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验室检查
1.血象和骨髓象。50%~ 70%的患者为全血细胞减少。一系减少很少见,多为红细胞减少。骨髓增生程度多在活跃以上,1/3~1/2达明显活跃以上,少部分呈增生减低。
2.细胞遗传学改变。40%~ 70%的MDS 有克隆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多为缺失性改变,以+8、‐5/5q‐、‐7/7q‐、20q‐最为常见。
3.病理检查。正常人原粒和早幼粒细胞沿骨小梁内膜分布,MDS 患者在骨小梁旁区和间区出现3~5个或更多的呈簇状分布的原粒和早幼粒细胞,称为不成熟前体细胞异常定位(ALIP)。
4.造血祖细胞体外集落培养。MDS 患者的体外集落培养常出现集落“流产”,形成的集落少或不能形成集落。粒‐单核祖细胞培养常出现集落减少而集簇增多,集簇/集落比值增高。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根据患者血细胞减少和相应的症状,以及骨髓中二系以上的病态造血、细胞遗传学异常、病理学改变、体外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的结果,MDS 的诊断不难确立。应注意的是,虽然病态造血是MDS 的特征,但有病态造血不等于就是MDS。目前,MDS 的诊断尚无“金标准”,MDS 是一个除外性诊断,常应与以下疾病鉴别:①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②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也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和病态造血,但PNH 检测可发现CD55+、CD59+细胞减少、Ham 试验阳性及血管内溶血的改变。③巨幼细胞性贫血:MDS 患者的细胞病态造血可见巨幼变,易与巨幼细胞性贫血混淆,但后者是由于叶酸、维生素B12缺乏所致,补充后可纠正贫血;而MDS 叶酸、维生素B12不低,予叶酸、维生素B12治疗无效。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CML 的Ph 染色体、BCR‐ABL 融合基因检测为阳性,而CMML 则无。
(五)治疗
总的来说,MDS 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目前倾向于以支持治疗为基础,对低危组MDS(如RA、RAS、5q‐、20q‐、正常核型等)采用促造血、诱导分化和生物反应调节剂等治疗,对高危组MDS(如RAEB、RAEB‐t、‐7/7q‐、复杂染色体异常等)采用AML 的联合化疗方案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1.支持治疗。对于严重贫血和有出血症状的患者,可输注红细胞和血小板。粒细胞减少和缺乏的患者应注意防治感染。
2.促造血治疗。可使用雄激素和造血生长因子(如粒系集落刺激因子、红细胞生成素等),能使部分患者改善造血功能。
3.诱导分化治疗。可使用全反式维甲酸和骨化三醇[1,25(OH)2D3]。
4.生物反应调节剂 包括干扰素、血管新生抑制剂等,疗效尚不确切。
5.联合化疗。对于年龄<60岁、一般情况良好的高危患者可考虑使用联合化疗,如蒽环类抗生素联合阿糖胞苷。
6.造血干细胞移植。这是目前唯一能治愈MDS 的疗法,移植后总的无病存活率低于原发性AML。
六、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白血病是一类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其克隆中的白血病细胞增殖失控、分化障碍、凋亡受阻,而停滞在细胞发育的不同阶段。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白血病细胞大量增生累积,并浸润其他器官和组织,而正常造血受抑制。
(一)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AL)是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浸润各种器官、组织,正常造血受抑制。主要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肿大、贫血、出血及继发感染等。AL 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1.临床表现。
起病急缓不一,患者常有贫血、出血、感染、各种器官浸润表现。
(1)正常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的表现。①贫血:部分患者因病程短,可无贫血。半数患者诊时已有重度贫血,尤其是继发于MDS 者。②发热:可低热,亦可高达39~40℃ 以上,伴有畏寒、出汗等。较高发热往往提示有继发感染。感染可发生在各个部位,口腔炎、牙龈炎、咽峡炎最常见;肺部感染、肛周炎、肛旁脓肿亦常见,严重时可致败血症。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他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等,也可出现真菌感染。患者免疫功能缺陷后易致病毒感染。③出血:出血可发生在全身各部,以皮肤淤点、鼻出血、牙龈出血、月经过多为多见。
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易并发DIC。血小板减少是出血的最主要原因,颅内出血为白血病出血致死的最主要原因。
(2)白血病细胞增殖浸润的表现。①淋巴结和肝脾大:淋巴结肿大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较多见。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见于T 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有轻至中度肝、脾大。非慢性粒细胞的急性病变可见巨脾。②骨骼和关节:胸骨下端局部压痛。③眼部:绿色瘤常累及骨膜,以眼眶部最常见,引起眼球突出,复视或失明。④口腔和皮肤:急单和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可使牙龈增生、肿胀;可出现蓝灰色斑丘疹或皮肤粒细胞肉瘤。⑤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CNSL 常发生在缓解期。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最常见,儿童患者尤甚。临床上轻者表现头痛、头晕,重者有呕吐、颈项强直,甚至抽搐、昏迷。⑥ 睾丸:睾丸出现无痛性肿大,多为一侧性,多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缓解后的男性幼儿或青年。
2.实验室检查。
(1)血象。大多数患者白细胞增多,超过10×109/L 以上者可称为白细胞增多性白血病。
也有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低者可<1.0×109/L,称为白细胞不增多性白血病。血片分类检查原始和(或)幼稚细胞一般占30%~ 90%,可高达95%以上,但白细胞不增多型病例血片上很难找到原始细胞。有不同程度的正常细胞性贫血,约50%的患者血小板低于60×109/L,晚期血小板往往极度减少。
(2)骨髓象。多数病例骨髓象有核细胞显着增多,主要是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占非红系细胞的30%以上。而较成熟中间阶段细胞缺如,并残留少量成熟粒细胞,形成所谓“裂孔”现象。
正常的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约有10%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性原始细胞为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但白血病性原始细胞仍占非红系细胞的30%以上。白血病性原始细胞形态常有异常改变,Auer 小体较常见于急粒白血病细胞浆中,不见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助于鉴别急性淋巴细胞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3)细胞化学反应。主要用于协助形态学鉴别各类白血病。
(4)免疫检查。根据白血病细胞表达的系列分化相关抗原可将ALL 进一步分型。
(5)染色体改变。白血病常伴有特异的染色体和基因导常改变。例如90%的M3有t(15;17)(q22;a21),该易位使15号染色体上的PML(早幼粒白血病基因)与17号染色体上的维甲酸受体基因(RARα )形成PML‐RARα 合基因,这是M3发病及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有效的分子基础。
(6)血液生化改变。血清尿酸浓度增高,特别在化疗期间。尿酸排泄量增加,甚至出现尿酸结晶。患者发生DIC 时可出现凝血异常。M5和M4 血清和尿溶菌酶活性增高,其他类型AL 不增高。出现CNSL 时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数增加,蛋白质增多,而糖定量减少。涂片中可找到白细胞。
3.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特点,诊断不难。诊断成立后,应进一步分型。
鉴别诊断: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该病的RAEB 及RAEB‐t 型除病态造血外,外周血中有原始和幼稚细胞,全血细胞减少和染色体异常,易与白血病相混淆。但骨髓中原始细胞小于30%。WHO 分类法已将RAEB‐t 划归AL。②某些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异常:根据细胞形态差别鉴别。③巨幼细胞性贫血:有时可与急性红细胞白血病混淆,但巨幼贫骨髓中原始细胞不增多,幼红细胞大小一致、核规则,染色质细致均匀,核发育落后于胞浆。PAS 反应常为阴性。
④急性粒细胞缺乏症:恢复期多有明确病因,血小板正常,早幼粒细胞中无Auer 小体。
4.治疗。
(1)一般治疗。①紧急处理高白细胞血症:当血中白细胞>100×109/L 时,可使用血细胞分离机,以去除过高的白细胞,同时给以化疗药物和水化,并预防高尿酸血症、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凝血异常等并发症;②防治感染;③成分输血支持:严重贫血可予输浓缩红细胞;血小板计数过低可输注单采血小板;④防治尿酸性肾病: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加强静脉补液,使每小时尿量>150ml/m2并保持碱性尿,在化疗同时给予别嘌呤醇;⑤ 维持营养。
(2)抗白血病治疗。
1)治疗策略。①诱导缓解治疗:目标是使患者迅速获得完全缓解(CR),化学治疗是此阶段白血病治疗的基础和主要方法;②缓解后治疗的主要方法为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2)ALL 的治疗。①诱导缓解治疗:长春新碱(VCR)和泼尼松(P)组成的VP 方案,是急淋诱导缓解的基本方案。VP 加蒽环类药物(如柔红霉素,DNR)组成DVP 方案,再加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即为DVLP 方案,后者是推荐的ALL 诱导方案;②缓解后治疗:缓解后强化巩固和维持治疗十分必要。HSCT 对治愈成人ALL 至关重要。
3)AML 的治疗。①诱导缓解治疗:a.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所谓“标准”方案为DA(3+7)(DNR+Ara‐C)方案;b.APL 患者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口服治疗直至缓解。②缓解后治疗:缓解后强化巩固和维持治疗十分必要。③复发和难治性AML 的治疗:a.高剂量(HD)Ara‐C 联合化疗:对年龄55岁以下、支持条件较好者,可选用之;b.启用新药联合化疗:如氟达拉滨、拓扑替康等;c.对于年龄偏大或继发性AML,可采用预激化疗;d.HSCT ;e.免疫治疗:非清髓性干细胞移植(NST)、供体淋巴细胞输注(DLl)、髓系单克隆抗体等。
4)老年AL 的治疗。大于60岁的AL 中,由MDS 转化而来、继发于某些理化因素、耐药、重要器官功能不全、不良核型者较为多见,更应强调个体化治疗。
(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发生在早期多能造血干细胞上的恶性骨髓增生性疾病(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病程发展较缓慢,主要涉及髓系,外周血粒细胞显着增多并有不成熟性,脾大。在受累的细胞系中,可找到Ph 染色体和(或)BCR‐ABI、融合基因。
中位生存期为3~5年。患者有慢性期(CP)、加速期(AP)、最终急性变期(BC)。
1.临床表现。
(1)慢性期。患者有乏力、低热、多汗或盗汗、体重减轻等代谢亢进的症状,由于脾大而自觉左上腹坠胀感。常以脾大为最显着的体征,如果发生脾梗死,则脾区压痛明显,并有摩擦音。
当治疗后病情缓解时,脾往往缩小,但随病情发展会再度增大。肝明显肿大者较少见。部分患者有胸骨中下段压痛。当白细胞显着增高时,可有眼底充血及出血。白细胞极度增高时,可发生“白细胞淤滞症”。CP 一般持续1~4 年。
(2)加速期。患者常有发热、虚弱、进行性体重下降、骨骼疼痛,逐渐出现贫血和出血。脾持续或进行性肿大。对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无效。AP 可维持几个月到数年。
(3)急性变期。为CML 的终末期,临床表现与AL 类似。多数为急粒变,少数为急淋变和急单变,偶有巨核细胞及红细胞等类型的急性变。急性变预后极差,往往在数月内死亡。
2.实验室检查。
(1)慢性期。①白细胞数明显增高,常超过20×109/L,疾病早期常在50×109/L 以下,晚期增高明显,可达100×109/L 以上;血片中性粒细胞显着增多,可见各阶段粒细胞,以中性中幼、晚幼和杆状核粒细胞居多;原始粒细胞<10%,一般为1%~ 3%;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后者有助于诊断。疾病早期血小板多在正常水平,部分患者增多;晚期血小板渐减少,并出现贫血。②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减低或呈阴性反应:治疗有效时NAP活性可以恢复,疾病复发时又下降,合并细菌性感染时可略升高。③骨髓:骨髓增生明显至极度活跃,以粒系为主,粒/红比例明显增高,其中中性中幼、晚幼及杆状核粒细胞明显增多,原始细胞<10%。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红细胞相对减少,巨核细胞正常或增多,晚期减少。④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改变:90%以上的CML 细胞中出现Ph 染色体(小的22号染色体),显带分析为t(9;22)(q34 ;q11),BCR‐ABL 融合基因阳性。⑤ 血液生化:血清及尿中尿酸浓度增高,血清乳酸脱氢酶增高。
(2)加速期。①血或骨髓原粒细胞≥ 10%;②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③不明原因的血小板进行性减少或增加;④除Ph 染色体以外又出现其他染色体异常;⑤ 粒‐单系祖细胞(CFU‐GM)培养,集簇增加而集落减少;⑥ 骨髓活检显示胶原纤维显着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