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接受自我创造奇迹—拥有自信
49355100000019

第19章 对“兴趣”产生兴趣(3)

有一个记者在家写稿时,他4岁的儿子吵着要他陪。记者很烦,就将一本杂志的封底撕碎,对他儿子说:“你先将这上面的世界地图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过了不到5分钟,儿子又来拖他的手说:“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

记者很生气:“小孩子要玩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说谎话就不好了。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拼好世界地图!”

儿子非常委屈:“可是我真的拼好了呀!”

记者一看,果然如此:不会吧?家里出现了神童?他非常好奇地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儿子说:世界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反过来拼,只要这个人好了,世界就完整了。

所以做事先做人。做人做好了,他的世界也就是好的。

一个人如果在小的时候就培养了自信心,那么,无论在智力、体力或处世能力上都有了基础。自信心就像催化剂,能够将人的潜能调动起来,推动人取得成功和幸福。

一、帮助孩子缔造自信:换种方式说话

有位母亲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的孩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3分钟都坐不了。”回家的路上儿子问老师说了什么,她鼻子一酸,差一点落泪。“老师表扬了你,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1分钟,现在能够坐3分钟了。别的家长特别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

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地吃了两碗米饭。第二次家长会,老师说:“全班50名同学,这次你儿子数学排49名,我怀疑他有智力问题,最好带他到医院看一下。”

回家的路上,她哭了。回到家里,看到诚惶诚恐的儿子时,她振作精神:“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你并不是一个笨孩子,只要你能够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说这些话时,她发现儿子暗淡的眼神一下子亮了。

第二天上学,儿子比平时起得都早。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的成绩,考重点中学有点危险。”她还是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中学。”

高中毕业,儿子把清华大学招生办的通知书送给了妈妈。边哭边说:“妈妈,我一直都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是您……”

这时,她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聚集在内心的泪水。

小孩的特点是好奇、幼稚、缺乏自信。他们对每一点小小的进步都非常在乎,渴望得到大人的肯定。

一位淘气的小姑娘,平时总是因为淘气而受到妈妈的责骂。有一天,她故意表现得特别好,但从开始到晚上睡觉前,妈妈没有一句表扬的话。她躺在床上哭了。“难道我今天不是很乖的小姑娘吗?”

人类本性中都渴望受到赞美,未成年的孩子尤其如此。所以对孩子的一点点进步都要及时鼓励。

二、正确培养孩子自信心的做法

鼓励小孩说出恐惧,并表示出同情、理解,帮助他消除恐惧。对孩子的成功表示赏识,让他相信如果继续努力他会做得更好。创造条件让孩子不断取得胜利,就像下棋一样,让他在不断的赢棋中培养进取精神。

对孩子不要过度的保护和溺爱,鼓励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给孩子自行选择决定的机会并使他看到正确的结果。记住:站在你眼前的仅仅是个孩子。

不能够换位移情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你怎么那么懒惰;你怎么那么会捣蛋;你怎么那么笨;你真是败事有余;你是骗子;你真自私;你真是顽固;你是浪费时间;你是人见人怕;你怎么那么爱表现;你真是长舌妇;你真是没出息;你的脾气真暴躁;你是个胆小鬼;你真讨厌。

能够移情换位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你努力些可以做得更好;你的聪明可以用在适当的地方;找到了诀窍你会进步;成功之路需花力气寻找;你所讲的不是真实;你可以试着为别人着想;别人的意见常有可借鉴之处;你可以更有智慧地运用时间;你可以与别人相处得更好;你需要别人的注意;你讲话可以精简一些;你从别的角度去找自己的长处;你可以控制你的情绪;勇气是需经锻炼的美德;你不那样做我会高兴。

由于现在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小孩,所以孩子是孤独的,缺少小朋友之间的沟通。父母不能以为小孩的问题简单,谈论内容没有成人的意义而不理睬或嘲笑他,成人需要用小孩的语言跟他认真讨论他的事情,让他学着去做事情,尽管他做得没有你做得完美,但这是学习的开始,这样才能够锻炼他的沟通能力,建立他的自信心。

如果没有情商的概念和意识,很难胜任合格的父母。

完美性格好少

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

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少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年后,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女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里,更能占据优势地位。

这个发现印证了今日美国的一个崭新的教育思路——双性化教育。“双性化教育”是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研究者认为,在教育幼儿时,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特点),只会限制他们智力、个性健康全面的发展,进而可能令男孩过于粗犷、勇猛而缺少平和、细腻气质,无法学会关心体贴他人及拥有细腻的情感世界;令女孩过于柔弱、内敛而缺少勇气、自立精神,缺乏竞争心及刚强的心理素质,最终在社会适应、情绪调控、压力化解以及处理包括家庭在内的各种人际关系上,都劣于那些“双性化”的男女。女孩可能因此缺乏独立性和上进心,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最终难以成材;男孩可能变得刚愎自用、难解人意、冷酷冷漠,或干脆成了工作狂,不仅在事业上难有竞争优势,在社交圈中也不受欢迎。

如何开展“双性化教育”,美国专家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

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如:男孩多多学习女孩的细心、善于表达和善解人意,女孩则多多学习男孩的刚毅、坚定和开朗。

二、增加男女孩子接触的机会

孩子向异性学习应通过自然而然的接触,故应为他们提供共同交流、一起玩耍的机会。

三、不宜将性别特征区分过清

不少性格或行为特征(如热情活泼、独立自主、坚忍不拔、富有责任心、善解人意、无私善良等),应是男女两性都须具备的,不宜被视为某种性别专有,家长在培养孩子时不宜区分过清,而应兼收并蓄——这正是“双性化教育”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顺其自然

在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时,必须顺其自然,切忌威逼强迫,不然效果会适得其反。

五、避免走极端

鼓励孩子向异性学习也要有“分寸”。要是男孩学过了头,就会显得“娘娘腔”;女孩学过了头,就会成为“假小子”——这自然就不是“双性化教育”的的初衷了。

做个听话好小孩

晚上,陆陆坐在泡沫垫上用积木盖房子、玩小汽车。到了准备睡觉的时间,妈妈说:“宝贝,准备睡觉吧。”陆陆一边嘴上重复着妈妈刚说的话:“到点啦,不能玩啦,要睡觉啦。”一边开始拆房子,把积木一块块放到装积木的桶里,最后再把桶放到玩具箱旁边、小汽车放到玩具箱里。然后对妈妈说:“可以睡觉啦!”

以上事例就是孩子具有秩序感的具体体现。孩子不是天生就具有秩序感,它是靠后天培养的,而且必须从小开始,从点滴小事开始,家长是启蒙老师,也是最好的老师。

培养方案:

1、无声示范

无声示范也可以说是环境熏陶,就是通过良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加以影响。当孩子很小时,他们会用眼睛来观察这个世界。这时大人的行为就会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当然,好的行为能起到好的作用,不好的行为也会起到坏的作用。这就要求大人用完物品后尽量物归原位,家里保持整洁有序,无形中就在孩子的脑海中留下很好的秩序感。

无声示范贯穿孩子成长的整个过程,直至孩子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2、有声示范

通过家长说做结合来培养孩子的秩序意识。家长在做有规律的工作时,告诉孩子自己在干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等等。如,早上洗漱时,孩子在旁边看,就对孩子说:“爸爸(妈妈)在洗脸、刷牙,每天早上起床后都要洗脸、刷牙”;在孩子吃饭前给他穿外套时说:“宝宝在吃饭前要穿上小外套,不然就会把衣服弄脏了”;吃完饭,家长在把椅子和桌子归到原位时对孩子说:“吃完饭了,要把椅子和桌子放到原来的地方,不能乱放”,如此等等。通过家长的说和做让孩子对一些规律性事情有个大致的了解,使孩子对秩序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3、行为培养

当孩子可以参与做一些简单的事时,家长通过和孩子一起完成工作,来强化孩子的秩序意识。如当孩子玩完玩具,家长对孩子说:“宝贝,玩具不玩了,就要收起来,不能放在地上了,来,咱们一起把它放到玩具箱里吧”;吃完饭了说:“宝贝,咱们一块把椅子(桌子)放到原来的地方吧”等。家长都要尽量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事情。行为培养不但是培养孩子秩序感的主要方法,而且还能增强孩子主动做事的意识。

4、启发诱导

当孩子无意忘记做一些事时,家长通过提醒来引导孩子完成。如,当孩子弄了一地玩具要出门时,对孩子说:“宝贝,玩具不玩了,应该怎么办啊?”当孩子还不明白时,再进一步提醒说:“是不是要把玩具收起来啊?”当孩子把衣服乱放时,提醒说:“脱下的衣服应该放哪啊?”如此等等。当孩子回答正确时要给予鼓励和表扬,当回答不正确或不完整时,要给予纠正和补充,一步一步直到孩子把物品放到应该放的地方为止。

这时家长不能急躁,要循循善诱。提醒后可以给孩子一定的思考时间,也可以通过重复提醒来增强诱导的效果。当孩子就是不愿意做时,家长要帮助完成,让孩子知道必须这样做才行。

5、及时督促

在做好前几步的基础上,有时孩子一时忘记或有意偷懒,知道怎样能做而没有去做时,家长要及时提醒,提醒不行就要批评纠正,必要时也可采取一些强制措施。如不收拾好玩具就不能去玩其它东西等。通过以上步骤使的孩子的秩序感从无到有,逐渐加强,慢慢养成讲秩序的好习惯。

讲秩序的内容很多,例如定时吃饭、睡觉,饭前便后洗手等等,方法可参照以上进行。在培养过程中,家长要适时给予表扬鼓励,坚持诱导、表扬为主,批评为辅的方法。由于孩子行为的不稳定性,培养过程中,孩子的行为经常会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现象,家长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只要能时时留心、处处注意,在自己的言传身教下,孩子的进步也是很快的,孩子一天天的变化同样会让你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