并精细地模仿木构,而总体仍不失其雄壮豪放。

南方的塔性格倾向秀丽细巧,除南京栖霞寺五代一座小而精巧的密檐式石塔外,几乎全是楼阁式。与砖石结构同时,还流行砖心木檐的方式。砖塔如苏州五代灵岩寺塔,石塔如福建泉州南宋开元寺两座石塔。后者形象相近,均八角5层,高40余米,全塔用石材逼真地模仿木构,工程量巨大,但总体造型却注意不够,而且失却了石材建筑应有的风貌,艺术成就不高。砖心木檐的结构方式早在北朝敦煌壁画中已可见到,但当时未普遍采用,到这时才得以在南方流行,它是在希望保证塔的坚固性的同时又能显示轻盈外表的要求下的产物,其外观十分接近于木塔,重要实例有上海龙华塔(北宋)、苏州瑞光塔(北宋)、松江兴圣教寺塔(北宋)、苏州报恩寺塔(南宋)和杭州六和塔(南宋)等,除六和塔经后代改造已失原貌外,大都具有秀丽轻灵的风格。

元、明、清的传统佛塔已趋衰落,有艺术成就的不多。山西洪洞广胜上寺飞虹塔(明代),为楼阁式砖塔,轮廓收分过于峻急,但通体贴以彩色琉璃面砖显示了高度的工艺水平。从元代起,原在西藏流行的喇嘛塔传入华北,为佛塔又带来了一次新的崛起。单体塔重要作品有建于元代的北京妙应寺白塔,塔形如瓶,石心砖表,通体刷白而饰以金色铜制塔顶,高51米,庄严圣洁,纪念性和造型感都很强。群体塔为5塔组合的金刚宝座式,它在敦煌莫高窟的北朝壁画中已经出现过,系仿自印度佛陀迦耶大塔,原意是纪念佛的成道,但实例以北京真觉寺明代所建的为最早,其构图形式用以表征喇嘛教的宇宙模式。同类塔在清代更多,着名的有北京碧云寺塔和西黄寺清净化城塔等。

除以上各种型式外,从塔的早期开始还有一种单层塔或称亭式塔,在敦煌、云冈等石窟的北魏壁画石刻中已可见到。隋代建造的山东历城神通寺四门塔,是最早的实物遗存,石砌方形。河南登封净藏禅师墓塔为唐建,砖砌八角,是最早的八角塔。甘肃敦煌慈氏之塔为宋建,木造八角。此外,还有少数形制特殊的塔,如山东济南唐代九顶塔、敦煌宋代土砌华塔、正定广惠寺金代华塔等。

塔的体型高耸,形象突出,在建筑群的总体轮廓上起很大作用,丰富了城市的立体构图,装点了风景名胜。佛塔的意义实际上早已超出了宗教的规定,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审美对象。

3.佛寺

佛寺是供奉佛像、举行佛教礼仪、居住僧侣的地方,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在公元1世纪前后(东汉初)由印度传入中国内地后,随之出现了佛寺。当时中国建筑体系业已形成,匠师们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和艺术经验,并且已建造过许多祭祀礼仪建筑和高层楼阁。佛教建筑包括佛寺、佛塔、石窟寺等,从一开始就受到这些传统因素的影响,与佛教中国化的进程相适应,佛寺的中国特色也逐渐加强。

佛寺建筑采取了中国传统建筑的院落式布局。寺中的单体建筑除了某些砖石结构的塔以外,也大都采取了木结构建筑方式,而砖石塔也大多模仿木结构建筑的形象。这说明佛寺的艺术面貌在整体上和世俗建筑没有太大的差别。事实上,除了殿堂里的佛像、宗教陈设、壁画和装饰的宗教题材以外,佛寺建筑本身与宫殿、衙署、住宅等十分相似,以至于它们常常可以互换。其实寺本来就是官署的意思。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国建筑传统体系力量的强大和它的高度适应性,同时也取决于中国佛教自身的因素。人们认为佛寺是佛国净土的缩影,表征着佛的住所,在这里应该体现出平和与宁静,于是那种尺度近人、含蓄内向、充溢着理性精神的中国木结构建筑及其群体组合方式,自然也就成了佛寺建筑的蓝本。

中国最早的佛寺建筑是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的洛阳白马寺,为原来接待宾客的官署鸿胪寺改建的。东汉末,笮融在徐州建造了规模很大的佛寺浮屠祠。经三国到南北朝,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激化,社会动乱,再加以统治阶级的提倡,佛教和佛寺发展很快,仅北魏统治范围,正光(520-525)以后,就有佛寺3万多所,都城洛阳即有1300多所,南朝建康(今南京市)有500多所。

早期佛寺已经采用了院落布局,有两种方式:(1)以佛殿为中心,和一般世俗建筑没有多大不同,主要见于中小型佛寺或由官署、住宅改造而成的佛寺;(2)以塔为寺院中心,在大型的新建的佛寺中较多,如前述东汉白马寺、浮屠祠和《洛阳伽蓝记》记述的北魏洛阳永宁寺。徐州浮屠祠中心一塔,“堂阁周回”(《后汉书·陶谦传》),可以容纳3000多人。永宁寺中心木塔高达9层,据形容在5万米外都可看见,前为寺门,后有佛殿,四周廊庑,有僧房楼观1000余间,院墙覆瓦,四面各开一门。中心塔式寺院来源于佛教徒绕塔旋转以示崇敬的戒行礼仪要求。

隋唐以后,佛教更重义理,满足于宣讲义理需要的,以佛殿和法堂等殿堂建筑为主的布局更见盛行,寺内不一定有佛塔,或有也常常建在寺的后部和中轴线以外的别院。唐代都城长安有佛寺约百数座,一般都很大,有的大尽一坊之地,规模宏伟,甚至“僭拟宫殿”(《唐会要》)。唐代后期,佛寺发展更快,与皇帝发生了经济矛盾,武宗下诏“灭法”,一次即毁拆官寺4600余座、私寺4万余座,可见佛寺建筑之盛。

唐代以前的佛寺因遭到战争、“灭法”和自然的破坏,几乎全部不存,幸存者只有建于唐建中三年(782)的南禅寺大殿和唐大中十一年(857)的佛光寺大殿,都在山西五台山。它们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座木结构建筑,尤其佛光寺大殿,规模较大,艺术完美,具有宝贵的价值。但它们都只是孤立的殿堂,要了解唐代佛寺的群体布局,还得要依靠敦煌石窟唐代壁画中的资料,其中数百幅以上的大型净土经变画里的建筑群,就是寺院的反映。

敦煌石窟唐代壁画中,表现了佛寺中轴线上最主要的一座回廊院,前廊有1座或3座并列的院门,多为2层楼阁,院里中轴线上有1~3座殿堂,或单层或楼阁,在主殿前的左右回廊上建配殿,多为楼阁,院四角有角楼,常作钟楼和经藏之用,院内有露台。据壁画所示迹象及文献记载,在大寺的中心回廊院周围还有许多建筑和较小的院落,如长安章敬寺就有48院,唐代道宣《戒坛图经》宋刻插图佛寺有50多个院落。壁画不过只表现了其中主要部分的面貌,但已显示了佛寺的群体美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现存宋元时期建筑的佛寺还有很多,其中大体保留有原来总体布局或某一院落布局的重要佛寺有天津蓟县独乐寺,山西应县佛宫寺,大同华严寺、善化寺,河北正定隆兴寺,山西洪洞广胜下寺等。独乐寺在山门内是一座结构为3层的观音阁,中空,容纳高16米的彩塑观音像。佛宫寺内有一座高达67.3米、结构9层的释迦塔,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建筑,也是中国现存唯一的楼阁式木塔。善化寺两进院,原来有回廊围绕,布局和敦煌石窟壁画表现者相似。隆兴寺总体纵长,前后原来共有5座建筑,以偏后的楼阁群为主体。广胜寺有上下两寺,较简小,都是四合院布局。

现存佛寺绝大多数是明清时代建立或重建的,总数当有数千。其中在藏族和蒙古族分布地区及华北有不少独特的喇嘛教派佛寺,在云南南部有少数小乘佛教的佛寺,形式和汉族地区传统佛寺很不相同。

明清传统佛寺显然又有两种风格:(1)敕建的大寺,多位于城市或其附近,地势平坦开阔,规模较大,建造官式建筑,总体规整对称,风格华彩富丽,整饬严肃;(2)山林佛刹,多建在名山胜境风景佳丽之地,密切结合地形和环境,布局不求规整,活泼多变,单体建筑近于民居,规模不大,风格淳朴淡素。北京智化寺、广济寺,山西太原崇善寺等属于前者,分布于各地名山如峨眉、九华、普陀、天台、雁荡等山的佛寺大都属于后者。

汉地佛教寺院的规式,在宋代形成“伽蓝七堂”之制,明清时期普遍采用。佛教的每个宗派的“七堂”都有所不同。如禅宗的七堂之制,必备佛殿、法堂、僧堂、厨库、山门、西净、浴室或佛殿、法堂、禅堂、食堂、寝室、山门、厕屋七堂。而天台宗的七堂为:佛殿、讲堂、戒坛堂、文殊堂、法华堂、常行堂、双轮堂;法相宗七堂为:佛殿、讲堂、山门、塔、左堂、右堂、浴室。各佛寺的主要建筑大致有:

山门:因为寺院大多居于山林之处,故又称山门殿。现已成为专门名词,即使在平原也称山门。因有空门(中)、无相门(东)、无作门(西),象征三解脱,所以又称三门。通常供奉金刚力士,也有与天王殿合二为一,供奉四大天王的,视庙的规模大小而定。

钟楼:位于天王殿左(东)前侧,悬有洪钟。有的寺院钟下供奉地藏菩萨,道明为其左胁侍,闻公为其右胁侍。

鼓楼:位于天王殿右(西)前侧,置有大鼓。有的寺院供有伽蓝神关羽,关平为其左胁侍,周仓为其右胁侍。在唐朝以前多是钟楼而无鼓楼,以后才钟、鼓楼并立的。

天王殿:位于钟、鼓楼之后,较大的佛寺都有天王殿,供奉大肚弥勒,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其背后供韦驮。

大雄殿:为佛寺正殿,又称“大殿”。位于天王殿之后,是佛寺的主殿。有供奉一佛、三佛、五佛、七佛等情况。以三佛同殿居多。供一佛常见的为“释家三尊”或释迦及其两大弟子迦叶、阿难,也有供奉“西方三圣”或“华严三圣”。三佛同殿,常见的有“三方佛”、“三世佛”和“三身佛”,也有的供奉“弥勒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供五佛(密宗的五方五佛)和七佛(释迦牟尼佛以前的六佛加上释迦牟尼)的较少,多为历史久远的寺院。释迦牟尼像背面一般为海岛观音壁塑图。大殿东西两侧,常供奉十六罗汉或十八罗汉。

东西配殿:大雄宝殿两侧常有东西配殿,其供奉对象随教派不同而有变化,有设“三圣殿”(供奉西方三圣)的,有设“祖师殿”的(多为禅宗),有设“伽蓝殿”的。

法堂:一般在大殿之后。是演说佛经、佛法和皈戒集会的场所。一般只有较大的佛寺才有法堂。如无法堂的佛寺则在大雄宝殿内进行这些活动。法堂内除一般性安置佛像外,另设法座、讲台、钟鼓。

罗汉堂:自唐代开始,一些大型寺院就修建五百罗汉堂。全国现存具有成组五百罗汉像的寺院在30座以上,其中着名的有:北京碧云寺罗汉堂,苏州西园罗汉堂,苏州寒山寺左右配殿(存有宋代樟木雕刻五百罗汉,为雕塑中佳品),五台山殊像寺文殊阁(为悬塑五百罗汉),成都宝光寺罗汉堂,武汉归元寺罗汉堂,昆明筇竹寺天台来阁(为清民间雕塑艺术佳作),北京雍和宫法轮殿(系用金银铜铁锡五种金属铸造),四川乌龙寺五百罗汉堂。

方丈室:佛寺住持(方丈)居住、说法与接客之处,有的叫华林丈室(净土宗佛寺),有的叫般若丈室(禅宗寺院)。

藏经楼:也称作藏经阁,是储存佛教经书的建筑,往往是高层楼阁,在建筑布局上作为寺院之最后部分,起到压轴收结的作用。

此外,有些大佛寺还有宝塔、戒堂、僧舍、茶堂和寺院园林等建筑。

中国佛寺除了是宗教活动的场所外,在很大程度上也具有文化和旅游建筑的性质,它们丰富了城市的建筑艺术面貌,也装点了整个中国的美丽河山。

二、佛教美术

中国佛教美术是指源于古印度而在中国发扬光大的佛教绘画、雕塑等的总称。

1.佛教美术题材

由于佛教的人物、故事大都是虚构出来的,有的人和事虽系印度历史上所实有,但也不同程度地被夸张和神化了;同一人物和故事,在各种佛经上的记述互不相同;不同的教派对于同一名称的崇拜偶像,往往有不同构思;更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地区、时代的社会生活、思想情感、政治及其他宗教、审美风尚的影响,形象上发生的变化尤为显着;还因艺术流派、作者风格的差异,导致佛教题材的复杂性。从中国的佛教美术看,其题材可分为13类:

佛像:佛是佛教徒对其教主释迦牟尼的尊称。因为佛教认为时间是无始无终的,空间是无边无际的,所以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都有一佛主持教化,于是便有无数的佛。如释迦牟尼佛、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二佛、三身佛、五方佛。佛像的手印,是区别佛的各种情态、分辨各种不同名号的佛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