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西医综合考试辅导与模拟试题
49332200000004

第4章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西医综合考试大纲精解(3)

三、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气体扩散速率,通气/血流比值及其意义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肺泡气的PO2大于静脉血的PO2,而肺泡气的PCO2则小于静脉血的PCO2,故来自肺动脉的静脉血流经肺毛细血管时,在分压差的推动下,O2由肺泡扩散入血液,CO2则由静脉血扩散入肺泡,完成肺换气过程,结果使静脉血变成含O2较多、CO2较少的动脉血。

影响肺换气的主要因素:气体分压差、呼吸膜的厚度和面积、肺通气/血流比值。

气体扩散速率= 分压差×溶解度×温度×扩散面积/扩散距离×分子量平方根肺通气/血流比值(V/Q 比值):指的是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之间的比值。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肺泡通气量约为4.2L,肺血流量即心排出量,约为5.0L/min,V/Q= 4.2/5.0= 0.84。在此情况下,肺泡通气量与肺血流量配合适当,气体交换的效率高,静脉血流经肺毛细血管时,将全部变为动脉血。当V/Q 比值增大时,可能是肺通气过度或肺血流量不足,多见于部分肺泡血流量减少。当V/Q 比值减小时,可能是肺通气不足或肺血流量过多,多见于部分肺泡通气不良。故从换气效率来看,V/Q 比值维持约0.84 是适宜状态。V/Q 比值大于或小于0.84,都将使换气效率降低。

四、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存在的形式和运输,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存在形式和运输:O2和CO2在血液中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的形式运输,以化学结合的形式为主。O2通过与血红蛋白可逆结合的形式运输。CO2的化学结合运输形式有碳酸氢盐和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氧解离曲线:表示氧分压与血氧饱和度关系的曲线,简称氧离曲线。在一定范围内,血氧饱和度与氧分压呈正相关,但并非完全的线性关系,而是呈近似“S”形的曲线。

影响氧解离曲线的因素:血液中PCO2、H+浓度、温度、红细胞中的2,3‐二磷酸甘油酸。

以上因素升高,血红蛋白与O2的亲和力降低,氧离曲线右移;反之,曲线左移。

五、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肺牵张反射

外周化学感受器:指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当动脉血中PO2降低、PCO2升高或H+浓度升高时产生兴奋,冲动经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传入延髓,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和血液循环的变化。

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它的生理刺激是脑脊液和局部细胞外液中的H+。血液中的CO2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在脑脊液中碳酸酐酶的作用下,CO2与H2O 形成H2CO3再解离出H+,从而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再引起呼吸中枢兴奋。

二氧化碳、H+和低氧对呼吸的调节作用及途径:CO2是调节呼吸最重要的生理性化学因素,其兴奋呼吸的作用是通过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主要)和外周化学感受器两条途径实现的。

血液H+对呼吸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而实现的。低O2对呼吸的兴奋作用完全是通过外周化学感受器途径实现的,而低O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性的。

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缩小而反射地引起吸气抑制或加强的效应。

消化和吸收

一、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兴奋性较低,收缩速度较慢,但伸展性大,对电刺激不敏感,而对机械牵张、温度变化和化学刺激敏感。有自发的节律性运动。

消化道平滑肌的电生理特性:消化道平滑肌细胞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自发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节律性电位波动,其频率较慢,为慢波电位,又称为基本电节律。慢波被认为是平滑肌的起步电位,控制着平滑肌收缩的节律,并决定蠕动的方向、节律和速度。

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包括内在神经系统和外来神经系统两大部分。胃肠内在神经系统包括黏膜下神经丛和肌间神经丛。外来神经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兴奋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引起胃肠道运动减弱,腺体分泌减少;但对胃肠括约肌则引起它们的收缩,对某些唾液腺(如颌下腺)也起到刺激分泌的作用。副交感神经主要来自迷走神经和盆神经。胃肠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节后纤维末梢主要释放乙酰胆碱,引起胃肠道运动增强,腺体分泌增加;但对胃肠括约肌则引起它们的舒张。

胃肠激素:由胃肠黏膜层及胰岛的内分泌细胞和旁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的肽类物质,统称为胃肠激素。胃肠激素包括促胃液素、缩胆囊素、促胰液素、抑胃肽及促胃动素。胃肠激素对消化器官的作用主要有:调节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运动,调节其他激素释放,促进消化道组织的代谢和生长。

二、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唾液的成分:水分约占99%;有机物主要为粘蛋白、唾液淀粉酶、溶菌酶、舌脂酶、免疫球蛋白A、乳铁蛋白、富含脯氨酸的蛋白质、激肽释放酶及血型物质等;无机物有Na+、K+、Ca2+、HCO-3、Cl-和一些气体分子。

唾液的作用:湿润和溶解食物;清洁和保护口腔;杀灭细菌和病毒;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唾液的分泌调节: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进食之前,食物的色、香、味、形以及进食环境,甚至联想食物所引起的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进食过程中,食物对口腔黏膜的温度、化学和机械刺激所引起的唾液分泌则属于非条件反射。唾液分泌的初级中枢在延髓的上涎核和下涎核,高级中枢则位于下丘脑及大脑皮层的味觉及嗅觉感受区。

蠕动:是指空腔器官平滑肌的顺序收缩,形成一种向前推进的波形运动。蠕动是消化道的基本运动形式,是一种由神经介导的,可使消化道内容物向下推进的反射活动。

食管下括约肌:在食管和胃之间,虽然不存在解剖学上的括约肌,只是环行肌轻度增厚,但确实有一个高压区,宽约1~2cm,其内压力比胃内压高约0.67~1.33kPa,可阻止胃内容物逆流入食管,起到了类似生理性括约肌的作用,故称为食管下括约肌。

三、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胃的排空及其调节

胃液的性质、成分和作用:胃液的性质为酸性,成分除水分外,主要有盐酸、胃蛋白酶、黏液、HCO-3和内因子,此外,还包括胃脂肪酶和胃淀粉酶等。胃酸是由泌酸腺中的壁细胞分泌的盐酸。胃酸可杀灭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细菌,还能激活胃蛋白酶原,使其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并为其发挥作用提供适宜的酸性环境。胃蛋白酶原主要是由泌酸腺的主细胞分泌的。

无活性的胃蛋白酶原在盐酸作用下,或在酸性条件下,通过自身催化,转变为有活性的胃蛋白酶。胃蛋白酶可分解蛋白质为和胨,以及少量的多肽或氨基酸。胃的黏液是由表面上皮细胞、胃底腺的颈黏液细胞、贲门腺和幽门腺共同分泌的,其主要成分为糖蛋白。黏液具有较高的黏滞性和形成凝胶的特性,它在正常人胃黏膜表面形成一个凝胶层,可减少粗糙食物对胃黏膜的机械性损伤。黏液和HCO-3联合作用形成黏液‐HCO-3屏障,可有效地保护胃黏膜。壁细胞还分泌一种糖蛋白,称为内因子,它可与随食物进入胃内的维生素B12结合而促进维生素B12在回肠的主动吸收。

胃液分泌的调节:空腹时胃液不分泌或很少分泌。进食后胃液分泌的调节机制,一般按感受食物刺激的部位分成三个时期,即头期、胃期和肠期。头期胃液分泌的传入冲动来自头部感受器。反射中枢包括延髓、下丘脑、边缘叶和大脑皮层等。迷走神经是这些反射共同的传出神经。迷走神经除了直接作用于壁细胞刺激其分泌外,还可作用于胃窦部的G 细胞,通过释放促胃液素间接刺激胃腺分泌。胃期胃液分泌主要是食物对胃产生的机械性和化学性刺激而引起的胃液分泌,其主要途径为:①扩张刺激胃底、胃体部的感受器,通过迷走‐迷走神经的长反射和壁内神经丛的短反射,直接或间接通过促胃液素引起胃腺分泌;②扩张刺激胃幽门部,通过壁内神经丛,作用于G细胞引起促胃液素的释放;③食物的化学成分直接作用于G 细胞,引起促胃液素的释放。肠期胃液分泌主要是通过体液调节机制实现的。由十二指肠释放的促胃液素是肠期胃液分泌的体液因素之一。

胃的容受性舒张和蠕动:当咀嚼和吞咽时,食物对咽、食管等处感受器的刺激可反射性地引起胃头区平滑肌紧张性降低和舒张,称为容受性舒张。胃蠕动出现于食物入胃后5分钟左右。蠕动起始于胃的中部,约每分钟3次,每个蠕动波约需1分钟到达幽门。

胃的排空及调节:食糜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称为胃排空。糖类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类排空最慢。混合食物由胃完全排空通常需4~6小时。胃的内容物作为扩张胃的机械刺激,通过壁内神经反射或迷走‐迷走反射,加强胃的运动。食物的扩张刺激和化学成分还可引起促胃液素的释放。促胃液素对胃运动有刺激作用,从而促进胃排空。而在十二指肠壁上存在多种感受器,酸、脂肪、渗透压及机械扩张都可刺激这些感受器,反射性地抑制胃运动,使胃排空减慢。

四、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和排出的调节。小肠的分节运动

胰液的成分、作用:胰液中除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主要是碳酸氢盐,有机物主要由各种消化酶组成,如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蛋白水解酶等。胰液中的HCO-3主要作用是中和进入十二指肠的胃酸,保护肠黏膜免受强酸的侵蚀。胰淀粉酶将淀粉分解为糊精、麦芽糖及麦芽寡糖。胰脂肪酶分解甘油三酯为脂肪酸、甘油一酯和甘油。胰脂肪酶只有在辅脂酶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胆固醇酯水解酶及磷脂酶A2,分别水解胆固醇酯和卵磷脂,前者生成胆固醇和脂肪酸,后者生成溶血卵磷脂和脂肪酸。胰液中的蛋白水解酶主要有胰蛋白酶、糜蛋白酶、羧基肽酶和弹性蛋白酶等。肠激酶激活胰蛋白酶原,使之变为具有活性的胰蛋白酶。此外,胃酸、胰蛋白酶本身,以及组织液也能使胰蛋白酶原激活。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单独作用使蛋白质分解为和胨,共同作用则分解为氨基酸。胰液中还含有核糖核酸酶和脱氧核糖核酸酶,可使相应的核酸水解为单核苷酸。

胰液分泌和排出的调节:进食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进食时胰液的分泌也受神经和体液双重调节,但以体液调节为主。促胰液素和缩胆囊素是食物进入小肠后调节胰腺分泌的两种主要胃肠激素。促胰液素使胰液量大为增加,而酶的含量不高。缩胆囊素促进胰腺腺泡细胞分泌消化酶及促进胆囊平滑肌收缩。

胆汁的成分、作用:胆汁是由肝细胞分泌的,在胆囊中贮存。胆汁的成分除水分、无机成分外,其有机成分有胆汁酸、胆色素、脂肪酸、胆固醇、卵磷脂和粘蛋白等。胆汁中无消化酶。胆汁酸与甘氨酸或牛磺酸结合形成的钠盐或钾盐称为胆盐,它是胆汁参与消化的主要成分。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具有重要意义。其可以乳化脂肪,促进脂肪吸收,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的吸收。

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调节:食物是消化道内引起胆汁分泌和排出的自然刺激物。高蛋白食物(蛋黄、肉等)引起胆汁流出最多,高脂肪或混合食物次之,糖类食物的作用最小。进食动作或食物对胃、小肠的刺激可通过神经反射引起肝胆汁分泌的少量增加,胆囊收缩也轻度加强。

小肠的分节运动:是一种以环行肌为主的节律性收缩和舒张运动。它的作用在于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便于进行化学性消化,它还使食糜与肠壁紧密接触,为吸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五、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排便反射

大肠液的分泌:大肠液是由大肠黏膜表面的柱状上皮细胞及杯状细胞分泌的。大肠的分泌物富含黏液和碳酸氢盐。大肠液的主要作用在于其中的黏液蛋白,它能保护肠黏膜和润滑粪便。

大肠内细菌的活动:大肠内的细菌主要来自食物和空气。细菌中含有能分解食物残渣的酶。细菌对糖及脂肪的分解称为发酵,蛋白质的细菌分解称为腐败。大肠内的细菌能合成维生素B 复合物和维生素K,对人体有营养作用。

排便反射:当肠的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时,刺激了直肠壁内的感受器,冲动经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传至脊髓腰骶段的初级排便中枢,同时上传到大脑皮层,引起便意和排便反射。

六、主要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类、水、无机盐和维生素)在小肠内的吸收部位及机制糖的吸收:糖类只有分解为单糖才能被小肠上皮细胞所吸收。单糖的吸收是消耗能量的主动过程,它可逆浓度差进行,能量来自钠泵,属继发性主动转运。之后,葡萄糖和半乳糖再以易化扩散的方式扩散到细胞外,然后进入血液。

蛋白质的吸收:食物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分解为氨基酸后,几乎全部被小肠吸收。氨基酸的吸收是主动的。在小肠上皮细胞刷状缘上存在不同种类的氨基酸转运系统,分别选择性地转运中性、酸性和碱性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