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中国儿童的想象力状况令科学界陷入忧虑。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显示,虽然中国孩子的计算能力世界第一,但创造力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雪化了,变成了春天”竟然被语文老师判定为病句,课堂上强词夺理、思维活跃的孩子往往会被扣上“不守纪律”的帽子。想象力已成了边缘化的教育目标。
在被调查的中小学生中,认为自己有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只占4.7%。“想象力的缺乏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青少年的创造力。”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孙云晓举例说。在国际科学组织评选的“2001年全球重要科学发现100项”中,中国仅有3项上榜,其中有两项还是与美国科学家合作完成的;中国学子每年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的约2000人,为非美裔学生之冠,但美国专家评论说,虽然中国学子的成绩了得,想象力、创造力却是大大缺乏。
联想到一位美国妈妈“保卫想象力”的案例:1968年,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3岁小女孩告诉妈妈,她已经认识礼品盒上“OPEN”的第一个字母“O”,这位妈妈很吃惊,问她是怎么认识的。伊迪丝告诉妈妈是她的幼儿园老师薇拉小姐教的。母亲一纸诉状把薇拉小姐所在的劳拉三世幼儿园告上了法庭,理由是该幼儿园剥夺了伊迪丝的想象力。因为她的女儿在认识“O”之前,能把“O”说成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然而自从劳拉三世幼儿园教她识读了26个字母,伊迪丝便失去了这种能力。她要求该幼儿园对这种后果负责,赔偿伊迪丝精神伤残费1000万美元。最后的结果出人意料:伊迪丝的母亲胜诉了。
很显然,西方教育将想象力的发展放到了神圣不容侵犯的重要位置。如果将知识比作一种交通工具,它就是汽车,让工作效率提高很多,而想象力就是宇宙飞船,登月火箭,可以带来开拓性甚至颠覆性的进步。有了想象力的存在,我们就可以在自由王国自由翱翔,飞得更灿烂。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所以,西方孩子在幼儿园毕业的时候,都能得到“最有想象力”的证书。无论社会文化、教育文化和教育观念,都将想象力当做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当做值得放大,值得尊重的能力和魅力象征。所以,法院才对看似荒诞的事情进行了“想象力至上”的判决。
这种事情如果发生在我们身上,法官和法院肯定会认为家长“有神经病”,人们认为家长是“胡搅蛮缠”。因为无论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教育目标更多在强化知识养成,“会回答问题”,特别是高考需要模式化答案的今天,孩子们的思维发展不得不圈定着一个既定范围,进行奋斗拼搏。因为这种四平八稳的答案更容易得到高分。老师喜欢听话的孩子,反感“唱对台戏”的孩子。那些言之有理、锋芒毕露、标新立异、奇思怪想、荒诞不经、个性十足的答案总会被认为“愣头青”。“鼓励顺从、听话,不鼓励独立见解;鼓励中庸、随大流,不鼓励竞争、冒尖;鼓励稳妥、可靠,不鼓励异想天开”,我们的社会文化、教育文化为孩子制造了一个局限性很大的“思维铁房子”,不敢逾越,不能逾越,孩子想象和梦想的嫩芽才一点一点被我们的“统一化”和“标准化”给“吃”掉了。孩子的整体想象力发展才呈现一种可怕钝和落的迟伍。
而且这种模式化发展已根深蒂固,多数人对之习以为常,逆来顺受,任由想象力不断蒸发和流失。换言之,学校弄丢了孩子的想象力,家长不会说什么,如果孩子不会摆弄模式化操作,家长却不愿意。我们已经对想象能力失去了独立自主的发展愿望和动力。
更重要的是,连教师教育对新颖的想象力都失去了判断和赏识能力,“雪化了,变成了春天”竟然被语文老师判定为病句,课堂上强词夺理、思维活跃的孩子往往会被扣上“有违师道尊严”的大帽。想象力已成了边缘化教育目标。
金马在《21世纪罗曼司》说:“在创新将成为人类赖以进行生存竞争的不可或缺的素质时,依然采用一种循规蹈矩的生存姿态,则无异于一种自我溃败”,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对教育评价制度进行与时俱进的改革,强调分数,更要强调“知识活用”,让知识借助想象力,得到超凡能力的升华,得到举一反三的类比。那些爱学习的孩子是好孩子,那些个性强、思维敏捷、敢于想象的“捣蛋学生”也是香饽饽。特别是在想象力和知识的比较中,更将想象力放在首位,通过制度化的、发自内心的想象力培养和呵护,让冒尖者、怪诞者也能得到社会认同和赞赏,为想象力插上腾飞的翅膀。
我们知道想象能力是一个人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在婴幼儿时期想象能力不强,会影响以后在学业和事业上的突破。首先我们来看看婴幼儿时期对想象力的培养。
一、引导观察,丰富幼儿表象记忆
人把握世界的感性方式表现为思维的直觉性,具象符号性和情感性的特点。一位4岁儿童被要求照着父亲的范画画鱼,可孩子却在纸上画了许多歪歪曲曲的小线条。当别人间为什么不照父亲的鱼画时,孩子说父亲画的鱼是死的,而自己画的就是鱼缸里的那条活的。他还一边学着鱼游动的样子扭动身子,一边说鱼游动的时候,身子就是一扭一扭的,接着又用一个直挺挺的动作表示爸爸的死鱼。在这个孩子的眼里,鱼是有生命的,是具体的、生动的,于是他所画的鱼就是“一扭一扭的”,充满了生命力。而父亲所画的鱼则是概念化的鱼,是无生命的。正是这种生动的、感性的特点,才使学前儿童的美术充满了活力与魅力。
尽管幼儿的美术是幼稚的,但其中的奇特是成年人难以想象的,其活力与魅力是成年人难以比及的。作为教师,要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在教育教学中善于指导和引导幼儿去接触这五彩缤纷的大干世界,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用笔画下这些形象,在脑中留下清晰的印象,这样积累多了,幼儿定能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幼儿画《春天》之前,先带他们春游,从中教育学生去观察,去体验,从中感受到春天的天气渐渐地暖和了,观察到树木、花草都生长发芽,变绿了,也看到了动植物的变化,人们穿着服饰变化及各种活动。春天又是播种的季节,通过作品、图片、文字、影视等形式让幼儿间接地感受春天美丽的景象,以幼儿特有地心理把握景象,以幼儿奇特地想象记录,幼儿的想象力就能得到较好的培养。
二、凭借直观,培养幼儿再造想象能力
再造想象是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符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再造想象在幼儿的想象中占重要位置,幼儿想象最初具有复制和简单再现的性质,他们绘画时常常模仿范画或照搬自己的记忆表象。对表象的创造加工成份虽然不多.但这多少加进自己个人的东西,是幼儿再造想象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由于幼儿各人的表象储备、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的差异,对于同样的描述、同样的示范,他们各人也总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进行创造新形象。受到独特地生活阅历、知识结构的影响,教师可运用临摹画的直观方式,拓宽孩子思路,培养幼儿的再造想象力,以提供范画的形式让幼儿绘画。在画《漂亮的娃娃》时,画面中的娃娃是黑色的头发,穿着日本民族传统服装,幼儿在临摹教师范画中,根据自己见过的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颜色头发的人们,给娃娃画了不同款式、不同图案、不同颜色的服装,使娃娃变得更加漂亮、可爱。这也是培养了幼儿再造想象力的—种有效途径,这种直接借助于教师的范画来激发幼儿的再造想象,如贮存于大脑,就成为他们的记忆表象。
三、激活思维,发展幼儿创造想象能力
创造想象是人们按照一定目的、任务在人头脑独特地创造出的新形象。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创造者,尽管他们当中并不多,尽管一个人的创造比起别人的创造是有限的,但你必须培养造就创造者、革新家,而不是只会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的人。”幼儿本身就有创造的潜能,却能轻教师适当的鼓舞、引导、点拨下,几乎所有的幼儿都有可能轻松自如地创作出他们自己的图画或物体造型,当然这些作品可能是幼稚可笑的,但它毕竟是孩子们创作的结晶,也正是现代美术所注重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更新观念,在教育幼儿掌握技能技巧的同时,注重幼儿的作画心情,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探究性,并运用灵活多变的方式去启迪萌发幼儿的创作欲。改变过去那种过份注意幼儿的临摹能力,强调技能技巧,结果是作品千人一面的局面。所以教师应有安排相当课时的想象画,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如幼儿在进行创意画《神奇的旅游》时,先让孩子观察以一笔自由交叉的线条画成的旅游线路图,然后又让幼儿说说在这线路图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认识了哪些朋友,如气球、月亮、鱼、香蕉、塔等,再让孩子自己去“旅游”,画出旅游线路图,且大胆地展开想象,说出自己碰到的伙伴,结果从画中幼儿想象出了猴子、乌龟、西瓜、不倒翁、小树等几十种形象,真是想象奇特,耐人寻味。
方法一 在生活情景中想象
大人要善于利用宝宝在生活中看到的一些情景,引导他想象出不在眼前的情景,以培他的想象力,如看到了一轮夕阳,对宝宝说:“你看,太阳快下山了,它红红的,真像个大红球。你说,它还像什么呢” “嗯,宝宝说得真好,它像一个红苹果。它还像什么呢?”诱导宝宝想象出多种情景,想象得越多越好,如像布娃娃的脸、像红灯笼、像红气球等等。
方法二 想象一物多用
找一些常见的物品,让孩子想象它有什么作用。如拿一只铅笔问孩子:“铅笔有什么作用?”孩子会马上回答:“能写字、能画画。”此时大人要加以引导:“宝宝真聪明,回答得很好。再想一想还有什么作用?”孩子想得越多越好,如还能敲鼓、能做蚂蚁过河的小桥、能搅拌水、能当小尺用、能支撑小物品等等。这些都是具有发散性、创造性的想象。
方法三 画想象画
教孩子画一些想象画,会极大促进孩子的想象力。这种画不能以成人的眼光来衡量画的内容是像还是不像,要让孩子充分表现出他自己的意愿、想法和生活体验。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把太阳画成黑色,把皮球画成方的都可以。只要宝宝能说出画的是什么东西,大人都要给予鼓励和夸奖。
方法四 想象一事多解
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父母不要急于包办,可让孩子想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外出突然下雨了,没带雨伞。可以让孩子想出几种不同的回家方式,以免被雨淋湿。如乘的士、买把两伞、打手机叫家里人送伞来等。又如,浇花的水壶破了,不能再用了,可以用其它的什么器皿来代替它浇水。
方法五 讲童话故事
一般来说,童话故事比较适合儿童的想象特点:人物角色不多,每个人物又总是有他自己的一、两种显著的特征,好坏分明;故事情节生动而明显;内容又比较夸张,结构重复。经常听童话故事的孩子比起那些没听的孩子,想象力要丰富得多。宝宝到了三岁时,其语言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都很好了,大人完全可以通过讲童话故事来训练孩子的想象力。讲完一个故事后,要求孩子复述。孩子在复述时,一方面可能会遗漏一部分,一方面又会“添枝加叶”,这种“添枝加叶”,便是孩子想象的结果。
方法六 想象力训练法
①丰富感性形象:要在社会实践中开阔视野,尽量扩大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各种形象的储备。社会调查、参观、游览、欣赏影视歌舞、读书,都可以扩大形象储备。
②借用“朦胧”想象:不少科学家善于在睡意朦胧的状态下思考问题。运用朦胧法,能发现事物之间的一些原来意想不到的相似点,从而触发想象和灵感。
③融合想象与判断:合理的想象只有同深邃的判断力一道才能发挥作用。丰富的想象力,既需思想活跃,又需判断正确。
④练习比喻、类比和联想:比喻、类比是想象力的花朵。经常打比方,可使想象活跃。读小说时,可以有意识地在关键自停政来,自己设想一政故事的多种发展趋向,然后比较小说的写法,从中受到启迪。看电视连续剧更易于逐集练习。
⑤多作随意性想象:要先放开思想想象,然后再把不合适的地方修改或删除。思想拘谨很难产生出色的想象。
世界著名作家歌德小时候,他母亲常给他讲故事,但她讲故事比较独特,总在讲的中途停下来,留下一个让小歌德想象的余地。让他发挥想象,续说下去。由于自小就受到想象力的 培养,使歌德后来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现在很多成人喜欢给小学生讲故事,但这些故事大都大完整。其实,从培养孩子想象力这点说,这是不利的,而让孩子续故事则可以弥补这个不足。
想象是在人脑中对已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 形象的过程。我们每个人能够亲身经历的事情毕竟是有限的。
所以,借助于合理的想象可以理解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了解古今中外的丰富知识,并进行创造性活动。